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336章突然就變得听話的林丹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唐曉非 本章︰第336章突然就變得听話的林丹汗

    魏中雲說的天下人都會反對,這里的天下人指的是天下官紳。

    在後代歷史學者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里有總結過一句王朝周期律王朝循環的根本原因是經濟管理的循環,而造成經濟循環的姻緣,則是帝國開支超過稅收。

    以中國古代王朝為例,典型的農業社會。

    稅收其實比較簡單農稅、人頭稅。

    那麼問題來了,大明朝後期的人口暴漲,為何就收不上來稅了?

    原因很簡單土地政策出了問題。

    實際上,無論是新農政,還是殺親王,都是在圍繞著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了是不是歷史周期就破了?

    也不是。

    只能說延長壽命。

    土地是農業社會的成產資料,它是一種生產資料而已。

    等進入工業時代,如果工業時代的生產資料也被大利益集團把控,一樣會有帝國稅收和開支出現不平衡的局面。

    周期一樣會出現。

    只能說,一旦進入到改制,就不可能停下來了,新的制度,遲早有一天會變成舊的制度。

    那是後話,眼下聖駕抵達歸化城。

    歸化城外旌旗飄揚,鎧甲鮮明。

    俄木布率領土默特部人在五十里之外恭迎聖駕。

    他用生疏的漢語說道“小臣恭迎大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周圍土默特部人也跪下,用蒙古語說著對崇禎的敬語。

    崇禎翻身下馬,走到俄木布的面前,一把將他攙扶起來“起來吧。”

    俄木布立刻受寵若驚一般“陛下……”

    崇禎拍了拍他的肩膀“順義王,你是好樣的,你拯救了很多人。”

    一邊的翻譯將皇帝的話,翻譯成蒙古語。

    這是故意讓所有人都听到。

    並且,崇禎親自將俄木布扶起來,也是給所有人看。

    這叫政治作秀,曹操和劉備在這方面都是高手。

    這是要給整個漠南蒙古各部看。

    你們看,敢對大明動手的,就在歸化城外鑄京觀,有多少殺多少!

    願意歸降大明的,朕是非常信任,也會禮待的。

    當然,歸降是有前提的,得按照皇帝提的要求來。

    不是誰都有資格歸降的。

    俄木布說道“都是陛下聖明仁德,陛下的心胸比天空還要寬廣,微臣對陛下的敬仰,如同濤濤黃河之水,延綿不絕。”

    “既然朕接受了你的請求,以後土默特部的每一個人,都是朕的子民,朕對待子民,都是一視同仁,並且,朕還會加大大同與歸化城的互市,全力支持你!”

    這種場面話,說得大家心里都開心,以後對大家都有好處。

    唯獨對皇太極沒有好處。

    如果換做是皇太極把歸化城暴揍了一遍,皇太極必然也會像此時的張晨一樣,強迫土默特部答應他的條件,然後再在公開場合把好話說盡。

    可惜,這個機會,皇太極大概率是沒有了,除非皇太極興兵前來。

    眾人將皇帝迎入城中,氣氛一片和睦,仿佛一個多月前的戰爭從來沒有發生過。

    當然,卜失兔的心腹戰死的戰死,沒有戰死的也在這段時間神秘消失。

    總之,永遠不會出現了。

    三天後,崇禎就給俄木布再提了一個目前的具體要求征兵4萬。

    朕要討伐多爾袞!

    俄木布立刻去辦。

    游牧民族最大的優勢就是征兵快,拉過來一個壯丁就能上戰場。

    五月十八日,俄木布就湊齊了4萬大軍,而且都配置戰馬。

    崇禎心頭大喜,倒不是說多了4萬大軍。

    歸化城被控制後,他的戰馬來源焦慮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此時,加上從北京帶來的6萬大軍,崇禎手握十萬大軍。

    那他真的是去討伐多爾袞嗎?

    並不是。

    他是去找林丹汗算賬的,順便好好威懾威懾萬丹偉征。

    把漠南蒙古的局面收拾一下,這比去討伐多爾袞要有價值得多。

    五月十八日的中午,崇禎率領10萬大軍從歸化城,一路向喀喇沁殺去。

    當然,他對土默特部的人說是去征討多爾袞的。

    至于為什麼去征討多爾袞?

    肯定是為了維護草原的和平嘛,為了保衛大家的家園,為了朕的每一個草原子民!

    多爾袞此時在何處?

    在喀喇沁部東北角百里的草原上。

    多爾袞手上有八千八旗鐵騎,在年初的時候,把林丹汗摁在廣袤的草原上,東西橫向摩擦了數百里。

    林丹汗從科爾沁跑到喀喇沁,總算是回過神來了。

    結果多爾袞又跑到喀喇沁。

    這下緊張的不僅僅是林丹汗,萬丹偉征也緊張。

    論時期,8000八旗鐵騎,還真可以吊打他們。

    漠南蒙古,對建奴的鐵騎是有陰影的,早在崇禎元年,皇太極就在漠南實踐過。

    話說回來了,林丹汗和萬丹偉征都很緊張。

    多爾袞卻沒有急著對他們倆繼續用兵,而是派人去談。

    談什麼?

    當然是拉攏。

    事實上,皇太極也在從政治層面全力拉攏蒙古人。

    畢竟蒙古人的戰斗潛力是很高的,只是缺乏統一的管理者。

    只要將蒙古盡收麾下,遼東建奴實力必然暴漲。

    可拉攏也不是那麼好拉攏的,這年頭,誰不是萬年老油條呢?

    萬丹偉征收了崇禎的好處,林丹汗也收了崇禎的好處。

    不說對崇禎死心塌地,但是心里肯定還是想著繼續收大明朝的好處的。

    目前就是這麼個情況。

    而自從上一次林丹汗跑到歸化城去,準備突襲卜失兔,卻不料與明軍動手,被明軍吊打一頓吼,直到現在,都還顫顫驚驚,每天做噩夢。

    深怕明軍在這個時候來找他的麻煩。

    甚至林丹汗還派人去見了多爾袞,找多爾袞談一談,看能不能合作。

    注意哦,林丹汗沒有說要投靠皇太極。

    為什麼?

    因為面子問題!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直屬後裔,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和卜失兔那種台吉是不一樣的。

    他怎麼可能會投靠皇太極呢?

    就算打不贏,退到最後,那也是合作。

    多爾袞當然很歡迎林丹汗的合作,但是也提了一些要求。

    例如我大金國要用兵,你林丹汗必須配合!

    就這一點,林丹汗就猶猶豫豫。

    自己好歹是黃金家族的人,你丫的讓老子的兵听你的調令?

    五月十九日傍晚,林丹汗正在營帳內喝著悶酒,外面的人突然說道“大汗,明使來了。”

    林丹汗微微一怔,明使?

    明使這個時候來我這里做什麼?

    莫非是來問罪的?

    “來的是何人?”

    “是之前見我們的劉策劉大人。”

    他放下酒杯,立刻沖出去“在何處?”

    “在外面。”

    “哎呀,你們怎麼將皇帝陛下的使者攔在外面!”

    林丹汗像兔子一樣飛奔出去,見到的正是劉策。

    之前劉策跑到青海去見林丹汗,那是受盡了冷眼,求爹告娘的送錢。

    他媽的,送錢都送的那麼憋屈。

    現在不一樣了。

    劉策往那里一站,林丹汗飛奔而來。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明割韭菜》,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明割韭菜第336章突然就變得听話的林丹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第336章突然就變得听話的林丹汗並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