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三太子敖烈之名,現已名傳三界。
只是讓眾佛沒想道的是,最後竟是這樣的結局。
這觀音菩薩以後,怕是要再多一員干將了。
可是這玉龍三太子的名聲,這名聲似乎不太好。
很多尊者和羅漢看觀音菩薩的目光,都有些不太一樣了。
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大乘佛法,創立之後的第一次內部傳道,就有西海龍族這樣三界中的大勢力太子來投。
今日對佛教來說,可說是雙喜臨門。
來的又是現在三界之中,最具有話題性的人物。
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佛門的大事,都足以轟動三界。
這些日子三界中各大勢力頂層,都在關注如來的大乘佛法。
這也是各大勢力的關注重點,都想獲得大乘佛法的詳細內情和第一手資料。
但是靈山聖境閉門,非尊者以上實力的佛門修士,暫時無緣听法。
所以現在外界大佬們,也都只能猜測大乘佛法的內情。
只有少數大佬,能得到靈山聖境內傳出的消息。
即使大乘佛法正式問世,已很難一下子做到三界皆知。
所以大乘佛法想要名動三界。
那還需要一個在三界底層廣為流傳的渠道。
現在好了,有了西海玉龍三太子的皈依。
那麼大乘佛法,就不僅僅只是上層關注的事情了。
三界之中茶余飯後,聊起玉龍三太子,聊起他與九頭蟲、萬聖公主的三角債,就會聊到佛教、聊到大乘佛法。
龍族的任何事情,在整個三界,發酵都是很快的。
現在一高一低,兩件大事捆綁一起,效果更好。
大乘佛法現在對于三界很多勢力都是秘密。
西海龍宮這樣的勢力,暫時都無法得到些許信息。
西海龍王敖閏,這些天一直在擔憂之中度過。
他的三太子敖烈,他的親兒子,一直沒有消息,雖然有時候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但是一直沒有消息,容易讓人胡思亂想,龍也會胡思亂想。
靈山聖境,
大雷音寺,大雄寶殿之上。
金禪子去邀玉龍三太子上殿,此時大殿之內陷入短暫的寧靜。
有低聲談論三太子皈依的,也有談論九頭蟲的。
敖烈婚禮事件,另一位名傳三界的就是九頭蟲。
但是九頭蟲的名聲實在。。。不方便佛教引入。
玉龍三太子敖烈即使被恥笑、被議論等等,但他是受害者,是個悲情人物。
“咳咳!咳咳!
釋尊吾有一事,要與你商議!”
與如來佛祖同高的須菩提老祖,那溫和中帶有些蒼老的聲音,在大雄寶殿內響起。
須菩提祖師話語頗為鄭重,立刻引起了諸佛的關注,目光再次匯聚。
“不知菩提有何事要與吾商議?
此番菩提外出,可是遇到了什麼有趣之事?”
釋迦牟尼佛與須菩提祖師閑談般說道。
“菩提我本為木靈化形,親近自然。
久居這天外,天靈山聖境,頗感不適,預回歸三界。
吾尋得一處名山,頗感不錯,心向往之。
此山吾預為其命名為靈台方寸山。
正好與靈鷲山相互對應,吾預去此山開闢洞府。
潛心悟道,偶爾教導三五弟子,吾將樂得清閑自在。”
“菩提這是何意?
你我攜手一路走來,如今正是我佛門更上一層樓之際。
祖師怎突然有了歸隱之心?”
如來有些疑問、疑惑的眼神,看向菩提祖師,這是他所沒有想到的。
雖然他也曾有過預感,但是預感終歸只是預感。
如今預感成真,佛祖有些不能理解,但是佛祖又不會太過驚訝。
眾佛齊驚!
尤其是很多妖族修佛尊者,看向菩提祖師的目光變得深思和茫然。
“祖師不要走!”
“祖師我要跟隨您!”
“老祖,我等願誓死追隨!”
要知道菩提祖師也是妖修,雖然佛門之內,妖修並未成為一股單獨的勢力。
但是有菩提祖師在,就是萬千妖族佛修佛尊們的主心骨在。
可是菩提祖師現在要歸隱,到不知在哪里的靈台方寸山。
這個舉動震動了所有妖族佛修尊者。
難道佛教就要就此分崩離析了嗎?
若是妖修尊者們都要追隨須菩提祖師而去,那麼這將是佛教的一次大劫。
人族佛修尊者,也被菩提老祖驚到了。
漫天諸佛一時之間都是思緒萬千。
甚至很多尊者,無論是妖族修士,還是人族修士,都在思考自己要不要隨老祖而去呢?
四大菩薩、東來佛祖,也都被須菩提祖師的這一決定震得不輕。
這五位佛門第二梯隊的大能,齊齊看向高處的菩提祖師。
每個人的眼神,都是復雜的很。
畢竟他們四大菩薩和東來佛祖,已經是佛門最頂尖的高手了。
而且他們都有資格,競爭下一任的佛祖之位,雖然那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後了。
但是他們跟如來佛祖、菩提老祖、三清,這樣的鎮教高手比起來,還是有著境界上的差距。
西方佛教這些年發展迅猛,教中高手數量迅速增加。
跟背後有這兩位老祖級高手坐鎮,是分不開的。
但是此時其中一位要離開,要歸隱。
說是要歸隱,實際就是要退出佛教,老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呢?
這是會直接影響教派氣運的,影響教派硬實力的。
菩提祖師抬手需按,示意大家加安靜。
“是也不是!
也不算徹底歸隱,到了你我這等境界,無需太過在意這些。
如今你已悟通大乘教義,你我之道已有分歧。
唯恐他日反目,有傷你我之前的情誼。
吾也無心教派之事,唯一心向道爾。
近些年于這大教之中,受億萬生靈敬仰、信奉,吾之道心已難通透。”
須菩提祖師頓了頓。
“如今你之大乘佛法初成,教派正是用人之際。”
須菩提祖師看了一眼,之前呼喊要追隨自己離開的修士們。
“諸位且留于教內,助如來弘揚大乘之教義。
釋尊不知這大乘佛法,傳教所需時日幾何?”
菩提祖師緩緩道來,不疾不徐。
不少人放心了一些,也不必糾結。
“吾大乘之法初成,還待完善。
今日于教內初講,也是本著眾佛共同參悟之意。
待大乘之法完善之時,傳教天下,吾之計算約五百載,方可得見成效。”
“五百載!
嗯!!
也好!
釋尊!
吾與你定下一個五百載之約,你看可好!”
菩提祖師略一猶豫,再次緩緩說道。
(須菩提祖師離教,靈台方寸山將出,就推薦票!求推薦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