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五百五十四節 繡衣衛改革(2)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五百五十四節 繡衣衛改革(2)

    新的繡衣衛都尉,人選劉徹目前已經選好了幾個。

    但還沒有最終做出決定。

    劉徹打算再看一看,這改革後的第一任繡衣衛都尉的性格、能力、作風,都將深深影響日後繡衣衛的處事風格。

    就像胡佛之于fbi,捷爾任斯基之于克格勃。

    任何事情,打基礎的人最重要。

    當然了,王道,也並非從此就要抽離于情報機構之外。

    一家獨大,從來都不是什麼好事情。

    而且,繡衣衛也未必真能做到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只是,這些事情,繡衣衛現在不需要知道。

    他們只要知道,未來的繡衣衛會更好更強更有前途就可以了。

    劉徹看向滿臉漲紅,全是興奮的繡衣衛眾人,站起來,道︰“過去,繡衣衛制度未立,賞罰不明,是以,有著種種不妥!”

    劉徹的眼楮,掃過在場眾人。

    “有人以繡衣衛之名,出入關津,走私貨物……”漢室關津雖然馳廢了將近三十年,但,出入關中的函谷、蕭關、武關和大散關,卻也不是尋常人可以隨便出入的,要有地方官堪發的傳符。

    而繡衣衛作為情報機構,自然享有自由出入關津的權力。

    有權力,自然就有尋租之人。

    听著劉徹的訓話,許多繡衣衛的官員都低下了頭。

    不是因為愧疚,而是因為害怕。

    害怕忽然從殿中沖出武士,直接鎖了自己,押去廷尉。

    好在,這樣的事情,並未發生。

    “有人,借繡衣衛之名,橫行市集,擅權不能制,市吏不能阻。自比山東復……”劉徹的聲音提高了一個調門。

    相比前者,這些事情更讓他惱怒。

    市集是漢室重要的經濟場所,更是目前絕大多數商業活動的中心。

    繡衣衛的某些人,借著自己的特權。在市集中橫行霸道,長此以往,損害的恰恰是他這個皇帝的威權和名聲。

    你要知道,市集歸擅權與市吏共管,除了三老與山東老兄弟外。沒人能跳出這個框架。

    繡衣衛的某些家伙,借著虎皮,不將擅權與市吏放在眼里,亂收保護費,甚至強買強賣。

    這樣的事情,現在可能還沒什麼後果,但,過個幾年,形成了慣例後,這繡衣衛。恐怕就要人人喊打,而劉徹這個皇帝,也要被下面的人噴成狗了。

    更別說,因此可能還會導致,未來漢室的商業稅收政策無法執行。

    呂後之時,為什麼能在市集收取那麼多稅收,甚至靠著商稅,使得漢室財政擺脫了赤字?

    答案很簡單,在商律的霸道之余,還有公正。

    一切該收的稅收。都白紙黑字,寫的明明白白。

    該收的錢,一文不少,不該收的錢。也一文不要。

    法律于是有了威信,商人們願意繳納稅收。

    但繡衣衛要是這麼玩,那個商人腦抽了才會願意正常交稅?

    到時候,就跟明季商賈一樣,找個朝廷或者繡衣衛的靠山,按時上貢就好了。

    而一旦發生這樣的情況。漢室政權,也就日暮西山,到了革鼎之時了。

    所以,此事,劉徹決不能容忍。

    “還有許多許多,林林總總,諸般不法之事……”劉徹看著眾人,冷厲的道︰“所謂不教而誅,是為罪,以前的事情,朕既往不咎!”

    “但從今以後,但若再有繡衣衛之人,有如此這般不法行為,那……”劉徹踏前一步,抽出腰間佩劍,一劍斬在一塊木板上︰“有如此木!”

    嘩啦!

    木板瞬間被劈成兩半。

    繡衣衛眾人目瞪口呆,膽戰心驚之余,連忙紛紛叩首,拜道︰“陛下教誨,臣等銘記于心,不敢或忘!”

    但事實如何,卻很難說了。

    沒有明確的,血淋淋的例子擺在眼前,放在身邊,沒有人會當真。

    甚至,有些人可能還有逆反心理。

    你越不讓我做,我偏要做。

    看你能怎麼辦!

