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後裔

建文謎蹤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陣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大力金剛掌 本章︰建文謎蹤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陣

    ,最快更新茅山後裔 !

    出于保險起見,張國忠並沒冒然出洞,而是事先向洞外的“大開間”里放了一枚照明彈。在照明彈的強光下,張國忠算是把里面的大洞看了個明白,原來這個洞穴的空間論大小遠不如“磔池”,甚至比後晉那個藏寶洞的“大堂”還要小上一圈,雕像所在的地下湖也沒想象中的大,目測面積甚至還不到一千平米。

    “你不是說這比那個‘磔池’還大一圈麼?”照明彈強光未熄之際,老劉頭也鑽出了小洞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種感覺……”張國忠打著手電不斷打量著四周,“師兄,你發現了麼?這的石壁……好像長了一層東西!”

    “長了一層東西?”老劉頭用手電照了照,只見身後的岩壁上確實有一層黑乎乎毛楂楂的東西,“這能長什麼東西?苔蘚?”

    “苔蘚?”此時秦戈和大手劉也鑽出了石洞,干脆把一架大功率探照燈架在了洞口,打開電源,一束強光直沖洞頂,只見洞頂的岩壁似乎也長了一層一樣的東西。

    “這絕這不是苔蘚,苔蘚不可能生在這地方!”張國忠伸手在身後的石壁上抹了一把,感覺手上濕乎乎,就好比抹了一把爛棉花一樣,放在鼻子前聞了聞,沒什麼味道,“第一次來,我沒發現有這個……”

    “這麼說,這東西都是你走以後長的……?”老劉頭一皺眉,也伸手在岩壁上抹了一把,打著手電仔細照了照手心,“這他娘的是什麼玩意?兩三天能長這麼多?”

    “有可能是以前就有。我第一次來沒注意而已!”張國忠道。

    “這應該是一種菌類植物!”此時秦戈也注意到了牆上長的東西,“在茅山術里,能長在這種地方的菌類植物只有一種!”

    “啥?”老劉頭一愣。

    “燈芯草!”秦戈微微一笑,看來此人一直以來確實沒少研究茅山術,竟然能認出連老劉頭和張國忠都不認識的“燈芯草”。“難道你們不知道?”

    “燈芯草?”張國忠心中一動,當年倒是听戴金雙提起過這東西,按當年茅山馬思甲老爺子的理解,這東西有傳播怨氣的作用,日本那個‘和平共榮社’也曾經利用燈芯草的此種特性在徐州戰區制造瘟疫,莫非日本人進過這個洞?

    “燈芯草!?莫非……真有……那個陣?”老劉頭的聲音似乎有些顫抖。“國忠,快!你說的那個雕像在哪?”

    “就在咱們正前!”順著張國忠手指的方向,秦戈調整了一下探照燈的角度,只見一個黑影陰森森的立在水里,在探照燈冷藍色的光線下甚是恐怖。“師兄。你說真有什麼陣?”

    “這個洞,跟趙金舟沒啥關系!”老劉頭並沒回答張國忠的問題,而是橫起手中的七星劍小心翼翼的走向雕像,“趙金舟就是個幌子!這個陣不是為他布的!”

    “劉兄弟,如果有任何情況,就用這個砍!”張國忠把巨闕劍遞給了大手劉,自己則端起慶泰劍跟在了老劉頭的身後,“師兄。你說這話什麼意思?”

    “國忠,師傅當年跟你說過沒說過有個‘百步回魂陣’?”老劉頭道。

    “沒有!”張國忠環顧左右,似乎沒什麼動靜。“為什麼叫回魂陣?還魂?”

    “錯!”老劉頭道,“這個鎮關鍵不在于回魂,而在百步!”

    “百步?”張國忠下意識的看了看周圍,一百步大概有一百米的長度,此時這個山洞的直徑倒真是差不多,“這個陣是干嘛的?”

    “成……仙!”老劉頭一字一顫道。“趙觀山*,听說過沒?”

    “趙觀山!?”張國忠一愣。手里的劍險些沒掉到地上……

    修真入道,最大的目標無外乎“成仙”。除了“修真”、“煉丹”這些傳統的修仙理論方法之外,還有一種被廣為認同的成仙理論便是“十善為仙”,意思就是說十世的善人便可修成仙果,這種說法無異于大大降低了成仙的門檻,言外之意哪怕是普通老百姓,只要當十輩子的好人也能成神仙,就當時的修道圈子而言,這種說法無疑是瘋狂且及其“反動”的,既然多做點好事就能成仙,還修哪門子道?其性質簡直就如同在中世紀的歐洲宣揚“不信耶穌照樣能上天堂”的理論一樣,然而提出這個瘋狂理論的人,就是那位傳說中的趙觀山。

