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455章 添丁方 (第一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笑澄明 本章︰第455章 添丁方 (第一更)

    “嚴大人,雍王醒了,還喝了一碗蓮子粥。”都察院衙役稟報。

    自雍王病倒後,藩王大計便縈繞在藩王和百官心頭。

    藩王們擔憂,誰會被派往遼東的封地。

    而百官隸屬的各部,都躍躍欲試,想爭奪藩王大計的考核權。

    得這項權力,必定會使所隸屬的衙門,更進一步。

    就如同當初的內閣,

    成立之初,只是皇帝身邊的協助文官。

    得到批閱疏奏的職權後,權力逐步擴大,一躍成為執掌朝政的百司之首。

    吳寬大喜道︰“本官想去瞧瞧雍王,成錦你去不去?”

    “不去。”

    雍王醒了,自有錦衣衛向陛下稟報,嚴成錦想去看看朱�。

    十王府,雍王院。

    胡大元給朱佑�號脈,片刻後,微微頷首︰“病患脈搏平穩,心速不快,四肢溫潤如常,第九百九十九號病患,記錄一下。”

    九百九十九號病患,正是服用傷寒靈的第九百九十九個試驗者。

    這是嚴大人吩咐的,

    每一個服用傷寒靈的人,都要記錄在冊。

    一旦有逆常反應,便要反思總結。

    “師兄,該去看看第一千個病患了。”一旁記錄的工程師提醒。

    第一千位病患,就是朱宸濠。

    他也一直在服用傷寒靈。

    胡大元帶著兩人,來到寧王的府院。

    “王爺,今日身子如何?”

    “好多了,本王听說雍王醒了?”

    朱宸濠眼楮直勾勾地看著胡大元,露出幾分贊賞的笑意。

    還不等胡大元答話,他繼續道︰“將這九九九傷寒靈的藥方,給本王如何?”

    軍中士卒的傷病,一是來源于刀劍,二是來源于傷寒。

    刀劍傷,可以用酒治愈。

    傷寒卻少有藥可醫,且傷寒傳染極快。

    他昨夜服下此藥,今日一早便覺得,渾身舒服如常。

    汪機比宮中御醫更善醫術,果然不假!

    胡大元面露遲疑之色︰“六號藥方,乃是汪總工調配,學生還需請示嚴大人,可否將藥方,售與王爺。”

    “六號藥方?”朱宸濠听出關鍵,心中一動︰“還有其他藥方?”

    “自然有,汪總工調配的壹至玖號藥方,傷寒靈為六號藥方,故名六六六傷寒靈。”

    胡大元直言不諱。

    九味!

    竟有九味這樣的藥方!

    朱宸濠渾身激動得喉結有些發緊,行軍打仗,軍中大夫只能就近匹配藥草。

    若能將配好的藥方,如糧草一樣,押運到營中。

    何懼傷寒?

    “朝廷可知道有這九味藥?本王是說,向太醫院通報了嗎?”

    “未曾。”

    九味藥,連陛下都未必知道,若他買過來,帶回江南。

    不僅能當做軍備,還能廣開醫舍斂財。

    “師兄,豈敢泄露汪總工的藥方?”

    “對寧王說,自然無礙。”

    從寧王小院出來,胡大元回到雍王的府院,拿起筆給嚴成錦寫密信。

    卻見嚴成錦從府院外,走了進來。

    “嚴大人,寧王果真問了藥方,學生將九號藥方,皆告與他。”

    在良鄉時,朱宸濠除了賺銀子,沒事就到傳世理學院轉悠。

    嚴成錦知道他想找宋景,收到門下當門生。

    必然,也對汪機感興趣。

    “六號藥方不賣,將壹號藥方賣給他。”

    九號藥方,其實多項還在制備。

    壹號藥方,極為厲害。

    它是嚴成錦認為,在一至九號藥方中,最厲害的藥。

    本不應該與寧王接觸,更不該收他銀子。

    但,嚴成錦將汪機留在理學院,又召一匹醫部工程師,並不是想開個醫館看病救人。

    每天號診,才能賺多少銀子…不…救多少人?

