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最年輕的開國縣公
不說長安城外的李鈺為了解救良家婦女而忙的熱火朝天,兩三天里馬不停蹄的去清算一個接一個的肥羊寺廟,只說這邊皇城里的李世民還在和秦王府出身的一大群文武商量大事!
總算是說完了大事,李世民順口就把話題引到了嫡親大子李鈺的身上,他不得不提呀,皇帝也有皇帝的煩惱,這幾日皇後長孫氏,天天給皇帝煮粥什麼的,日日都要親自下廚,每天三次請安準時準點,卻一句話不提李鈺的事情。
李世民心里跟明鏡一樣,什麼都清楚明白,這是又跑來給他兒子要爵位的,長孫氏一直不提,可手下的人忍不住多嘴了兩句,提了提自家縣侯最近的功勞什麼的!
長孫氏立馬當場呵斥,說是管教不嚴,下頭人肆意妄為,立馬就要把身邊的老人夜慶芝推出去打板子。
李世民豈能任由皇後把她最心疼的老人,忠心耿耿一輩子的貼心人兒打死打殘?再說了皇後雖然聲嚴色厲,可書房里的宮人哪個敢上去真的抓走把皇後帶大的老一輩人物?那跟找死有什麼區別?
無奈之下的李世民只能出聲阻攔,替夜慶芝求情,皇後這才放過夜總管一命,罰了一年的例子錢了事兒。
李世民也知道,皇後這次真的急了,再不反應,恐怕帝後不合,于後宮不和睦,對朝廷也很是不利!于是說完正經事兒,一句話就拐到了李鈺身上。
“好了,說完了重要的事情,再來說說李大郎的功勞該怎麼上賞賜的事兒吧,這回又一次解決了燃眉之急,和一些隱藏的禍患,咱們君臣同喜,朝廷也喜,我朝初立,正該獎懲分明,是非公論,叫天下人信服的時候。
有藍田縣侯李鈺重開絲綢之路有功,為朝廷積極招攬西域甲等戰馬回歸,不可不獎勵也。
這兩日我也同兩位僕射並幾位文臣武將考量過了,決定加封藍田縣侯李鈺,為藍田縣開國縣公,另加實封食邑三千戶,不知諸位愛卿意下如何,盡可敞開言路多提建議,無忌你先來說說吧。”
長孫無忌早就知道今天的正經主題其實就是給李鈺提升爵位的事情,昨天和皇帝陛下商量了半夜才敲定今天這些賞賜,他怎能不知輕重?皇帝剛說完話長孫無忌就假模假樣的站了起來。
“臣遵旨。”
李世民的話說完直接誰也不看,順手取了一個奏本,看的津津有味。
說實話李世民也多少有點不好意思的,在座的一百多人全是秦王府出身的忠臣老臣,個個都是把腦袋瓜子別到褲腰帶上玩命到現在,許多戰功赫赫的將軍都卡在縣侯和縣伯這里死活上不去。
還有一些文臣還是個縣男爵位呢,這會給一個十六歲的孩子整個公爺,怎麼說呢這是……
別說李世民不好意思了,一听皇帝陛下的賞賜,文武群臣都瞪大了眼楮,許多人都倒抽一口冷氣。
好家伙!知道擋不住李鈺升遷的,絲綢之路源源不斷的弄回來戰馬,和其他貨物,朝廷的稅收可是步步高升,人家的功勞明擺著的,提升一下也有情可原,可是居然還是帶著開國兩個字,這也太離譜了吧?
這要是再有十年二十年,還不給封個?
食邑三千戶?這可是從一品國公的檔次了?這麼多人有幾個是這種待遇的?實封啊?還三千戶?
這偏心眼兒的也明顯了吧這?
好多文武大臣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眼神里看到了一絲不甘心,和一絲不公平。
秦瓊也知道今天的事情,為了避嫌進來就躲在角落里坐著一語不發,這會兒干脆閉上了眼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養自己的神。
程咬金高興的哈哈大笑,還沒笑玩呢就瞅見皇帝陛下黑著臉來瞪自己,趕緊又低下了頭。
長孫無忌想都不想直接開口;
“啟稟陛下,臣贊同陛下的話,我朝初立,若是有功不獎勵,有過不懲處,恐怕于朝廷不利,于陛下的江山社稷不利,李大朗忠心朝廷,忠心君王之事,且無有過失,皆功勞也,若是不獎勵恐怕天下百姓都失去了對皇帝的忠心,恐怕所有人都要失望感嘆,不再相信朝廷,所以臣覺得陛下的封賞整好合適,如此也能刺激其他臣子,爭先恐後的效仿左右,大利也。”
雖然在場的文武大臣都沒有胡亂說話,更沒有不對勁兒的表情,可是心里都很不以為意!
你贊同?你長孫無忌就是個馬屁精,皇帝陛下放個屁你都會贊同的,誰還不知道了,封就封吧,人家李大朗本來就功勞很大,可也不必說著必須封不封就要對朝廷不利的話來吧?
不封能咋滴?亡國?
還什麼刺激其他臣子效忠陛下,效忠朝廷,我們都踏馬把腦袋瓜子別褲腰帶上生活的人,哪個不忠心?
不就是會掙幾個錢嗎?
能掙錢就是好啊!
李世民如何不知這些跟了自己多年的老部下的心思?醞釀了好大一會兒才又重新開口;
“兩位僕射覺得意下如何?兩位李愛卿呢?”
杜如晦瀟灑的站了起來;
“啟稟陛下,臣附議。”
杜如晦都開口了,房玄齡也二話沒說,干脆利索的點了點頭;
“臣附議。”
李靖表面上一副十分贊同的表情站了起來,心里卻是平靜的猜測著;
“能不附議嗎?明擺著都是定局的事兒,皇後殿下最近忙上忙下的給兒子要爵位,長安城都傳遍了,哪個不知道此事?
這會誰要是不同意,唱反調,恐怕以後就再也沒有晉升的機會了,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這是你的親生大子,誰敢唱反調,不但要得罪皇後殿下,還要得罪皇帝你了。
李靖心平氣和的笑著;
“陛下聖明,李大朗有功于朝廷,應該獎勵,臣附議,若是不長不短的扔著,恐怕百姓多說閑話,以後的日子誰還敢來立功了?”
李世民開心的笑著;
“愛卿說的很是有理,按說他個潑皮是不值當一個縣公的,再說年齡也太小了些,起初我還很是反對的,到現在朕也不太贊同,人太小,這爵位嗎……也太高了些,唉……”
看吧?
皇帝陛下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誰敢多嘴一句?
李世績不等皇帝感嘆完畢,立馬跟著開腔;
“啟稟陛下,不可不獎勵,古語有雲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李縣公為了朝廷,拿出許多秘法,又鞠躬盡瘁,不獎勵難以和天下人交代的。”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