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鑒

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懿紀念館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曉雲 本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懿紀念館

    他皺了皺眉頭,道,「我也沒感覺到。」

    她一本正經道,「好奇怪啊,這條江,江里有不明且強大的力量,還有……好吃的冰糕。」

    聞言,瞿星言臉上飛起一抹霞紅。

    說著,陳月歆撇了撇嘴,垂下頭道,「這水可太冷了,你下回把我丟進去之前能不能先跟我商量一下呀?」

    瞿星言也低聲道,「你最後不也把我騙下去了嗎?」

    「嘿嘿……」她笑了笑,道,「被你發現了~」

    外頭傳來張霏霏的呼喚聲,道,「月歆!瞿先生!弄好了嗎?船快要靠岸了!」

    兩人相視一眼,迅速整理了儀容儀表,應了聲便走了出去。

    不多時,船舶靠岸,六人依次下了船。

    遠看時,虎山猶如靜臥江上的明珠,近看時才發覺,它並不小,站在山腳下向上望去,也是難以看到盡頭,霧氣繚繞,好在有多處人工修葺的路,還有指示牌,看得出虎山景區往來游客還是不少的。

    按照指示牌,眾人很快找到了通往商懿紀念館的路。

    一路上,汪文迪和張霏霏在前頭評述虎山風景,自是愉悅,賀端陽雖是不煩瞿星言了,但卻變著法子的跟陳月歆套近乎,瞿星言和熊巍走在最後,幾乎沒有什麼交談。

    陳月歆也是個生性不喜歡跟別人太過親近的人,但她到底是個面冷心熱的,即便高傲如斯,卻受不了別人軟磨硬泡,加上礙著賀端陽的身份與面子,還是時不時的會回上那麼一兩句話。

    賀端陽當然不是為了跟她交朋友的,只是想先跟她混熟了,好打听瞿星言的喜好罷了,不然萬一一個不小心踩到他的雷區,說不準下一個進江水里洗澡的就是自己了。

    總的來說,前面歡聲笑語,中間尬聊,後頭就干脆沒聲了。

    越往上溫度越低,不過好在光線還是比較充足,幾人走走看看,大約向上爬了個把鐘頭,便有一條延伸出來的石子小徑,通向不遠處的景點。

    圓形的石拱門上雕著精巧復雜的繡花,不高的圍牆上嵌著鏤空的木窗,頗有一番誰家別院的韻味。

    走進拱門,便能看見主建築屋檐下的匾額上有‘商懿紀念館大字。

    左右兩邊各有三處耳房,大約是放的一些展覽品之類。

    賀端陽行使了她的‘夫人特權“,主動去和此處的景觀負責人打了招呼,獲得了他們一行人可以隨意觀賞的待遇。

    幾人先去了主屋。

    這屋子設計的非常巧妙,從外面看似乎也就是一間普通的平房,走進去才發現里面采用的是蜂窩的構建方法,將不大的空間每一處都最大的利用起來,呈放了叫人目不暇接的繡工樣品。

    與尋常的展覽館不同,這里面的每一樣展品旁邊都沒有任何的文字說明,有的僅僅是作品本身。

    一番游覽下來,不但感嘆于東西的美妙絕倫,又沒有精神上需要接收新知識的負擔,簡直就是一場單純、純粹的視覺盛宴。

    最巧妙的是,天花板上有六面小小的鏡子。

    「這六面鏡子是做什麼用的?」張霏霏問道。

    汪文迪環顧四周,猜測道,「牆壁上有方形的孔,你仔細看看,可以分為上下兩排,下面那一排的底部,也有鏡子。」

    瞿星言也觀察了一會兒,接話道,「孔中的鏡子也有角度,應該是用來反射什麼光的,可能是這里的一個特色吧。」

    「哎呀,咱們星言就是聰明!」賀端陽這才開口做了說明,將此處設計娓娓道來,「這個孔是用來反射太陽光的,但是現在看不到這個景象。」

    「為什麼?」陳月歆問道。

    賀端陽一臉邀功的看著瞿星言,道,「因為只有在春分那天,落日的余暉投射過來的時候,才能觸發這一設置,下面那排的孔會將落日的光芒投到天花板的鏡子上,頂上的鏡子再將光二次傳遞,通過上面那一排孔投出去。」

    「出去之後,正好會照到旁邊的那些小屋子里。」

    「也就是說,只有春分、晴天、落日的那極短的時間,旁邊的小屋子里會有六幅作品同時被點亮,要是踫上陰天或下雨,也就看不見了,一年一次,堪稱絕景。」

    陳月歆想了想,道,「春分?那是看不到了,還有兩個多月呢,一年一回,這也太難了。」

    「應該是一年兩回,春分和秋分的太陽直射點是一致的。」瞿星言冷聲道。

    賀端陽奉承道,「咱們星言就是厲害,人長的帥,又聰明,還這麼內斂……」

    她的話被瞿星言一個銳利的眼神打斷,只得連忙剎車改口,清了清嗓子,道,「咳咳,其實是這樣的,星言說的呢,是沒錯的,但是商懿紀念館在秋分那天是閉館的,所以秋分是見不到的。」

