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李斯帶著《農糧經》和華夏字庫來到嬴政的書房,放在了嬴政面前的書桌上。
“王上,全部校對完成了,這部經書全部用秦文書寫,已經可以通讀了。”
嬴政吃驚地看著李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麼快便完成了?”嬴政拿起了秦文版的《農糧經》。
“嗯,又是一夜未睡。”說完,李斯伸了個懶腰。
嬴政看著李斯的眼楮,懷疑地問道︰“可寡人未看出先生的眼中有血絲啊,你的氣色也不錯。”
李斯笑了笑說道︰“師尊給王上的紅色藥丸,王上如果長期服用的話,便會像微臣一樣,一夜未睡也不會覺得困倦。”
“真的有此效果?”嬴政問道。
“當然了,其實紅色藥丸能用作滴血認親,不過也只是個附屬作用。”李斯笑著說道。
“可前輩只給了寡人一瓶,卻讓寡人吃三年。”嬴政有些犯難地說道,“滴血認親時用了一些,現在看來,也就只能一個月吃一粒。”
“微臣那里還有一些,可以夠王上三天服用一顆。”李斯說道。
“如此便好。”嬴政高興地說道,“那寡人現在便服一顆。”
嬴政走進內室,找出小藥瓶,服了一顆紅色藥丸。
“王上,依照《農糧經》里面所介紹的方法,現在便可以播種原谷種了。”李斯說道。
嬴政拿起秦文版《農糧經》,邊打開,邊問道︰“里面的內容,容易理解麼?”
“都是種植糧食的知識,什麼谷種適應什麼氣候、土質、水質等等。”李斯說道。
嬴政點了點頭︰“既然谷種適宜耕種的地域有所不同,那麼應該分地域的將其摘選出來,然後將每樣原谷種按地域分類。”
“這樣的話,每個地方只管培育適合這個地方的谷種便可以了。”李斯補充道。
“那寡人來劃分谷類,先生將各地的氣候,土質等條件進行分類,然後將谷種分放到各地培育。”嬴政說道。
“可以由此來制作一個圖表,標記出每樣谷種被分放到了哪里。”李斯又補充道。
“就這麼定了。”嬴政笑著說道,“待司馬鴻回來,與他商議一下,寡人要在他的各處良田中培育谷種。”
“司馬家的家產頗豐,又各地均有良田,到是個不錯的選擇。”李斯說道。
嬴政一邊收起《農糧經》,一邊說道︰“這些事回來再議,咱們先去看看陶俑仿制的怎麼樣了。”
李斯拱手應聲,起身陪嬴政出門。
嬴政心心念念地想要快點進入武王陵的第二層,畢竟里面的東西太俱誘惑了。
來到陶窯,工匠們正在忙碌著。
見嬴政親自來了,工匠們放下手中的活,紛紛跪拜見禮。
嬴政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身說話。
領班景凡上前拱手說道︰“王上可是前來查看陶俑的仿制情況?”
嬴政點點頭,說道︰“正是。寡人最近諸事纏身,還未曾來過這里,這段時間你們兄弟幾人辛苦了,寡人會多發些賞錢給你們。”
一听說有賞錢,眾工匠們樂的合不攏嘴。
“王上,咱們日夜趕工,為的可不是賞錢。”景凡說道。
嬴政笑著說道︰“那是你們該得的。事情進展的怎麼樣了?”
“回王上,吾等打碎了一個陶俑,用各種方式處理其碎片,為的是分析出當時制作陶俑所用的坯料成分與制造的工藝。”景凡說道,“目前,已經分析的八九不離十了。”
“那原樣仿制有難度麼?”嬴政關切地問道。
“制作的工藝並不難
,除了表面的那層防風化的特殊涂料無法捉摸之外,坯料的組成應該還差了些原料,所以目前燒制出的樣品的韌度不夠。”景凡分析道。
“你可知缺少什麼材料?寡人替你想辦法。”嬴政問道。
“草民感覺,應該是缺少起到粘合作用的東西。”景凡說道,“而最易搜集的,便是樹脂。”
“樹脂?”嬴政問道,“要用多少?”
“若是不需大量仿制,只是探知比例的話,應該有一水碗那麼多,便足夠了。”景凡說道。
嬴政點點頭,說道︰“這事交給寡人,搜集好了之後,立刻派人送過來。”
景凡拱手說道︰“謝王上。”
“至于那表面的特殊涂料。”嬴政頓了一頓,說道,“你們不必理會了,寡人弄到之後,你們直接涂刷便是了。”
“草民遵王命。”景凡說道。
“有什麼情況的話,及時派人通知寡人。”說完,嬴政帶著李斯轉身離開。
眾工匠再次拜倒在地。
嬴政並不是不想多呆一會,只是急著要搜集一些樹脂。
陶窯坊並不在城中,回城的話,要走西城門。
臨近城門的時候,遠處出現了一隊人馬,奔著西城門而來。
待這支隊伍走的近了,嬴政認出了為首之人。
走在最前面的不是別人,正是司馬鴻。
後面的隊伍,便是蒙家的家眷和府丁。原來是司馬鴻護送蒙家家眷剛回到咸陽城外。
司馬鴻同樣也看見了嬴政,催馬奔了過來。
奔到嬴政跟前,司馬鴻翻身下馬,單膝跪拜施禮道︰“司馬鴻見過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