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九百六十七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九百六十七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

    當第一場冬雪降臨時,劉徹也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皇子。

    這是卓文君所出的皇子。

    劉徹逗弄著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家伙的鼻子,愛憐的在他的臉蛋上親了一口。

    小家伙渾然不知,嚎啕大哭起來。

    劉徹哈哈一笑,將他交給旁邊的乳母。

    “陛下……請為皇子賜名……”有宦官捧著一份帛書,呈遞到劉徹面前。

    當初,義偌生下皇長子和長公主。

    劉徹為了避嫌,也為了堵住某些人的嘴。

    雖然給老大取名去病。

    但,這次子就不需要了。

    一個商賈女兒的兒子,哪怕是皇子,也注定無法望及儲位。

    劉徹望著窗外紛飛的大雪,沉吟片刻,然後道︰“今我來思,雨雪靡靡!”

    “就叫他劉思吧!”劉徹握住身體還很虛弱的卓文君的手,道︰“希望他未來能成為國家棟梁!”

    思字,還可以解釋成多種意思。

    從字面理解,思,容也。

    這是希望這位皇次子長大後,能有包容之心。

    又,孔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荀子雲︰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這蘊含著希望皇次子能努力學習的期許。

    總之,這是一個好名字!

    但可惜,老劉家的太子,從來都不需要一個好名字。

    儲君的名字,一般是選擇盡量生僻,盡量不會讓百姓為難的字詞。

    換言之,這其實依舊表明了劉徹的目的。

    皇次子,也非儲君之選。

    這個消息傳出去後,有人嘆息,也有人鼓舞。

    但多數臣子,內心都是不安的。

    對大臣們來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樣,也不可一日無太子。

    當年,太宗皇帝從代地入主長安。

    群臣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上表太宗︰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廟。請立太子!

    先帝時期,群臣們為了立儲也是雞飛狗跳,各種上跳下躥。

    最終才讓劉徹撿了便宜。

    不然,以當初先帝的念頭,人家估計一時半不會確定太子。

    現在,壓力來到了劉徹這里。

    皇次子出生後的第十天,劉徹的案頭,就已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請立太子的奏疏。

    上疏人從九卿一直到在野的士大夫,都有!

    對中國的貴族和士大夫來說,他們很不習慣現在這樣沒有太子的國家。

    沒有太子,等于未來沒有保證。

    而且,歷史的教訓也告訴了他們,太子的立與不立,確實是關系到天下衰亡,社稷安定的大事!

    當年,秦始皇一代雄主,橫壓世界。

    他在世時,天下一個英雄也不敢冒頭,統統被這位祖龍鎮壓。

    而秦之亡,一半以上,是亡于秦始皇生前沒有確立扶甦的太子位置。

    結果李斯趙高聯手篡改遺詔,勒令扶甦自殺,將蒙恬下獄死。

    整個長城軍團,立刻軍心渙散。

    而且,關中的老秦人陷入了自我懷疑和自我矛盾的悖論之中。

    秦人因此自毀長城,整個帝國立刻陷入風雨飄搖之中。

    甚至,現在還有法家學者認為,當年若是秦始皇確立了扶甦的太子之位,秦根本不會滅亡。

    賈誼就曾經在其過秦論中說︰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而暴亂之奸彌矣。

    認為哪怕是秦二世能稍微像點樣子,秦也不會滅亡。

    這種政治不正確的言論,雖然遭到了天下的攻仵和打擊。

    但過秦論的傳播,卻隨著爭議,越傳越廣。

    以至于今年的考舉,都有兩個題目是考的過秦論的內容。

    在這樣的情況下,加之皇子又多了一個。

    大臣們當然希望劉徹盡快確立儲君的地位。

    當然,在這個過程里,他們華麗麗的無視了竇氏和館陶。

    對大臣們來說,他們才懶得去管皇帝的後宮問題和外戚問題呢!

