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553章 太後震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笑澄明 本章︰第553章 太後震怒

    &esp;內閣靜謐,劉健悵然長嘆幾聲。

    &esp;書案上擺放著今早送進宮里的疏奏,宛平、大興等順天府所管轄的地方州縣,送疏奏和彈章進宮。

    &esp;嚴成錦打開宛平的疏奏,縣令楊屈進言,取締鹽引,將引發何種弊端雲雲。

    &esp;宛平和大興的疏奏,需經過順天府才能呈入內閣,說明劉慶已看過。

    &esp;不管清官和貪官,對取締鹽引皆一視同仁,少有支持的聲音。

    &esp;文官慌張地抱著一沓疏奏進來︰“劉公,保定府加急送入京的。”

    &esp;保定府多為晉商,鹽引是晉商的根本。

    &esp;不必翻看,又是勸諫朝廷的疏奏。

    &esp;嚴成錦十分詫異︰“無人支持取締鹽引?”

    &esp;劉健瞪大眼楮,氣得胡子抖了抖︰“你說什麼胡話呢!”

    &esp;老夫砸了你的飯碗,你願意嗎?!

    &esp;家中也有經營粗鹽的買賣,朝廷取締了鹽引,意味著要轉行做其他買賣,否則,家道將一落千丈。

    &esp;許多士紳和官紳面臨的問題,大抵與劉健相同。

    &esp;李東陽就不會,父輩是軍戶,留給他的,僅是一個連普通百姓都不如的軍籍,更遑論家中有生意。

    &esp;謝遷心事重重,天下反對的聲音一片,若陛下一意孤行……

    &esp;嚴成錦杵在一旁,自顧自地翻開疏奏。

    &esp;看到全是彈劾朱厚照的,他就放心了。

    &esp;庭院里傳來急促的腳步,幾個小太監沖入值房︰“嚴大人,可算找到您了,陛下讓您和內閣三位大人,一同去仁壽宮。”

    &esp;連太後都干政了?

    &esp;李東陽三人相視一嚴,起身前往仁壽宮。

    &esp;仁壽宮殿前,十二監的掌印太監跪倒在金磚上,身後是各監大�。

    &esp;嚴成錦心中恍然,難怪陛下沒有去奉天殿。

    &esp;宮中兩大勢力一同勸諫,這在大明開朝以來,歷歷可數。

    &esp;此時,仁壽宮內,

    &esp;小太監們將頭低到胸口,不敢發出絲毫聲響,氣氛嚴肅緊張。

    &esp;臥榻上,周太後正襟危坐,嘆然︰“高皇帝為將鹽引立為剛法,斬殺了多少人,你是皇帝,哀家自不會多言,就怕會逼得天下大亂。”

    &esp;“皇祖母多慮了,朕未決意廢除。”弘治皇帝感到壓力巨大。

    &esp;土地、鹽政和海禁,是高祖立定的舊制中,最根本的祖制。

    &esp;就算不傷及天下士紳的利益,百官以此鉗脅,也難以廢除。

    &esp;周太後詫異地抬頭︰“太子怎會突然請乞取締鹽引?”

    &esp;“太子受了都察院都御史的教唆,穩定鹽價迫在眉睫,說起來,也怪朕。”弘治皇帝呼吸變得沉重。

    &esp;弘治銀票流通後,引發士紳惶恐,才致鹽價上漲。

    &esp;此時,嚴成錦和劉健三人走進殿中,朝周太後和弘治皇帝行禮。

    &esp;周太後看向李東陽三人,有些責怪︰“三位師傅器識宏宇,豈會不知取締鹽引,會牽扯天下,危及太平?”

    &esp;李東陽微微低著頭,不置一詞。

    &esp;劉健和謝遷頷首,雖說是李東陽諫言,但他們並不落井下石,出聲責備。

    &esp;嚴成錦低著頭,能感受到陛下和周太後灼熱的目光。

    &esp;“你就是都察院都御史吧?朝中大臣,豈可攀附太子攝政,抬起頭來!”

    &esp;周太後的聲音,徒然變得嚴厲起來。

    &esp;早知如此,就告假在府上躺尸了,失策……嚴成錦微微抬頭,抱之以平靜。

    &esp;“哀家見過你?”

    &esp;嚴成錦道︰“太後還夸贊過臣穩重,給臣升過官。”

    &esp;“你為何要廢除鹽引?哀家想听听。”

    &esp;大殿突然安靜下來。

    &esp;弘治皇帝和李東陽幾人,將目光投到嚴成錦身上。

    &esp;安靜,還是安靜。

    &esp;周太後詫異望向弘治皇帝︰“他為何不說話?!”

