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的奴隸自然不能和之前一樣做工,為了展示自己的“慷慨與進步”,澤拉斯將這些奴隸作為了“展覽樣本”,白白地養活了十幾萬張嘴。
而這些嘴巴很快就拖垮了澤拉斯的後勤,哪怕大肆抄掠,依舊填不上這個巨大的窟窿。
另一邊,在福光島上的會議已經圓滿結束了,針對澤拉斯,諸多勢力求同存異,達成了一系列帶有強烈針對性的封鎖協議。
貿易開始斷絕。
雖然有一些不要命的走私商人依舊在金錢的誘惑下,向納施拉美出口糧食補給,但在諾克薩斯和比爾吉特沃的雙重封鎖下,這些商人很快就被明典正刑,在一番殺雞儆猴之後,納施拉美和烏澤里斯終于徹底沒有了大宗糧食進口。
這對澤拉斯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自打恕瑞瑪帝國崩潰以來,恕瑞瑪的糧食就極大程度的依賴于進口——為什麼恕瑞瑪繁榮的城市大多位于大陸北岸?
因為這里海運發達,可以支撐起大城市。
否則在恕瑞瑪的內陸,僅僅憑著少數的綠洲和艱難的放牧,怎麼可能輕易的養活恕瑞瑪人?
就算是可哈利河周圍,恕瑞瑪人也大多以村落的形式居住,嚴酷的物質環境極大程度的限制了恕瑞瑪人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恕瑞瑪北部大力發展著手工業、紡織業和制造業,依靠著工藝品、仿制品、金屬制品以及礦石,換取外貿的糧食,這才誕生了包括卡拉曼達、烏澤里斯、納施拉美在內的一些列大型商業城市。
而隨著澤拉斯攻擊烏澤里斯,諾克薩斯帝國先一步官方禁止了與恕瑞瑪的糧食貿易;在納施拉美陷落之後,參與禁運的多了德瑪西亞和艾歐尼亞。
沒有了德瑪西亞和艾歐尼亞的廉價糧食,恕瑞瑪北部很快出現了饑荒。
大規模糧食進口的國家,一旦被封鎖,那吃飯就會直接成為問題。
短時間內澤拉斯還能依靠著本地人屯糧的習慣,吃一吃陳糧,但這些陳糧可不是無限的!
再這樣下去,一旦大軍斷炊,恐怕澤拉斯不低頭也得低頭了。
可以想象,到時候奴隸們會發現,口口聲聲解放自己的人原來並不能養活自己,反而是“成為神 的奴僕”才能吃飽穿暖,那事情的結果將會如何自然就不言而喻。
焦急的澤拉斯迫切的想要找到一條出路,但前期大步擴張的缺陷接二連三的暴雷,各地民眾大規模逃亡,沙盜內部開始山頭林立,烈陽教派又在那煽風點火的唱紅臉……
無奈的澤拉斯思索再三,終于下定決心有所妥協。
至于說怎麼妥協……
向烈陽教派妥協是不可能的了,雖然雙方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撕破臉皮,但經此一事總歸是同床異夢,澤拉斯不可能任由教團更加深入的干涉自己麾下的事物。
而既然不能向烈陽教派妥協,澤拉斯很快就將注意力放在了一些在改朝換代之中足夠機靈的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