    他真正想做的,是在良鄉建制藥廠!

    在後世,這應當是最穩固最暴利的行當之一了吧?

    晉商和徽商多販售粗鹽、絲綢和瓷器,卻唯對制備藥材,不感興趣。

    嚴成錦則不認為。

    制藥廠對于良鄉商會,以及推動大明盛世,乃是一舉多得的善政。

    洪武三年,文皇帝設立惠民藥局,在各府設立提領和醫官。

    給貧苦患疾的人瞧病,朝廷補貼醫藥費。

    而如今,惠民藥局幾近荒廢。

    良鄉商會若能接手惠民藥局,將其做大做強,必定會成為良鄉商業的根本,不可動搖。

    但,采藥、制備藥方、建造中藥工坊,需大量的銀子。

    良鄉商會和衙門都沒銀子。

    寧王財大氣粗,若能得他一筆銀子……

    只是寧王聰明謹慎,極為隱忍,未必會上當。

    胡大元听罷,有些為難︰“大人,那學生去了。”

    很快,他又來到朱宸濠眼前,端著木箱。

    “王爺,嚴大人說只能賣您一味,抓到哪一味,便是哪一味。”

    朱宸濠將手伸入木箱中,抓出一張紙條,打開︰添丁方

    “這是?”

    “回稟王爺,這是壹號添丁方。”

    ……

    皇宮,

    六部和五寺從各自渠道得到消息,雍王醒了。

    皆火急火燎趕往西暖閣面聖,爭奪藩王大計的督掌權。

    “陛下,都御史吳寬求見。”

    “太常寺寺卿李溫求見。”

    弘治皇帝覺得稀奇,怎麼人人都想見朕,“朝中有何大事?”

    “回稟陛下,臣未見十三道有急報。”

    劉健也覺得奇怪。

    不多時,六部和五寺一窩蜂涌入大殿,分立在兩側。

    “陛下,雍王醒了。”

    弘治皇帝轉頭看向蕭敬︰“稟報太後了嗎?”

    “奴婢這就去。”

    馬文升微微低著頭,直言道︰“陛下,今後藩王大計可設為定例,不知,該由六部中誰督管?”

    這是個香饃饃。

    若給吏部督管,吏部的權責會百尺竿頭,直逼內閣。

    而其余五部和五寺衙門,不論給誰督管,皆會成為繼吏部之後的大衙門。

    弘治皇帝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便詢問︰“內閣三位愛卿?”

    眾人炙熱的目光,落在李東陽三人身上。

    “臣以為,不如交由內閣督管如何?”李東陽問道。

    不論給哪個衙門,皆會讓六部和五寺在朝中地位發生變化。

    “臣以為,不如交由都察院。”吳寬拱手道︰“都察院監察百官,自然也能監察藩王。”

    “嚴成錦呢,怎不見他來面聖?”

    “回稟陛下,去十王府了。”

    ……

    嚴成錦在雍王府中,

    此時,宮中定然在上演爭奪藩王大計的督管權。

    朱元璋參酌唐宋的考核制,弄出了三年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的考核制度。

    此外,還有京察和外察。

    由于朱元璋的鐵血手腕,說誰督管,就是誰督管。

    如今弘治朝大有不同,故各衙門都想搶藩王大計的督管權。

    陛下聰明著呢,心中定有主意,豈會任由百官爭奪?

    嚴成錦才不想摻和,等結果就好。

    “少爺,咱們在此做什麼?”何能疑惑,嚴成錦在十王府坐一個時辰了,也不回府。

    “本少爺剛想出的主意,你便打斷了。”

    何能連忙閉嘴。

    此時,錦衣衛葉準沖忙跑進來︰“嚴大人,陛下急召你入宮。”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慎重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慎重開始第455章 添丁方 (第一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第455章 添丁方 (第一更)並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