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扶余洪的不情之請很簡單。
&esp;那便是希望能和倭國遣唐使、新羅遣唐使一同前去拜見陳正泰。
&esp;讓他單獨見陳正泰,他是不肯的。
&esp;扶余威剛听了,只是笑,他當然清楚,這個扶余洪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esp;現在百濟處于弱勢,風雨飄搖,此次遣唐使入長安,就是要解決百濟國未來的問題。
&esp;若是能和大唐談妥,固然是好。
&esp;可若實在逼不得已,就只能狗急跳牆了。
&esp;百濟國並沒有太多的底牌。
&esp;所以扶余洪很清楚,單獨去拜見陳正泰,勢必會讓陳正泰吃干榨淨。
&esp;眼下百濟人唯一能保證他們百濟國利益的辦法,就是和倭人、新羅人共同進退。
&esp;哪怕就在不久之前,百濟和新羅之間還有矛盾,雙方兵戎相見。
&esp;可是這並不妨礙扶余洪拉上新羅人一道,以此減少大唐對自己的盤剝。
&esp;因為三國距離最近,在扶余洪看來,這一片乃是三國共同的地盤,即便大家是世仇,可是只怕沒有任何一國願意接納大唐將觸手伸進百濟國,往後還那落地生根了。
&esp;他們共同的目標是,大家彼此之間固然有很重大的矛盾,可大唐最好離得遠遠的,大家派出遣唐使,甚至朝貢稱臣都沒有問題,名份上臣服大唐,我上貢自己的特產,你大唐給我賞賜。
&esp;因而在他看來,拉上新羅遣唐使以及倭國遣唐使,這是最好的選擇,百濟國固然已經風雨飄搖,可有了倭國和新羅的撐腰,至少可讓大唐收斂一些。
&esp;這等算計,乃是外交中的常態。
&esp;扶余威剛很清楚,這個計劃,扶余洪必是早在來之前就想好了,也是扶余洪的兩個殺手 之一,此時若是不肯答應,扶余洪寧願僵著,也不願繼續接觸。
&esp;畢竟涉及到了百濟國根本利益的問題,扶余洪只是一個傳聲筒?來之前一定和王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百濟新王商議過了。
&esp;扶余威剛笑道︰“這不合規矩,顯然也不合韓國公的心意。不過……你既堅持?看在你我同一個列祖列宗的份上?索性我便做個主,暫先同意了。”
&esp;扶余洪這才松了口氣?他可不願和扶余威剛一個祖宗。
&esp;于是,扶余洪立即讓人去請倭國和新羅兩個遣唐使。
&esp;這倭國遣唐使乃是犬上三田耜?其實他在貞觀二年時?就來過一次大唐,也算是對大唐有所了解了。
&esp;只不過犬上三田耜雖然在大唐受到了禮遇,李世民也派出了使節隨犬上三田耜東渡倭國,表示友好。
&esp;只可惜……這美好的交流活動很快便戛然而止?大唐的使節抵達了倭國之後?按理應遞交國書,不過按照規矩,需倭王面北行禮,接受國書。倭人顯然認為這對于倭國而言乃是侮辱,于是拒絕接受?雙方爭執不下,唐使見倭人不上道?只好返程。
&esp;因而在歷史上,這倭國第一次派出遣唐使?很不愉快,而倭國方面自居島國?此後也沒將與大唐的交往放在心上?直到三十年之後?等到大唐國力不斷的增強,倭人這才又重新派出遣唐使,第二次就學乖了,願意行藩臣之禮。
&esp;此次,因為出現了大唐水師襲了百濟國這突發情況,倭國內部也是議論紛紛,畢竟大唐水師突然變得強大,既然可以出現在百濟,那麼同樣可能成為倭國的隱患,因而讓犬上三田耜重新出發,前往大唐一探虛實。
&esp;犬上三田耜接受了使命,帶著浩浩蕩蕩的使團出發,這一路,他都和新羅、百濟的遣唐使接觸,顯然對于犬上三田耜而言,他是無法接受大唐的勢力擴張到百濟的!
&esp;百濟與倭國隔海相望,今日大唐徹底控制住了百濟,下一步……可能就使倭國成為他們的囊中之物了。
&esp;三人收拾了一番,便出發陳家。
&esp;這陳家佔地規模極大,又是新宅,雕梁畫棟,亭台樓榭隱在院牆之內,讓這三個使者看著頗有幾分心怯。
&esp;可是人都已經到了,臨陣退縮是不能夠的,于是強打起精神進去!
