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263章 嚴氏家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笑澄明 本章︰第263章 嚴氏家書

    “嚴大人有這等好東西,不早早拿出來,輜重去了延綏你才說。”秦覺得這小子在藏拙。

    保國公朱暉去征戰西北前,戶部就在調撥軍糧。

    這小子一聲不吭,明顯想留給他老爹立功。

    弘治皇帝頷首點頭,臉上冷峻的笑容愈發濃郁︰“嚴卿家,可有私心啊?”

    私心,當然是有的。

    不過前方傳回疏奏,說輜重過多,嚴成錦才想到壓縮餅干。

    大明行軍打仗,吃的干糧是穿孔燒餅。

    把圓餅放在炭火上炙烤,酥脆咸香,中戳小孔,以繩穿之,掛在士兵的腰間。

    每個士兵可有掛一摞,足夠吃上十幾日。

    這些餅,堪堪充饑罷了。

    相比之下,加了少許紅糖、鹽和香油的壓縮餅干,要好吃太多,有力氣才有戰斗力。

    且就算穿孔燒餅,也要陸續烤制,補充軍需。

    壓縮餅干打完仗也不會壞,屯放的時間更長久。

    嚴成錦正色道︰“臣早就在想減輕輜重的法子,想出來的時候,保國公已經在延綏了,不賴臣。”

    “安定伯調去河套,誰來看守宣府?”劉健擔憂這個。

    “臣覺得王軾可以守住宣府。”

    嚴成錦心中翻開明中期名將的卡牌,將王軾的抽出來。

    王軾不是王越。

    此人有一個很讓人羨慕的才能,就是“紙上談兵”。

    只是他還沒被發現,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個人才。

    弘治皇帝和百官整日說無將可用,其實是缺少一雙伯樂的眼楮,這些人都被埋沒了。

    “朕怎麼記得,王軾是個文官?”

    弘治皇帝微皺眉頭,望向嚴成錦。

    蕭敬道︰“陛下沒錯,您封他當過南京右副都御史。”

    “將王軾派去宣府,定能守住。”嚴成錦斷然道︰“達延汗和火篩都在河套,該擔心的是河套才對。”

    火篩是一個韃靼的首領。

    如果沒有小王子在,他就是草原銅鑼灣扛把子。

    可惜上演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劇情,小王子太強大,只能安心當舔狗。

    大哥干啥,我就干啥。

    “安定伯若能收回河套,臣無異議。”李東陽道。

    馬文升道︰“臣也無異議。”

    相比秦,弘治皇帝還是比較相信馬文升的眼光,畢竟老兵部了。

    “傳朕的旨意,安定伯出發前往河套,代替保國公掌將印,剿滅套虜。”

    “陛下,剿虜怎麼能沒有督軍,史琳是繼續留在軍中,還是召回京城?”劉健問。

    史琳走之前,便打听過方學查案的事,嚴成錦不想他留在老爹身邊,有很大概率,是個豬隊友。

    “陛下,臣覺得延綏巡撫陳壽,可以擔此重任。”

    接連舉薦兩人,秦看了過去,陛下,臣這兵部尚書是假的吧?兵部能執掌天下兵馬,也是假的吧?

    “陛下……可否容臣說一句?”

    “秦卿家說吧。”

    秦道︰“安定伯帶兵抗虜,臣並無意見,但史琳乃是都察院的御史,為何又要替換?”

    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

    史琳在軍中任提督一職,重要性與保國公相差無幾。

    將兩人都裁換掉,難免軍心渙散。

    嚴成錦道︰“史大人離京前,問臣方學前往延綏一事,穩妥一些,臣覺得還是換掉吧。”

    這小子竟說史琳是內賊?

    弘治皇帝也覺得有理,派方學去延綏查案,史琳無緣無故問這個干什麼。

    秦知道方學去延綏干什麼。

    這是敏感話題,便不多問了。

    “陳壽是延綏的巡撫,在軍旅世家長大,他是懂兵政的,派他當提督,倒也可以。”李東陽清楚陳壽的出身。

    “那命陳壽為提督吧。”

    “謝陛下!”

