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七百六十五節 諸王圍攻【求月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七百六十五節 諸王圍攻【求月票!】

    看著那個叫張康的太常官員,跟個死豬般被拖出去。

    劉徹這才回頭對竇彭祖道︰“太常雖然失職,督導下屬不嚴,但還不至于如此……”

    “罰俸半年,以儆效尤吧!”劉徹淡淡的說道。

    “陛下隆恩,臣謹謝之……”竇彭祖連忙笑著道。

    罰俸半年?

    他本來就不靠所謂的俸祿過日子。

    講老實話的話,他的俸祿與津貼、補助,加起來,一年也不到五十萬錢。

    還比不上他封國現在一個月的產出。

    尤其是新的加恩封地,僅僅在過去的五月,就給他貢獻了價值數十萬的木材與獸皮。

    更別說,外戚罰俸?

    這肯定是搞笑!

    竇彭祖甚至希望天子多罰自己幾年俸祿。

    因為,天子罰多少,東宮就會借著各種名頭,加倍的賞賜回來。

    這也是漢室長久以來的潛規則了。

    皇帝當白臉,東宮唱紅臉。

    不單單是一個外戚如此,一般的功臣貴族,也都有這樣的待遇——只要皇帝還想用他。

    只是外戚的補償會多一些。

    靠著這樣恩威並濟的手段,劉氏牢牢的抓住了權柄。

    “濟南無道,役使國人過律,橫征暴斂,致使百姓忍無可忍,廷尉……”劉徹問道︰“依律當何如?”

    “按律,王當棄市,諸子皆廢為鬼薪城旦!”早已經知道劉徹態度的廷尉趙禹殺氣騰騰的出列道。

    劉闢光的罪行,在理論上說,依法辦事的話,確實應該如此!

    但是……

    他姓劉……

    想當年,劉濞的老爹,劉仲被劉邦封為代王,坐鎮長城腳下,與匈奴直接接壤。

    劉邦的本意是鍛煉鍛煉自己的這個哥哥。

    結果,劉邦萬萬沒有想到。老劉家居然出了這麼個慫貨。

    當匈奴大兵壓境時,劉仲根本管都沒管自己的封國、百姓和軍隊,直接丟下自己的國家人民與財富,一溜煙就跑去了雒陽。

    其跑路速度。別說漢室了,就是匈奴人也只能感慨︰追之不及啊!

    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人,臨陣脫逃,就這一條,哪怕是個卒子。也要以軍法行事,立刻斬首示眾。

    但劉仲屁事沒有。

    僅僅只是廢為合陽候而已。

    他的兒子劉濞,後來更因有軍功的原因,而被立為吳王。

    所以,劉闢光別說是腰斬了。

    就是砍頭,都不行!

    更何況,劉氏還有將相不辱的潛規則。

    只要不是謀反,大逆不道或者亂X等十惡不赦的大罪。

    兩千石以上,就已經等于有張免死金牌了。

    雖然這個免死金牌,很多時候會失效。

    但在老劉家內部。其信譽卻是剛剛的。

    漢室鼎立至今,從未有任何一個姓劉的宗室,被送上斷頭台。

    哪怕是吳王劉濞,謀反失敗後,也是被東甌人所殺。

    曾經的歷史上,劉濞之外的其他作亂六王,也都得到了準許服毒自殺的優待。

    講道理的話,劉徹若以現在的所謂‘役使國人過律’‘橫征暴斂’這兩個罪名來處置劉闢光。

    那麼,最後,最多也就是個廢為列侯。依舊能讓他過上不錯的生活。

    但,劉徹怎麼能讓劉闢光這樣輕松就過關?

    劉徹嘆了口氣,道︰“濟南,朕之宗叔。朕不忍致法于王,廷尉再議之!”

    這是必然要做的樣子。

    不管從傳統還是禮法綱常來講,都要如此。

    佷子怎麼可以隨便定叔叔的罪呢?

    皇帝豈能不顧同族之情,處置自己的親戚呢?

    就算要處置,也必須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再不處理他。這天下就要滅亡,天地就要崩裂,上帝就要發怒。

    然後,皇帝才能在這樣嚴重的後果面前,忍痛處罰。

    “陛下!”這個時候,早已經跟劉徹談妥了交易的梁王劉武,忽然站起身來,拜道︰“臣以為,濟南王闢光,身為濟南之主,受陛下、先帝隆恩,不思上報君父,下安黎庶,反而橫征暴斂,目無王法,羞高帝之靈,慚齊悼惠王之德,上有負祖宗宗廟之托,下,獲罪于濟南士民,使民怨沸騰,四海不安!”

