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整一層樓中彌漫著飯菜香味,其他女人們吃得並不算很開心。
&esp;她們不時看一眼窗戶邊角落出的桌子,盤算要不要回家叫自己的男人給做飯?
&esp;再想想,又放棄,估計會挨打。
&esp;“李郎,以後不要總給我做飯,別人家的男人不做。”永穆公主不想被人說成悍婦。
&esp;“男人做飯,男人自己的時候會做,妻子不在身邊,又沒有錢,只得自己做。”李易想起兩個人。
&esp;一個杜甫,杜甫各種逃難的時候,吃橡子,還有山藥,不然餓……
&esp;據說他的死因是因為吃了一頓太飽的飯,然後就沒挺過來。
&esp;另一個是甦軾,甦軾亦有窮困潦倒的時候,黨爭他佔優勢收拾別人收拾得恨,等別人佔上風,他挨收拾得也狠。
&esp;不過他比較頑強,被政敵不停地挪地方,為了讓他不適應地方的氣候而快點死。
&esp;歷史上劉幽求就是這麼掛的,一會兒安排的這個地方,一會兒又給折騰到別的地方。
&esp;他生氣,又旅途勞累,不習慣環境,死了。
&esp;甦軾不是,甦軾牛逼著呢,自己都能把自己給折騰病了,並且寫詩玩兒。
&esp;在湖北黃州當個破小官的時候,寫‘莫听穿林打葉聲……一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感冒了……
&esp;還寫了赤壁賦,念奴嬌的‘大江東去浪淘盡……’
&esp;之後又被一竿子給支到海南島,在大宋時絕對不屬于好地方,他在那里也寫詩,還開學堂。
&esp;東坡肉就是他弄出來的,饞啊,沒有牛羊肉吃,只能吃豬肉。
&esp;李易覺得李白估計也會做飯,李白可不僅僅會寫詩,他出生的地方需要武力保障自己的安全。
&esp;李白自己能溜達,拿著劍,殺個兔子什麼的估計經常事兒。
&esp;“萬一有人說呢!”永穆公主不認識李白杜甫,更不用說未出生的甦軾……
&esp;“听別人的話去改變,自己給旁人活著?水泥地面確實要潑水,再過些日子,燙腳。”
&esp;李易看到還有百姓光腳走路,連雙草鞋都不穿,心中不舒服。
&esp;“看到那個人沒?問他為什麼不穿鞋。”
&esp;李易認為自己所在的地方,大家都應該過得好一點。
&esp;侍女嗖地跑出去,下樓梯的時候一手扶著樓梯的扶手,直接蹦,手在扶手上唰唰唰倒。
&esp;李易︰“……”
&esp;他滿滿的回憶,曾經在學校,他也這樣玩兒過,十多米的斜著向下的距離,倒著就落地,沒事兒。
&esp;還有屁股搭在上面出溜下去,反正怎麼‘作’就怎麼來。
&esp;男子很快被追上,站在那里與侍女說話。
&esp;侍女跑回來,男子等在原地。
&esp;“東主,他說他只有一個人。昨天剛來長安,沒找到活計,在棚子吃不要錢的黑面包片,晚上住那。”侍女給出原因。
&esp;“我給他找個活兒,問他會編草鞋不?不會安排他去學,學一天,編草鞋。
&esp;說起來,我想到一套編草鞋的工具,普通不要求很漂亮的,能穿幾天的草鞋,一天能編出來五六十雙。
&esp;要是編好的,一天一雙也編不出來,我畫圖,放到報紙上。”
&esp;李易一听人家剛來,還沒找到工作,安排吧,你都派人去問了。
&esp;用稻草編的草鞋,速度可快了,穿幾天就壞。
&esp;旁邊的侍女趕緊找東西,同時一直守在旁邊的侍女繼續在小本本上記。
&esp;記李易和永穆公主說的話,今天見一無鞋的者,令人詢問,出編草鞋工具。
&esp;東西取來,李易在指上唰唰開畫,速度快,,不需要比例尺,只要標出數據即可。
&esp;“拿到旁邊的一個工盟的地方,叫他們造,距離近,這破玩意兒不值得莊上師傅們動手。”
&esp;李易制作的編草鞋一套工具,結構簡單,不用手去捋線,有專門的捋線小木頭扣。
&esp;把稻草編成繩子,一般是搓,李易給的工具是幾縷稻草直接一劃,中間的位置受力旋轉,從上劃到下,繩子出來。
&esp;當然,這種繩子受力強度大不行,保證壞。
&esp;關鍵速度快,熟練工,一天編一百雙草鞋跟玩似的。
&esp;“李郎,這些個是作什麼的?”永穆公主指著長短不一下面一端連軸的有凹槽木片問。
&esp;“腳長,草鞋不得適合別人的腳麼?需要一個長短的繩子多少次,每次應該遞減遞增的量,有公式的,計算出來就是不同的搖多少下。
&esp;本來有一個就夠,我怕他們腦袋不好用,算不過來,直接制作一堆,搖吧。
&esp;這個是束線器,這個叫旋轉編繩器、勾線器、上下交叉一次引線器。
&esp;時間其實浪費在整理草上面了,真正編的話,工具來回換,放在手邊。”
&esp;李易介紹每一樣工具的用途,為了追求速度,能多方便就多方便。
&esp;“要是流水線作業,每個人只負責一個步驟,是不是更快?”永穆公主瞬間想到分工合作的便捷。
&esp;“是!”李易給永穆公主一個贊許的眼神。
&esp;小蘭跟著說︰“組織起來人,一起干。”
&esp;李易也給小蘭一個認同的表情,但卻說︰“做那麼多草鞋干啥?我畫出來工具圖紙,是給人一種思路。
&esp;能用在編草鞋上,就能編其他的東西,咱們很快有大量的兔子肉、兔子皮,拿兔子皮制作鞋。
&esp;鞋底就是竹片、木片上面再加細麻編的輔底兒。
&esp;要是在京兆府趕路,軟幫軟底兒的全皮鞋也行,走別的路硌腳。
&esp;氈子底兒還成,兔毛能做氈子,豬毛……豬毛制作刷子比較好。”
&esp;“編草鞋不賺錢,他編了有什麼用?”小蘭嘟著嘴兒問。
&esp;“我給他錢,他編完放在各坊的外面,誰正好鞋壞了,拿一雙走。
&esp;咱大唐許多地方,村子里的人都會編出草鞋掛房檐下或柵欄上。
&esp;尤其是一些山路多的地方,村與村之間走動,準備好鞋子,別人不可能隨身帶錢,交換又不方便,就拿了走。
&esp;等這個村子的人到別的村子時鞋壞了,也拿一雙。
&esp;沒有人會多拿,拿著多累呀,回家自己就能編了。”
&esp;李易給大唐人講解大唐的風土人情,永穆公主和小蘭根本不知道。
&esp;大唐根本沒有專門賣草鞋這個行業,賣別的鞋行,草鞋怎麼算錢?一錢兩雙?
&esp;要是賣草席子,或者其他的麻鞋、皮鞋,搭一雙草鞋還行。
&esp;除非用的草不同,並且編得細密、結實,想當藝術品賣,做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