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549章 天下大亂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笑澄明 本章︰第549章 天下大亂

    &esp;王恕一直呆在南直隸,嚴成錦問道︰“王公猜測是誰?”

    &esp;“老夫不知道。”

    &esp;老夫知道還讓你查干什麼!王恕面色認真。

    &esp;“無確鑿證據,讓本官如何查?王公回去吧。”

    &esp;江南有火器需求的人,只有寧王,別人吃飽了撐的買火器?嚴成錦猜八成是他。

    &esp;四年前,就知道寧王有一天會造反,為何本官不抓?

    &esp;這就好比知道有人要犯罪,但他卻遲遲不動手,你總不能先把他關到局子里去。

    &esp;所以,王越來向他揭舉,也無用。

    &esp;王恕捋著胡須︰“可知,老夫為何認出你的轎子?

    &esp;老夫是特意入京的。”

    &esp;嚴成錦看向王恕,可以篤定,這老頭應當是入京找他。

    &esp;否則,豈會街頭初次踫見,就認出他的轎子。

    &esp;王恕一定調查過他,身為四朝元老,在京城留有門生故吏,並不奇怪。

    &esp;“王公不妨直說?”

    &esp;“東南和內省要大亂。

    &esp;傳聞白銀要貶值,加上流通弘治銀票,東南的鹽商,已開始大量囤積鹽引。

    &esp;鹽商停止向內地各省供鹽,百姓無鹽可食,內省的鹽價,又會上漲,手頭稍寬裕的大戶,再過一段時間,也會為吃鹽發愁。”

    &esp;王恕一本正經︰“這些,都是傳聞白銀貶值的緣故。”

    &esp;鹽引,是朝廷發放的憑證,有鹽引才能賣鹽。

    &esp;這就決定了,坊間的鹽是有一定數量。

    &esp;商人怕手里的銀子貶值,換成了鹽引,以求保值,甚至賺銀子。

    &esp;這就好比他將白銀,全部換成宅邸和田地,一個道理。

    &esp;嚴成錦蹙眉︰“朝廷沒有奏報。”

    &esp;“奏報很快就會入京了!”王恕眸中閃過不容置疑地目光。

    &esp;嚴成錦提防地看著王恕,王恕彈劾過的官員不計其數,能活到今日,定然是有城府的。

    &esp;“王公為何偏偏要找本官?”

    &esp;“本官看你實誠。”

    &esp;……

    &esp;東暖閣,

    &esp;天寒了,蕭敬小心翼翼在弘治皇帝的膝蓋,蓋上一張薄衾,陛下獨自一人在暖閣時,舍不得燒地龍。

    &esp;“陛下,方才王恕和太子去了嚴府。”

    &esp;弘治皇帝微微怔了一下,轉頭看向蕭敬。

    &esp;蕭敬吞吞吐吐︰“兩人還、還把嚴府的宅門拆了,嚴成錦說要宮里賠銀子……”

    &esp;闖官宅就罷了,還把別人的門給卸了?弘治皇帝僵在御座上,王師傅品行端正,怎會干這種勾當,太子唆使的?

    &esp;“王師傅昨日才罵嚴成錦,去嚴府做什麼?”

    &esp;“奴婢不知,王公似乎有要事,要見嚴成錦,才將門卸了。”蕭敬道。

    &esp;他在英宗朝時,就認識王恕,那時,還是司禮監的小太監。

    &esp;但歷經英宗、代宗和憲宗朝,與王恕一起共事。

    &esp;憑他對王恕的了解,只怕是有事才去見嚴成錦。

    &esp;正在這時,內閣值房。

    &esp;劉健翻開松江府傳回的疏奏,驟然瞳孔一縮︰“東南有大事了。”

    &esp;少見劉公這般失態,李東陽走過來,只見疏奏︰

    &esp;沿海各府奸商,乞以長蘆舊引十七萬,每引納銀五分,買各場余鹽,兩淮之地,舊引至一百五十萬,鹽法大壞……

    &esp;謝遷蹙著眉頭︰“陝西和雲貴傳回的奏報,鹽每大引漲至五百貫,百姓無鹽可食。”

    &esp;劉健和李東陽錯愕,兩件事,實則是一件事。

    &esp;東南的鹽商破壞鹽法,導致了內省各地的鹽價,大幅上漲。

    &esp;怎麼會突然如此?

