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166章大規模的燧發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唐曉非 本章︰第166章大規模的燧發槍

    將孔有德、耿仲明、李應元和李九成騙回北京後呢?

    立刻殺掉?

    當然不行,帝王之術不是這麼玩的。

    立刻殺了,以後再用這一招誰還信皇帝?

    不能為了殺幾個小嘍�@鵒說弁醯耐擰br />
    既然這幾人都已經到北京了,還怕他們長翅膀飛了?

    孔有德等人到北京後,當天下午,崇禎就親自接見了他們,態度十分和藹。

    從未見過皇帝的孔有德等人是又激動又好奇,等見到皇帝後,是又震驚又緊張。

    皇帝在上面說了一大堆,四人只是听著,可能是太緊張了,皇帝的話有些是左耳朵進了右耳朵自然而然就出來了,攔都攔不住。

    不過緊張感慢慢減弱他們自己是感受得到的。

    最後出來的時候,還是很緊張,而留下來的深刻印象大概就是皇帝脾氣很好,說話很溫和。

    至于皇帝說了什麼,記住了一半,忘記了一半。

    下面自有太監帶領四人出去,又有人安排了馬車,將四位一路送到各自的府邸。

    等四人各自到自己府邸的時候,發現府邸早已有了僕人。

    孔有德不由得感慨當今陛下真乃生命天子也!

    至于四人封的爵位到底是什麼?

    孔有德是平東侯,耿仲明封的是東江侯,李九成封的是忠義侯,作為李九成的兒子,李應元自然就是小侯爺了。

    他們感覺自己仿佛在做夢,前些天還在登州受盡了冷眼,搖身一變,在帝都住上豪宅,爵位加身,顯赫無比。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皇帝已經開始磨刀了。

    張晨的行事風格也很簡單,有功要賞,有過要罰。

    這些人有功,賞的也賞了。

    等過一段時間,再讓人翻他們的舊賬,一起算。

    為什麼是過一段時間?

    賞和罰要分開,不然外人容易混淆。

    一旦如此,便會認為皇帝賞罰不明。

    這是孔有德幾人的臨時安排。

    這事到此為止了?

    自然沒有。

    孔有德這幾人被封了侯,這可是大事。

    畢竟孔有德身上貼的是毛文龍的標簽。

    而毛文龍在世的時候,朝堂上,出了袁可立為他說話,其他人,一個比一個討厭他。

    無論是東林黨,還是非東林黨,都不喜歡他。

    因為他這個人太驕躁跋扈,連一手提拔他的袁可立都駕馭不了他,可想而知,這個人基本上是一個油鹽不進的人。

    所謂的知遇之恩,在他眼里,也一文不值。

    如此,便樹立了許多敵人。

    現在他的義子部將們被封侯了,那些大臣知道後,能就此罷休?

    幾日之後,皇帝正在看乾元堂的報表,忽然就有彈劾的奏疏被送過來了。

    彈劾的對象自然就是孔有德這幾人,在這一日,崇禎一連收到了幾十封彈劾奏疏。

    他相當滿意,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殺孔有德等人,何須自己動手,這朝堂上下一大堆人想他們死。

    不過現在不是時候,現在殺不得,否則就是打自己的臉。

    二月十五日,一大早,崇禎洗完熱水澡,帶著人,出了宮,便一路向大明制造局行去。

    路過乾元堂的時候,崇禎掀開簾子,就看見不少人在排隊。

    他注意到了,路上行人,臉上干淨清爽了一點點。

    現在還是初春,天氣很冷,人們不經常洗澡,還不太明顯,等夏天了,區別就應該非常大了。

    這是好事啊。

    等出了到西城的時候,看到不少人在修水泥路。

    這水泥路的成本其實不低。

    既然朝廷有支出,肯定響應的得有收入。

    城內的基礎建設,得商人們來買單,得將大明朝的商稅也修整一下。

    當然,目前還是局限于北京,不可能一口氣推到全國。

    馬車一路向制造局行去,很快便到了制造局。

    眼下,孫承宗、李邦華、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還有剛剛被傳召到京師的新任兵部侍郎範景文,皆在制造局門前恭候聖駕。

    徐光啟、湯若望、孫元化、畢懋(ao,四聲)康等人也皆在門口。

    那原本屬于工部的軍器局,自然是還在,不過基本上已經停止狀態。

    能用的基本上是基層,干活的被調到制造局來了,不能用的留在了軍器局。

    現在制造局的郎中是畢懋康。

    這是為了防止。

    沒辦法,原本的軍器局爛賬太多,新的兵器已經不能經過那里了,否則錢投進去沒回響,東西還造不出來。

    崇禎下了馬車,眾人行禮道“參見陛下。”

    “都不必多禮。”

    崇禎說著,向里面走。

    制造局周圍平日里都是有重兵把守的,而且全部都是調派的錦衣衛,沒有皇帝的令牌,是進不去的。

    除非像現在這樣,和皇帝一起進去。

    這里可是有大量的軍事機密的。

    等進去里面後,往深處走,崇禎道“燧發槍現在有多少支了?”

    “回稟陛下,現在一共制造出2萬支。”

    “帶朕去看看。”

    “陛下這邊請。”

    眾人一起跟著畢懋康進了右邊的大門,里面空間極大,這里是火器庫房。

    一邊擺放著八門紅夷大炮,看起來雄壯而有震撼力。

    再往里面走,是一排排架子,架子上擺滿了燧發槍,規格基本上是一模一樣。

    每一支燧發槍的頭部都有一根刺刀。

    它們安安靜靜躺在上面,看起來頗有質感。

    一眼望去,頗為壯觀,極其震撼。

    尤其是向張晨這種穿越者,他明白燧發槍待刺刀意味著什麼,從而更加感到震撼。

    2萬支!

    畢懋康一年多的時間,造了2萬支燧發槍出來了!

    一天能造50支!

    在武器制造搬到這邊來之後,效率明顯提高了太多太多。

    張晨也不得不感慨中國古代制造。

    古代制造肯定是非常強的,從秦代開始便是如此。

    宋朝的時候,兵器裝備簡直是到了巔峰,普通士兵都可以披甲了。

    明朝更不必說。

    因為鋼鐵冶煉技術提升了,鐵礦被挖掘的也更多了。

    張晨拿起一邊的一個小麻袋,上面寫的彈藥袋,燧發槍的彈藥就是裝在這里面。

    每一把燧發槍還配置了一根插銷,那是上子彈用的。

    火槍營從去年就組建了,現在裝備大大增加,火槍手在今年7月的大戰,應該是可以初次投入,小試牛刀了。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明割韭菜》,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明割韭菜第166章大規模的燧發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第166章大規模的燧發槍並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