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爾穆的“情報”讓澤拉斯相當緊張。
雖然澤拉斯很清楚自家麾下沙盜們的德行,知道他們多半為了避免被自己懲罰而夸大了敵人的情況,但考慮到對方卻是出現在了前面,那至少關于“戰斗力可靠、有補給”的情報應該是真的吧?
而偏偏澤拉斯自己這邊戰斗力不可靠,補給捉急!
所以,進行了簡單的實力對比之後,澤拉斯認為自己必須主動出擊、速戰速決。
畢竟按照戰斗之前的規劃,澤拉斯從走私和零售渠道得到的物資只能供應隊伍拿下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在澤拉斯的戰略規劃之中,只要自己拿下了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勢力橫跨整個北恕瑞瑪,哪怕接下來老老實實發展農業和商業,自己也能經營起來了。
然而,現在隨著阿茲爾軍隊的出現,這份計劃已然無法實現——理論上說,這種情況下,他最好的選擇應該是停止攻擊計劃,轉而坐山觀虎斗,但很可惜,澤拉斯不能這麼做,龐大的沙盜軍團固然威勢不俗,但同時也是上上下下數十萬張嘴巴啊!
不進攻,不劫掠,不拿下泰利什尼和卑爾居恩這兩個重要的農業種植區,澤拉斯和麾下的沙盜遲早會餓死的,現在大軍已然集結,部分物資已經下發,箭在弦上一時不得不發。
退?
這時候退了,發下去的物資可收不上來,澤拉斯為了換取這些零零碎碎的軍資已經刮地三尺,如果想要再進行下一波攻勢,恐怕他需要去和烈陽教派火並、刮烈陽神廟上的黃金才行!
所以,當斷則斷,趁著沙盜們目前士氣還可以,加快腳步先搶佔阿卡拉山脈南麓的綠洲、切斷阿茲爾的後續補給才是正道。
很快,一道道命令發布了下去,原本還在後面慢慢掃蕩的沙盜不得不被迫加速前進——當然,為了達到全軍集結,同步出發的效果,澤拉斯再次下發了一大批物資補給。
得到了軍糧軍餉的沙盜們終于加快了速度,三天之後,他們終于抵達了之前發生戰斗的那片綠洲。
……………………
“就是這麼?”
看著面前已經是一片狼藉的綠洲,澤拉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幾天之後,他已經弄清了周圍的地形——這一處規模不算太大但也不小的綠洲是整個阿卡拉山脈最南邊的綠洲。
而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代表著如果阿茲爾想要構築一條縱貫大塞沙漠的補給線,這處綠洲就會是他的橋頭堡。
正是基于這一判斷,澤拉斯才會付出大量的軍糧軍餉,集結大軍一擁而上——在他的判斷之中,這里應該是阿茲爾的必守之地,因為這里被佔領的話,對方的補給線就會出大問題!
然而,面前的情況顯然和澤拉斯所預期的完全不同,整個綠洲遭受了嚴重的人為破壞,除了少數赤身露體的沙盜之外,並沒有任何一個阿茲爾麾下士兵的蹤跡,怎麼看怎麼詭異。
這是怎麼回事?
對方放棄了這片綠洲麼?
可如果放棄了這片綠洲的話……那代表著補給線的長度要直接延長上百里,這可不是一段輕易可以維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