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腳下,一水隔天。<r />
<r />
江風透甲刺骨,初夏時節,入夜依舊風寒露冷。<r />
<r />
嵐江對岸星火點點,那是吳國枕戈待旦伺機而動的大軍。<r />
<r />
一年多以前,韜光養晦偏安一隅多年的吳國突然開始在嵐江東岸集結重兵,此舉一時令周國朝野上下一片嘩然——然後銳不可當的吳軍很快連勝數陣,兵鋒直指弋陽。<r />
<r />
事出突然,朝廷上各方勢力爭執不下,只得權且先從北疆調了個能征慣戰又毫無根基的可憐蟲來整頓防務。<r />
<r />
諸事完備之後,自然是官高爵顯的世家子弟前來耀武揚威——比如撫遠侯加征南將軍呂恂。<r />
<r />
“將軍,今晚的口令是?”親兵入帳,按規矩詢問夜間號令——這些人已隨他征戰多年,信任和忠誠都早已刻入彼此的血脈,既不必通傳也不需等候。<r />
<r />
“&sp;斬將,刈旗。”呂恂目不轉楮地望著江對岸的火光,但是相比之下他眼中的火光卻更為熾烈。<r />
<r />
“是,屬下告退。”呂恂的親衛深施一禮後轉身退出。<r />
<r />
“征南將軍有令,今夜口令斬將,回令刈旗!”<r />
<r />
“是!”<r />
<r />
“是!”<r />
<r />
&sp;<r />
<r />
呂恂對于他的親衛頗為自負,論戰力,他們恐怕僅次于拱衛京師的四靈衛——孟章、執明、監兵、陵光四衛,總數不過區區兩萬,但在大周建國數百年的歷史上最差的戰績,也是以一敵五,殲敵逾萬。<r />
<r />
他兄長呂奕將這支由他親手打造的精兵命名為“先登”,與那四支天下驍銳一樣以五千人為限,自軍中百戶選拔補充——雖然比不上四靈衛千戶為兵的精銳,但這十年間在並州和冀州也打出了戰無不勝的赫赫威名。<r />
<r />
想起兄長,呂恂難掩滿懷的愁緒,眼中熾熱的火焰也隨之黯淡了幾分。<r />
<r />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兄長那桿游龍驚風槍是他的目標和夢想。<r />
<r />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漸漸變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他放棄平京的高官厚祿愜意奢靡前往冀州邊境,又輾轉千里來到這弋陽要沖,目的僅僅是不想繼續生活在這陰影之下。<r />
<r />
“將軍,驍騎將軍求見。”<r />
<r />
“快!有請!”<r />
<r />
慕流雲,在他之前臨危受命的那個人。<r />
<r />
此人略長他幾歲,人生境遇卻天差地別——區區一個五品的宣武郎,給了個雜號將軍就從凶險的北疆扔到這更凶險的弋陽來,命運之多舛令人唏噓。<r />
<r />
可他卻出乎意料地僅用了短短數月時間,就將一座岌岌可危的邊城變成了吳人不敢輕易下口的硬骨頭。<r />
<r />
于是對揚州這塊肥肉垂涎已久的呂家認為時機已到,他們略施手段便輕易地把這即將到手功勞搶了過來,然後硬生生塞到了呂恂的手里——朝廷恩旨,只要贏下一仗奪回江防,他便是揚州刺史。<r />
<r />
所以他覺得自己虧欠眼前之人良多。<r />
<r />
因此倨傲如他也刻意地降階相迎,即便這舉動會讓對方尷尬非常。<r />
<r />
“&sp;侯爺,末將奉命于荊山北麓虛張營寨,諸事已畢,特來交令。”<r />
<r />
“將軍辛苦,快起來,你我之間不必拘禮。”<r />
<r />
“&sp;是,末將遵命。”<r />
<r />
“&sp;將軍快坐——來人,上茶!”<r />
<r />
“這個,其實末將還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sp;”說話間,剛剛坐下的身子又要跪倒。<r />
<r />
“&sp;將軍有話請講。”<r />
<r />
“末將還是覺得&sp;此戰之要,不在此地而在于山南&sp;所以&sp;末將以為侯爺還是于南麓伏兵壓陣更為妥當&sp;”對方似乎是擔心這一席話會傷害到他的自尊,所以區區幾個字說得並不那麼流利。<r />
