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宛?”魏淵的心頭一驚,莫不是他去為柳如是贖身時見到的董小宛?
果然,隨著輕風搖擺的絲綢之下,一位身著紅衣長衫的妙齡女子緩緩走來。只見她柳腰款擺,步步生蓮,容貌更是姿容秀麗,可人嬌媚。果然就是那夜花魁大會之上登台的董小宛。
董小宛徑直走了過來,明亮的眸子先是打量了一眼外貌倜儻不群的魏淵,一眼她便認了出來。頓時心頭不由得一陣慌張,楊培甦只叫她說今日有貴客,哪知道貴客竟是魏淵。
董小宛一想到自己是太監的對食兒,一時間又羞又恥,竟忘了去問安。楊培甦見狀臉色不由得一沉。
“怎麼?見了貴客也不問安,失禮!”
董小宛這才回過神來,忙調整了一下心緒道
“小宛見過晉國公。”
楊培甦顯得有些詫異。
“你們竟然認識?”
董小宛何其冰雪聰明,他自然知道魏淵娶了柳如是這件事不能聲張,于是便立刻解釋道
“國公爺來金陵那日,城中百姓都去一睹尊容,小宛也有幸得見。”
董小宛的聲音同清泉擊石,令人听起來舒服之至。
魏淵抬手以示回禮,他看了看楊培甦,不知道董小宛為什麼會在此處。楊培甦欠身說道
“這是咱家的干女兒董小宛,平日都有寵溺,禮數不周,讓大人見笑了。”
魏淵心道這太監講究還挺多,也是,沒了子孫根,自然要多收些干兒子干女兒來。
對于楊培甦的安排,魏淵心知肚明,這無非是楊培甦討好自己的美人計罷了。但魏淵前幾日剛剛納了柳如是,這董小宛如何再下得去手。
楊培甦見魏淵並未對董小宛太過動心,于是揮了揮手說
“沒你的事了,下去吧。”
董小宛施禮告退,回到原處繼續彈奏起古箏來。可她遠遠望著魏淵,不知為何一股沒來由的羞澀和甜意涌了上來。
董小宛只覺得臉頰如燒著了般熱得發燙,好在眾人離她都遠,看不到她臉上的變化。但在這羞澀和甜意的背後,不知名的緊張與悲哀也自暗暗襲來。魏淵有些無視的態度,令董小宛的心間平添了幾分失落。
這一段小插曲並未影響到魏淵與楊培甦。兩人穿過絲綢展廊,閑聊了幾句之後。魏淵終于切入了正題。
“楊公公,我听聞江寧織造一年就能為朝廷上繳幾十萬匹絲綢。此番我身為江南稅務總督,還望楊公公能夠為我分憂。”
“咱家是皇爺的奴婢,自然要為大明效力。國公爺既也是為國,需要咱家做的您盡管吩咐就是。”
楊培甦的語氣依舊沒有半點波瀾,話雖客氣,但魏淵依舊感覺到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態度。
“當今聖上奉行節儉,四季衣衫不過八套。公公這幾十萬匹絲綢若是能變成銀兩,為主上可分大憂。”
來江南之前魏淵已經做過調查,國庫之內的絲綢早已堆積如山。可奈何北方絲綢行市不景氣,成堆的絲綢賣不出價錢,只能放在國庫中慢慢爛掉,可謂及其浪費。
“回國公爺的話,嘉靖朝那會,織造局是有過將絲綢販售之後換成銀兩上繳國庫的先例。可近些年朝局動蕩,北有建州女真和韃靼蒙古,中原四地流民四起,絲綢早已沒了行市。咱家這幾十萬匹絲綢怕是不好換成銀兩,就算換了,也沒多少可言。”
楊培甦這話不假,趙信等人帶回來的消息基本與楊培甦所說一致。如今國內每匹絲綢賣價不過三兩,可生絲成本加起來接近二兩,也就是說每匹絲綢利潤不過一兩。幾十萬匹絲綢就算都賣出去也只有區區幾十萬兩銀子,對于前方戰事不過杯水車薪。
魏淵早就想好了對策,听罷楊培甦的話,魏淵從容的答道
“這點我已經想到了。在現有的條件下要盡量多的用絲綢換銀子,方法不外有二。”
“請國公賜教。”
“第一是節流,當下每匹絲綢所需的成本費用接近二兩銀子,可這其中至少有一半都被生絲供應商掙去了。所以第一條就是換供應商。”
楊培甦听罷笑了起來,他本就生的干瘦,笑起來之後整個臉上更有褶皺四起,樣子瞬間猙獰了許多。
“哈哈哈,國公爺您有所不知,現如今南直隸和浙江的供應商只有一人,那便是秦家的秦楚龍。換,只怕是換不成的。”
魏淵早就料到楊培甦會有此言,他依舊是不緊不慢的態度,繼續說
“秦楚龍如何換不得?”
