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
咕咚!
咕咚!
鄭玄的一顆心怦怦直跳,幾乎要從嗓子眼里蹦出來。
大殿中掃過一陣穿堂風,他竟沒有感受到半點清涼舒適之感,因為實在沒辦法,四周炙熱的目光早已將他環繞。
鄭玄此刻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袁桓步步緊逼道︰“如果鄭老爺子沒驗算出來,那本公子給你驗算一下吧!”
話音未落,鄭玄忙置筆一旁︰“慢著!”
眾人的目光變得更加炙熱,鄭玄感覺自己快要被融化掉了。
但他還是深吸口氣,又緩緩吐出,像是做出了個巨大的決定︰“已經驗算完畢。”
“哦?”袁桓心中暗喜,故意言道,“那可是本公子計算錯了?”
鄭玄吞了口口水,坦然道︰“不!是老朽算錯了,袁公子的是對的!”
叮咚!
“來自鄭玄的震撼值+999!”
“來自張昭的震撼值+998!”
“來自魯肅的震撼值+998!”
“......”
一大波震撼值收入囊中,袁桓竊喜的同時,更時刻關注著鄭玄的神情,此人初時還略顯尷尬,但當他公布完答案的時候,反倒變得坦然了許多,面對四周的質疑,他竟能平靜如水,可見其心性極為了得!
袁桓深吸口氣,咄咄逼人的氣勢稍減半分,起身言道︰“其實不論是算術,還是種植,畜牧,亦或是建築、機械等工程,全都有其自然規律在其中,掌握規律,而後靈活運用,傳道授業,方才是教育存在的根本意義!”
大殿眾文武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袁桓繼續道︰“大街上賣菜的叔伯,他們每天都面臨著各種算術問題,它雖然渺小,但卻是實際存在的最基本的運算法則,咱們要掌握它,而後傳授給眾人,這便是師道!
咱們能說簡單的算術,沒有蘊含著博大精深的道理嗎?
不!
于我而言,算術乃是萬物之根,乃是一門基礎科學,甚至包括我本人在內,也沒有完全觸摸到那種層次。
天文星象需要用到算術,科學種植業需要用到算術,甚至防洪泄流體系的安裝、設計同樣需要用到算術,如此廣泛的應用,何以不能稱之為學術?”
袁桓深吸口氣道︰“我請在座各位記住一句話,存在即合理!當你認為它太過渺小的時候,只是你根本沒有深入認清楚它的本質而已!”
這一番話,說得鄭玄是啞口無言,他在此刻,竟生出一種無知的感覺,感覺讀了一輩子的書,到頭來才發現自己跟個傻子沒什麼兩樣。
長吁口氣,鄭玄變得越發的坦然!
起身,鄭玄朝袁桓鄭重一禮︰“袁公子,對不起,是我輸了!我不配留在這里,還是回大伍繼續躬耕,當一個鄉野匹夫的好。”
說罷,鄭玄長袖輕甩,便要轉身離開。
“慢著!”
鄭玄苦笑一聲,淡淡地搖了搖頭︰“我?還有什麼資格當別人的老師!”
袁桓頓感不妙,這特麼玩得有點火,該不會是傷自尊了吧?
袁桓不假思索,趕忙阻攔道︰“鄭老爺子留步,如果連您都不能當別人的老師,那麼在座各做鴻儒學士,又豈敢為人師?”
蔡邕同樣勸阻道︰“鄭師,你可萬萬不能走啊!”
張昭挽留道︰“鄭師,我等還準備向您請教經學,您怎麼能......”
魯肅閃出身來︰“鄭師......”
“鄭師......”
“鄭師......”
“......”
在場所有鴻儒,不論年紀大小,全部朝著鄭玄欠身一禮,企圖將其挽留。
鄭玄心中雖然感概,但他還是沒有回頭,邁出了離開的第一步。
袁桓揚聲喝道︰“何謂師道?何謂師者?鄭老爺子,您知道嗎?”
鄭玄心里咯 一下,腳步略顯停頓。
袁桓深吸口氣,緩緩而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一刻,鄭玄心中回想起自己曾經求學的經過,拜過的師傅不下雙手之數,他們全部在為鄭玄傳道授業解惑,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此刻的鄭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袁桓下意識蹦出的《師說》,將師道一事闡述的淋灕盡致,鄭玄听到《師說》,就感覺這篇文章是在說自己的生平一樣,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
他雖然沒有轉身,但心中早已是涕淚橫流!
稍加修改,袁桓一口氣背誦完畢,他長長呼出一口濁氣,輕聲嘆道︰“鄭老爺子,師道是需要傳承的,如果您都不當此重任,那麼如今天下,還能有誰,承擔的起這份責任!”
此時此刻!
袁桓能清楚地感受到鄭玄的身體在顫~抖,像是在抽泣,滿殿文武皆屏住了呼吸,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狀況。
袁桓當即欠身一禮,極為鄭重道︰“袁桓懇請鄭師,擔任育英苑榮譽校長,肩負師道傳承之重任!”
眾人齊齊欠身一禮︰“懇請鄭師,肩負師道傳承之重任!”
“懇請鄭師,肩負師道傳承之重任!”
“懇請鄭師,肩負師道傳承之重任!”
“......”
一連數聲,說得鄭玄益發的感慨,身體的顫動更加明顯。
萬眾期待中,鄭玄豁然轉身,疾步走到袁桓面前,鄭重還了一禮︰“老朽鄭玄,願為育英苑榮譽校長,承擔師道傳承之重任!”
袁桓趕忙扶起鄭玄,揮袖替鄭玄拭去眼角淚痕︰“鄭師,我謝謝你!”
袁桓的聲音雖小,但卻能清楚地傳到鄭玄耳中,這一句謝謝,雖然和柔,但卻堪比炙熱的太陽,將其內心的冰山徹底融化。
鄭玄重重點了點頭,同樣輕聲回應道︰“該說謝謝的人,是老朽才對!”
一旁的蔡邕喜極而泣,忍不住揮袖抹淚。
張昭長吁口氣,眼角也有些濕潤。
老者閻象更是開心到了極點,揚聲山呼︰“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