&esp;陳家下人將他們直接帶到了中堂,陳正泰則已在中堂的主位上坐著了,頭頂著‘積善人家’四字的匾額,這積善人家的匾額,乃是三叔公派人定制的,請的乃是大學士虞世南親自手書,而後再讓人拓下來雕刻。
&esp;有錢了嘛,總是要有點面子的,而且還要顯得有道德,這積善人家四字,恰好與陳家的家風相契,陳大善人的美名,遠播關內外,人盡皆知啊!
&esp;陳正泰坐著,穩如磐石。
&esp;三個遣唐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esp;卻見陳正泰左右,又有四五個人,個個都是侍衛的模樣,分別是婁師德、薛仁貴、甦定方,還有那黑齒常之。
&esp;這四人坐在陳正泰的側邊,眾星捧月一般。
&esp;遣唐使不行禮。
&esp;婁師德便大喝︰“足下何人?見了韓國公,為何不行禮。”
&esp;扶余洪便看著倭國遣唐使犬上三田耜,三國之中,倭國實力最強,所以扶余洪希望犬上三田耜能為自己撐腰。
&esp;犬上三田耜是有和大唐交惡以及打嘴仗經歷的,所以底氣比新羅人還有百濟人更足,他微笑道︰“我奉東方天子之命前來,乃是特使,不宜行禮。”
&esp;婁師德面帶怒容,正想說什麼。
&esp;陳正泰則是擺擺手道︰“不必多禮,都坐下說話吧。”
&esp;三人各自落座。
&esp;陳正泰隨即便道︰“我奉皇帝之命,與三位遣唐使交涉,只是不知,你們的國書可帶來了嗎?”
&esp;犬上三田耜覺得此時貿然進上國書有些不妥,便沒吭聲。
&esp;不過扶余洪倒是有些急了,現在雖然鬧得僵,可事情遲早還得有進展,只要不涉及到百濟的根本利益,早一些進上國書也是理所當然,最好早一些明晰大唐的態度為好。
&esp;于是便道︰“我帶了國書來。”
&esp;說罷,他將國書交給扶余威剛。
&esp;扶余威剛雙手捧著,小心翼翼的進至陳正泰的面前。
&esp;陳正泰接過,飛快的掃了一眼。
&esp;里頭的內容並不新鮮。
&esp;大抵是百濟國願意稱臣,並且派出質子,從此之後願意稱藩朝貢的事。
&esp;再多的條件,也就沒有了。
&esp;當然,其中有一條,是希望大唐能夠善待他們的太上王。
&esp;顯然,百濟國的那位新王有點不厚道啊,他爹被大唐抓來了,也不想討要回去,只為了表示一下孝心,希望大唐以後好好幫他養著。
&esp;陳正泰為這俘來的百濟王表示遺憾,看來他可以去給太上皇李淵湊對了。
&esp;陳正泰看過之後,便隨手將國書拋到了一邊。
&esp;這個舉動很輕佻。
&esp;讓扶余洪皺眉。
&esp;事實上,這國書是在百濟朝廷中爭論了很久才做出的妥協,其中最大的爭議就是派出質子,當時許多百濟人認為這是妥協的太過,這還是王上力排眾議的結果。
&esp;可顯然陳正泰對此極不滿意。
&esp;于是扶余洪看著陳正泰道︰“韓國公以為如何呢?”
&esp;“笑話。”陳正泰毫不猶豫道︰“百濟屢屢挑釁大唐,為虎作倀,現在只稱臣就罷了?既然稱臣,就要有稱臣的樣子,只是派出質子,遠遠不夠。”
&esp;這態度很不客氣。
&esp;只一听就曉得,百濟提出來的條件,大唐遠遠沒有得到滿足。
&esp;扶余洪一時無言,他沒有追問大唐想要提出什麼條件,因為此時追問,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無法回答的境地,倒不如充傻裝楞,所以故意看向倭國遣唐使犬上三田耜。
&esp;犬上三田耜頓時明白了扶余洪的心思,于是與新羅遣唐使交換了一個眼色,才咳嗽一聲道︰“韓國公,百濟國願意稱臣,永結秦晉之好,有何不可呢?大唐處中原之地,沃野千里,莫非還垂涎百濟這區區數百里的土地嗎?大國固然帶甲無數,可是小國自也有保全之法,這大唐與百濟畢竟山長水遠,為何要苦苦相逼呢?”
&esp;他一副和事老的態度。
&esp;不過顯然這犬上三田耜有點軸,你和事就和事,一開口,怎麼更像在故意挑釁一樣?
&esp;陳正泰微笑道︰“小國有什麼保全之法,願聞其詳。”
&esp;扶余洪的臉一下就黑了下來,這特麼的……不就是要故意重提王城淪陷的事嗎?
