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老鼠∼賊
“兄長,小弟有禮了。”
李鈺進了蕭統的家的大門,在院子里就開始行禮。
“哎呀,是賢弟來了,愚兄還禮了,賢弟快快屋里請。”
吃過早飯的蕭統,還在新鮮這座大院子的各個房間,昨晚與鄰居們暢飲半夜,蕭統還未來得及觀看,這新家新宅。
今日起來吃過飯,才來得及仔細查看,越看心里越是舒坦,干淨的庭院,除了兩三個留著種樹的土窩,其他地方,連一點泥巴都找不到。
水泥地面,打造的平整結實,妻妾老小對這新居,除了滿意,還是滿意。
就是長安縣衙,和這里比起來,也成了可比窩棚的存在。
老母親住的榻上,溫暖如春,這邊燒火那邊,整個屋里都是暖和的,還不見一絲煙燻火燎的氣味。
正自開心,卻見李大朗,已經到了院子里。
“兄長,不知伯母,可曾起來,待小弟前去問個安,咱們兄弟也好說些正事。”
听到這里,蕭統立刻正了身子,欠下了腰身;
“有勞賢弟掛念,家慈已經起身,也吃過了的。”
帶著李鈺進入正堂東邊,上首的屋里,李鈺還未進去,就听見那老婦人的聲音,蒼老中帶著喜悅;
“可是吾兒大朗來了?”
幾步走進屋內,那慈祥的老婦人,坐在干淨的榻上,正微笑的看著門口,等待著李鈺的進入。
“見過伯母,伯母安好。”
“吾兒快些起身,哪來這麼多規矩。”
慈祥的老婦人,急忙伸手,虛扶在半空中。
“伯母,昨日車馬勞頓幾個時辰,又換了居住之地,也不知伯母安歇的可好,又是否習慣?”
老婦人親熱的拉住李鈺的手臂,開心的笑道;
“好好好,有勞吾兒惦記,還多虧了你的照顧,這一家老小,不但免去了回川蜀的辛苦,
還能住上這等氣派的新宅,當真是喜事一樁,老身更是一切都好。
只是,吾兒這個頭,卻並不高大,
平日里,可要多吃一些肉食才行,有道是,身大力不虧,長高高的最好。”
李鈺還未搭話,搬進新居的蕭統,就興奮的插了一句;
“阿娘,賢弟才止十幾歲,以後還要長……”
“放肆,老身自和佷兒說話,還要你來提醒不成,
只搬個新宅,就叫你得意忘形至此,連規律禮儀都不顧了,成何體統!這以後還能當大器?”
老婦人對兒子輕易的插話,明顯是有些不滿的情緒,輕聲呵斥了幾句,臉上掛起一副不開心的表情。
蕭統這一句話沒說完,就被放肆兩個字打斷,他知道,已經惹了禍事,
趕緊彎下腰,直等自家母親將話訓完,才小聲相勸;
“請阿娘息怒,阿娘息怒,兒再也不敢了。”
蕭統的兩個妻妾,在外頭听到屋里的動靜,連忙進來,
見自家男人正在受訓,也不好說話,規規矩矩的伺候在榻邊。
這漢朝蕭何的後代,當真是規矩嚴謹,做母親的說話,
蕭統作為兒子,都不能胡亂插嘴,李鈺直感嘆,這家規門風真是叫人羨慕至極。
為了替蕭統解圍,李鈺趕緊對老太太說道;
“啟稟伯母,佷兒想與兄長說些話,還要托付一些大事。”
床榻上的老婦人,又切換了一副溫和的笑臉出來;
“快去,莫要為了老婆子耽誤了大事。”
“那伯母,我們這就去了。”
“好好,
鐵牛,老身與你嘮叨幾句。”
“是,阿娘請講當面,兒謹記教誨。”
正要轉身離開的蕭統,又停了腳步,重新站好,態度恭敬無比。
既然有話要說,李鈺也就安靜的等待一邊。
老婦人望著窗外,面色平靜,說話四平八穩,仿佛又想起了祖先的榮光;
“咱們蕭氏一門,也輝煌過一百多年,跟著漢王打拼天下。
也曾位列公侯,如今沒落了,老身也知道,乃是天意如此,
正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永遠好,風光了一百多年,已經很是不錯了,哪能祖祖輩輩都風光下去。
汝在長安任縣令之時,也辛勞為民,勤政奉公,老身心里清楚的很。
奈何時不待我,也是天命不該在這一代,重新收拾家族榮耀。
非汝之過,如今你離開官場,跟了大朗來到藍田,老身是有些遺憾的,祖先的風光恐怕很難在你手里恢復了。
不過,咱們身後沒有什麼後盾靠山,憑借你一人之力,想有一番作為,實在不易。
眼下這樣也好,一來,離開了官場是非,一家老小也跟著踏實,
這其二嘛,跟著大朗你也可以積累一些家財,為蕭氏子孫,創下些許基業,以便後世子孫,時機成熟之日,厚積薄發。
日後跟了大朗,還要像在長安縣上那般,嚴己律身,規矩做人,本分行事,莫要手長,去抓那些不屬于自己的銀錢,汝可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