    嚴成錦出了宮,命人加緊把壓縮餅干做出來,鹽和糖多放了幾斤。

    要想馬兒跑得快,就要給馬兒吃最好的草。

    王越畫了一份河套的輿圖,並且以他對達延汗的了解,標出了韃靼人可能行軍的路線。

    老爹這次,堪稱遇到了官途上的最大挑戰。

    達延汗和火篩都在河套,兩人是韃靼人中最強的將領。

    在河套搜尋韃靼人,沒有城牆作為屏障,遇到了就是火拼。

    “老夫不方便去河套,不然定去幫蒼勁兄一把。”

    王越撫須長嘆一聲。

    “有此輿圖足以。”

    被王守仁訓練大半年之久的京軍,戰力有了提高。

    嚴成錦拿著輿圖去請教朱厚照。

    沒錯……就是請教。

    ……

    九邊中,宣府離京城最近,幾乎是在京城的正上方,韃靼人破了宣府,一路南下就是京城。

    嚴恪松很快收到朝廷的旨意。

    讓他執掌三軍將印,去河套打韃靼人。

    “陛下怎麼一會兒東,一會兒西?”

    正當他納悶的時候,宣旨的太監又掏出一封信。

    “這是嚴大人托咱交給您的。”

    嚴恪松打開信,一看字跡就是成錦寫來的,只有寥寥幾行字︰

    爹在邊陲又胖了吧?宣府太安逸了,所謂溫飽思人欲,下一步該想女人了吧?

    兒請乞陛下給爹謀了一份差事,入河套抗擊韃虜。”

    他niang的,果然是成錦折騰老夫……

    嚴恪松本想安安靜靜的寫書,奈何有個驅動他拼搏上進的兒子。

    他繼續看下去。

    “兒問爹一個問題,到了河套應該如何布兵?”

    嚴恪松還沒想過這個問題,想了半天,保國公的軍事經驗不在他之下。

    連保國公都找不到辦法,他能怎麼辦?

    繼續看信,果然有答案,只是有點氣人。

    “就知道爹猜不出來,兒稱之為九宮格戰術,爹請看輿圖。”

    嚴恪松掏了掏信封,果然找到一份用油紙畫的輿圖,只有信紙大小。

    這輿圖是河套的地形。

    不同的是,輿圖上畫有九宮格。

    就像棋盤上的橫線和豎線,布滿了整個輿圖。

    “韃靼人在河套中遷徙,行蹤不定,若在格點上布置哨兵,很快就能掌控他們的蹤跡。”

    韃靼人一直在動,若你也一直在動,反而會找不到。

    將兵力分成小股,像一張網,分布在河套中,遲早會發現韃靼人。

    再采用十六字訣。

    敵進我退……

    小股牽制住韃靼大軍,等援軍到來,就能一網打盡。

    “傳本官的命令,出發前往河套。”

    嚴恪松明悟了。

    這九宮格戰術,明顯就是為了牽制韃靼人移動。

    把寧夏邊軍調出來,未嘗不能跟韃靼人一戰。

    ……

    “陛下,這就是嚴成錦給安定伯的信,奴婢讓人拓印了一份。”蕭敬將信遞上。

    弘治皇帝打開一看,九宮格戰術?

    “召嚴成錦來。”

    片刻之後,嚴成錦來到奉天殿,躬身行禮︰“臣嚴成錦,參見陛下。”

    “這九宮格戰術,是你想出來的?”

    你無恥……

    竟偷看咱們父子的書信。

    嚴成錦暗暗記下了送信太監的名字,非洲還沒有人去呢。

    “不是臣想出來的,是太子殿下想出來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從慎重開始》,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從慎重開始第263章 嚴氏家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第263章 嚴氏家書並對大明從慎重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