    “臣受先帝之托,先帝許臣為天下諸侯王宗室之宗伯,臣不敢不奉先帝之命,斗膽上書陛下︰濟南王臣闢光,實無人臣之像,不能奉宗廟社稷,宜當除其封國,去其王號,命其告罪于高廟!”

    滿殿大臣,頓時都是一副瞎了我的24K氪金狗眼的模樣!

    梁王什麼時候跟濟南有深仇大恨了?

    看梁王這樣子,大抵是不弄死濟南不罷休了吧?

    尤其是那一句告罪于高廟……

    簡直就是要將劉闢光丟到大鼎里給烹了!

    甚至,比這個還要慘!

    什麼樣的情況下,一個諸侯王才需要去高廟告罪?

    必然是他獲罪于天的時候。

    都獲罪于天了,禱告也沒有用了。

    就算不被自殺,也會被暴斃!

    然而,大家的想法,顯然有些沒有跟上節奏。

    劉武之後,劉徹的兄弟們,也紛紛出列,拜道︰“陛下,臣等皆附議,臣等皆以為,濟南王闢光,委實不能再奉宗廟,請陛下施之以雷霆!”

    “淮南、江都、常山、臨江、長沙……”

    有人看著這些先帝諸子,一個個大義凜然的堅決要求懲罰濟南王。

    好像不懲罰濟南,他們就要被祖宗晚上找上門嘮叨一樣!

    但,這依然只是一個開始。

    “陛下……”殿外,一個宦官的聲音傳來︰“代王與燕王、城陽王,在殿外求見!”

    代王劉登,燕王劉定國還有城陽王劉喜,都是來長安為薄太後賀壽的諸侯王。

    “宣!”劉徹嘴角露出一絲不為人所察覺的笑容。

    “臣代王登……”

    “臣燕王定國……”

    “臣城陽王喜……”

    三位宗室諸侯王,走入殿中,叩首而拜。

    這三人,在平時,也就是個貓貓狗狗一樣的存在。

    但現在。他們的出生和身份,決定了,他們的話,將舉足輕重。

    因為。代王是太宗孝文皇帝的孫子,燕王是高帝的堂曾孫,而城陽王,則是齊悼惠王的孫子。

    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意見。大抵也能代表其他諸侯王的意見。

    “臣登聞說,濟南目無王法,橫征暴斂,役使國人過律等諸罪行……”劉登說道︰“臣雖為濟南之後輩,亦為其厚顏無恥,深惡痛覺,羞與此輩為伍,其陛下,速加大亟,代天刑罰!”

    劉登這話。到是不讓人意外。

    這劉登跟他老爹劉參,雖然一直以來默默無聞。

    但他跟他的父親,代孝王劉參一樣,都是個天下公認的好國王。

    素來,對其百姓,輕徭薄賦,代國年年都能剩下兩千多的徭役名額。

    這對一個每年起碼能合法的抽調至少四千民夫的大國,確實是很難想象的一個事情。

    所以,劉參被謚為‘孝’

    孝者,慈惠愛親也。

    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美謚。

    至于劉登。後來被謚為‘共’。

    漢代謚法共恭互通。

    這也是個美謚。

    而漢代很少看到連續兩代諸侯王都是美謚的。

    至今僅有楚元王父子摘得這個大獎。

    燕王劉定國也叩首拜道︰“臣定國,亦然,祖宗建功立業,並不容易。高帝躬行神武,太宗嘉天下之惠,先帝用文行德,方有今日,請陛下為宗廟社稷計,為天下除此昏王!”

    好嘛……

    劉澤的後代。再次開始賣起了劉肥的子孫,而且這次賣的更加飛起。

    上次,只是說什麼人家外戚太壞,所以他也是個壞蛋!

    現在直接就把矛頭指向了劉闢光本人!

    不過,這似乎也挺正常。

    劉澤的子孫後代,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給劉肥的後代添堵。

    能看到對方過的不舒服,就是劉澤一系諸侯王的最大快樂了!

    大家的視線,都集中到了城陽王劉喜的身上。

    劉喜的老爹,是劉章。

    就是哪個在史記里的朱虛侯。

    這可是個了不得的宗室英杰。

    連呂後當面,都敢殺人,都敢諷刺,還能全身而退。

    當年,劉章一句‘深耕禾既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嗆得呂後說不出話來。

    這句話,傳出去後,也成為了劉氏的死忠和諸侯王們團結的口號。

    並最終促成了諸侯功臣大聯盟,趁著呂後駕崩的空窗期,發動政變,血洗了諸呂和他們的黨羽。

    但比較有趣的是,劉喜是劉章與呂祿女兒所出。

    換句話說,劉喜是當世最後一個可能跟諸呂有血緣關系的諸侯王。

    而在現在,劉喜的另一個身份,則更加引入注目。

    因為,從血緣關系上來說,他是濟南王劉闢光的親佷子。

    雖然,城陽這一系諸侯王,早就跟齊魯劃清了界限。

    當年,劉章在世時,甚至親自領兵,參與了平定自己親弟弟劉興居叛亂的軍事行動。

    從那個時候起,城陽王一系,就是劉徹這一系皇室的死忠。

    不然,當年,淮南厲王餓死後,太宗也不會遷劉喜鎮于淮南——當時的淮南,可不是現在的淮南,那是一個數郡的大國!