<r />
“&sp;慕將軍,”呂恂突然用一種很復雜的眼神看著對方,良久才繼續說道,“我知道,滿朝文武都認定我是來竊取功名的&sp;你不必急著否認,其實連我自己都這麼覺得&sp;所以我一直想向你,和苦守弋陽的將士們說一聲抱歉&sp;”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沉,眼中的神色也充滿了孤寂。<r />
<r />
“末將不敢!也從未這麼想過&sp;”<r />
<r />
“呵呵&sp;真的也好,假的也罷,本將多謝——但是這次,我必須沖鋒在前一馬當先,誠然我改變不了朝廷的決定,也左右不了家父的意見&sp;但是,如果讓我坐視你等在此浴血廝殺,然後輕而易舉地拿走戰功&sp;我此後一生都會如鯁在喉!”呂恂的笑容很苦澀,眼神卻很堅定。<r />
<r />
不容再議的,是他做人的底線。<r />
<r />
“是,末將遵命&sp;”<r />
<r />
“陪我喝完這壺茶吧&sp;味道不錯——已經很久沒有人願意陪我喝茶了&sp;”<r />
<r />
一壺茶當然喝不了多久,而且兩人除了公事也實在沒什麼投契之處——慕流雲很快起身告辭,事已至此,軍令如山,他唯有尊奉將令。<r />
<r />
帳中又只剩呂恂一人,他早已經無所謂旁人如何看他,世人皆以為在冀州的連戰連捷是因為先登營,而他不過是個站在父兄肩膀上的紈褲子——只有少數隨他出生入死的老兵知道,撫遠侯的爵祿是真真切切拿命去拼回來的。<r />
<r />
前軍三千,駐扎荊溪口水勢稍緩之處以遏制吳國進軍路線,後軍三千佔據荊山南麓以防對手迂回包抄。<r />
<r />
戰事一起,百里荊山便是吳人吞不下也吐不出的一根毒刺——但慕流雲扼守的山南同樣也是他唯一的生門,如其所言,生門一失,此間三千人馬定然俱成齏粉。。<r />
<r />
風靜悄悄的掠過河灘,其中隱隱帶著一絲腥氣。<r />
<r />
“將軍!吳軍渡河了!”<r />
<r />
“嗚~~~!!!”<r />
<r />
時至三更,一聲號角驚醒夜幕——吳軍動了,如他所料嵐江東岸密密麻麻的火光只是疑兵,真正的主力果然早已迂回到荊溪口以南的密林里蟄伏待機。<r />
<r />
呂恂並不意外于吳軍戰術的幼稚,因為棋局初開,雙方的第一手總是會謙讓三分的。<r />
<r />
“傳我將令,待其半渡,以信炮為號全軍掩殺!”<r />
<r />
“遵命!”<r />
<r />
爾虞我詐的對決這才剛剛開始。<r />
<r />
吳軍餃枚著草,循著淺淺的河灘濺起潺潺的水聲——周人的前軍大營只剩幾點燈火和三兩守衛,一如輕忽懈怠的香餌,靜待大魚上鉤。<r />
<r />
對岸幽暗的密林中一眼望去便是殺機四伏,灘涂上很快便密密麻麻掩上了千余人,不甚寬廣的河道此時顯得極度擁擠,眼前的這一幕讓潛伏于暗處的呂恂微微皺眉,對方的兵力顯然比自己估計的要多得多。<r />
<r />
“殺!”敵軍前部數百人摸進了營門,敵軍主力尚在半渡,夜幕之中的一聲令下如同洞開了地獄之門,片刻之後,喊殺聲震天徹地。<r />
<r />
“殺~!!!”<r />
<r />
“殺~!!!”<r />
<r />
&sp;<r />
<r />
聲聲金鼓催斷腸,陣型散亂的吳軍似乎是沒有想到對方會先發制人,立時陷入了混亂。<r />
<r />
呂恂手下的八百先登混在普通軍士中如虎入羊群,猝不及防之下的吳軍如衰草之遇秋風,片刻之間已經進退失據。<r />
<r />
周軍得勢不饒人,呂恂一馬當先率領著親衛悍不畏死地沖入吳軍陣中,月光之下刀鋒舔著血影,哀嚎響徹雲天。<r />
<r />
對方的悍不畏死激怒了吳人,片刻的驚惶之後他們終于想起自己也是無畏的敢戰之士,于是密林之中源源不絕的咆哮裹挾著著殺意奔涌而出,如同潮水漫布灘涂。<r />
<r />
“殺~!!”<r />
<r />
“殺光周人!復我河山!!”<r />
<r />
“殺光周人!復我河山!!”<r />
<r />
兵法雲,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取勝之道其實很簡單,讓對方按照你的思路去走他自己的每一步。<r />
<r />