    他們只在乎有沒有太子這個事情。

    現在,皇後年幼,沒有三四年,大抵是不可能有後代。

    立嫡不成,他們就想立長,立長不行,那就立賢。

    總之,大臣們只想要皇帝給他們一個未來的保證,一個能確保政局穩定,不會變化的希望。

    但,劉徹顯然不能這麼辦。

    且不談皇後陳阿嬌就在哪里,東宮太皇太後也只是避居。

    就算東宮太皇太後駕崩了,劉徹也不會這麼快立太子。

    繼承人的選擇,劉徹不會馬虎。

    他必須完整的考察、考驗,確認自己沒有選一個傻逼和白痴。

    才能做出決斷!

    所以,所有的奏疏全部留中。

    另外,劉徹害怕這些家伙會錯了意,特別派出使者,挨個的告諭︰太子之重,猶如泰山,朕為天下計,當慎而察之!卿等勿復言太子事!

    勉勉強強,算是按下了這次立儲的風波。

    但這個事情也提醒了劉徹,是時候,將繼承人的培養和選拔制度,列入計劃了。

    正好,皇長子劉病已的年紀慢慢長大,明年這個時候,就可以送去上林苑的學苑里去跟孤兒們一起學習成長了。

    這當然有風險!

    但,皇室最不怕的就是風險了。

    一個皇帝一生,至少會生下十幾個兒子。

    只要其中能出現一個合格的繼承者,就已經足夠了。

    將這個事情壓下來後,朝堂倒也風平浪靜了幾天。

    這個時候,墨苑上報,經過長達三年的漫長研究。

    他們,終于研制出了漢室的第一台腳踏式車床!

    這個喜訊讓劉徹立刻動身,前往墨苑視察。

    眾所周知,車床,是人類發明的一種用來加工機械和維修零件的工具。

    在後世的工業化時代,車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甚至,還有過所謂的‘工業母機’的傳說。

    但在實際上而言,所謂的工業母機,其實也是車床。

    只不過它的加工精度和適用度更高。

    旁的不說,後世隨便一台簡單的機械車床,搬到現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保證它能成為工業母機。

    而當劉徹來到墨苑,出現在他眼前的那台機床,讓他有些愣神。

    這與他記憶里的任何機床都不搭界。

    那是一台床體木制,絕大部分結構也是木制的簡單機械。

    在四條木腿的支撐下,一張簡單的工作台上,擺著一個被固定在工作台上的主軸,主軸是鐵制的,在主軸之上,立著一根拉直了的繩索,繩索上是一根竹竿。

    墨苑的墨者,向劉徹演示了如何操作使用這種簡單的車床。

    很簡單,在工作台下,有兩塊木板,人用腳踩動木板,帶動繩索上下運動,繩索再帶動主軸旋轉運動,然後就可以手持刀具,對零件進行精加工了。

    雖然,這種車床,只能加工一些簡單的零件。

    它無法加工螺紋的螺距,也無法交換位置,更別提齒輪這種黑科技了。

    但,在劉徹眼里,它也足夠神奇了。

    “終于追上了羅馬人……”劉徹在心里感慨著。

    世界上的第一台簡單的原始腳踏式車床,是羅馬人在西元一世紀前後發明創造的。

    劉徹不知道,漢室的這台車床,比羅馬人的是否先進。

    但,至少解決了有無。

    一和零之間的差別,是天差地遠!

    有了這台機床,漢室就具備了用機械加工機械的可能性。

    而且,在中國,任何事情,只要開始了,除非統治者強力打斷這個進程,否則,就不會結束。

    從腳踏式到機械傳動,這其中的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更何況,漢室還有著羅馬人所具備的一些優勢。

    譬如說,統一的標尺以及強度更高的金屬刀具等等。

    再加上劉徹這個皇帝,拿著國庫的資源,不要錢的砸,持續砸個十年,連長城都能再砸一條出來,更何況那種原始的絲杠傳動機械。

    而有了傳動機械,就意味著,工業的曙光乍現。(未完待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九百六十七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九百六十七節 新生命與新機械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