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兩百五十節 塵埃落定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兩百五十節 塵埃落定

    數日後,戊戍年八月丁卯正是良辰吉日。

    長樂宮宮牆之下的劉邦高廟之中,數十個童子朗聲唱誦著劉邦所做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

    一般而言,這首帝詩響起之時,通常是漢室朝代有大事要在高廟宣布,譬如裂土封王,征伐叛臣等。

    此刻,劉徹就跪在高廟大殿的正中。

    四周觀禮的文武百官,諸侯貴族多達數百人。

    劉徹的老爹,當今天子劉啟持著象征天子權柄的圭幣,靜立于劉邦的塑像之前。

    剛剛被任命為新任宗正的休候劉禮,攤開著一份帛書,跪在天子身後,念著祭文。

    劉徹匍匐在地,耳中能听到的只有高廟編鐘的聲響與唱詩童子們抑揚頓挫的吟誦。

    一刻鐘後,宗正念誦完了祭文,然後,將寫有祭文的帛書丟到劉邦靈前的火盤之中燒掉。然後,慢慢躬身退後三步,向劉邦塑像三叩九拜,奏請道︰“戊戍年八月丁卯,臣劉禮謹奏太祖︰茲有皇子劉徹,淳厚仁慈,有司議曰︰可立太子,以重宗廟……臣禮等謹奏于陛下,伏請陛下聖斷!”

    自商朝第一次立太子以來,這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程序——向祖宗匯報,祖宗準許了,才能被正式冊立。

    不然,祖宗都不認可了,你還憑什麼做太子?

    不過這個制度在戰國時期就已經被人玩壞了。

    各種作弊手段和作弊方法都被人研究了出來,反正,只要君主想冊立太子的,那麼,永遠祖宗們都是欣然認可的。

    甚至于,為了貫徹天子的意志能最終落實,宗正衙門名正言順的商議了好幾套不同的預案。

    依著程序,劉徹叩首再叩首。

    然後,他就听到了劉禮的聲音︰“恭賀聖天子,太祖應許了。神龜佔以吉兆,大橫之!”

    天子劉啟聞言,持著圭幣,向劉邦靈位大禮叩首三拜。劉徹與其他大臣亦立刻跟著叩拜。

    然後,天子劉啟就站起身來,持著圭幣,面朝劉徹,命令道︰“小子劉徹。躬身于太祖靈前!”

    “諾!”劉徹再三叩首,然後上前一步,跪到老爹跟前。

    “小子徹!”天子劉啟忽然拔高了聲音。

    劉德于是起身,再叩首道︰“兒臣劉徹恭聞父皇聖意!”

    此時,中尉周亞夫從右側的武將群中出列,手捧著寶劍,站到劉徹的右側。

    御史大夫晁錯,手捧著竹簡一卷,帛書一張,站到劉徹左側。

    這兩人一個轉身。面朝跪在中間的劉徹,然後上前一步,對劉徹一拜,表示他們代表文武百官,承認劉徹的君上地位。

    本來,按照傳統,這個程序應該由丞相與太尉來執行。

    只是漢室太尉官空缺十幾年了,丞相這時也空缺,因此,只能選擇周亞夫與晁錯來擔當這禮儀官。

    “嗚呼!小子徹!受茲玄冠。建爾宮闈!”天子劉啟沉聲說著。

    立刻就有九個侍從捧著一頂全新的太子冠帽,呈遞于天子身前。

    天子劉啟接過那頂冠帽,走到劉徹身前,親手解開劉徹頭上的舊冠。為他戴上這頂新冠。

    這頂全新的冠帽依然是九旒。

    但是,形制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桐木為板,覆綺于外,玄表(上)朱里(下),前圓後方,前後各垂九旒。每旒以五彩繅貫赤、白、青、黃、黑五色玉珠九顆。用玉衡維冠,兩端以玄垂青纊充耳,用青玉珠,下承以白玉。冠插金簪,系以朱、朱纓。

    處處彰顯著這頂冠冕的不凡與出眾。

    劉徹戴著這頂全新的冠旒,再次頓首道︰“諾!兒臣劉徹謹記于心!”

    然後,兩個侍從就扶著劉徹站起身來。

    按照早就訓練過的程序,劉徹面朝文武百官諸侯貴族,鄭重的一拜。

    群臣以對拜還禮。

    這時候,天子劉啟再次道︰“小子徹,受茲絳衣,立爾威福!”

    于是,又有侍從捧著一件全新的太子玄服進來,披在劉徹的身上。

    “悉爾心,朕承天序,立爾為嗣,嗚呼!小子徹,念哉!恭朕之詔,唯命于不常!嗚呼!小子徹,其令戒之!”