“發信炮!”混戰之中呂恂一聲令下,隨即一枚信炮尖嘯著竄入雲霄。<r />
<r />
片刻之前還一往無前的周軍忽然就停住了攻勢,然後在佔盡了優勢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的後撤了。<r />
<r />
遮天蔽月的箭雨毫無征兆地如彤雲壓頂而來,不明所以的吳軍被源源不絕擁上來的自己人堵在了河道內成了活生生的箭靶——那里根本毫無遮蔽,皎潔的月光更是將之涂抹成漆黑中一片僅有的耀眼,于是自然箭無虛發死傷枕籍。<r />
<r />
僥幸沖上對岸的吳軍卻發現自己的處境比之河道里的同袍更為悲慘——早已磨刀霍霍的周軍士卒祭出了林立的長槍,只待他們自己沖上來尋死。<r />
<r />
吳軍的第一陣徹底以失敗告終,代價便是數百人就此命喪黃泉。<r />
<r />
他們很快意識到周軍是在甕中捉鱉,于是不再盲目沖鋒轉而向南岸收縮——而箭雨也隨之稍停,以現在兩軍之間的距離,想要精準殺傷已不可能。<r />
<r />
“再發信號!舉盾!火起!”這次是一枚紅色的煙花炸響,周軍長槍紛紛擲地,再起舉起刀盾沖入河道。<r />
<r />
經歷了剛才的一次失利,吳人不敢再輕易短兵相接,但他們忽略了對方的手里已然高舉著盾牌,即便弓箭的數量遠超剛才也無法對他們造成太大的損傷。<r />
<r />
但是這枚信炮顯然不是再次沖陣的指令,這一次,周軍的箭隊把僅剩的羽箭一股腦射向了對岸的密林——兩邊距離至少三四百步,甚至茂密的枝杈都足以遮擋住無力的羽箭。<r />
<r />
所以吳國人再次敗了,因為周人這次射來的箭簇上綁著泡透了桐油的火絨——這一次沖鋒,目的就是把吳軍壓回密林;這一波箭雨,目的不在傷人,而是在縱火!<r />
<r />
“啊~~~!!!”<r />
<r />
“快~滅火~快!!”<r />
<r />
“奪回河道,出去!快!”<r />
<r />
“箭被擋下了,沖上去~!!”<r />
<r />
唯一的生路被周軍的刀盾死死扼制,而干燥的天氣和油潤的蔓桃林很快便讓他們身後燒成了燎原之勢,吳軍無奈,只能選擇再次沖入地陣選擇殊死一搏。<r />
<r />
毫無章法的盲目沖擊和自相踐踏讓周軍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的防御,吳軍好像驚恐的烏魚群一樣沖進周人用利刃編制的羅網,然後用自己的熱血浸染著遍布礫石的河灘。<r />
<r />
眼見突圍無望,一心求生的吳軍殘部只好順著河岸迂回向東,似乎是希望匯合嵐江東岸的主力再行反撲。<r />
<r />
呂恂的計謀環環相扣,幾乎毫無傷亡便令南岸的吳軍先頭部隊一敗涂地,但是這不是他想要的結果,他要的是請君入甕聚而殲之,而不是一場無關痛癢的勝利。<r />
<r />
他要的,是吳軍主將的人頭。<r />
<r />
“先登營隨我追擊!其他人固守營寨!”<r />
<r />
八百人在呂恂的帶領下追殺而去——密林之中盡是蔓桃和烤肉的誘人氣味,令人心悸的醇香和散發著醇香的火光隔開了吳軍的前鋒和大隊,當首尾不能相顧的時候,一萬人和一百人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r />
<r />
士氣潰散的吳軍如同羔羊,乘勝追擊的呂恂則如餓狼——他們理應必須趕在潰兵與主力合流前徹底打垮對方,否則一旦陷入對方主力的重圍,即便這八百精銳個個死戰他們也將毫無勝算。<r />
<r />
所以,要讓對方相信他輕敵冒進,以致本陣毫無防備,就必須要追到自己也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窘境。<r />
<r />
一切都在按照呂恂的計劃進行,就看對方是否上鉤了。<r />
<r />
“將軍,看,營寨起火了。”<r />
<r />
“好!傳令後隊變前鋒,回去甕中捉鱉!”<r />
<r />
第三招,看起來對方再次墜入了他的圈套——他故意孤軍深入,露出本陣的破綻,為的便是吸引對方的伏兵趁虛而入。<r />
<r />
密林之中雖然從一開始便充盈著肅殺,但呂恂早就注意到西側有一片區域既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