    這樣的蠢貨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劉徹深知,肅反、整風,從來都不是上面一句話就能搞定的事情。

    要有流血,要有殺戮,乃至于大清洗,才能讓人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連沾都不能沾。

    所以,未來的繡衣衛都尉,必須要有鐵血手腕,無情性格。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法度不能明錯對,賞功罰過,更是人主御下之道!”劉徹微微緩和了一下表情,稍稍溫和的道︰“對繡衣衛,朕初步草擬了一些規矩、法度與賞罰升遷制度……”

    劉徹轉頭對王道吩咐︰“去將朕草擬好的條程文書,發放給諸位愛卿……”

    “諾!”王道點點頭,立刻拍拍手掌。

    不久,就有十幾位宦官,捧著數十本小冊子,一一分發給在坐眾人。

    大家接過冊子,小心翼翼的翻開。

    能混到繡衣衛高層的人,再怎麼愚笨,這識字的基本能力還是有的。

    而這冊子上的文字,也並不深奧——實際上漢律,或者說它的前身秦律,在制定之初,就是簡潔通俗易懂著名。

    法家的官僚們,很清楚,法律,首先要讓被統治,被管理的人民,知道它的意思,然後才會去遵守它的規定。

    所以,漢律的條款,其實哪怕是兩千年後,那個不懂文言文的時代,其實一個初中生,看著漢律,也基本能知道,這上面的規定、限制說的是什麼。

    這小冊子上的內容,也與漢律一般。

    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引經據典的句子。

    從頭到尾,都只在闡述,繡衣衛的上下等級,職責與權柄,以及觸犯了規定,要受到什麼樣的處罰,而立下功勞,又將得到怎樣的獎勵。

    看完這本小冊子,大家就基本了解了。

    未來,繡衣衛將會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衙門。

    它的辦公地點,將設在石渠閣附近。

    最高長官,稱為繡衣都尉,秩比兩千石,銀印青綬,位比列侯。

    都尉下設左右繡衣平,秩比一千石,協助都尉管理繡衣衛日常事務。

    然後,就是各級屬官。

    分為郡寺、國寺、官寺、夷狄寺以及內寺等五個分別對口郡、國、官僚、四夷和內廷等不同部門。

    權責非常分明,相互之間不許逾越。

    另外,在這些部門之外,還有一個單獨的,不受繡衣都尉控制,直接對天子匯報工作,監督繡衣衛內部事務的繡衣御史。

    繡衣衛的日常工作,都尉總攬全局,左右平協助處理,分配任務。

    而升遷賞罰,繡衣都尉只有建議權,決定權在繡衣御史之身。

    所有看完這本小冊子的人,都是深吸一口氣。

    他們都知道,一旦這小冊子上的規矩與法度確立下來,得到嚴格執行,那麼,以後,大家脖子上就出現了一個枷鎖了。

    一個不小心,這個枷鎖就會要了大家的命。

    看著冊子上,林林總總,數十條限制與制定和處罰措施,許多人都是冷汗直冒。

    這樣一來,以後大家還怎麼借助特權撈好處?

    甚至有人在心里腹誹︰陛下,到底還想要不要繡衣衛為他賣命了?

    好在,隨後冊子上,出現的文字,安撫了不少人的心。

    一條條明確規定的升遷制度與獎賞措施,讓人眉開眼笑。

    譬如,查處一位貪官,辦案人等可以均分抄沒財產的一成。

    查獲諸侯王謀逆、不軌、不敬,無道等罪證,更是直接加官一級。

    更讓垂涎欲滴的是,這冊子上明確了,積大功一百,或小功、大功合三百。可封關內侯!

    關內侯啊……

    許多人的心忍不住顫抖起來。

    雖然關內侯比不上列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但那也是無數人魂牽夢繞,為之奮斗一生的尊貴位置。

    更重要的是,關內侯有了,列侯還會遠嗎?

    而成為列侯,就意味著,三公有望。

    漢家制度,丞相必出自列侯,無列侯,不丞相!(未完待續。

    PS︰今天電腦中毒,老是卡在請稍後界面,搞了半天,最終以系統還原收場~

    所以,只能明天再修改前面一些不河蟹的地方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五百五十四節 繡衣衛改革(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五百五十四節 繡衣衛改革(2)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