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辦?
義縱听到這句話,難耐心里的激動,幾乎是吼著道︰“當然是搶光了!”
在這個時候,他不再是大漢帝國的車騎將軍東成候了。
他仿佛回到了七年前,在河東郡的大澤和荒野之中,他與張次公晝伏夜出,行剽做盜,遇到肥羊,就必定忍不住想要下手。
原本,義縱以為自己早已經洗去了土匪的風氣,成為了一個貴族。
但現在他才發現——他自己從來就不是什麼貴族。
在骨子里,他其實還是那個土匪,那個路霸,那個殺人越貨的綠林好漢!
漢軍將官們听了,也都是激動萬分︰“將軍,您說,我們怎麼搶?”
此刻,整個漢軍高層,根本就不像王師。
反倒是像一伙聚眾為亂,佔山為王的土匪。
沒辦法!
這個世界,財帛動人心!
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而對漢室軍人來說,一匹好馬,尤其是可以作為胸甲騎乘用馬的良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名貴的珍寶,最值錢的寶物。
千金也難換!
特別是如今,漢家的主力野戰軍團之內,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極強。
在高闕之戰後,天子命令御史大夫衙門派員奔赴各軍,組織和整理軍史,更是將這種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提升到極致!
尤其是軍官們,對自己的部隊的認同感,飆升到了一個極致。
這使得軍隊的山頭主義風行一時。
但同袍之情,卻也更加深重。
現在,漢軍各部之中,受到公羊派思想和法家思想影響,在有文化的軍官階級里,興起了一股‘今日吾以XX軍為榮,明日XX軍以我榮’的風潮。
而帶起這個節奏的,就是義縱的羽林衛。
而依據現行的漢家軍法和戰利品分配原則,在一般情況下,戰利品,誰繳獲誰受益。
換句話說,假如大家伙能夠將對面的那批大宛馬、烏孫馬收歸囊中。
可能,這些戰馬,大家伙現在並不能馬上享受到。
它們會被作為種馬,在漢家的馬苑里繁育和培養。
但它們的下一代,卻肯定是優先分配給大家伙的。
而未來,軍史和隊史之上,自己的大名,就會留于其上,讓後來者仰慕和崇拜,未來,更可以自己的軍隊,壓倒其他競爭對手。
譬如棘門軍啊灞上軍啊。
甚至,超越羽林衛和虎賁衛!
誰不想成為下一位田叔公、魏尚、欒布?
別說是這些高級軍官,就是下面的司馬隊率,听說了以後,也是激動萬分,不能自已。
現在,漢軍之中,攀比的就是那支軍隊的胸甲更多。
其次才是訓練情況和戰斗力。
而且,通常情況下,胸甲的數量,就代表了這支軍隊的戰斗力和排名以及享受的資源多寡。
激動過去,義縱開始冷靜下來。
他知道,就算從前在河東郡當綠林好漢的時候,遇到肥羊,也得講策略。
況且,他現在的戰略目標,還是要將匈奴主力分割包圍,逐個擊破。
這些好馬,確實讓他心動,但,不能莽撞行事。
他舉起手來,道︰“傳我得將令︰只等李廣將軍的信鴿,我軍便立刻南下!”
至于這些大宛馬和烏孫馬……
那就先寄存在匈奴人那里好了。
反正他們又跑不掉。
當然,假如這些匈奴人不知死活,那先吃掉他們也無所謂!
“派出信鴿,通知郭都尉……”義縱接著說道︰“請郭都尉南下百里後,從潮山繞行,渡過要水,到要水北岸待命!”
“諾!”
至于白檀?
義縱當然是不會去打的。
那是個死地,就算打下來了,也會面對匈奴人的瘋狂圍攻,而漢軍現在的軍糧,只剩下兩天多一點的儲備了。
即使算上橐他和戰馬產的奶,也最多只能多撐一兩日而已。
所以,義縱先得給漢軍補充一下給養。
孫子兵法有雲︰食敵一鐘,當吾十鐘!
匈奴人在要陽之後囤積的牲畜,才是他此行的目標,甚至是最重要的目標!
吃光或者殺光這些牲畜,匈奴主力就會陷入斷糧,至少也是缺糧的危機之中。
沒有了食物來源,匈奴人就將成為死蛇!
任憑他們的騎兵再多,軍隊再強,也會慢慢的拖死。
………………………………
此時,李廣正在鄺平的漢軍後勤基地巡視。
這一戰,打的最激烈的地方,不是漁陽塞。
而是他所防守的 奚獷平一帶的長城,匈奴人在過去一個月,集結了七個萬騎的力量,輪番狂攻此地。
而長城防線,從 奚到滑鹽塞這一帶,長達百里,匈奴人只要突破此地,漢軍就不得不在獷平與之決戰。
因為,倘若獷平一失,則薊城門戶大開。
居高臨下的匈奴騎兵,可以在一日之內,將兵鋒推到平谷,切斷漢軍與右北平郡的聯系,同時包抄到漁陽塞的背後。
如此一來,整個燕薊防線都會瞬間崩潰。
燕國百萬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
是以,李廣在此率領漁陽郡兵,與匈奴死戰至今。
在戰前,漁陽郡有郡兵一萬四千人,編為五個校尉部,其中有一個在漁陽塞協助薄世防御,其余四個全部在李廣率領下,堅守 奚滑鹽一帶。
在最初,在燕國援兵沒有來之前,漁陽郡兵承受了巨大的傷亡。
短短三天,陣亡的士兵就超過了三千人,還有五千人負傷。
幾乎整條防線都搖搖欲墜。
在危急時刻,樓船將軍衙門的水兵們,拿著武器,穿著甲冑,加入了戰場。
這才堪堪維持住了這條防線。
除此之外,李廣當初選擇在獷平建立漢軍的後方基地的決策,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若無獷平這個大後方,可以讓負傷的士兵得到救治,讓重創的部隊可以撤回來修整,重新恢復戰斗力,並且補充兵源,恐怕 奚和滑鹽都可能早就被匈奴人所攻佔。
而戰爭打到現在,李廣的部隊越打越多,就像滾雪球一般,現在,他麾下的兵力,已經達到了七萬余人,其中騎兵超過一萬!
而在平谷,在狐奴,更多的漢軍,正在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