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節 儒生的問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節 儒生的問題

    當然,田升也不是沒有受到任何提問。

    但,那卻都是來自黃老學派內部的人的問題。

    而且這些問題根本不像刁難,反而有點類似于保駕護航的味道。

    黃老學派的團結,讓人驚嘆!

    要知道,田升要做的,可是要用慎到思想來取代尹宋學派,成為黃老學派的主流!

    這相當于一個人在昨天還在說︰殺拉里萬歲!

    但今天卻忽然高喊︰大美興,川普王!

    這立場根本就是調轉了一百八十度!

    但黃老學派的巨頭,卻就是這樣,咬著牙,讓田升上台。

    然而,儒家內部,卻不是如此。

    在過去三百年,孔子死後,儒門內部就從未團結過。

    孔子之後,子弓為其衣缽傳人,帶著曾子等人,編纂《論語》

    而子夏,卻因為持有不同意見,遠走三晉,來到魏國,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流派。

    到了戰國,更是八儒並存,彼此都說對方是異端,自己才是真孔子傳人。

    其撕逼烈度之高,讓韓非子、莊子都瞠目結舌。

    至于如今……

    公羊與谷梁是對立面。

    荀子與思孟學派,更是對立面。

    韓詩派與楚詩派,相互稱對方是偽詩。

    而這些派系,在與自己的對手對立之于,又跟其他學派有著大量的齷齪!

    是以,在曾經的歷史上,公羊與魯儒,聯手推動了罷黷百家獨尊儒術。

    將思孟、荀子、韓詩、谷梁、左傳等派系,統統趕出朝堂和官場。

    他們寧願跟法家合作,與黃老派和方士術士同朝,也不願意接納與自己共同尊崇孔子的同行者。

    而現在,魯儒雖然衰落,但公羊學派,卻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學派。

    只一個人多,就足夠橫壓世界,笑傲諸子——其他所有學派加起來,可能人數也不及公羊派的七成!

    人多就是力量!

    像是魯儒曾經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獨霸齊魯學界。

    排斥和打壓一切非魯儒派學者。

    就連黃老學派,都只能宅在家里,瑟瑟發抖,而不敢出門。

    至于什麼法家、雜家、縱橫派,甚至于其他學派的儒家士子,只要敢光明正大的出現在齊魯市井。

    那肯定就會立刻遭到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和打擊乃至于****!

    當年,主父偃就是這樣被逼著,離開齊魯,遠走燕趙。

    像主父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公羊,雖然還不至于跟魯儒一樣那麼的霸道。

    但也溫柔不到那里去。

    在公羊學派的大本營和那些公羊學佔優勢的地區。

    黃老學派和法家的人,可能還沒有什麼感覺。

    但是,韓詩派、谷梁派、思孟學派和重民學派以及荀子學派的人,卻肯定會淚流滿面的告訴你,他們在當地過的有多麼艱難。

    公羊的霸道,自然不可避免的引發了反彈。

    這才讓韓嬰拉起了聲勢浩大的聯盟。

    如今,在這石渠閣,雙方,更是拉開了架勢,真刀真槍的明火執仗的大打出手。

    思孟、重民、荀子,三派打的不可開交,彼此都揭對方的短,挑人家的錯。

    而等到公羊上台時,除了思孟和楚詩派外的,其他所有派系,都群起而攻之。

    在地方上,公羊人多。

    但在石渠閣上,公羊卻是少數派。

    董仲舒和胡毋生,一時間都有些招架不住。

    這種混亂的局面,讓劉徹和諸侯王以及列侯們,都看得有些皺眉。

    甚至有人悄悄嘀咕著︰“這儒門各派,不是一直在提倡著‘中庸’和‘仁義道德’嗎?他們怎麼連同是孔子傳人的同門,都不能容納?”

    這確實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也讓正在打的不可開交的儒家各派在听到類似的話後,忽然之間就收手。

    因為他們發現,他們好像做錯了什麼事情?

    儒家內部的矛盾,怎麼可以公開讓旁人知道?

    這豈非是明白無誤的告訴天下人,尤其是今日在場的貴族公卿和皇室成員︰我們說的中庸和仁義道德,仁義愛人,都只是忽悠人的?我們與魯儒,其實本質上,都沒有區別?我們說愛人,仁義、中庸,其實都只是要讓別人愛我們,別人對我們中庸,對我們仁義?

    這真是太尷尬了!

    除了荀子學派外,其他學派的巨頭和領袖都是一臉的悻悻然。

    倒是荀子學派,一臉的意猶未盡。

    戰斗、嘴炮,荀子的擁泵們還真不怕人。

    對荀子和他的徒子徒孫來說,真理應該越辯越明。

    “下次再與爾等孟子的徒子徒孫們好好談論一下‘道’‘理’!”荀子學派的幾位巨頭都是這樣說著。

    這場混戰,對整個漢室的公卿列侯以及諸侯王和皇室,都造成了嚴重沖擊。

    譬如,劉徹的兩個親愛的弟弟,江都王劉閼以及蒙王劉非,都是一臉懵逼。

    今日,真是讓他們大開眼界!

    倒是劉徹知道,這才是真正的儒家!

    自古以來,他們都是如此。

    對儒生來說,義理和理論,這些虛的東西,才是最重要,最致命、最關鍵的問題。

    所以,歷朝歷代,都有儒生和清流大喊著︰XX養士三百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然後集體沖向皇帝︰皇帝小兒,今天這個事情,你不給我們解釋清楚,我們撞死在這里!

    但實際上,他們要解決的,只是皇帝想給自己的老爹上尊號的問題,或者皇帝想讓自己的某個兒子當太子的事情。

    至于,到了真正關乎國家民族興衰的大事上面。

    他們卻是踢皮球踢的不亦樂乎。

    什麼?江南饑荒?那肯定是皇帝不修德!快快下罪己詔!

    什麼?陝西民變?那必然是皇帝做錯了事情!快快下罪己詔!

    什麼?國庫沒錢了,陛下要加稅?而且還要收工商稅、礦稅?昏君!天下的錢是有定量的!你怎麼可以加稅?怎麼可以與民爭利?

    哦……

    只是加田稅啊……

    這個倒是可以……

    當然,儒家內部也不是沒有清醒者,能看到這些問題,想要做一些事情。

    但,無論是王安石,還是張居正,他們都失敗了。

    他們失敗的原因,雖然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但,那些自己不想做事,還阻攔別人做事的儒生,絕對是失敗原因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所以,劉徹一直認為,中國的問題,就是儒生、農民還有軍隊。

    這三個群體變好了,中國就一定會好!

    反之,則必然內憂外患,風雨不絕。

    ……………………………………

    今天多寫點!(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節 儒生的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一千兩百二十九節 儒生的問題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