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271章抄的錢有點多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唐曉非 本章︰第271章抄的錢有點多啊!

    王徵確實有些意外。

    皇帝的問題,他不敢不答。

    王徵畢竟精通一些物理,他說道“陛下,臣以為,有一股無形的力,推動了這顆空心球,使它上下不停轉動。”

    “這股力是從何處來的呢?”

    王徵仔細看了看這翻轉不停的汽轉球,說道“這股力來自于從兩個孔中噴吐出來的白汽,這邊是此物的高明之處,兩個孔的方向相反,噴吐出來的白汽一個朝上,一個朝下,讓空心球恰到好處的旋轉,若是兩個孔的方向一樣,便是相互沖突了。”

    王徵順便還拍了個馬屁,討皇帝歡心。

    “那這兩股白汽又是從何而來?”

    “下面的水開後,會有熱氣上騰,便是從下面上來。”

    “你的意思是,水開後產生了熱氣,熱氣從兩個孔噴出來,產生了兩股力,推動了圓球的轉動?”

    “是的,陛下。”

    “有道理。”

    “王承恩,你記一下。”

    “一、水加熱,產生熱氣。”

    “二、熱氣會上涌。”

    “三、熱氣上涌,噴口孔道,產生推力。”

    “四、兩股推力推動圓球旋轉。”

    這四點其實顯而易見,對于古代人來說,要理解也沒有什麼難度。

    最重要的是,這四點原理將來都會用在蒸汽機制作中。

    你不能先直接告訴古人蒸汽機。

    你直接說蒸汽機的那一套,他們未必能完全消化,所以得一步步來。

    作為21世紀的人,學過了人類科技革命後的多種理科知識。

    那些理科知識,每一項公式,可能都是前人花了大量時間才想出來的。

    就說蒸汽機這玩意兒,在英國也是迭代了好幾版,前後跨度好幾十年。

    最後瓦特同學找了好幾個天使投資人,將這幾個天使投資人都搞破產後,在瀕臨絕望的時候,才完成了蒸汽機的改良,並取得專利投入量產。

    所以,這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問題。

    心理學上有一種概念叫做知識的詛咒。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非常熟悉一些知識或者事務的原理,他就會認為這些東西非常簡單。

    別人未必覺得簡單,甚至別人會認為他說的每一個概念都很陌生。

    但他卻無法理解別人的那種陌生感。

    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數學老師經常說一句話這題是送分題!

    但大多數學生卻很懵逼。

    現實中能夠克服“知識詛咒”心理的人,大多數都是極其能洞察人心的人,而大多數人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覺得自己理解的那一領域很簡單,理所當然別人就應該也知道。

    張晨見王徵理解的不錯,他對王徵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

    甚至他做好了王徵一頭霧水的準備了,王徵能打出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看來古人對機械的許多觀察還是很不錯的,只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理論知識。

    “王愛卿,你先下去吧,朕有空再找你。”

    王徵一頭霧水,說道“臣告退。”

    王徵走後,崇禎說道“畢愛卿,有什麼話就說吧。”

    “是。”

    畢自嚴遞上來一份奏表,這份奏表就是應天府抄家的奏表。

    張晨一看,明顯愣了一下。

    抄出來的錢……

    還真他娘的不少啊!

    1億兩!

    這是什麼概念?

    明末全天下的白銀最多也就4億兩。

    而且大多數是隆慶開關後大量流入的。

    隆慶開關大概流入了33億量白銀,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當然,葡萄牙人從澳門也流進來了不少。

    西班牙人佔據呂宋島,呂宋和福建做生意也流入了不少。

    雖說明朝朝廷禁海,隆慶開關也只是開了福建一個很小的港口。

    但明朝朝廷是高度集權的小政府,對地方的管控是很薄弱的,這就導致明末沿海的商人活躍度是非常高的。

    自中後期的隆慶開關以後,大量白銀從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手里流入後,大明朝實現了銀本位。

    甚至有“白銀帝國”的稱號。

    這也是張居正改革的基礎條件。

    當然,這事有兩面性。

    從宏觀經濟角度來說,大量白銀空前流入,但分布卻極其不均勻。

    大部分集中在東南。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許多人在網上動不動提“東南財閥”這個概念的原因。

    當然,這事夸大其詞了。

    皇權社會里,只要還是統一大王朝,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財閥”。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富裕,沒有“大財閥”,為何朝廷還如此窮?

    為何農民軍還鬧起義?

    還是那句話,明朝朝廷中後期的行政體系崩壞,朝廷從朱元璋、朱棣時代的大政府,變成了高度集權的小政府。

    而且由于兩百多年的發展,民間經濟結構有了多元化發展。

    而明朝的制度還是朱元璋時代的制度。

    當年朱元璋鼓勵農業,搞軍戶,都是那個時代必須的,畢竟打天下和天下剛剛安定,需要種田和準備大規模的預備役。

    但後期呢?

    商業和手工業空前發展,朝廷卻沒有設置出對應的商業部門,甚至商業稅衙門也還停留在比較窄的一些領域。

    總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是嚴重脫節的。

    以至于大明朝給人一種自由貿易主義的幻覺。

    有人甚至認為哈耶克主義(絕對自由貿易主義)在大明朝大行其道。

    其中手工業和漕運體系最發達的南直隸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而這一次,抄的就是南直隸最富裕的中心地帶金陵城。

    應該說是大明朝最富裕的地帶。

    1億兩,接近全天下白銀總量的四分之一。

    當然,1億不是整個南京城的,並且抄出來的白銀真實數量不是這麼多,有幾百萬兩黃金。

    最後統一兌換成白銀是數目是這麼多。

    但這也很扭曲了。

    少部分人掌握了空前的財富,這些財富和權力結合在一起,在華夏大地上肆意掠奪生產資源,讓無數人淪為農奴,一輩子無法跨越階層。

    甚至他們貪婪地掠奪,讓無數人無家可歸。

    歷史上,軟弱的朝廷不敢動這些利益集團,卻從平民手中收刮“三餉”,以至于各地爆發起義。

    這一次,張晨動了。

    動完後,還強迫朝廷大臣對南京的官員和勛貴進行“鞭尸”。

    這件事的後續必然還沒有結束,應該說,是打擊大規模打擊利益集團的開始。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明割韭菜》,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明割韭菜第271章抄的錢有點多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第271章抄的錢有點多啊!並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