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听說是為自己兄弟的事惹的言官對太子發怒,驚得她連忙跪下請罪道︰“妾身有罪,是妾身約束娘家人不利,也不至于令太子爺陷入如此之境,妾身實在罪該萬死。”<r />
<r />
太子妃瞧著她皺起了眉頭,原本以為只是不過一樁小事,卻沒想到被三皇子的人抓住了把柄,李氏又有什麼錯呢?不過都是些棋子罷了。<r />
<r />
思及此,便對李氏道︰“與你有什麼牽扯?你與你這兄弟原本也不親厚,更為他的事急得大病了一場,如今剛剛好些,怎又如此勞心勞力的,便是太子爺回來了,也不會怪罪你的。”<r />
<r />
一面說著一面叫人,把李氏扶了起來,可,話是這麼說,太子回來會怎麼樣?真真是沒有人能吃得準。<r />
<r />
可就沖著李氏不過去求見過太子一次之後,便再也沒有什麼出格的動作,太子妃也不能讓她就這樣白白的被折騰了。<r />
<r />
其實李氏除了事情多想一點,其他並沒有什麼大的錯處。<r />
<r />
李氏被攙扶起來,還是有些不安,怎麼都沒有想到此事,不僅父親被謹慎,竟然還牽連到了太子爺,真真是<r />
<r />
自己還想著不敢去打擾太子爺,沒想到這事的後遺癥這麼快就來了。<r />
<r />
太子妃瞧著她焦急的樣子嘆了口氣,這明面上是李家出了這個頭,可事實上呢,不過是黨爭而已。<r />
<r />
唉!<r />
<r />
東宮的劫難又要開始了。<r />
<r />
只怕這李氏,要倍受冷落了。<r />
<r />
果然,太子雖是灰頭土臉的回來,可東宮畢竟是他自己的地盤,他一回來就要找李氏︰“那賤婦何在?”<r />
<r />
當听說她與太子妃在一處的時候,太子甚至都沒有來得及表態,便器初中的往這邊來。<r />
<r />
帶子大跨步的走進來,雖說是早已有了心理準備,可看到太子氣沖沖的進來,兩個女主子並一屋子的使女都是嚇得面如土色。<r />
<r />
“賤人!”太子見李氏站在一旁,伸手一把將他拽過來,狠狠的便是一個耳光摜了上去,太子怒極,自然手勁兒極大,李氏又是久病方愈,一下子便將她整個拽過來這一耳光,又將她整個都撲到了地上。<r />
<r />
“你的好兄弟呀,害得本宮在朝堂上被言官圍攻,你得意了,如此蠢出升天的蠢才,怎麼不遭到打死了事,偏偏要在這世間遺禍萬年!”<r />
<r />
李氏不敢多辯解什麼,就是趴在地上默默的流著眼淚。<r />
<r />
此事她並不知情,也不知道會發展到今日這種地步,可他也不敢為自己辯解,只能默默的承受著太子的怒火,以期盼太子的心情能夠略微好上一些。<r />
<r />
太子罵完,仍不解氣,伸腳便踹了李氏兩腳。<r />
<r />
李氏原就體弱,如此一來只怕又要病上一場。<r />
<r />
太子妃見了連忙勸解道︰“太子爺息怒,這事兒的確是李家做的不好,可是您,只瞧著李妹妹,並沒有讓她為此事出頭就知道,她也是不贊同李家此事的。<r />
<r />
更何況,李家主事的是妹妹的繼母,還為此事多次寫信催逼,急的妹妹這才大病了一場,如今這方才好些,能到妾身這兒走走,您就算真的生氣也不能遷怒與她呀!”<r />
<r />
太子妃說的倒句句都是實話,這種情況下太子不是真是一怒之下把人給遷怒了,又能有什麼用呢?<r />
<r />
此時原本便是黨爭,與他們這些後宅婦人並沒有什麼相干,最多也就是沒有約束好家里人。<r />
<r />
可李氏的家中,大家都知道是她繼母主事,那如何呢?<r />
<r />
听了太子妃這等說,太子臉色略微和緩了些,太子妃趁機上了一盞茶道︰“爺喝點茶,平平肝火,妹妹體弱可經不起這般。更何況她病了這麼些日子,哪里知道朝堂上的事呢?”<r />
<r />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蠢東西!”雖是太子妃如此勸解,太子還是不解氣。<r />
<r />
李氏至始至終,沒有為自己辯解過一句,只是默默的流著眼淚,跪伏在太子的腳下,太子妃又是多番勸解,太子一抬頭見李氏依然如此,心情愈加煩躁道︰“礙眼的東西還不快滾了出去!”<r />
<r />
太子這等說,李氏才艱難的起身,告了罪,踉踉蹌蹌的去了。<r />
<r />
望著她單薄的背影,太子妃嘆了口氣對太子道︰“您何必呢?此事她原本也不知的,實在是繼母逼得緊,這才沒有辦法,听說被她繼母氣得沒法子才病下了。”<r />
<r />
太子听了,道︰“她為難,本宮在朝堂上為言官發難的時候,本宮不為難嗎?你倒可憐起她來!”<r />
<r />
太子妃也沒了法子,只得在一旁陪笑,他只坐了一會兒,似乎還沒有消氣,便氣沖沖的往另一邊去了。<r />
<r />
“娘娘這太子爺只怕又去了西邊,其實您何必替側妃說話呢,您瞧,太子爺又不高興了吧?”<r />
<r />
太子妃抬了眼︰“太子爺不痛快又不是我說話,他才不痛快”話未說完,太子妃忽然想到了什麼,對身邊人道︰“不好,快派人去李氏那兒瞧瞧,可別尋了短見!”<r />
<r />
這李氏,一句話,她的腦子里得過幾遍彎,如今原本不是她的錯,卻被太子遷怒,原就想不開,若是今日一回去這腦子一抽,這不一定得做出什麼事兒來,可別尋了短見才好!<r />
<r />
這底下人連忙去看。<r />
<r />
卻說這李氏身子骨本就不好,竟日又是情緒大起大落,又受了太子責難,一時又覺得是自己沒有約束好家人,才給東宮帶來這等責難,回到自己院中被把身邊服侍的人都支開,真是要尋了一根白綾子吊死了。<r />
<r />
這太子妃派人趕來,因是人命關天,一點都不敢耽誤,唯恐這李氏真的尋了短見,到了地方,只見原本應該在里頭服侍的,也都站到了外頭,那婆子心中已然有些不妙道︰“怎麼不好好服侍主子,在這兒插什麼蠟燭?”<r />
<r />
“回嬤嬤的話,側妃娘娘是想要自己安靜一會兒,就把奴婢等都趕了出來,奴婢等也實在沒有辦法,便只能在此站著,以防娘娘有事召喚。”<r />
<r />
側妃的陪嫁帶頭回了話,那嬤嬤瞧了她一眼,道︰“你個糊涂東西,你主子是怎麼回來的你不知道啊,把她一個人留在房中不是有什麼三長兩短的,你負責的起嗎?”<r />
<r />
說著便叫人開門,走到內室,果見李氏懸在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