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割韭菜

第136章軍政之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唐曉非 本章︰第136章軍政之爭

    從陝西回來的崇禎心情大好。

    陝西一行,並不只是砍了人這麼簡單。

    收獲主要有二

    一是刷了民望。

    這一次皇帝是真的給自己刷了不少民望,至少陝西的老百姓現在都知道皇帝親自過去了一趟,並且肅整了官場,還免了幾年的賦稅。

    這事崇禎還吩咐陳奇瑜特意宣傳過。

    有民望有什麼用?

    那當然是大大的有用的。

    就目前來說,張晨最缺的的確是錢。

    但其實最缺的是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和空前的民望。

    有這兩點,後面一系列的改革,成功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知道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怎麼把自己玩死的麼?

    一般情況下,皇帝有兩種套路,要麼站在官員貴族這邊,壓榨老百姓,維護自己的統治,例如大宋。

    要麼就對官員貴族大揮屠刀,贏得民心的支持,改革權力架構,穩固基礎,例如朱元璋。

    但是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把兩邊全部都得罪完了。

    最後就是老百姓罵他“民賊”,官員罵他“獨夫”。

    而張晨既然選擇了改革官僚,就必須站在民眾這一邊,所以,民望對他的作用,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這第二個收獲當然是實際的緩和了陝西的矛盾。

    陝西的矛盾看似階級矛盾,其實目前最急迫的矛盾是老百姓渴望活下來和沒飯吃之間的矛盾。

    這一點緩和之後,其他的,都可以一步步來了。

    其實,這一次還有第三個收獲。

    三支新軍在今年的表現都非常不錯。

    洪承疇打了大勝仗,自然是要表彰的。

    盧象升也打了大勝仗,也是要表彰的。

    孫傳庭雖然沒有正面上戰場,但是的的確確將糧食運到了陝西,不僅如此,還搭建起了一支運糧隊。

    都有功勞,都要賞。

    而且要拿出來,大大的表揚,大大的賞,要讓所有人都知道。

    增加新軍的威勢,就是在增強皇帝自己的威信。

    雖然和關寧軍還無法相比,但總算在一步步有起色。

    總之,有了新軍,以後辦許多事情都會方便許多。

    當天,崇禎便讓內閣擬詔,對三軍進行表彰。

    至于具體如何表彰,就交給樞密院了。

    不過,成年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的。

    這件事也不例外,表彰的消息剛剛傳出來,就有人不服了。

    誰呢?

    當然是兵部的幾位大佬。

    例如魏中雲就說,這按照傳統的軍功記錄方式,是堆人頭。

    什麼叫堆人頭?

    就是你在這場戰事里砍了多少顆腦袋,你的功勞就有多大。

    古代的軍隊論功行賞用這種方式也無可厚非,畢竟人頭是看得見的。

    可人貪戀起來,殺良冒功的事,史書上也是層出不窮的。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已經被砍了的毛帥,就最擅長殺良冒功。

    天啟在位的時候,認為毛文龍牽制有功,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大家過得去就行。

    可到了崇禎朝,皇帝是個認真的性子,袁崇煥是個急脾氣。

    就出了大問題了。

    這是過去的事。

    眼下的事就是,魏中雲認為盧象升的仗打得很虛,因為看不到人頭。

    既然看不到人頭,那說明可能只是將叛軍嚇跑了。

    咱們的魏大人在文字方面的造詣是相當的高。

    他是這樣形容的既然看不到人頭,很有可能叛軍只是撤退,或者隱藏起來了,等冬天之後,會再出來作亂。至于某人謊報軍情,怕是因為沒有戰績,又覺得面子掛不過去。

    這話可是拿捏得死死的。

    沒錯啊!

    也存在這種可能啊!

    而你現在要去核實,肯定是無法核實的。

    既然無法核實的東西,怎麼能隨便獎賞呢。

    陛下,若是如此輕易賞,恐怕不能服眾。

    不僅僅魏中雲這麼說,兵部一大堆的官員也舉四只腳贊同。

    于是,這一份份奏疏就通過內閣呈遞上來了。

    看完這些奏疏後的崇禎,閉著眼楮都知道,這丫的就是兵部和樞密院的一起軍政權的斗爭。

    自從皇帝在己巳之變中,趁機搞了一個獨立于兵部之外的軍政衙門,兵部那群官員就炸毛了。

    一個個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

    反正左看樞密院不爽,右看也是不爽。

    最後呢,就是要搞你!

    而現在和樞密院一條繩子上的新軍都立了功,這事肯定得拿出來反對無疑了。

    這是權力之爭,這是舊派打壓新派,這是利益之爭。

    這背後僅僅是王洽、魏中雲麼?

    也絕非如此簡單,恐怕還牽扯到了遼東軍系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這背後其實也有袁崇煥的一點點影子。

    別忘了,袁崇煥是兵部尚書頭餃,和王洽是平起平坐的。

    而袁崇煥是屬于文官,與遼東將領是屬于兩個體系。

    所以說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但是里面恐怕也確實有那麼一些聯系在。

    畢竟皇帝現在要搞個新軍,大家總覺得不太對勁。

    尤其是皇帝把資源一個勁兒地給新軍,就更讓其他派系的人反感了。

    例如魏中雲就提到,若是如此草率賞,宣府、薊鎮、大同等總兵恐怕都不服。

    看完所有奏疏後的崇禎得出了一個結論他們不想讓朕練新軍,他們在害怕!

    規矩?

    呵呵,朕是個很守規矩的人。

    既然你們說按照規矩來,新軍沒得賞,那朕從今天開始改規矩!

    等改完[孤城讀書 ]規矩,再賞!

    第二天,崇禎就再次召見了孫承宗和李邦華。

    “你二人速速將新軍的軍規擬定出來,朕不要太詳細的,先給朕一個大致的規矩,尤其是將按照人頭論功行賞給朕撤掉!”

    “這……”李邦華立刻道,“陛下,這個若是撤掉了,恐怕不太好吧。”

    他也知道最近兵部拿這個再搞事情,但平心而論,這種方式在華夏已經用了很久了。

    “沒什麼不好的,軍政處的人是干什麼吃的,打仗的時候他們也要在戰場上的,打仗完後,他們要去核實戰場,要不然朕要他們干什麼!”

    李邦華深吸了一口氣道“若此如此,便需要再軍政法中再做完善。”

    “先給朕一個大致的,先將新軍的賞銀發下去。”

    孫承宗有些尷尬地說道“陛下,畢大人說已經沒錢了。”

    “無妨,朕掏錢先墊著,此事絕不能拖!”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大明割韭菜》,方便以後閱讀我在大明割韭菜第136章軍政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第136章軍政之爭並對我在大明割韭菜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