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貴公子

第四百二十九章︰臣鄧健見過陛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本章︰第四百二十九章︰臣鄧健見過陛下

    去了大理寺……

    李世民此時的臉色可謂是鐵青了。

    他直視著陳正泰。

    若說此前,跑去了崔家鬧事,這崔家再如何是世族,可畢竟還屬于民的範疇。

    可現在卻是去了大理寺,又是要做什麼?

    何況還是明火執仗的樣子。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才道︰“大理寺卿孫伏伽在何處?”

    一旁的張千忙道︰“陛下,方才孫伏伽正在宮外,等候陛下覲見。”

    李世民正色道︰“朕萬萬沒有想到,事態嚴重到了這般的地步。朕本想捂著蓋子,不想將事態鬧大,畢竟……手心手背都是朕的肉。可現如今已經由不得朕了。將所有要覲見的大臣,統統都叫到了這里吧,朕見他們。”

    李世民隨即道︰“張千。”

    “奴在。”

    李世民道︰“你親自去一趟,帶羽林衛去,朕最後說一遍,召鄧健!”

    張千知道,這一次是徹底的觸到了逆鱗了。

    事情做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辦法和稀泥了。

    他陪伴在陛下的身邊日久,對陛下多少是有了解的,他能感受到,陛下對于鄧健,是有所偏愛的,或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

    可鄧健將事態鬧到這個地步,又是殺進崔家,又是跑去大理寺,此事必然震動天下,此時此刻……這蓋子是捂不住了。

    陛下想保鄧健,卻是不容易了!

    那鄧健……張千心里搖搖頭。

    其實張千對于鄧健是頗有幾分好感的,他也不喜歡那些眼高于頂的世族,鄧健這種農戶子弟,居然可以靠著科舉殺出來,成為佼佼者,從而入朝為官,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張千羨慕了。

    早曉得農戶子弟還有這麼一條路,咱當初為啥還要割了自己做宦官呢?在身上殘留著一點低級趣味,難道不好嘛?

    此時听著李世民冷著聲音吩咐,他匆匆得旨,快步去了。

    ……

    緊接其後,浩浩蕩蕩的大臣與皇親國戚們烏壓壓的進來了。

    來的人還真不少,他們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顯然心中的怒意已到了極點。

    為首的一個,乃是駙馬都尉段綸。

    段綸不只是駙馬,而且當初開國時也立過功勞,因而被冊封為紀國公。

    而他的妻子高密公主,因為和李世民年紀相仿,雖非一母所生,卻也和李世民感情深厚。

    當然,段綸還不只如此,他的父親,乃是隋煬帝時期的兵部尚書,地位極其顯赫,和當時的唐國公李淵,關系匪淺。再久遠一些,段綸的祖父乃是北周大將軍段威,亦是權勢驚人。

    正因為這諸多的身份加身,段綸在皇親國戚之中,地位很高。

    在所有的駙馬都尉里,陳正泰只是一個小角色,而段綸卻是駙馬都尉中的領頭羊。

    段綸一進來,就立即道︰“陛下,難道要逼死大臣們嗎?”

    這話很嚴重。

    李世民則是站著,眉頭輕輕皺著,背著手,默不作聲。

    其余大臣紛紛到了,大理寺卿孫伏伽也摻雜在其中,其余諸姓的大臣,更是來了不少,便連張亮和侯君集這兩位開國大功臣,也摻雜其中。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崔氏……忠良之後啊,這樣的人,陛下疏遠他們,臣等無話可說,可下旨命人侵門踏戶,這是何意?現今天下軍民議論紛紛,臣等兔死狐悲,臣想問,這鄧健莽撞之舉,到底是不是得了陛下的授意?”

    “陛下,臣听說崔家已經死了不少人了。這鄧健,莫非是要效仿張湯嗎?”

    要知道,這張湯可不是好東西,是歷史上有名的酷吏。到現在早已聲名狼藉……

    然後就有人道︰“請陛下給一個說法吧,若是再這樣下去,臣等不能活了。”

    那張亮更是哽咽道︰“陛下,臣當初追隨陛下,被人構陷,下了牢獄,被酷吏拷打了足足七日七夜,臣……被他們折磨得不成了人形哪,那個時候,他們要臣承認,陛下也與那子虛烏有的謀反案有關,可是臣緊咬牙關,死也不說。他們拿針扎臣的要害,他們用滾燙的烙鐵來燙臣的胸口,可是臣……一句也沒有開口,臣深知,臣若是稍有不慎,說出了陛下,他們便要借此大做文章,要置陛下于死地………後來,臣總算是有幸活了下來,活到了陛下登基,陛下對臣自然多有偏愛,這些年來,臣也心滿意足,可是……陛下如今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啊,當初我們力保的李二郎,為何到了迄今,竟如此冷酷,沒有了人情呢?”

