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88章 集體是需要有信念的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唐曉非 本章︰第288章 集體是需要有信念的

    蜀王和瑞王是最危險的。

    為什麼這麼說?

    蜀王在成都,成都是天府之國,糧食充足,蜀道易守難攻,蜀王真的叛亂了,拿平亂花費的力氣非常大。

    而瑞王在漢中,瑞王叛亂,必然會北上攻去西安府。

    陝西民風彪悍,一旦鬧起來,好不容易砸錢緩和下來的災情,將再次爆發,會不會誕生第二個李自成,誰都說不好。

    所以,要盡快以雷霆手段處理這兩個地方。

    後面的,即便是武昌的楚王和桂端王朱常瀛,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就算造反,也很難鎮壓。

    一個個來收拾。

    把災難的先搞定,剩下的簡單的,他們不造反,朕也逼他們造反,然後找理由弄死他們。

    等事情都安排好後,又過了一天,崇禎跑到北京西北京衛軍的軍大營里去了。

    今天最新的火炮做測試。

    孫元化在一邊老老實實說了一大堆,最後濃縮成一句話“陛下,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增加到七里。”

    崇禎大喜“好!”

    以前是五里左右,增加了兩里。

    別小看這兩里,戰場上能有大用。

    而且增加兩里,對于現在的技術來說,是非常難的,能增加兩里說明已經非常不錯。

    主要是穿越者對力學的基礎體系也做了全新的梳理。

    例如度量衡的改制。

    直接將米、厘米和毫米規定出來了。

    這有什麼作用?

    作用大大的!

    單位卻精確,制造出來的工業品精密度自然越高,可改良的空間自然也就越大。

    接下來是測試,只見士兵調整好方向後,點燃引線,轟的一聲巨響。

    一顆鐵炮從炮口筆直沖出去,在空中劃出了一道驚痕,將前面的大樹切斷,木屑橫飛中,一路狂掃。

    轟轟轟……

    前面發出巨響聲。

    這樣的效果非常具有震撼力,讓所有人都感覺一場振奮。

    那些火炮手見狀,也十分興奮。

    崇禎披著斗篷,手里拿著鞭子,意氣風發地說道“孫承宗。”

    “臣在。”

    “這火炮朕很滿意,你下去統計統計,看看軍中需要多少,直接找火器局下單。”

    “是!”

    “記住,將士們想要多少,就給多少。”

    “臣知道了。”

    一邊的李邦華說道“陛下,現在講武堂正在開課,許多兒郎們都在講武堂。”

    “好,朕過去看看。”

    崇禎策馬便向講武堂奔去。

    剛到講武堂,下面的人又來報“陛下,軍營外有一人自稱是反貪總府衙門的李岩,說是陛下傳召他過來的。”

    “讓他進來。”

    “是!”

    李岩這才被放行進去。

    若不是他穿著一身官服,在距離軍營十幾里的地方可能就會被抓起來,更別說走進這里來了。

    李岩被引到了講武堂,此時講武堂內非常的熱鬧。

    不少軍官都坐在里面,上面的洪承疇正在分享自己打仗的心得。

    為了讓軍官和統帥們積極授課,現在新軍政里也做了規定的,在學校越受歡迎的軍官評分越高,和軍餃掛鉤。

    一旦被軍事學院聘請為講課教官,則進入評分體系。

    要不然像洪承疇、曹文詔他們,誰願意分享?

    大家有點本事,當然自己藏在手中,害怕別人學到然後超過自己了。

    但這種評分體系的教課教官制度則不同,它相當于你在戰場殺敵一樣,只要你講的好,大家都認可,也能積累軍功。

    一個合格的統帥,不僅僅是要帶領士兵打仗,還要訓練出更多優秀的士兵在未來成為統帥。

    這只是軍中人才體系其中一環。

    崇禎到的時候,里面是洪承疇鏗鏘有力的聲音。

    “火槍隊必須擁有鐵的紀律,每一個火槍隊的隊長都必須帶頭沖擊,如果犧牲,則又預備隊長部位,並且我們要告訴士兵,他們的隊長會隨時犧牲,讓他們不要驚慌。”

    洪承疇說的還是比較專業的,在新軍中打了幾次仗之後,有了經驗。

    他正在說火槍隊的事情。

    目前大明朝的火槍戰術是線列陣,俗稱排隊槍斃。

    這種戰術對軍隊的意志力要求非常高,所以更需要軍官以身作則。

    正史中的基佬國能橫掃世界,也是因為當時他們在線列陣的對戰中,軍官們都沖在前面。

    而事實上,現在野戰中取得不小戰績的天雄軍也是這麼打仗的,盧象升最喜歡沖在前面,後面的人一見統帥沖在最前面,一個比一個猛。

    洪承疇看見窗外來了一群人,一看皇帝來了,連忙停下來。

    其他軍官目光也轉移過去,大家一看到皇帝來了,全部起身。

    崇禎走進來,眾人皆行禮。

    “都免了吧,免了。”

    “謝陛下。”

    眾人穿著比較簡約的軍裝,這是崇禎找人專門重新設計的。

    綠色,布料看起來有些粗糙,但絕對硬實。

    綠色是為了野戰的時候,方便隱蔽。

    布料粗糙是為了讓軍人看起來更有氣勢,難不成還要用華潤的絲綢?

    “在講課。”

    “是,陛下,臣正在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

    崇禎看著這些年輕的軍官,他們當中但部分是去年遼東之戰和草原之戰立過功提拔上來的。

    他們年輕,且富有理想。

    最年輕的軍官才十九歲,小伙子目光明亮有神。

    現在京衛軍的整套軍制已經編排出來,包括晉升體制,懲罰體制,還有培訓體制。

    總督掌握有人事任免權和對軍紀管理的權力,平時也訓練隊伍,但是打仗的時候,最高指揮權在軍帥手中。

    總督更重要的是對軍隊加強思想建設。

    崇禎說道“兒郎們,朕也剛好有些話,想要跟你們說說,其實一直想找諸位談談。”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年輕的皇帝身上,聚精會神地看著他。

    “朕不談具體的戰術,朕就說說咱們軍隊存在的意義。”

    “朕知道,諸位當初都是吃不飽飯,所以來當兵,也有可能是被有些軍官強拉入伍的,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突然就晉升軍官了。”

    說到這里,皇帝笑了,下面也有人跟著笑起來。

    氛圍倒是輕松。

    “你們進來的初衷是什麼,咱們不再去追究,更重要的是,進來之後,能做什麼。”

    “軍隊,是為了保衛國家,為了驅逐敵人。”

    “軍隊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他們背後是一個完整的家庭,他們有父母,有兒女。”

    說到這里,眾人心中有些震撼。

    為什麼他們會震撼?

    皇帝講的這些不是再平常不過嗎?

    還真不是。

    在古代,士兵的地位其實很低,軍官可以對士兵隨意大罵。

    除非是軍紀非常嚴明的軍隊,能做到這些的,非常少。

    像“凍死不拆屋,餓死不俘虜”的岳家軍那種,在一直層面,本身已經很接近後來的解放軍了。

    為什麼同樣是人組成的軍隊,區別那麼大?

    因為信念。

    別不信,軍隊一定要有信念,才能強大。

    集體是需要有信念的。

    那信念的基礎是什麼?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明割韭菜》,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明割韭菜第288章 集體是需要有信念的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第288章 集體是需要有信念的並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