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一百五十節 劉德的提議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要離刺荊軻 本章︰第一百五十節 劉德的提議

    申屠嘉這話一出,劉德馬上就感覺到了便宜老爹有些不自然的扭動了一下身子,悻悻然道︰“老丞相危言聳听了吧”

    晁錯也馬上跳出來道︰“丞相未免太過多疑了”

    “趙王幽王之後也,錯非先帝憐憫,何以為王”這時候晁錯倒是想起來這些諸侯都是漢室扶持起來的屏障了,他看著申屠嘉警惕的道︰“當初,齊哀王絕嗣,先帝憐憫,令悼惠諸子為王,這才有了諸齊諸侯,使之奉其先王宗廟,此輩倘若還有一點人子之心,斷不敢反叛朝廷”

    劉德听著眼皮子跳了跳,心里也是感慨了一聲。

    劉德皇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在位之時,為了鞏固中央政權,加強對諸侯的控制。

    于是,以恩義籠絡齊趙諸侯。

    現在的齊王劉將廬、趙王劉遂、膠西王劉�n、濟南王劉闢光、濟北王劉志、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在法律和理論上來說,其實根本不具備做諸侯王的條件。

    譬如劉遂,他老爹就是被呂後幽殺的趙幽王劉友,因為身世太可憐,才混了個趙王。

    劉將廬那一票兄弟則是撿了齊哀王的便宜,當初齊哀王死後絕嗣,按制度,封國應該被廢除,劃為郡縣

    是太宗孝文皇帝破例開恩、憐憫,這才有了他們的王位和封國。

    因而,這些諸侯王,其實大部分都是親長安的,國中兵權也都是被漢家天子所安插的大臣把持著。

    實際上。這些諸侯國,其實都是一些漢室自己的衛星國,作為長安跟關東諸侯之間的緩沖存在的。

    正因為是這樣。晁錯上台推動削藩,首先就拿這些親中央、沒什麼反抗力的諸侯下刀子。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晁錯就是個欺軟怕硬的主。

    不敢對吳楚下刀子,只敢朝自己人動手

    晁錯豈會不知道吳楚若反,齊趙肯定也會反

    只是他承擔不起齊趙吳楚皆反的局面,或者說他不敢面對那樣的局面。

    齊趙吳楚諸國加起來有十個藩國,加上吳王劉濞的千年小弟三越。就是十三國,另外,淮南、衡山、廬江這三國同氣連枝。也未必不會跳出來湊熱鬧,這就是十六國了這十六國倘若全部反叛,等于漢室的版圖一夜之間,有將近三分之一叛亂。

    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天子還會不會支持他削藩。那就說不準了。

    說不準一旦出現那樣的局面,甚至只要看到有出現那樣局面的可能,天子就會把他晁錯推出去當替罪羔羊,用他的腦袋來給齊趙諸王消氣了

    畢竟,天子只是想加強中央權威,可從沒想過,要面對這眾叛親離的局面。

    “為今之計,只能硬撐著了”晁錯心里嘆了一口氣。到這時候,他才發現他的削藩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打擊面太廣了

    倘若只針對某系諸侯。那還好,可他太過心急,想要畢其功于一役,于是,將幾乎所有諸侯王都得罪了一遍。

    假如不是還有滎陽跟梁國可以作為長安的屏障,那麼,這天下恐怕就要再次陷入萬劫不復的戰亂之中了

    這樣想著,晁錯嘴上卻一點都不放松,他看著申屠嘉,道︰“況且,齊趙諸王的兵權,俱在朝廷所遣之丞相、都尉之手,朝廷所遣大臣,俱為忠臣,就算齊趙諸王有心反叛,其國中將軍、都尉豈會從命”

    在理論上來說,晁錯這樣說,確實沒錯。

    前世齊王、濟北王、淮南王的謀反企圖都是被自己的臣子所破壞,軍權也被親漢的大臣把持著。

    可是,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做過諸侯王的劉德太清楚漢室的諸侯王監督體系存在著怎麼樣的漏洞,不說別的,幾個刀斧手,砍了國內親中央的大臣,然後就能簡單輕松的控制兵權了。

    膠西、膠東、濟南、淄川皆是如此。

    而且,劉德現在很害怕出現蝴蝶效應。

    舉個例子,倘若張釋之沒有成功的軟禁劉安,又或者濟北王的郎中令沒有拿刀子架在劉志的脖子上逼著他封閉城門,那麼叛亂的規模就會上升。

    劉德怎麼可能冒這樣的風險

    于是,他起身對著便宜老爹拜道︰“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說吧”天子劉啟看了看自己的兒子,揮揮手道。

    “兒臣年幼,不怎麼懂軍國之事”劉德跪下來道︰“但是兒臣听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自古明君,必慎而察之,是以,古來廟算,未算勝,先算敗,既是所謂的以最壞的結果做打算”

    劉德看了看申屠嘉,又看了看晁錯,奏道︰“兒臣以為,內史所言固然有理,而丞相所慮未嘗沒有道理,因此,兒臣懇請父皇,委派一位宗室外戚,親厚大臣,以慰勞齊趙諸王,加賞故趙幽王、故齊悼惠王的名義,持您的節杖,監齊趙兵,于滎陽會操,如此即不失諸侯的顏面,又可消弭禍患”

    天子劉啟一听,眼楮頓時亮了。

    這個辦法好啊

    用給人家祖宗加賞,進封和祭祀的名義,派個大臣過去,誰敢說閑話

    而一位持天子節的宗室外戚在滎陽,馬上就能跟齊趙諸王國內的親漢大臣聯絡起來,立刻就能收了齊趙兵權,沒有軍隊,齊趙諸侯還拿什麼反叛

    劉德趁熱打鐵的道︰“另外,兒臣懇請父皇下詔,推恩齊趙諸侯,許其百歲之後,諸子皆封”

    這就是釜底抽薪了

    齊趙諸王本來就是一幫搖擺的家伙,有了這麼個台階下,就算心里再怎麼憤恨朝廷,也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最要緊的是,就算這些人還想反,他的兒子們就未必肯反了

    畢竟,就算叛亂成功了,推翻了長安的天子,他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反之,假如尊奉長安,他們就能在將來至不濟也混個徹侯,運氣好的稱孤道寡也不是不可能

    “劉德所言,諸卿以為如何”天子劉啟的臉上終于放松下來笑著問著在場的將軍大臣。

    “老臣以為殿下所言甚是”申屠嘉第一個表示贊同。

    “末將也以為殿下之策最佳”一位將軍出列道。

    晁錯思考了一會,也不得不站出來道︰“殿下所慮,臣也贊同”

    畢竟,劉德還是給了他一個台階,沒讓他太過難堪。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同樣的事情,申屠嘉說出來,會危及晁錯的根本,動搖他的削藩策,但劉德說出來,就能勉強讓他接受。

    既然大臣們都同意,天子劉啟就道︰“那派誰去呢諸卿可有人選”

    劉德這時候很識趣的坐回自己的位置,這種事情,就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身為皇子,提意見可以,但要談論一位掌握滎陽甚至齊趙諸國兵權的重臣人選,那就犯忌諱了

    ps︰總算沒頭暈了~嗯,今天努力碼字,能寫幾章是幾章~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要做皇帝》,方便以後閱讀我要做皇帝第一百五十節 劉德的提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要做皇帝第一百五十節 劉德的提議並對我要做皇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