    隨著天子劉啟的話音落地,霎時,整個高廟鼓樂大作,編鐘齊響。

    劉徹站起身來,將新的太子服系在身上,戴上綬帶,面朝群臣,輕輕張開雙手,然後,輕聲宣告天下︰“孤受命于天!”(當然不是老天爺,意指天子)

    他向前一步。

    周亞夫將捧著的寶劍,別上劉徹的腰間。

    晁錯躬身將捧著的竹簡與帛書呈遞到劉徹雙手。

    鏘!

    劉徹拔出寶劍,左手持著書簡,右手持著寶劍,他將寶劍立在胸口,書簡托于劍柄之下,朗聲道︰“漢家祖制,一手持劍,一手拿書,孤亦承命之!”

    這最後的一段程序,本是沒有的,但是,劉徹特地跟商議後加了上去。

    不加這道程序,就不足以彰顯劉徹如今的地位與志向。

    而天子劉啟並未反對,很簡單,既然決定冊立太子,于他而言,那就除非撞個頭破血流,否則輕易不會變更了。

    況且,劉徹所提議的這個程序很有必要,即可以向天下宣告儲君的政治態度,又不會太過高調,引起反感。

    文武百官公卿貴族諸侯外戚紛紛俯首在地,叩首再拜。

    劉徹這才回轉過來,對著自己的老爹叩首︰“家臣劉徹叩拜父皇,恭問聖安!”

    自稱家臣,這是因為漢室傳統,太子稱孤道寡,而大臣稱呼太子為家,意為國本,根本,是以太子詹事又稱為家令。

    “平身!”天子劉啟笑了一聲,上前拉住劉徹的手,走向文武百官諸侯大臣。

    “臣等恭問陛下聖安,家上躬安!”

    天子劉啟拉住劉徹一路前行。走出高廟,廟外的軍民,一見到身披龍袍的天子領著一位頭戴玄冕,身著絳衣的少年出現。整個城市,瞬間就陷入了狂歡和喜慶之中。

    至此,國家有了繼承人,社稷有了新的供奉者,大臣軍民有了一個新的效忠對象。

    大漢太子已立。

    這個消息。立刻就像一顆石子投進了平靜的湖面,蕩起無數漣漪,整個已知文明世界,紛紛為此側目。

    這些暫且不提。

    當天晚上,劉徹就搬進了太子宮。

    太子宮是漢室一座獨立于未央宮與長樂宮之間的小型宮殿群。

    總共只有三個殿堂。

    分別是丙殿,甲觀,畫堂。

    丙殿是太子休息以及啪啪啪之所,一般非親信不可進出。

    甲觀為太子修養與群臣議論之地。

    畫堂是太子讀書以及太子子嗣居住之所。

    對于太子宮,劉徹太熟悉了!

    前世之時,劉榮住在這里。他時常來此,與劉榮商議種種對策

    當劉徹回到這座宮殿時,種種本來早就磨滅和消失的記憶重又回到心頭。

    劉徹緩步于宮殿閣樓之間。

    如今這座太子宮已經兩年沒有主人了,許多宮殿閣樓雖然被打掃的非常干淨,但,缺乏生氣。

    “殿下,陛下抽調給您的一百五十位宦官與一百位侍女,明日就會到……”王道小心翼翼的在劉德身邊說著話︰“另外,宗正那邊也說了,殿下還可自募宦臣五十人。侍女一百人,這些費用,皆可由少府報銷,殿下要是願意。可陳書內史衙門,讓內史衙門去安排……”

    劉徹擺了擺手道︰“孤用不著這麼多人伺候!”

    “將調撥來的宦官與侍女各退三十人回內廷!”劉徹看著王道︰“你記住六個字,勤儉,仁孝、寬厚!”

    “孤這宮里,那些香爐,也撤掉一半。另外,去把張湯、劇孟、汲黯與其他臣子都找來!”劉徹記得很清楚,前世,劉榮在這里當家做主的時候,整個太子宮日夜都燒著香爐,香氣縈繞宮閣之間,每月光是在香料上的花費就幾近幾百萬錢,真是敗家子!劉徹自然不會重蹈覆轍,更何況,劉徹一直覺得,燒那麼多香爐有毛用,只能顯得自己娘娘腔,而且還會被人攻忤!最多夏天蚊子多的時候,在臥室點幾個香爐驅蚊就行了,其他時候,能不燒,最好不燒!