    &esp;很快,三人拿著疏奏來到東暖閣。

    &esp;弘治皇帝看了兩本疏奏後,怒不可遏︰“奸商橫行江湖,東南各府官員,竟置之不顧。”

    &esp;可是漸漸冷靜下來後,覺得有些奇怪。

    &esp;“將戶部召來……不,將九卿召來。”

    &esp;不多時,嚴成錦隨著小太監來到殿中。

    &esp;听聞鹽法大壞,東南沿海的鹽商,請乞了鹽引,卻不賣鹽。

    &esp;內陸各省的百姓,沒有鹽可以吃,粗鹽的價錢,漲得快與精鹽一樣了,比股票還夸張。

    &esp;和王恕說的一樣。

    &esp;八卿眉頭緊皺,唯獨嚴成錦面色如常,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都察院的經濟司,可有辦法督管?”

    &esp;辦法當然有,那就是朝廷統一售鹽,不讓私人販賣。

    &esp;這樣天下各地的鹽價,都一樣,不分沿海和內陸。

    &esp;不會因為經濟的因素,波動鹽價。

    &esp;但,這等于切了士紳和官員的大動脈。

    &esp;士紳和官員向朝廷請乞鹽引,到各地販賣,賺得盆滿缽滿。

    &esp;鹽引沒了,士紳和官員的飯碗也砸了,比天下推行攤丁入畝,還要狠十倍百倍。

    &esp;誰說就是傻子。

    &esp;嚴成錦微微躬身︰“臣還要仔細想想。”

    &esp;李東陽嘆息︰“這是請乞鹽引太多的緣故。昔日太祖寶鈔流通,故而物賤鈔貴,交易甚便。

    &esp;如今用了新票,稍膽小的士紳不敢用,才致物價騰躍。”

    &esp;嚴成錦微微抬頭,李東陽的話,他只能同意一半。

    &esp;大明寶鈔,是朱元璋逼著百官和士紳用的。

    &esp;不然能流通?哪個士紳願意將白花花的銀子,換成紙張?

    &esp;殿門外,內閣的翰林又送來幾本疏奏,弘治皇帝翻開來看,眉頭越發緊皺。

    &esp;“鎮江和蒲州等府州傳回的疏奏,鹽價增長五倍之多。”

    &esp;諸公一片嘩然。

    &esp;弘治皇帝焦急地站起身,有鹽引就能賣鹽,無可厚非。

    &esp;戶部韓文看向嚴成錦,痛惜道︰“不該流通新票!”

    &esp;熊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esp;弘治皇帝看著嚴成錦,朕要是責怪他,此子今後怕是更小心翼翼了吧?

    &esp;說來,此事朕也有過錯,若非朕同意流通弘治銀票……

    &esp;半個時辰,沒商量出結果。

    &esp;下了值,嚴成錦在午門坐上轎子,吩咐何能︰“去李公府上。”

    &esp;廢除鹽引,改為朝廷統一販賣,必會引起百官和天下士紳反對。

    &esp;他不能做諫言的人,會沒命的。

    &esp;何能面露難色︰“少爺您還不知道吧?李大人就吩咐,不讓您踏入李府一步。”

    &esp;“什麼時候?”

    &esp;“前日,小的不敢告訴您。”

    &esp;李府,

    &esp;李東陽回到府上不久,換上青白儒裳後,在正堂里看書。

    &esp;門子忐忑稟報︰“老爺,嚴大人來了。”

    &esp;盡管老爺吩咐不見,但嚴成錦是朝中大臣。

    &esp;“讓他滾得遠遠的,老夫這輩子也不想見他。”

    &esp;門子面露難色︰“嚴大人還說,他有解決鹽法的辦法,可是不敢跟皇帝陛下諫言。”

    &esp;李東陽微微抬頭,目光閃爍,猶豫許久,才道︰“讓他進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慎重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慎重開始第549章 天下大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第549章 天下大亂並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