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環視眾將,語氣斬釘截鐵
“至于強攻潼關?不急!我的王牌……還在路上!時機未到!”
“王牌?”
眾將面面相覷,疑惑更深。還有什麼力量能撼動這座雄關?
魏淵卻不再解釋,只是神秘一笑
“諸位只需厲兵秣馬,嚴陣以待!李自成……他沉不住氣的!很快,他就會給我們機會!傳令各部,加強戒備,多設疑兵,營造大軍雲集、即將總攻的假象!靜待困獸出籠!”
魏淵的判斷極其準確。
當李自成在潼關城頭,看到關外永熙軍的營盤每日都在擴大,旌旗蔽日,煙塵滾滾,其中多是魏淵布置的疑兵,尤其是看到“劉”、“賀”等原本在河南、湖北割據的明軍旗號也出現在魏淵陣中時,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和恐慌。
“不能再等了!”
李自成在行轅內焦躁地踱步。
“魏淵這廝,是在收攏舊部!打著永熙的旗號,那些牆頭草都會被他吸引過去!等他真把潼關周邊所有殘兵敗將都收攏了,兵力大增,這關還怎麼守?必須趁他立足未穩,先打掉他的氣焰!”
手下也贊同
“陛下英明!魏淵遠來,又新收降兵,軍心未附,正是出擊良機!”
李自成眼中凶光一閃
“好!劉芳亮!”
“末將在!”
大將劉芳亮出列。
“命你率精騎1萬,步卒2萬,出東門!試探魏淵虛實!若其陣腳松動,給朕狠狠咬一口!若其嚴整,速速退回!”
李自成下令。
“遵旨!”
劉芳亮抱拳領命。
“田見秀!”
李自成又看向另一員大將。
“末將在!”田見秀應道。
“命你率本部人馬,自禁溝南出,依托十二連城,襲擾魏淵軍南翼!務必牽制其兵力,策應劉芳亮主攻!”
李自成意圖兩路出擊,讓魏淵首尾難顧。
“得令!”
田見秀領命。
很快,沉重的潼關東門在刺耳的絞盤聲中緩緩開啟!
吊橋轟然落下!劉芳亮一馬當先,身後是如潮水般涌出的大順軍精銳!鐵甲鏗鏘,刀槍如林,“闖”字大旗迎風招展!他們迅速在關前列陣,戰鼓擂動,殺聲震天,矛頭直指魏淵大營!
幾乎同時,禁溝方向也傳來號角和喊殺聲!田見秀的部隊依托十二連城的掩護,開始向南翼的永熙軍發起試探性進攻!
滾滾煙塵沖天而起!戰爭的號角,終于在這千古雄關之下,淒厲地吹響!
魏淵早已登上前沿高台,望著關下洶涌而來的大順軍,眼中非但沒有懼色,反而燃燒起熊熊戰意
“困獸出籠了!傳令!按預定方略,迎敵!讓李自成看看,他只要敢伸出爪子,我魏淵就給他砍斷在此處!”
潼關之戰,序幕拉開!
李自成的中軍大 猛地向前一指,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瞬間撕裂了沉悶的空氣。
4萬大順精兵,分別從潼關城中與十二連城兩個方向殺出,如同決堤的洪流,裹挾著煙塵與殺意,向著魏淵的軍陣洶涌而來。
那遮天蔽日的旌旗和震耳欲聾的殺聲,足以讓最堅韌的老兵也心生寒意。
站在魏淵身側,新近歸順的劉國能和賀人龍,只覺得一股寒氣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兩人都是尸山血海里滾出來的悍將,比誰都清楚李自成麾下老營兵的凶悍——那是一群被饑餓和仇恨淬煉出的亡命之徒!
看著那無邊無際、如怒濤般涌來的人潮,听著那仿佛要撕裂心肺的吶喊,一股本能的、源自骨髓的畏懼攥緊了他們的心髒。
更讓他們心頭打鼓的是,魏淵會如何用他們這些“降將”?會不會讓他們這新降之部,去正面硬撼闖軍最鋒銳的矛頭,當那消耗敵軍銳氣的炮灰?
亂世之中,這幾乎是新附者的宿命。
劉國能的手下意識地按緊了腰間的雁翎刀柄,賀人龍則眯起了那雙慣于在刀光血影中審視戰局的鷹眼,緊抿著厚實的嘴唇,腮幫子微微鼓起,那是將翻騰的不安和疑慮狠狠壓下的表現。
兩人飛快地交換了一個眼神,無需言語,都看到了對方眼底深處那抹難以掩飾的憂懼——他們不怕死戰,卻怕死得毫無價值,成為別人棋盤上隨手可棄的棄子。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魏淵的聲音沉穩有力,仿佛帶有某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清晰地壓過了戰場上的喧囂,傳遍中軍
“傳令!莫笑塵率新軍第一鎮,出陣!迎敵!”
命令一出,劉國能和賀人龍幾乎以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魏淵招募訓練的新軍共分六鎮,一鎮八千人左右。
讓嫡系精銳,那八千裝備最為精良的第一鎮,去正面硬撼數倍于己的敵軍?
而且是在這開闊地帶打野戰?這……這簡直是以卵擊石!不合兵法常理!
兩人心頭那沉甸甸的、仿佛壓著巨石的擔憂,瞬間被巨大的驚愕和一絲難以言喻的“輕松”所取代——至少,不是讓他們帶著本部人馬去填那無底的血肉磨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幾乎是本能反應,兩人同時搶步上前,抱拳躬身,異口同聲地請命
“督師!末將願率本部人馬為前鋒,挫敵銳氣!”
