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演技派實力派
李世民也不得不顧及一些皇後的想法,他也怕正妻誤會自己心性涼薄,一點兒土地不想給那潑皮,趕緊對著長孫無忌說道;
“無忌你有何奇思妙想,既能順了那潑皮的心意,給他一萬兩萬畝的土地田產,叫他高高興興的耕種,又能安撫住悠悠眾口,朕也能少操心一些了!”
“額,啟稟陛下臣正在努力的想對策,臣正在想正在想。”
“那就快點想出來,那潑皮畢竟還是朕的義子呢,況且又負責著朝廷白酒的買賣,于情于理這點要求都得滿足他的,就按照兩萬畝地計算吧,不過要想個不讓朝廷有後患的法子才行。”
“這個……,陛下臣……”
“沒有這個那個,愛卿別說話了,還是趕緊想辦法吧!”
盡管李世民乃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至尊,可是看著結發妻子黑的不能再黑的臉色,只能把燙手的山芋踢出去了,死道友不死貧道就行,為了緩解尷尬李世民還把一萬畝提高到了兩萬畝……
長孫無忌也是苦不堪言的,陛下剛說要自己想辦法,皇後妹妹的黑臉就立馬扭過來盯著自己,長孫無忌只能低著頭苦苦思索。
長孫皇後身邊的夜慶芝看著緊張的局勢害怕殿下把事情弄得過了頭,趕緊小聲提醒;
“殿下,咱們昨個借楊妃的書還沒有還呢,要不……咱們今兒個拿過去還了?”
長孫皇後還沒來得及答應那邊的長孫無忌立馬一拍大腿;
“陛下,啟稟陛下,臣想到了個完全的法子。”
“哦?快快說來。”
“遵旨,臣覺得咱們可以這樣,借給李大朗兩萬畝地耕種,產出谷子好拿去釀酒,如此土地依然還是朝廷的,事實上李大朗卻擁有了兩萬畝良田可以耕種多產,這樣一來朝廷並沒有虧損土地,其他人也沒有理由效仿,來找借口貪婪朝廷的產業了,畢竟白酒買賣朝廷已經有了,別人想要借口也無處下手,陛下您看這樣如何?”
李世民臉色明顯一喜;
“好!愛卿此計甚秒,就這樣進行下去好了,明天無忌你就安排戶部的官員先把附近的土地田產找出來,然後下去丈量,分給他就是了。”
“臣遵旨!”
長孫無忌用眼角的余光看到自家妹子的臉色明顯緩和了許多,心里才輕松一些,他自家的妹子當然知道的最是清楚不過了。
這妹子雖說和藹可親,處處親和所有人,可那是表面,實際上這皇後妹妹一旦認定的事情就會一條路走到底,和那李大朗如出一轍,除非你叫他心里痛快,否則他非收拾你不可。
長孫皇後勉強笑了笑扭過身子看著皇帝;
“啟稟陛下,朝廷的事妾身一介女流是不會多嘴一句的,只是那潑皮前十幾日還來了書信,說是奴僕太多田地又太少,總不夠吃的樣子……
這借朝廷的土地耕種出來也是給朝廷釀酒用的,總不好拿著朝廷的谷子去養活他的家奴吧?
妾身真是憂心如焚的,這天下誰不知道他一堆的人馬?男女老少個個都要指靠他生活的,小小年紀就承擔了這如許多的重擔,壓的喘不過來氣,弄個秘法釀酒結果給了朝廷,又弄個水泥紅磚又要交給朝廷,再折騰個高產的法子吧又要效忠君王……妾身……”
長孫皇後說到最後已經心疼的泣不成聲了,不停的拿著手里的絲巾擦拭著眼角。
李世民听得也是心中有愧,可不是嘛,白酒的秘法給了朝廷一半份子,剩下的還要去和一堆重臣們分……
水泥紅磚的秘法前陣子剛說要交給朝廷,這里才折騰出來個耕種的法子吧,又要無償的拿出來,想要點補償吧,朝廷又說借給他一些良田,算來算去那潑皮居然一點好處都沒有到手……
長孫無忌听著妹子的話,話里話外都是覺得不公平至極,也紅著臉低下了頭,可不是嘛!
白酒的份子自己也有份,絲綢之路自己也弄了三十多車貨物,耕種之法又是自己獻計,又親手去藍田要回來的,結果給人家好處的時候,自己又想了個計策,借給人家!這會兒皇後妹妹看著似乎是黯然淚下,實際上熟悉皇後的人都知道,這是認真起來了……
至于李鈺的田地不夠,奴僕吃不飽的事情,無非就是長孫皇後較真兒的理由借口罷啦,大家都是聰明人,听話听音兒,沒必要去抓住這句不丟的。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輕聲安慰道;
“皇後莫要憂心,這不是還沒有商量好的嘛,剛才是說的要借給他,但是至于借多少,實際測量多少,還不是無忌說了算的?”給他多量個千……兩三千畝又沒人去計較核查,這不也算是補償他一回了?”
李世民本來想說給李大朗多量千把畝地的,可是看著皇後的情況似乎是有些不大對勁兒,就立刻改口說成了兩三千畝,長孫皇後這才緩和了臉色;
“陛下明鑒,這朝廷里的事情,妾身女流之輩,按照祖宗們傳下來的規矩是不能插手多嘴的,一切但憑陛下安排就是,妾身還有些許事情要去處置,就不打擾陛下和重臣討論國事了。”
“好,皇後自去之。”
“臣恭送皇後殿下。”
“兄長不必多禮,日後還要請兄長多加照顧我兒才是。”
長孫皇後陰陽怪氣的回了長孫無忌一句,扭頭就帶著一群人馬離開了寢宮而去,長孫無忌尷尬的看著皇帝陛下,橫豎都覺得不得勁!
“陛下要不臣也請退……”
看著皇後帶人離開李世民擺了擺手;
“你莫要著急著回去,事情都沒有說明白呢,那潑皮說明後兩日安排從來那些耕種的熟手?”
“回陛下,正是如此,李大朗親口說的,臣也沒有听錯一個字兒。”
李世民站了起來不停的走動著;
“這夏收剛過去幾天,你說李大郎的耕種秘法拿來之後,該當如何?”
“啟稟陛下,臣以為越快越好,朝廷要盡快熟悉一切,還要天下州道的能人也得學會,再回去教授四海的農人,這都要花費時間的,若是不趕在秋糧耕種之前學會,恐怕……恐怕難擋秋收的蝗災和繼續下去的旱情吶!”
“唉……這布棚高產之法,確實可以抵擋未來的蝗災,可是這旱情若是持續下去,如之奈何?靠近河流的田地還可以接水車之利灌溉,那不靠近河流的地方,叫天下農人怎麼解決?”
“陛下,這個……這個……臣愚笨實在想不出什麼對抗旱情的辦法了。”
“對了無忌你手下的官員去藍田回來,就沒說李大朗的所有事情?”
“啊?說了呀陛下,還都寫了奏本,沒來得及呈上給陛下呢,昨天他們才寫好上交過來,臣沒來得及看呢,就去了藍田。”
“朕覺得李大朗肯定有不靠近河流的土地,那麼他所有的土地都是產量驚人的話,其中必定有別的方法,無忌你先別著急回去歇息,快叫人拿來戶部官員的所有奏本,咱們君臣連夜查看,找出不靠近河流的那些土地,看看到底產量多少,若是一石或者兩石,還罷啦,超過這個數目就說明朕猜測的一點不錯,那潑皮還有隱藏的手段沒有公開現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