    「為什麼?」熊巍問道。

    「據說是因為商懿本身,她去世前留有一本手書,其中說她希望她死後,後人無需紀念她的生辰,能夠記住她的忌日就行了。」賀端陽想起自己初次來的時候,也向導游提出過同樣的問題。

    她接著道,「商懿生于秋分,卒于春分。」

    無論什麼時候,話題只要一與死亡有關,總會顯得那麼沉重。

    張霏霏主動提議道,「我們再去旁邊看看吧。」

    幾人紛紛點頭,直奔右邊第一間小房去了。

    相比于大堂來講,這屋內便顯得有些昏暗,陳列的東西有幾本老舊的書、一個手工制作的風箏、一個木馬的模型,上面有馬頭,底下有輪子,看樣子像小孩子能玩的那種。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漆黑的作品。

    汪文迪回頭望了望這作品正對著的牆壁,上面果然有一個透光的孔。

    沒等他開口,賀端陽便道,「雖然你們看不見春分六光的奇景,但我可以給你們介紹介紹,那六光照向的是哪六幅作品。」

    說著,她又問道,「你們誰有打火機嗎?」

    「要打火機干嘛?手機的手電筒不行嗎?」陳月歆問道。

    賀端陽搖了搖頭,道,「這上面的材料非常特殊,要用自然強光照射,陽光、火焰一類,手電筒的光照沒有用。」

    汪文迪稍加思索,從背後變出一盒火柴來,遞給了賀端陽。

    她接過火柴,劃著兩根。

    火光瞬燃,她驚呼道,「哇,你這火柴光也太亮了,我還以為得劃完這一盒才能把這幅作品看個大概呢!」

    在火光照耀下,繡品的本來面貌呈現在了眾人面前。

    這針線的手法略顯粗糙,能看清繡的大概就是屋子里擺放的那個馬模型,但雖然粗糙,整體看上去還是很不錯的,細節也非常到位。

    「這是商懿還叫商蕤賓的時候繡的,好像她那會兒才……八歲吧。」賀端陽解說道。

    從年齡上來論,八歲能繡出這樣的作品,算得上是極有天分的了,而且後來商懿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繡“與‘畫“融為一體,繡品如畫,看上去活靈活現,她什麼都能繡,大到山川草木,小到花鳥蟲魚。

    欣賞完了第一幅作品,眾人扭頭便去了第二間屋子。

    按照同樣的辦法,他們得以看見了第二幅作品的真顏。

    這幅作品簡單得多,上面只有繡出來的兩個字——

    ‘懿“與‘德“。

    旁邊還有一些竹葉與蘭花點綴,清新脫俗、風雅大方。

    「看見後面那一排沒?」賀端陽指了指後面的牆壁,在接近天花板的高度處列了一排繡品,總共四幅。

    第一幅繡的是兒孫滿堂,簇擁著一位華貴的婦人,寄語為‘兒孫楚楚賀生辰“。

    第二幅繡的是一顆明珠並兩枚壽桃,祥雲裊裊,一派奇景,寄語為‘千間廣廈連雲起,一顆明珠入掌新“。

    第三幅繡的是月垂日升,一方墨山,一棵挺立的孤松,寄語為‘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第四幅繡的是熱鬧的宴席,席間有兩人捧上至寶,奉與最高位之人,寄語為‘彩繡題壽誕,佳句願平安“。

    「這便是當年商蕤賓進宮,賀皇太後生辰所貢的四幅繡品,題為‘福仙壽安“。」賀端陽補充道。

    其余幾人對此事皆有所聞,畢竟是商懿人生的最大轉折,只要有心留意史書,便都讀過相關記載。

    當日這‘福仙壽安“哄得皇太後大喜,力壓番邦異域的珍貴貢品、珠寶玉器無數,拔得頭籌,皇太後心悅之下,親賜‘懿“‘德“二字,並稱商蕤賓為‘天下繡女之範“。

    「皇太後為什麼賜她倆字,選一個賜她不就行了?」陳月歆好奇問道。

    瞿星言答道,「不是賜給她一個人的,當時陪著她一同進宮的,是她的青梅竹馬,原名子季暑的,兩人得了兩字,改名為商懿和子德,太後又當場賜婚。」

    「後來呢?」她接著問道。

    賀端陽立即答道,「太後賜名賜婚,在那會兒可是天大的榮耀,兩人奉旨成婚,又是兩小無猜的感情,肯定很幸福的,而且子季暑本身就是個畫家,商懿的很多繡品,原畫都是出自他之手,這可不是琴瑟和諧嗎?」

    ︰.x

    為您提供大神準時不早退的阿潔的《風華鑒》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懿紀念館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風華鑒》,方便以後閱讀風華鑒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懿紀念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風華鑒第四百一十二章 商懿紀念館並對風華鑒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