這是亂世武將的生存智慧,必要的姿態,也是對新主試探的最後一搏。
魏淵緩緩轉過頭,臉上竟帶著一絲高深莫測的笑意。
那笑容在肅殺凜冽、金戈鐵馬的戰場上顯得格外突兀,卻又奇異地散發著一種掌控全局、穩操勝券的自信。
他抬手,輕輕擺了擺,語氣甚至帶著點輕松的戲謔
“二位將軍稍安勿躁。今日之戰,無需二位勞煩。我請二位,看一場好戲!且在一旁觀戰,靜待佳音即可。”
那“戲”字,他咬得格外清晰,別有深意。
眼中閃爍的光芒,不是面對強敵的緊張,而是近乎孩童展示心愛玩具般的神秘與期待,仿佛真的在準備一場盛大的、顛覆認知的表演。
劉國能和賀人龍面面相覷,心中疑竇如野草般瘋長。
軍令如山,只得拱手應諾
“末將遵命!”
退到一旁,目光卻如同被磁石吸住,死死釘在了那八千開始緩緩向前移動的新軍第一鎮士兵身上。
他們絞盡腦汁也無法想象,這區區八千人,如何能在這曠野之上,擋住對面那足以吞噬一切的洶涌狂潮?
魏淵嘴角那抹神秘的微笑更深了。
他等的就是這一刻!
這塊開闊平坦、一覽無余的戰場,正是他精心挑選的舞台,用來向天下,尤其是向身邊這兩位桀驁的降將,展示他手中那足以撕裂舊時代戰爭帷幕的利器——由他提出天馬行空般的構想,宋應星等頂尖工匠嘔心瀝血、反復試錯改良而成的新式火銃“崇禎式”燧發火銃!以及那名為“鐵馬”的奇巧之物。
當這些黝黑修長的火銃第一次分發到新軍士兵手中時,引起的轟動不亞于一場地震。
習慣了沉重、笨拙、雨天基本成燒火棍的火繩槍的老兵油子們,摸著光滑如鏡的加長槍管,敲打著那精巧的黃銅藥池翻蓋,尤其是看到那取代了麻煩火繩的燧石夾和鋼片擊發機構時,無不嘖嘖稱奇。
“乖乖,這玩意兒…不用點繩了?”
“這鐵疙瘩踫一下就能響?唬人的吧?”
最初的訓練場上,充滿了疑惑和笨拙。
裝填那預制的油紙藥包時,有人手忙腳亂撕不開;使用鐵制通條壓實時,有人用力過猛差點杵彎了槍管;最震撼的是燧發擊發測試——扣動扳機,“ 噠”一聲脆響,燧石狠狠刮擦鋼片,一簇耀眼的火星迸射而出,緊接著“轟”的一聲爆鳴!槍口噴出火焰和白煙,遠處的木靶應聲炸裂!
“成了!真成了!比火繩快多了!”
“老天爺,下雨天也能打?!”
射程測試更是讓所有老兵瞠目結舌。
原本火繩槍百步開外準頭就靠天意,而這“崇禎式”,一百五十步外還能保持相當的殺傷力和精度!
更別提那令人發指的射速——訓練有素的士兵,在軍官的口令下,能打出三輪、甚至四輪整齊的齊射!
那沉悶、凝聚、仿佛能撕裂耳膜的齊射轟鳴,第一次在靶場響起時,連旁邊觀摩的將領們都下意識地縮了縮脖子。
套筒上閃著寒光的刺刀,更是無聲地宣告著近身搏殺?它同樣不懼!
如果說“崇禎式”帶來的震撼是武器性能的飛躍,那麼“鐵馬”的出現,則徹底顛覆了士兵們對“行軍”和“防御”的認知。
當第一批用熟鐵鍛造、結構精煉的“鐵馬”推到校場時,士兵們圍著它,像看天外來物。
“這…這是個啥?兩個輪子一根棍?”
“沒馬拉的車?能自個兒跑?”
莫笑塵親自示範。
他跨上那藤條編織的車座,雙腳蹬上鐵制圓盤腳踏,熟鐵鏈條嘩啦啦地帶動著裹著厚牛皮的巨大木輪轉動起來!
只見他身體微微前傾,雙腳交替發力,這古怪的鐵架子竟真的載著他在校場上飛馳起來!
速度之快,遠超步行,甚至不亞于小跑的戰馬!
“我的娘咧!真能跑!”
“快看快看!將軍飛起來了!”
新鮮感過後是實用性。士兵們很快愛上了這“鐵馬”。
平路行軍,輕松省力,速度倍增,背負的彈藥糧袋可以捆在車架橫桿上。
更重要的是它的戰術價值——當教官下令進行防御演練時,士兵們迅速將“鐵馬”倒置,車輪朝天,車架斜撐深深插入泥土。
多輛並列,間距三十厘米,那三角結構的橫桿和斜撐瞬間形成了一道連綿不斷的、低矮卻異常堅固的金屬荊棘帶!
早有準備的士兵迅速從背包里掏出熟鐵打造的可拆卸鐵刺,“ 噠”一聲卡在車架頂端,寒光閃閃的尖刺瞬間讓這臨時工事變得猙獰無比!
“拒馬樁!活的拒馬樁!”
“老天爺,這玩意兒倒過來就是牆啊!”
訓練中,模擬的“騎兵”沖擊在這道由“鐵馬”構築的簡易防線前紛紛“人仰馬翻”。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封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