收好馬坤遞過來的令牌後,我就讓馬坤繼續跟著我前進,然後命馬兌領兩個人先回去家中知會一聲,並讓廚房準備今晚大宴一應事物,也讓侍女們準備好熱水等梳洗之物。
馬兌領命而去,我便領著余下眾人,慢慢策馬緩行,慢慢向家中走去。
沿路無事,我們一眾人等就安安穩穩回到府中了,而府里早已大門洞開,迎接我們所有人平安歸來了。
我吩咐馬巽將所有人帶下去休息,務必要囑咐他們今晚記得出席宴會,莫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獵得的食物便宜別人了,邊上幾個人可能听到我的話語,當即控制不住笑了出來。
我不以為忤,繼續吩咐馬巽,要把我的話原話說給所有人知道,馬巽應了一聲,便退下帶著那些人去休息了,我示意一下馬坤,讓其繼續跟著我。
我和馬坤走遠數步,就听到後面傳來哄堂大笑的聲音,然後陸陸續續傳來一些打鬧嬉笑的聲音,我笑著搖了搖頭,這應該是馬巽把我的話帶到了,所以他們才敢如此大鬧的。
馬坤跟隨著我前行,可能看到我的動作,便低聲向我問道“將軍,彼等如此玩鬧,似有不妥,可要屬下去約束一二?”
哦,馬坤這是對我有點誤會了,于是我便向其解釋道“無妨無妨,此時並非戰時,無用約束過甚,正好讓彼等放松一二,此亦是增長士氣之法。
須知寬嚴相濟,乃是兵家治軍之要法,戰時軍紀嚴明,若犯軍紀定斬不饒,此故是成就鐵軍之法;然若平日待下不寬,只顧嚴明軍紀,那麼自會軍不成軍,又何談成就鐵軍?”
“將軍此說,屬下頗為不解,此嚴寬之間,又如何編排?”
“嗯,汝可知孫子三令而斬吳妃、吳子為士卒吸膿除瘡之事?”
“屬下無知,未曾听聞此事,望將軍為屬下細說。”
“孫子即是孫武,乃是《孫子兵法》之作者,而《孫子兵法》一向都被視為兵家聖典,凡治軍者,若不學《孫子兵法》,只會引人恥笑。
而孫子當年出山,受到伍子胥推薦,欲到吳王闔閭麾下為將,便獻《孫子兵法》十三篇于吳王,吳王閱後大喜,認為孫子乃是不世將才,隨即與宮中接見。
接見之時,吳王戲言,閱兵書知孫子之高論,實為真知灼見,但不知可能實地一觀,若能果如兵書上之言,便立即拜孫子為將。
孫子何許人也,聞言便即表示可以,請吳王出題。吳王有意考驗,正巧宮中亦無多余士卒給予孫子指揮,便指了指身邊宮女,笑問孫子,此可否成兵?
孫子慨然應諾,吳王隨即找來宮中一百八十名宮女,命孫子暫為這些宮女的將領,讓孫子當即將這些宮女練成士卒,隨後觀閱。
孫子接令後,便將一百八十名宮女分為兩隊,選了吳王兩名寵妃作為隊率,各自統帥一隊,然後向其曉諭軍令,大概便是聞鼓而進、鳴金則退之類。
曉諭已畢,孫子親自擊鼓,而下方一眾宮女只顧嬉笑,無一人有所動作,孫子當即向吳王請罪,大意是自己只言及了法度,宮女們可能不清楚動作,這是自己錯了。
然後孫子便重新說了一次軍令,並親身向宮女們演示一遍,問宮女們明白沒有,宮女們表示明白,這才再次登台擊鼓。
誰知道戰鼓一起,宮女們還是嬉笑不斷,于是孫子再次請罪,言自己解說不清,導致宮女們不解軍令,于是再次耐心向宮女們細細解說一遍軍令。
待宮女們表示都明白後,便繼續返回台上擊鼓,而這次亦是與之前一樣,宮女們還是嬉笑,甚至還抱作一團。
這次孫子沒有請罪,而是面色一沉,大聲說道‘軍令不清,動作不明,乃是為將之罪,而軍令既清,動作已明,眾軍士還是沒有依令而行,便是身為隊率之責。’,說完,便抓著身為隊率的兩名吳王寵妃,要斬殺她們以嚴明軍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