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韓非,嬴政此次只想試探,而韓非的態度,無疑成了韓國存亡的關鍵。
    嬴政之前與李斯商定的策略是積蓄十年,然後一鼓作氣平定天下,但面對韓國,顯然動用不了多少軍隊和軍備,隨手便可以滅之。
    滅韓,似乎只是想與不想的問題,並且還要有一個充足的借口。
    這個借口,嬴政早就找好了,否則當初,也不會那麼快的決定去修鄭國渠。
    若是當初不修渠,嬴政還真就找不出什麼借口來攻滅韓國,即便是發兵,說不定也會引得其它幾國前來援救。
    這時,李斯拱手說道︰“王上,依微臣看來,要吞並韓國,卻不一定要咱們親自動手。”
    “哦?不用咱們出手?”嬴政頗為好奇地說道,“先生有何高見,之前怎麼沒听你提起?”
    “呵呵,微臣所說的,乃是當世的時局,自然是說了,當前也用處不大。”李斯說道,“而韓國,也早在十年前,就已經給自己埋下了隱患。”
    “時局,隱患?”司馬杰思索著說道,“先生所指,可是洛邑?”
    “哈哈哈,不愧是上大夫,果然一語道破玄機。”李斯大笑道,“不錯,在下所指正是洛邑。”
    “洛邑……”昌平君微微點著頭說道,“當初呂相滅東周後,並未佔其地,只是驅散了周王室,或許,當時他是不想讓大秦成為眾矢之的吧。”
    “不錯,若是攻滅了東周,又佔了洛邑,那在名義上與造反沒什麼區別,列國則可以隨意聯合起來攻打大秦。”李斯說道。
    “所以呂不韋並沒有強佔洛邑,而只帶回了九鼎。”嬴政說道。
    九鼎被藏于呂不韋的藏寶閣,這件事對于朝中的權臣來講,已經不是秘密。
    “正是。”李斯點了點頭,說道,“而之後,眾所周知,韓國因距離洛邑最近,所以以保護周王室余脈為由,出兵佔了洛邑,雖然列國並未因此事而大動干戈,但也都是心知肚明韓國這是趁火打劫。”
    “現在洛邑的情況如何?”嬴政問道。
    昌平君拱手道︰“回王上,韓國這些年也不敢做的太明顯,只是代為收一些賦稅,而洛邑的太守,也是當年東周的內史,名叫諸葛騰。”
    “就是當年頗有名氣的太史騰。”李斯補充道。
    “寡人到是听說過這個人。”嬴政想了想,說道,“莫非先生所指的變數,就是洛邑,以及那內史騰?”
    “不錯。”李斯說道,“列國既然沒有過多的過問此事,那麼也定然不會管這閑事,畢竟關于大周的話題,實在過于敏感。而據說諸葛騰在韓國的管治下,過得也並不怎麼如意。”
    “本是大周的內史,如今卻成了韓國的郡守,這地位的差別尚且不說,單是寄人籬下的感覺,就定然不好受。”蒙恬在旁說道。
    昌平君也說道︰“的確,我也听說,那諸葛騰對韓國早就心懷不滿了,只不過這東周留下的問題太過特殊,稍有不慎,不僅會將自己葬送,還會連累百姓。”
    東周滅亡之後,代表華夏的統一政權消失,目前正是處在七雄並起,七王爭霸的局面,而東周剩余的那點力量,自然只能明哲保身,不敢親近于任何一方。
    嬴政盤算了一下,然後看向李斯,說道︰“先生既然有了打算,便說說計劃吧。”
    李斯笑了笑說道︰“既然那諸葛騰對韓國多有怨言,為何不將其拉攏過來呢?”
    “滅掉東周的是大秦,但東周的殘余卻並不一定記恨大秦,說不定還感念當初呂不韋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
    “而大秦若是能繼承大周的衣缽,重新一統四海,無疑會給東周人一種希冀。”
    “況且,將他們解救于壓迫之下,也
    算是大秦對東周的些許補償。”
    李斯的分析不無道理,可這話在嬴政听來,卻更有深意。
    當初,呂不韋為了給嬴政創造局面,帶回九鼎,用較為溫和的方式結束了東周的統治地位,但東周的余脈卻在這十年來,如浮萍一般在風雨中飄搖。
    原本的君臣關系,如今本末倒置,只能向七雄之中最弱的韓國俯首稱臣。
    落差之大不可謂不明顯,例如內史騰等殘余的權貴,又豈能甘心?
    而對于嬴政來講,面對著東周,始終有著一種愧疚的感覺。
    人家姬發把江山交給你了,你卻連人家後人的生死都不顧?
    想到這里,嬴政看向李斯說道︰“若是鄭國請不回韓非,那便由先生去新鄭走一趟,而中途路過洛邑之時,一定要探探諸葛騰的口風,要是他有意歸順,寡人定然列隊相應。”
    李斯拱手道︰“微臣遵旨!若是諸葛騰能夠歸順過來,韓國的朝政必然動蕩,我剛才說不用咱們出力,意思便是給內史騰一個機會。”
    “讓他來為自己出口氣,日後主攻韓國?”嬴政問道。
    “嗯,不錯,以這個條件為誘惑,相信他定然不會拒絕。”李斯說道。
    “哈哈哈,那就這麼定了。”嬴政笑道,“至于怎麼跟他談,便由先生自行掌握吧。”
    “微臣領命。”李斯拱手道。
    昌平君贊嘆道︰“若是此舉得以實現,那麼韓國的確可以兵不血刃就被咱們吞並。”
    司馬杰眨了眨眼楮,問道︰“但若是鄭國請回了韓非,那又當如何?”
    “若是韓非來了大秦,寡人自會許他高官厚祿,將其留在秦國。”嬴政說道,“若是他不願意,那麼將他強留于此,到也更能動搖韓國的意志。”
    “看來將韓非邀來咸陽與聯絡諸葛騰並不沖突。”蒙恬說道。
    司馬杰點了點頭,說道︰“或許,咱們還可以向韓王施加些壓力,讓他主動派韓非過來。”
    “嗯,應該如此。”嬴政說道,“那就等鄭國回來,咱們看看局勢,然後在決定日後的路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