&esp;犬上三田耜倒是很有底氣︰“這百濟……”
&esp;陳正泰搖頭,打斷道︰“不,我問的不是百濟,我問的乃是貴國。”
&esp;犬上三田耜一听,頓時羞憤,喝道︰“我國乃日出東方之國,非小國。”
&esp;陳正泰卻是似笑非笑地道︰“可在大唐面前,貴國就是小國,所以我才問你,倘若我大唐來征討,貴國有什麼保全之法?”
&esp;這話問的,讓犬上三田耜一時羞怒交加,他很快就明白了陳正泰的意思。
&esp;百濟人拉了倭國和新羅國一起來交涉,本質上就是希望借倭國和新羅來給大唐施壓。
&esp;陳正泰想要逼迫百濟做出讓步,與其專門找百濟人算賬,倒不如……直接找他犬上三田耜,只要壓住了犬上三田耜的氣焰,這百濟人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了。
&esp;犬上三田耜來了兩次大唐,還沒見過有人這般無禮的,不是都說大唐人文明,就算是罵人都拐著彎的嗎?
&esp;犬上三田耜壓抑著火氣,只繃著臉道︰“我奉天子之命,是為了交好而來。”
&esp;“你先回答我的問題。”陳正泰則是冷冷地道︰“貴國有什麼保全之法?”
&esp;犬上三田耜再也控制不住,騰的一下火起,于是咬牙道︰“我國有勇將數百,兵五十萬。”
&esp;當然,這是吹牛。
&esp;陳正泰搖頭︰“勇將,你也是勇將嗎?”
&esp;“我自然不是,只是……”
&esp;“看來你是吹噓。”
&esp;陳正泰笑呵呵的看著犬上三田耜。
&esp;犬上三田耜氣得七竅冒煙,可畢竟是搞外交的,還是深呼吸︰“我是仰慕東土大唐,知此地乃是禮儀之邦……”
&esp;他意思是,我原來以為你們是講禮的,誰曉得如此蠻橫。
&esp;陳正泰嘆息道︰“有一句話,叫以德報德,以怨報怨,這禮是對朋友的,那麼貴國是敵,亦或者是友?”
&esp;犬上三田耜本來漢話就生硬,怎麼可能和陳正泰比?
&esp;這陳正泰缺德之處就在于,平日里耍嘴皮子,踫到了那些御史、清流就慫了,嗯,耍不過嘛!可是對上犬上三田耜,卻幾乎等于是拳打幼兒園,腳踢幼兒園,頓時覺得自己威風無比。
&esp;此時,他繼續道︰“在我大唐眼里,貴國的武士,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莫說是不是真有五十萬,便是百萬,三百萬,也不值一提。”
&esp;犬上三田耜已經氣的戰栗,他惡狠狠道︰“是嗎?”
&esp;陳正泰高傲地道︰“不知貴國使團,可有你所言的驍將嗎?”
&esp;犬上三田耜還真有,畢竟是東渡大唐,使團里自是帶了不少驍勇的武士。
&esp;于是犬上三田耜冷笑道︰“我國風行比武較藝,一較高下,韓國公如此有自信,那麼……不妨就請你們的將軍來比一比,我听聞貴國有秦瓊、程咬金等,擅長一些刀劍之術,倒是很想討教。”
&esp;陳正泰用一種近似于羞辱似的目光看著他,老半天才道︰“和秦將軍、程將軍比,你也配?”
&esp;犬上三田耜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激動,不要激動。
&esp;陳正泰隨即又道︰“我這里,倒是有幾個護衛和為我陳家看大門的隨扈,你隨便點一個,讓他們來和你的武士來比一比吧,倘若輸了,我自當將你待為上賓,可若是贏了,當如何?”
&esp;犬上三田耜冷笑的掃了一眼陳正泰身邊幾個‘護衛’,面色獰然起來!
&esp;他算是听出來了,這是故意羞辱他呢。
&esp;陳正泰顯然在打著一手好算盤,要壓過倭人一頭,就得用這種方法。
&esp;倭人最擅長的就是好勇斗狠,國內得武士,也是比武成風,對于那些劍術刀法的武士,他們恨不得將這些人供起來,這也是犬上三田耜所謂自傲的本錢。
&esp;用魔法打敗魔法,才能讓人服氣。
&esp;只要壓過了倭國,這百濟也就變成案板上的魚肉,乖乖的接受大唐的條件了。
&esp;…………
&esp;昨天第三更送到,睡一覺,然後更今天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