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行進三日後, 人軍出了渤海郡邊界。
接著再往南行進一日,終于見到了奔流不息的黃河。
找到黃河便等于找到了黃河的入海口,接下來只需要沿著黃河一路向下游行進便必然能夠準確的到達目的地。
而之後路途中的風景,也令吳良領略了這條華夏母親河的可畏之處。
與後世經過無數次整治的黃河不同,此刻的黃河仍是一條不受控制的地上河,也叫作懸河。
作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尤其在流經黃土高原之後,河水中的含沙量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恐怖的程度,如此來到下游,這些泥沙便會有相當一部分囤積下來,因此形成高于周圍地勢的河岸。
然而這樣的河岸並不穩固,一旦黃河上游降水量增加,又或是出現其他影響黃河水位的因素,這條本就高于周圍地勢的母親河立刻便會沖破泥沙堆積而成的河岸,將周圍的一切吞噬的干干淨淨。
這便是靠近渤海的這片沿海地帶在這個時代淪為無人區的主要原因,哪怕後世的人也無法與這樣的黃河抗爭,只能不斷通過清淤疏堵的方式來使黃河變得溫柔。
而此時此刻的黃河下游。
吳良看到的只有成片成片被母親河肆虐過的痕跡。
有些百年千年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歪歪斜斜的靠在干涸的黃色泥沙之中;
有些小一些的山峰山腰之處還留有明顯被黃河光顧過的痕跡,像是在黃色顏料中輕輕的蘸了一下;
有些山石頂端則憑空架著一艘小破船,這顯然不可能是人類的行為藝術;
有些犄角旮旯中則夾著一些人類與動物的枯骨……
吳良此前已經去過了羅布泊,穿越了荒無人煙的白龍堆,進入過無人生還的駱駝墳,但就算是于這些極度惡劣的環境相比,這片唯一黃河下游的無人區也不遑多讓,唯一的區別便是這片土地並非寸草不生,相反,黃河為這里帶來了大量的泥沙,使得這片無人區的土地比天朝的許多地方都要肥沃,植物與動物在這里如魚得水,只是現在的人類還沒有辦法在這里維持穩定的生活,只能退避三舍。
不過雖然說是無人區,但這片區域其實並非沒有任何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