    “諾!”王道點頭稱是,正要去執行劉徹的命令的時候,又听到劉徹道︰“另外,去一趟館陶長公主府邸,就說孤明日將去給長公主問安!”館陶那邊的事情還是要馬上決定下來,這是關鍵問題也是當務之急,時間拖的越久,館陶心中恐怕就會有意見了。

    “諾!”

    王道走後,跟在劉徹身邊的幾個宦官立刻就活躍了起來了,人人都爭著想要在劉徹面前表現表現,這一次劉徹沒有跟以前一樣,對這些宦官的親熱和特意親近無動于衷,而是領著他們,走到畫堂殿前。

    “你們幾個跟孤有些日子了吧……”劉徹輕聲問著。

    在他身後的宦官,實際上也能說是老奴了。

    甚至有兩個還是與原先的劉德一同長大的。

    只是,前世劉徹穿越後,因為獲罪,所以這些人也就樹倒猢猻散,各自逃掉了,所以,之前劉徹一直不敢用他們,就是怕他們泄露機密。

    但現在不同了,身為太子,劉徹沒有什麼好讓他們泄露的東西。

    所以,可以開始用這些人了。

    但也僅僅只是利用而已,等培養出新的宦官,這些人假如跟不上腳步的話,劉徹會毫不猶豫的拋棄他們。

    對于家奴,劉徹很贊同明朝嘉靖皇帝和萬歷皇帝的使用方法。

    那就是,家奴忠誠第一,能力次之,人品第三。

    跟當今之世大部分人對宦官的嫌棄不同,身為穿越者,劉徹知道怎麼用好宦官,也知道怎麼限制宦官們的權力膨脹,甚至于架空自己。

    “宦官再怎麼得勢,權柄再怎麼大,也永遠無法威脅皇權……”劉徹心里想道︰“而且,宦官的忠誠毋庸置疑!誰都會背叛我,但宦官不會!誰都會可能欺騙我,但宦官不會!”

    “我要開始建立一個西漢的司禮監的雛形……”

    “等將來登基……”劉徹嘴角露出一個笑容來。

    漢室建太子,別宮分官,讓太子自己去搗鼓,根本用意就是讓太子在儲君位上自己去試驗去嘗試各種不同的處政方針,這樣經過十幾年二十年的磨礪後,太子登基,馬上就能有相當強的手腕和政治能力。

    所以,從今天起,在這太子宮三殿十閣的一畝三分地上,劉徹隨便怎麼玩,只要不是腦殘到玩出人神共憤的爛事或者殘暴絕倫的行為,基本上,不會有人干涉,朝臣、皇帝、太後都不會干涉太子宮中發生的事情。

    這就是劉徹敢于在這宮中嘗試司禮監模式的理由。

    當然了,考慮到當今的風氣,這種事情只能悄悄做不能大肆宣揚。

    這些個宦官卻是大喜了起來,以為自己的忠誠和多年來的勤勉終于被太子看進眼里了,一個個都激動的跪下來,道︰“回稟殿下,奴婢侍奉殿下X年了!”

    劉徹笑了笑,擺擺手︰“別急一個個來……”

    “奴婢王瑞……”

    “奴婢成軍……”

    “奴婢張顯……”

    “奴婢徐充……”

    “拜見殿下……”

    劉徹看了看跪在自己腳下的這些宦官,托著下巴想了想道︰“等一會,王道回來了,你們就去王道那里听差,孤會吩咐王道,教你們做事……明天開始,這宮里會來不少新人,你們就跟著王道,給孤管好約束好那些新來的,懂了嗎?”

    凡事要一步步來,先讓王道去篩選一下,把識字的,有能力的挑出來先。

    而這一次太子宮的整合,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先把廢物和渣滓淘汰掉,然後,再看情況,培養幾個有眼力和能力的奴僕,所以,實際上,這些宦官的名字,劉徹根本就沒有去記。

    “諾……”雖然有些失望,但宦官們還是很高興的叩首著,畢竟,比之之前的不聞不問,太子殿下,能願意與他們說話,這就是進步啊!

    過了半個時辰後,王道就帶著急匆匆趕來的張湯、汲黯、劇孟以及他們各自的手下還有義縱跟寧成趕到了太子宮。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張湯眾人,一見到劉徹,立刻就畢恭畢敬的伏拜于地上,叩首大禮參拜。

    對他們來說,過去的皇次子劉徹變成如今的皇太子劉徹,這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這說明,他們押注押對了,只要撐到劉徹登基,那麼,潛邸大臣的福利就夠他們吃一輩子了!(未完待續。

    PS︰等下還有一更,嗯,今天大概只能6000左右~~~~~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兩百五十節 塵埃落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兩百五十節 塵埃落定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