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漸臨,寒風開始凜冽。
對于廣陵城的百姓來說,這個冬天似乎有些冷的過頭了。
呼嘯的寒風,刮的人的臉有些疼。
但是,為了生計,大家伙依然不得不頂著寒風,倘著冷水,跋涉在寒冷刺骨的江水之中。
“做完這一趟,應該就能拿到工錢了吧?”一個****著身軀的少年郎,鞠了把江水,洗了洗自己臉上的木渣和塵土,問著自己身旁的一個壯漢。
“嗯……”那壯漢將一吊錢塞到少年郎手里︰“這是汝這個月的工錢,一共一百錢,拿好了!”
少年郎迅速的接過那串錢,拿在手心數了起來,一邊數,一邊不滿的嘟囔著︰“賈叔,您又克扣俺的工錢了,說好一百個五銖錢,每次發給俺都要摻幾十個四銖錢,上次甚至還有三銖錢!”
姓賈的壯漢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哈哈大笑著說道︰“俺是黑啊,但你可以去找別人接活……”
少年郎聞言,立刻就閉嘴,不再說這個話題。
在這片江面上,誰不知道,這位賈姓壯漢是最公道最厚道的工頭?
他雖然給的工錢里,總會出現些四銖錢甚至三銖錢。
但他最起碼,按時發放工錢,從不拖欠。
更重要的是,他對手下的工人極好。
不止可以預支工錢,甚至生病,還會給工人請醫生。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似乎持續不了多久了。
“賈叔,听說您要去安東?”少年郎試探著問道︰“安東那邊有啥好的?俺听說那邊冷的要死……”
“嘿!”賈姓壯漢爽朗的大笑了起來,道︰“你怎知大丈夫之志?”
他昂起頭,說道︰“大丈夫,既生于世,當提三尺劍,以蕩天下之不平,上佐君父,致君堯舜上,下懲貪官污吏,以安黎庶!”
少年郎被他說的一愣一愣的。
只覺得,胸膛之中,也有股熱血的沸騰。
“賈叔,您若去安東,請帶上俺吧……”少年郎站起身來,看著壯漢說道︰“俺雖然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俺娘說了,。這世道,要跟對人,才有前途……”
賈姓大漢哈哈一笑,拍了拍少年郎的肩膀道︰“好兄弟,到時候,俺一定帶上你!”
“俺有位大兄,目前就在安東都護府當差,與隆慮候陳公有些關系,前些時日,俺大兄來信,說是隆慮欲廣延天下善水性者,這正是俺們的機遇!”
“投軍報國,殺敵立功,光宗耀祖!”賈姓大漢說道︰“俺賈金旺,堂堂七尺大丈夫,若不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那與冢中枯骨,有何區別?”
兩人說話間,遠方的道路上,一支龐大的車隊,緩緩而來。
“江都王出巡了!”賈金旺立刻帶著那個少年郎,又招呼著其他工人,排隊站到路邊,恭迎著這位尊貴無比的大王。
…………………………………………………………
劉閼坐在自己的王駕攆車之上,抬頭望著眼前的江河,然後緊了緊身上的狐皮裘子。
這是一件雪白的狐皮毛裘,溫暖而舒適,讓他能暫時遠離這南國冬日的寒冷。
撫摸著這件狐裘,劉閼的心卻已經飛回了北方,飛去了邯鄲。
“趙國社稷,缺失幾近四年,楚國宗廟,也長久未得祭祀……”劉閼淡淡的對著自己面前的那個文官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東宮卻長久不定家國社稷之屬,寡人實心痛也!”
“絲公天下賢達,可有能教寡人者?”劉閼說著就是深深一拜。
袁盎回拜,然後道︰“大王,先帝親子也,陛下骨肉至親,為社稷之宗伯,于情于理,都可上書直言……”
當今天下自吳楚之亂平定,先帝崩卒以來。
整個國家的局勢,都在朝著一個未知但充滿了朝氣的世界疾馳。
看上去,一切都美好而祥和。
而馬邑之戰的大勝,更是讓舉國上下都興奮莫名,大國的意志與中央帝國,****上國的驕傲,重又歸來。
哪怕是在這南方的江都,舊吳之地,變化也是明顯而激烈。
在袁盎眼中,已經有了幾分當年荀子入秦所看到的景象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大抵是,荀子時的秦國,不過一隅之地。
而如今的大漢帝國,卻統治了龐大的九州,更開疆拓土,將諸夏的邊疆向東拓展數千里,直至極北之極,荒無人煙的凍土世界。
然而,當前的天下,卻也並非沒有隱憂。
最大的隱憂和不確定性就在于,南方的楚國與北方的趙國。
這兩個諸侯王國的地位懸而未決。
為了爭奪楚王之位,平陸候與紅候已經是針尖對麥芒。
雖然平陸候佔盡優勢,但,楚王之位,至今沒有確定,這就說明,紅候也不是沒有底牌。
比起這楚國的兄弟相爭。
南方趙國的爭奪,就更加激烈而充滿火藥味。
先帝十一子,除了沒有成年的那幾位外。
常山、淮南、中山乃至于眼前的這位江都,都是虎視眈眈。
兄弟內訌,已經不是預測,而是事實了。
本來,眼前這位應該是勝券在握的。
但……
奇怪的地方就在這里。
今上怎麼也不肯策命自己的手足,素來最親的江都為趙王。
但他對常山、淮南、中山等其他兄弟,也沒有表示支持。
而是將這個決定的權力,交由東宮太皇太後決定。
太皇太後是個什麼人?袁盎太清楚了!
說的好听點,那是一個總是在想要維系一團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慈祥祖母。
說的難听點,就是優柔寡斷,婦人之見!
老太後,耳根子太軟。
今天,常山王哭一哭,她就傾向常山,明天淮南王再鬧一鬧,她又覺得淮南作為先帝長子,不能繼承國家,反而要被打壓,確實挺可憐的,後天,中山再來賣個萌,她又改主意了。
楚國的事情也是如此。
于是,拖延至今,楚國與趙國,雖然還頂著諸侯國的名義。
但國君卻空缺四年有余。
俗話說得好,夜長夢多。
這事情,也就是這樣。
拖的越久,變數越多。
以袁盎所見,一場空前規模的劉氏同宗混戰,已經拉開了帷幕。
圍繞楚趙兩國的爭奪,以及齊魯那五個諸侯王國的瓜分,宗室內部,恐怕免不了要來一次大洗牌,甚至于可能產生顛覆性的劇變。
當今坐視這樣的情況發生,恐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袁盎在心里說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嘿嘿嘿嘿……”
“今上,可是太宗皇帝指定的隔代繼承人啊……”
內心的深處,袁盎冷笑不已。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漢室政壇不倒翁,袁盎的鼻子,可比誰都靈!
更何況,他如今在這江都國,遠離長安紛紛擾擾,這讓他看得更加清楚!
劉氏內部,不是有可能要劇變,而是劇變已經在萌芽,在醞釀,在蠢蠢欲動。
最終……
袁盎的腦海里,出現了那位他當初看好,但最終無情的將他逐出長安,流放至此的天子的背影。
這可是一個無情無義,絕情絕義的冷酷帝王。
當年,秦始皇奮七世之余烈,用虎狼之師,並吞天下,建立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
但在那之前,秦始皇先做了什麼事情?
先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