楊培甦其實也深受秦楚龍的掣肘,由于江寧織造所需的生絲只能從秦楚龍處買到,因此價錢便任由秦楚龍來定,盡管江寧織造歸屬大內。可強龍不壓地頭蛇,在江寧織造與秦楚龍的交易中,楊培甦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反而屢屢因為秦楚龍的壟斷地位而讓利不少。
楊培甦見魏淵的神態不似玩笑,他的態度也認真了起來。
“秦家的手中是整個兩省的桑農,南直隸與浙江的生絲都出自他手,不知大人要如何換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魏淵深知此時過早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很有可能會走漏風聲給秦家,從而令自己陷入被動的局面。特別是眼前的楊培甦,是敵是友尚未可知,當下行事還是謹慎一些的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南直隸和浙江兩省的桑農如此之多,難道我就不能直接派人去收生絲嗎?”
楊培甦還以為魏淵有何高招,听了魏淵此言,他心中不免失望起來,看來這晉國公也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愣頭青而已。
“江南有句諺語不知國公听的否?上有朝廷三尺天,下看里長一斗煙。不論是桑農還是田農,在村寨中說話算的永遠是里長鄉紳。秦家在江南經營數百年,根基深厚。不要說國公您拿著同樣的價格去買生絲,你就是出價比秦家高一倍,桑農也不敢把生絲賣給您的。”
“哦?那如此說來。秦楚龍是肯定換不得了?”
“換不得,除非。。。”
狐狸終于漏出尾巴了,魏淵等的就是楊培甦的表態。雙方要想合作,投名狀那是必須的。
說到這楊培甦有意停了下來,他抬眼看向魏淵。眼神中原本的坦然不見了蹤跡,一股寒意浮現了出來。
魏淵清楚,自己必須表明態度了。
“你我都是為皇上效命,楊公公若有良策,我一定去做。”
“既然如此,那咱家就妄言了。”
楊培甦看了看四下,見確實無人,這才繼續說道
“要想換掉秦楚龍,從桑農處著手無濟于事。只能從地上下手。南直隸和浙江的桑田,多數集中于官宦鄉紳之手,而這些人手里的田地,來路一向不正。”
听到這魏淵立刻便恍然大悟,突然他想起了剛到松江之時,孫和京家的田地被錢家侵吞一事。
“楊公公的意思是這些鄉紳們兼並百姓田產,改種桑苗?”
楊培甦笑了笑,臉上的皺紋更多了。
“何止了百姓的田產,衛所的屯田只怕也都被他們佔去了。”
魏淵听罷心頭大驚!這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這些人竟然連軍隊的屯田都敢私自瓜分。看來自己面臨的局面棘手的很。
見魏淵並未答話,楊培甦繼續道
“若想換掉秦楚龍,唯有從土地上下文章。”
魏淵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緊接著二人有談起了第二個法子。
所謂第二個辦法,其實就是開源。既然絲綢在國內市場上賣不出好價錢,那就往國外賣,走海路向日本、南洋等地進行販售,這個辦法楊培甦倒也認可。
“國公若是要推行此法,那有一個人是必不可少的。”
“鄭芝龍。”
“正是此人,大明東南沿海的貿易幾乎都在此人手中,沒有他的支持,絲綢是萬萬出不了海的。”
“那不知楊公公找過這個鄭芝龍嗎?”
“咱家是給皇爺效命的,怎麼會去求一個小小的海盜呢?”
這下魏淵算是明白了,鄭芝龍盡管勢力龐大,可在明朝官場內,大家看他仍舊是低賤的海盜出身。士大夫就算了,連楊培甦一個宦官都如此輕視他,由此可見鄭芝龍是很不受待見的。
一番長談之後,魏淵一行人便匆匆離開了江寧織造局,經過與楊培甦的初次接觸,魏淵大致確定了對付秦楚龍的方向。
望著魏淵一行人騎馬的身影漸漸遠去,楊培甦掛在臉上的笑容慢慢凝固了下來,再次回到了面無表情的狀態。進到院中,董小宛正在亭廊處等他。
楊培甦看了董小宛一眼,眼神中是說不出的糾纏。
“他已經走了。”
“哦。”
“怎麼?你上心了?”
“。。。”
“我是個太監,你我本就不是真的。你不必顧念我的感受,你若真的有心于他,我成全你便是。”
“公公、我。。。”
“不過我提醒你,魏淵此番是要與整個江南的士大夫為敵,是福是禍這要看他的造化了。你明白嗎?”
“小宛是公公的人,不敢有其他非分之想。”
“我的人?哈哈哈”
楊培甦的臉上再度擠滿了皺紋,在他笑聲中董小宛痴痴的站在原地,直到楊培甦消失在了亭廊的盡頭,那句“我的人?”依舊在董小宛的心頭縈繞。
喜歡明末封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封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