    他說著說著,泣不成聲,匍匐在地上,嘶聲裂肺。

    李世民听著,不禁開始動容了。

    當初和李建成爭奪大位的時候,張亮為了保護他,吃了許多日子的牢獄之災,被折磨的幾乎不成人形,此人很硬氣,這份忠貞不二之心,他李世民怎麼能忘記呢?

    現在這麼一個人,動情大哭,李世民哪里還能坐得住?

    他上前,忙將張亮攙扶起來,道︰“張卿,不要如此。”

    張亮邊哭邊道︰“陛下……這是要借鄧健之手斬除諸臣嗎?崔家何罪?”

    李世民又一時無言。

    是啊,有什麼罪,你就說,若是有罪,現在誰還敢在這里鬧事?

    可沒有什麼罪,卻被這樣的對待,那麼……大臣們怎麼沒有疑慮呢?

    張亮隨即看向房玄齡,他和房玄齡乃是至交,便對房玄齡道︰“房公,你是宰相,你難道不該說一句話嗎?陛下既不能答,那你來答,崔家何罪?”

    房玄齡苦笑,想裝不存在都不能夠了,于是站起來道︰“張賢弟先不要生氣,你身子歷來不好。”

    其余人見房玄齡沒有表現出憤慨,便又嘩然起來。

    整個偏殿里亂哄哄的,如菜市口一般。

    李世民此時已很難痛下決心了。

    或許面對自己的敵人,他可以毫不留情,可是面對這麼多皇親國戚,這麼多當初為自己擋箭,不惜舍棄性命也要將自己送上天子寶座的人,他能徹底的毫不留情嗎?

    “陛下……”見李世民神色微微變動,善于察言觀色的大理寺卿孫伏伽忙上前,正色道︰“臣有一言。”

    孫伏伽畢竟是大理寺卿,熟悉刑律,此時大家才安靜一些。

    孫伏伽道︰“鄧健奉旨辦案,這無可厚非,可是即便是奉旨辦案,也必須得在自己的權責之內,武德律中,對于這樣的事,有過規定,以天子之名招搖撞騙者,腰斬于市。現在崔家那里,死了十數個人,這十數人,多為崔的部曲,因而按律,斬他人僕役者,當徒三千里。單此兩罪,便已是十惡不赦了,更遑論還有其他的罪責,都需大理寺議定,陛下乃是天子,可是刑律乃是國家的根本,倘若人人都不遵從刑律,視刑律如無物,那麼國家如何能夠安定呢?”

    李世民顯然依舊不願現在就下定論,便道︰“鄧健何罪,等朕將他召至御前,自然也就見分曉了。”

    孫伏伽立馬就道︰“這是事實,事實不容狡辯,鄧健所犯下的罪,人人都親見了,已是容不得抵賴了。再有,鄧健乃是大學堂的弟子吧,而據臣所知,鄧健接受旨意,查辦竇家抄沒一案,乃是陳正泰所舉薦。韓國公、駙馬都尉陳正泰所托非人,也有連帶的罪責,也請陛下懲之,以儆效尤。”

    眾人紛紛點頭。

    崔家這樣的事,是絕不容許發生的。

    今日這樣對崔家,明天豈不是要出現在他們家?

    大家對陳正泰的印象並不好。

    當然,這還不是重點,重點卻是……孫伏伽非常聰明的選擇了將矛頭指向了陳正泰。

    陳正泰和鄧健關系匪淺,這是抵賴不了的,這一次又是陳正泰推薦了鄧健,鄧健若有功,陳正泰也有功勞,那麼鄧健有罪,那陳正泰呢?