    其疆域包括了現在的衡山、廬江和淮南的全部地盤。

    但再怎麼死忠,也得給自己的叔叔留點面子,留條生路吧?

    很多人都在心里揣測著。

    但可惜,劉喜根本沒有如這些所願。

    對劉喜來說,他很清楚,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後代的富貴,要依靠誰。

    長安天子要是不寵他和他的子孫,他這個流著諸呂血液的國王和他的子孫們,馬上就要被人群起而功之。

    在漢室,有兩個事情,是人人都會做,而且做的很出色的。

    第一個事情就是罵秦無道。

    第二個事情就是唾棄諸呂。

    “臣亦附議!”劉喜深深一拜,然後說道︰“且,以臣所知,濟南非僅如此……”

    “臣在城陽,曾有吳逆使者過境,使者嘗與臣言︰濟南、膠東、膠西、濟北、淄川及齊,皆以從吳逆之倡,欲起兵,使者威迫臣說︰大王若不從吳王之倡,他日大兵壓境,大王宗廟社稷,必不能保!”

    “然臣深受太宗、先帝之恩,不敢或忘,安肯行此背主叛上至行,于是,臣喝令左右,斬吳逆使者之頭,以獻先帝,並詳奏其所言之事,獻于先帝!”

    “陛下可調閱先帝起居錄及批閱奏疏,當可知臣所言,無有半句虛言!”

    “先帝以大德,赦濟南謀逆大罪,其仁德不可謂不深!而彼輩居然不思悔改,反而越發猖狂,臣以為,陛下不可再放縱……臣喜,昧死以奏!”

    劉喜這番話一出口,頓時,整個宣室殿都安靜了下來。

    無數人只感覺自己的背脊都有些發涼。

    吳楚作亂的時候,全天下都知道,吳楚拉攏了那些諸侯王。

    除了已經坐實了謀反罪名的吳王、淮南王和趙王外。

    齊魯槐泗諸王,也都在預備反賊名單里。

    但他們終究不是沒反叛嗎?

    先帝也沒追究。

    劉徹即位後,也當做沒有這個事情。

    大家也都在心里面以為,這個事情已經是過去式了。

    但,現在,城陽王劉喜,卻果斷捅破這層窗戶紙。

    這意味著什麼?

    但凡稍微有點政治敏感的人都清楚。

    “秋後算賬!”無數人相對而看。

    假如是真的,那麼,問題就不僅僅只是一個濟南王藥丸。

    而是齊魯六王。

    齊王劉將閭,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膠西王劉�n,濟北王劉志,濟南王劉闢光。

    這六個齊悼惠王的子孫,一個也別想跑!

    許多人在心里面想想,也馬上明白了,為何梁王和先帝諸子,會跳的這麼歡了。

    齊魯這六個齊悼惠王的子孫封國,一旦廢除。

    那麼,臨江、長沙、常山,這些在窮鄉僻壤里吃糠咽菜的難兄難弟,就能搬到經濟繁榮,土地肥沃,交通發達的齊魯去稱孤道寡了。

    就是江都、淮南,也能從這個事情上面撈好處。

    另外,先帝兩個至今沒有封王的子嗣,也能從這個變局里獲益。

    一下子多了六個空缺封國可以挑。

    相信兩位廢妃,也會用盡所有可以用的辦法參與其中了。

    “難怪我听說,廢太妃,今日一早就去了東宮永壽殿,甘願去給薄太後請安了……”有消息靈通的人在心里想著一些反常的事情︰“其他先帝太妃,也都去給太皇太後請安……我原以為是怎麼了呢!原來,是因為這個啊!”

    于是,無數人立刻就決定,在這個事情上管好自己的嘴巴。

    絕對不亂說!

    道理很簡單,先帝諸妃,可是一個省油的燈也沒有。

    她們聯合起來的力量,哪怕是天子,也要退讓一二,得罪了他們,自己跟自己的子孫,就要永無寧日!(未完待續。

    PS︰嗯,今天保底完成,求月初月票鼓勵!

    現在是140+票,明天早上起來,只要到200,明天就必然12000!

    不過50票而已,不難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七百六十五節 諸王圍攻【求月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七百六十五節 諸王圍攻【求月票!】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