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衙門不動是為善(第二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衙門不動是為善(第二更)

    &esp;隊伍走得不快,渭南縣的縣令提前得到了消息。

    &esp;他是上一批連著州府的官員和縣里的官員一起被拿下後新上任的。

    &esp;叫鄭伊勤,此刻他很慌張。

    &esp;他倒不認為自己犯了什麼錯誤,他知道上一任怎麼下去的。

    &esp;州府都沒有機會掙扎,全沒了。

    &esp;李易要來了,在路上就問百姓有沒有冤情,他想干什麼?

    &esp;“去查,看看有冤情沒?”鄭伊勤找到縣丞、主簿和縣尉。

    &esp;三個人一同搖頭,縣尉出聲︰“哪里會有冤情?當地有李家莊子收購的東西,按照以前李易的辦法賺錢。

    &esp;真有冤情,送東西的百姓去李家莊子的時候難道不會說?他們能為我們保密?”

    &esp;“是呀,現在整個華州,還有同州,都知道李易有多大的能耐。”縣丞跟著說。

    &esp;主簿只是點頭,他敢保證,自己的賬沒有任何問題。

    &esp;“百姓家中房子有被大雪壓塌的?”鄭伊勤又問。

    &esp;大家還是搖頭,縣尉回答︰“那一次水災,房子全好好修過,百姓有了錢,許多人家新蓋房子。”

    &esp;“前幾天我專門去溜達了一圈,百姓家中牲畜數量增加,他們制作青貯。”主簿補充。

    &esp;鄭伊勤看縣丞,縣丞攤手︰“前幾天你自己還說,今年沒用使用庸的令,百姓已經把路和河堤給弄差不多了。”

    &esp;“對,對,今年縣里沒招呼百姓干活,百姓自己干。哎呀,算不算失職?”

    &esp;鄭伊勤疑神疑鬼的,害怕。

    &esp;以前修路或修河堤,官府出令,百姓一人一年有二十天的庸,不像旁邊的京兆府,庸和調全取消了。

    &esp;實際情況,不用衙門操心,百姓看到路不好,有人組織。

    &esp;負責賣本地土特產的到李家莊子的人招呼百姓,一起把路修一修。

    &esp;路不好耽誤運輸,運輸不便利,賺錢少。

    &esp;河道因為淹過一次,不想再被淹,同樣有人出錢。

    &esp;不少人家還新蓋的房子,原來房子不好的也修,順便在旁邊加屋子。

    &esp;百姓不指望官府,自己能辦的趕緊辦了。

    &esp;要是再淹,把官員殺一批,有什麼用?房子還不是被泡了?

    &esp;官府唯一做的事情只有把庫房打開,取出來工具給百姓。

    &esp;百姓拿著去干活,整個鄭縣被收拾得利利索索。

    &esp;下雪,百姓自己看哪條路需要留雪跑雪橇,其他的地方的雪給清理干淨。

    &esp;河道上面不允許隨便倒垃圾,還指望著在河上跑運輸。

    &esp;鄭縣如今就是這麼個情況,叫人覺得不可思議。

    &esp;“不會,百姓總去李家莊子,他們難道不說?你以為收拾我們,需要李易親自過來?他是路過。”

    &esp;縣丞十分無奈,縣令咋變得膽小如鼠了?

    &esp;鄭伊勤站在那里想想,長出口氣︰“對,百姓之所以會自己干活,還是李家莊子給出的主意。”

    &esp;“李東主要來了,大家趕緊看看哪里不好,收拾收拾。”

    &esp;“明天上午李東主的隊伍就會到,現在掃掃街。”

    &esp;“咱們給李東主做頓飯吃吧,每次去李家莊子,咱們都能吃上好飯菜。”

    &esp;“人太多了,加起來六千人是不?听他們說是,光羽林飛騎就五千。”

    &esp;“咱們人更多,一家出點東西,沒有李東主,咱們過的是什麼日子?”

    &esp;“好,按照錢多錢少來出,大戶多拿。”

    &esp;“大戶會答應嗎?”

    &esp;“會呀,我是老成,縣里我家業最大。”

    &esp;“老成啊,你戴著帽子,眼楮都快看不到了,沒認出來。”

    &esp;鄭伊勤正在研究如何迎接李易,外面百姓的喊聲隱約傳進來。

    &esp;“百姓在組織,咱們怎麼辦?”鄭伊勤又慌了。

    &esp;其實他挺穩住,不然不會把他安排到鄭縣。

    &esp;宰相來他都不會緊張成這樣,李易跟宰相不一樣,宰相有人可以彈劾,誰會彈劾李易?

    &esp;即便宰相想收拾人,得有個證據。

    &esp;李易一句話的事情,甚至不用跟別人說,對百姓喊一嗓子,估計百姓能把衙門的官員活活咬死。

    &esp;“不用管,听我的,衙門不管,衙門組織起來,叫官員命令,百姓自發,才能顯出李易的厲害。”

    &esp;縣尉想到了一個情況,縣里不出頭。

    &esp;不代表縣里沒能力,而是告訴其他人,李易得到的待遇屬于他自己。

    &esp;縣里領頭,豈不是顯得百姓沒辦法才去接待李易麼?

    &esp;“對,咱們看著。”主簿也想通了。

    &esp;“真,真行?”鄭伊勤需要別人再推一下。

    &esp;“行!”縣丞篤定。

    &esp;“好,好吧!”鄭伊勤攥了攥拳頭,臉色有些發白。

    &esp;他很珍惜現在的官職,鄭縣的縣令。

    &esp;在別的地方,縣令想辦點什麼事情,總找不到好的方法,眼看著百姓過苦日子,光著急,沒有用。

    &esp;在鄭縣,當初拿下州府官員後,李易親自坐鎮,把所有的縣的發展模式全給確定下來了。

    &esp;百姓只要照著做,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那些模式有多厲害。

    &esp;自己只要蕭規曹隨,看著百姓的日子一天天變好,很有成就感。

    &esp;鄭伊勤自己都不清楚,他真正害怕李易的並非李易彈劾別人容易,而是李易留下來的發展規劃。

    &esp;李易當時只在州府幫忙幾天,到如今,還按照李易的辦法來行事,並且沒有錯誤。

    &esp;幾日的工作量,把整個州府的各縣擺弄明白了,又能持續發展,這是什麼能力?

    &esp;自己沒什麼大的建樹,李易過來看,不用彈劾,說一句‘官員怎麼就沒想出新的東西?’。

    &esp;自己是主動辭官,還是厚著臉皮?

    &esp;外面的百姓不曉得州府里面的情況,他們就在衙門口商議事情,這里的場地大。

    &esp;大家討論著每家出多少東西,包括馬的草料。

    &esp;大戶多出,按照家庭經濟條件。

    &esp;最差的,可以出工,別拿錢和物品了,留著自己過日子。

    &esp;至于縣衙門,百姓覺得非常好,沒搗亂。

    &esp;是的,百姓的想的簡單,縣衙門的人老實呆著,什麼事情都不用管。

    &esp;該修路我們自己修,該護堤我們自己護,我們知道怎麼干。

    &esp;需要交的租子……不交,免了,遭災,免三年,說好了的。

    &esp;“不要著急,諸位,李東主的隊伍速度慢,今天晚上才能到渭南,明天中午時候差不多到咱們這里,有時間。”

    &esp;老成大聲吆喝,他賺得最多,所以很想見李易一面。

    &esp;去里李家莊子,他沒看到李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衙門不動是為善(第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衙門不動是為善(第二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