    矛頭直指陳正泰的目的,不是要整陳正泰,而是要讓李世民為了力保陳正泰,而選擇嚴懲鄧健,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夠出一口氣。

    李世民的臉色果真一下子冷了幾分,冷冷道︰“朕說過,此事,朕有定奪。”

    “那麼就請陛下定奪吧。”孫伏伽毫不猶豫的道。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目光瞥了一眼陳正泰,卻見陳正泰也同樣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四目相對之後,二人又立馬各自收回目光。

    孫伏伽其實一開始是有所擔心的,陛下居然要重新查這個案子,顯然是對大理寺極不滿意,若是的鄧健當真按部就班,說不定還真可能尋覓出一丁點自己疏漏的小地方,給自己定個失察之罪。

    當然,一個失察,是不可能扳倒他孫伏伽的。

    可哪里想到,鄧健居然這麼莽撞?這是他自己要作死了,既然如此……那麼這個的鄧健,就死定了。

    此時,孫伏伽氣定神閑,他有耐心等,並不急躁,因為陛下一定會做出理想的決斷出來的。

    李世民坐下,依舊不多說什麼,卻是一副從容的樣子,他內心雖是有些焦慮,卻這時候,比任何時候都要冷靜。

    等候了小半時辰,這時……張千才揮汗如雨的趕回來了。

    張千氣喘吁吁地道︰“陛下,鄧健……到了……他自知罪孽深重……在殿外候著。”

    一下子,殿中的人都打起了精神來。

    李世民沉穩的道︰“召進來。”

    沒多久,鄧健便徐步進來,行禮道︰“臣鄧健,見過陛下。”

    面上沒有畏懼,還是帶著書生氣的樣子,從容而不卑不亢。

    李世民打量著鄧健,心里有些可惜,這可是自己親自取的狀元啊,哪里想到……

    農家子弟……難道當真這般的不堪用嗎?

    鄧健向李世民行了禮之後,下意識的在人群之中尋覓到了陳正泰。

    他已去了書信,決心和陳正泰恩斷義絕了,可此時……見著自己的師祖無恙,心里也稍安了。

    只見李世民道︰“卿家為何抗旨?”

    “臣不知哪一個旨意是對的。”鄧健正色道︰“臣讀書的時候,書中說,天子口含天憲,不得朝令夕改,臣只知道,陛下讓臣查辦竇家抄沒一案,所以臣盡心竭力,不敢松懈。可是此後又接二連三來了旨意,臣便想,自古以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何故呢?這是因為戰場之上瞬息萬變,陛下固然運籌帷幄,卻遠在千里之外,如何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臣查辦此案,也是如此,此案尤其的復雜,牽涉之人甚廣,陛下身處宮中,未必能實際掌握最新的情況,臣在外……盡力而為即可。”

    李世民︰“……”

    不得不說,這家伙……很剛。

    不但跑去了崔家,還跑去了大理寺,現在到了朕的面前,還是這麼個樣子。

    從前怎麼不覺得他是這樣的人?

    李世民不禁有些氣惱了︰“哼,不要狡辯,朕的話,也已不管用了嗎?”

    鄧健依舊不慌不忙地道︰“正是因為臣這樣做,有益于陛下,所以臣……”

    李世民皺了皺眉道︰“有益?你來說說看,如何有益了?”

    鄧健便正色道︰“陛下,臣這里已經大抵將竇家抄沒一案查清楚了,臣為陛下揭發了一樁大案,使宵小之徒無所遁形,難道……不是有益嗎?”

    什麼?

    查清楚了?

    許多人懵了。

    李世民也是一頭霧水。

    這查清楚是什麼意思?

    眾人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更多人看向的乃是孫伏伽。

    孫伏伽畢竟是大理寺卿,查案的事,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孫伏伽依舊氣定神閑,哈哈笑道︰“鄧翰林此言,倒是讓老夫有些糊涂了,如此大的案子,怎麼說查清就查清?證據呢?口供呢?還有人證呢?查案,可不是口說無憑的,如若不然,你區區一個翰林,說誰是奸臣,便誰是奸臣了嗎?說誰犯了案子,誰便犯了案子了嗎?”

    他語氣很輕松,讓大家很鎮定。

    鄧健于是慢悠悠的道︰“證據都已帶來了,請陛下……明察秋毫。”

    ………………

    第三章送到,晚點……可能熬夜會早點寫明天的更新,當然,可能會晚一些。大家,還是早點睡吧。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貴公子》,方便以後閱讀唐朝貴公子第四百二十九章︰臣鄧健見過陛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貴公子第四百二十九章︰臣鄧健見過陛下並對唐朝貴公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