    &esp;“此子在醞釀,皇祖母稍安勿躁。”弘治皇帝輕車路熟,沒好氣道。

    &esp;李東陽三人朝嚴成錦,露出鄙夷的神情,你說不說?一盤棋都要下完了。

    &esp;又安靜了片刻。

    &esp;嚴成錦思索良久,才微微有了幾分把握︰“臣妄言,還請太後恕罪!”

    &esp;就這?

    &esp;弘治皇帝傻眼了,還以為此子會長篇大論,力理據爭。

    &esp;李東陽和劉健露出錯愕的神情,想這三個字,要這般久嗎?

    &esp;不愧是你……

    &esp;周太後對嚴成錦稍有好感,知道此子不是奸惡之人,擺擺手吩咐︰“皇帝定奪吧,都退下了,讓十二監的伴伴也散去,哀家想睡會兒。”

    &esp;弘治皇帝站起身來,朝周太後微微躬身,走出仁壽宮。

    &esp;嚴成錦幾人緊隨其後。

    &esp;殿門外,十二監的伴伴見陛下出來,忙哭嚎大喊︰“還請陛下,以天下為重!”

    &esp;“還請陛下以天下為重!不可廢除鹽引啊!”

    &esp;後宮,充斥著如和尚念經般的聲音。

    &esp;弘治皇帝心煩意亂,示意蕭敬將他們驅散。

    &esp;奉天殿跪著一眾大臣,宮中無一處清淨。

    &esp;回到暖閣,

    &esp;弘治皇帝剛坐下,順天府劉慶走入殿中,雙手捧著染紅的白布,滿是憂慮︰“陛下!”

    &esp;一股腥臭的血味,在大殿中蔓延開來。

    &esp;引得嚴成錦和李東陽紛紛側頭,緊緊盯著那白布。

    &esp;“這是什麼?”

    &esp;劉慶嘆息︰“京城士紳的萬人血書,勸止陛下取締鹽引。”

    &esp;弘治皇帝既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坊間士紳會有所動作,而意外的是,竟以血書的方式與朝廷相抗。

    &esp;李東陽捋著胡須,稍微平復心情。

    &esp;嚴成錦想溜了,

    &esp;可闖了這麼大的禍,弘治皇帝豈會這麼輕易放過他?

    &esp;“嚴卿家,朕不信你未料到如此地步,為何還要讓太子進言啊!”

    &esp;若非這個家伙屢次立功,在朝中無人可頂替,還清廉如水,弘治皇帝早已將他關入詔獄。

    &esp;但此刻,弘治皇帝也是壓抑著怒火。

    &esp;劉慶向嚴成錦遞過眼神,原來是你小子?

    &esp;大殿安靜片刻,嚴成錦思索片刻,才道︰“敢問陛下,士紳對于朝廷重要?”

    &esp;“士紳對朝廷,自然重要!”

    &esp;“再敢問陛下,為何重要?!”

    &esp;弘治皇帝皺著眉頭,依舊耐著性子︰“士紳手中掌控銀兩,朝廷的開支用度,九邊支給,離不開銀子!”

    &esp;看向嚴成錦,這麼淺顯的道理,此子怎會不懂?

    &esp;嚴成錦躬身作揖︰“不錯,以鹽引為例,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鹽在大明極為稀缺,且需要鹽引,才能販售。

    &esp;商人和士紳在運輸和販鹽的經營中,牟取暴利。

    &esp;敢問,百年,甚至二百年之後會如何?”

    &esp;朝廷受制于士紳,是因為士紳手中有大量的銀子。

    &esp;而販鹽,會讓士紳的銀子,越來越多。

    &esp;劉健靈光乍現,疑惑︰“你是說,士紳會愈發牽制朝廷?”

    &esp;劉公你錯了,二百年之後,大明會滅亡。

    &esp;原因之一,是沒銀子打仗。

    &esp;但嚴成錦就算有十個後手,也不敢這麼說。

    &esp;“劉公說的不錯,朝廷會愈加受士紳牽制。

    &esp;為何不由朝廷來掌控銀子,牽制士紳?

    &esp;朝廷販鹽,不僅能穩定鹽價,還能收取大量銀子充盈國庫,何樂不為?”

    &esp;平靜的聲音,回蕩于大殿,響在眾人耳畔。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慎重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慎重開始第553章 太後震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第553章 太後震怒並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