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宮的途中,嬴政將呂不韋叫到身邊,並排騎馬前行。
    “仲父,寡人給新建的寢宮起了個名字,叫做‘古承宮’。”嬴政說道。
    “古承宮……”呂不韋低語說道,“看似比這咸陽宮的名字要有韻味。”
    “呂文和呂武需要幫手嗎?”嬴政問道。
    “暫時還不需要,如果忙不開的話,老臣再派人便是。”呂不韋說道,“對了,王上,經老夫徹夜清查,果然查出幾個細作。”
    “果然不出所料。”嬴政說道,“畢竟三千多的賓客,想混入其中並不難。”
    呂不韋點頭說道︰“老臣會持續整查,應該還會有隱藏的比較深的,沒有被發現。”
    “其它的府邸也要查一查,細作並不一定都在相父的府上。”嬴政說道。
    “還是王上想得周全,老臣這便命人查探個究竟。”呂不韋說道。
    “不要聲張,暗中行事。”嬴政說道,“另外,仲父派到各國的人,也要小心。他們派到秦國的密探被清理,定會有同樣的動作。”
    呂不韋拱手說道︰“老臣尊王命。”
    “仲父,寡人還有一事。”嬴政說道。
    “王上請講。”呂不韋輕聲說道。
    嬴政顯得有些憂沉,說道︰“寡人被綁匪劫去的那幾日,經常被迫趕路,晚上便在山洞中休息。听劫匪說,趕路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周王室的陵墓,由于無人看管,經常被盜墓者光顧,但大多的盜墓者都因身中機關而有去無回。”
    “王上的意思是?……”呂不韋在揣測嬴政說這些話的意思。
    “寡人的意思,是寡人也想為自己修建那樣的防止盜墓賊侵入的陵寢,而且要自成一體,規模浩大。”嬴政說道。
    呂不韋說道︰“若是王上日後真的一統了江山,那麼便是千秋偉業之功,修建什麼樣的陵寢都不過分。”
    “雖然寡人尚且年輕,但也應早做準備。”嬴政肅然說道。
    “老臣這邊開始籌劃此事,待測定了風水之後,便開始著手設計、施工興建。”呂不韋說道。
    “先不急,仲父,寡人覺得,應該先在仿制九鼎的工匠中,選些懂得陵墓建造和陶塑泥雕的工匠,單獨安置起來,寡人要與他們互相交流一下看法。”嬴政說道。
    呂不韋拱手說道︰“是,王上。”
    呂不韋稍有些疑惑,找些懂得陵墓建造的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選些會陶塑泥雕的工匠,不過呂不韋並沒問出口。
    嬴政的真實目的就在于對于武王墓中兵俑的仿造,畢竟現在談論建造九層陵墓還為時尚早,必須要一步一步走,更何況,那武王陵的內部隱秘,也暫不能讓呂不韋知曉。
    進了城門,呂不韋奔向呂府,嬴政則先來到建造古承宮的地方看了看。
    呂文、呂武正在忙碌著,見嬴政前來探視,紛紛上前施禮。
    對于修建宮殿,嬴政一竅不通,前來探視,也是好奇心使然,轉了一圈,便回了寢宮。
    剛過晌午的時候,呂不韋便派人送來了十個工匠。
    眾工匠來到嬴政的書房,向嬴政跪拜施禮。
    嬴政讓眾工匠平身後,問道︰“你們之中,可有領班?”
    站在最前面的人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小民便是這些人的領班。”
    “你叫什麼名字?”嬴政問道。
    “草民名叫景凡,是楚國人士。”領班的工匠說道。
    嬴政點點頭,又看向眾人,問道︰“你們都不是秦國之人麼?”
    眾人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籍貫。
    十個人里,有三個是秦國人,余下的,哪個國的都有。
    嬴政面帶微笑,誠懇地
    說道︰“大秦國內,無論是朝堂還是鄉野,擇明主而侍的他國之人比比皆是。寡人想讓你們成為真正的秦國之人,你們可願意否?”
    眾工匠皆是一驚。
    他們被呂不韋招募到秦國,原本只是為了高額的酬勞而來的。而九鼎之事已經近一年不見動靜了,也不見呂不韋有放他們回家的意思,再想到九鼎如此神秘,眾人已經有了被呂不韋滅口的預感。
    如今听到嬴政說出這番話,本能的從心底產生了一定的懷疑。
    嬴政從眾人的表情上,看出了眾工匠的疑惑,便說道︰“寡人的意思是,你們以後都不用再回呂府,或是受呂相邦管制了,今後你們均效命于寡人,可否?”
    領班的景凡腦子轉的快,眼珠轉了一圈,隨即便拜倒在地︰“草民景凡,願隨時听從王上差遣。”
    眾工匠見領班跪拜了下去,便也都齊齊跪拜下去。
    嬴政笑著將景凡扶起,說道︰“都起來吧,以後你們便是大秦國的子民了。家中若是有妻兒老小的,寡人派人將他們接來,讓你們團聚。”
    眾工匠眼神灼灼地看著嬴政,心里都樂開了花。
    “寡人要你們做的第一件事,是幫寡人仿制幾個陶俑。”嬴政說道。
    “敢問王上,是何樣的陶俑?”景凡問道。
    有了九鼎的經歷,對仿制一事,大多的工匠都不像以前那樣動不動便夸下海口了,心中都少了幾分底氣。
    嬴政並沒有直接回答景凡的問題,而是將李斯拉了過來,說道︰“這位是寡人的先生,名叫李斯,以後便由他來安排眾位日後要做的事。”
    景凡拱手說道︰“那便有勞先生了。”
    “景大哥不必客氣。”李斯說道,“那便隨吾走吧。”
    李斯帶著眾工匠向嬴政請辭,離開了王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