    提出“十世為仙”的“瘋狂”理論之後,趙觀山便頂著四面八方的壓力開始著手證實這一理論,然而一個人怎麼可能用一世的生命證實“十世”之後將會發生的結果呢?就在整個道門抱著看笑話的心情關注趙觀山的實驗結果時,這趙觀山竟然宣布這一理論已經得到了驗證,並邀請包括自己的老師蕭抱珍*、王重陽*、李仙縝*等十數位道門台柱級人物赴蒼岩山觀果,三個月之後,這十數位道門宗師竟然無一例外的肯定了趙觀山的實驗成果,並一致給出了“卻為其理,無可辯焉”的結論,意思就是說確實是這麼回事,沒什麼可商量的。

    消息傳出,道門震撼,大家一是驚在這種荒謬的理論竟然是真的,二是驚在趙觀山竟然真的能在短時間內驗證十世之後所發生的事並且得到這些道門首腦們的一致認可。

    震驚之余,江湖上對于趙觀山的“實驗方法”也是猜測四起,甚至連當時一致沉迷于道法研究的宋徽宗趙佶也不惜先後三次下詔想宣趙觀山進宮想看個究竟,卻始終沒能找到趙觀山本人。

    然而就在此時,與外界的騷動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那些受邀親離現場的宗師大腕們的守口如瓶,這些人顯然不願意透露其中細節,理由無一例外皆是“驚為非道之捷徑,不至無道于真修”,言外之意趙觀山的實驗確實是能夠證明“十世為仙”是成仙的捷徑,但實驗本身卻不應當成為現今道門中人投機取巧的借口,(實驗方法)如果大白天下的話,僅用數月之修即可完成十世之為,以後誰還修道?當然,這只是這些宗師們的一面之詞,後人甚至有過猜測,就是這些宗師們有可能只見到了“試驗結果”而並未親眼見到試驗過程,更有些“憤青”甚至猜測是這些宗師大聖們很有可能是從頭到尾全程觀看了試驗過程,只不過水平有限誰都沒看懂,又不好意思說自己看不懂,才被迫認可趙觀山的。

    總而言之,直到最後這些宗師門一一歸仙,趙觀山驗證“十善為仙”理論的具體方法,始終都是一個謎。

    據傳說在“十善為仙”的理論得到驗證後不久,這趙觀山又乘勝追擊提出了“十惡為妖”的配套論調,就好比陳景潤先證實“1+2=3”之後再次沖擊“1+1=2”一樣,但與“十善為仙”理論不同的是,“十惡為妖”最終並沒有得到像前者那樣的有力驗證,就連趙觀山本人在提出這個猜想之後也銷聲匿跡于江湖了。然而礙于“十善為仙”的理論已經得到了驗證,所以“十惡為妖”雖然直到現今仍然處在“猜想”狀態,卻被人們與“十善為仙”放在了一起,當做成型的理論傳承了上千年。

    “百步回魂陣,莫非是李觀山做實驗的陣法?”張國忠已經猜的差不多了。

    “都這麼說!”老劉頭道,“這個陣名是晚清年間龍虎山的游方散人童苦瞻起的,道光年間那個童苦瞻在雲游蒼岩山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岩洞,岩壁上有太一派祖師爺蕭抱珍的題詩,明擺著就是當年趙觀山驗證‘十世為仙’的山洞,山洞方圓百步,應該跟這個洞差不多,而且那個山洞跟這里一樣,也有水,也長了不少的‘燈芯草’!”

    “那個山洞里也有雕像和一池子的死玉?”張國忠問道。

    “這倒沒听說!”此時老劉頭已經走到了雕像跟前,“如果這個洞里布的也是‘百步回魂陣’,那秘密應該都在這個雕像里!”說罷,老劉頭把七星劍背在了背後,掏出手電開始在雕像上一寸一寸的找。

    “師兄,你找啥呢?”看老劉頭用手扒著“玉衣”的玉片找的挺帶勁,張國忠也不由自主的跟著一塊找了起來,但卻不知道要找什麼。

    “傻子,這個雕像不可能是實心的鐵疙瘩!”老劉頭道,“里邊肯定有東西,而且肯定是雕像鑄好之後再放進去的!我找找有沒有機關暗門什麼的,能往里放東西!”

    注解*︰

    *趙觀山︰生卒年不詳,江西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太一教著名散人,自幼師從太一祖師蕭抱珍,後雲游四海,號觀山子、癲道人、真乾仙人,

    *蕭抱珍︰(?--1166),金代道士,道教太一道(也稱太乙道)的創始人。又名元升,衛州(今治河南衛輝)人,原從真人處授秘,演化為“太一三元法”,遂在衛州自立教傳道。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後改名�驉@種 鰨 籃胖匱餱櫻 食僕踔匱簟1彼文┘┬紫萄簦 襠攣饗萄簦┐笪捍迦耍 瀾倘 媾紗詞既恕br />
    *李仙縝︰(1105—?),字生林,號仙縝。浙江天台人,北宋道學家、養生家,師從神霄派宗師林靈素,著有《混元靈注經》、《天空星行經》等。(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茅山後裔》,方便以後閱讀茅山後裔建文謎蹤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茅山後裔建文謎蹤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陣並對茅山後裔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