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章九四七 勢如破竹(3)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我是蓬蒿人 本章︰章九四七 勢如破竹(3)

    黃昏時分,反抗軍不曾鳴金收兵。

    趙寧下令將士輪換上陣,開啟夜戰。

    吳軍沒有得到時間休整、搬運戰斗物資、修繕城防工事,城頭的擂石滾木、弓弩箭鏃等物消耗一空,反抗軍攻城將士壓力減小不少。

    張玉登不得不讓更多青壯出動,冒死往城頭搬運戰斗物資。城頭戰事慘烈反抗軍登城迅捷,吳軍將士焦急萬分,不斷通過打罵的方式催促青壯們加快速度,打傷打死之事時有發生。

    一夜鏖戰,青壯們死傷慘重。

    拂曉前,反抗軍停止進攻。

    第三日上午,反抗軍並未繼續攻城。

    站在殘破的血火城頭,張玉登望著城外安靜的晉軍答應,眉頭緊鎖,“城里還有多少青壯可用?”

    “尚有六七萬。”副將抱拳回答。

    張玉登長吐一口氣。

    昨天一日夜的作戰,吳軍傷亡原本並不比第一日大,但反抗軍的夜戰能力強過吳軍太多,夜間作戰折損加快,現在傷兵營人滿為患。

    青壯折損同樣很大,僅是昨日一場消耗,就有幾千人或死或傷。這還是發生在青壯作戰範圍有限,只是承擔輔助的情況下。

    “六七萬青壯,足夠消耗一段時間。反抗軍雷霆暴雨般的攻勢持續不了多久,數日之後必然攻勢減弱。只要這些青壯里有一兩萬人成為戰士,我們就一定能支撐到援軍到來!”

    張玉登勉勵身邊的將校們。

    眾人不管心里怎麼想,面上都是點頭附和。

    忽的,張玉登回頭看了一眼城內,臉上浮現出濃烈的不耐之色“怎麼還有這麼大的哭聲?本將不是已經下過令,城中百姓不得嚎哭?這般影響軍心士氣,仗還怎麼打?”

    老弱婦孺的哭聲陰雲般籠罩全城,之前還比較小,這會兒擴大了不少。

    這哭聲自從昨夜之戰結束就沒有真正停止過,哀婉淒涼又刻意壓抑,听得人心情沉重禁不住發慌。

    傷亡的數千青壯都是有家人的,自己的父親、兒子、丈夫傷了死了,城里的百姓豈能不傷心欲絕?

    哭嚎的不只是死了親人的百姓,余者大多也有兔死狐悲之感。

    青壯們要繼續冒死往城頭搬運物資、上城助戰,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斷胳膊斷腿乃至丟掉性命,百姓們難免心懷憂戚。

    哭聲能夠大到籠罩全城,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在落淚。

    “末將這就去讓他們住嘴!”負責此事的一名將領察覺到張玉登的不滿,臉色一變,生怕被對方怪罪,連忙抱拳,而後咬牙切齒煞氣騰騰的沖下城牆。

    很快,一隊隊吳軍將士沖入街巷,蠻橫地踹開百姓的家門,呵斥聲打罵聲此起彼伏,將哭嚎聲壓了下去。

    直到再也听不見任何哭聲,張玉登這才緩和了神色。

    其實他並非沒有心肝,如果有選擇,他也不想對百姓太過苛刻,草菅人命總是一件違背人性倫常的事,張玉登是一個出身不俗的將領,讀過聖賢書受過教育,不是冷血的殺人惡魔,喜歡吃人嚼肉。

    可現在他沒有選擇。

    這是戰爭。

    戰爭只有勝負。

    午時剛過,反抗軍出營。

    張玉登依舊站于城樓坐鎮指揮。

    大戰一開始,他就發現情況不對。

    很不對。

    不僅他發現了,無數吳軍將士也立刻發現了。

    眼前這場景,但凡不是聾子瞎子,想不發現都不可能——城中街巷中,烏壓壓一片又一片人潮呼嘯著向城牆沖來,一路上踫到吳軍將士,便彼此廝殺纏斗在一起。

    這些都是城中青壯!

    多的望不到盡頭。

    城中六七萬青壯近乎全部同時出動!

    不只是青壯,頭發花白的老人,未到弱冠之齡的少年,甚至是身嬌體弱的婦人,手里都擰著菜刀、長棍、鐵鍬等物,跟在青壯們後面,如狼似虎地殺向城牆!

    遇到被前面的青壯打翻的吳軍,便一擁而上將其淹沒。

    四面皆亂。

    滿城沸騰。

    全民俱反!

    張玉登怔怔看著這一幕,猶在夢中。

    吳軍將士無不心驚膽戰,縱然是張玉登的親兵營,也被這突然發生的天翻地覆般的場景給震住,而這時,反抗軍將士已經攻上城牆。

    反抗軍正面猛攻,而那些跟吳軍將士呆在一起,本來是要與他們一同作戰的青壯,突然舉起手中長刀、提起手中長槍,向面前的吳軍將士捅了過去。

    有助戰青壯的城頭地帶,霎時亂成一團,吳軍將士陷入腹背受敵之境;沒有助戰青壯地段的吳軍,同樣在腹背受敵——城外反抗軍與城內青壯都是敵人。

    張玉登回過神來的時候,面如死灰如喪考妣。

    這時,他听到了一個沒有感情起伏的聲音“現在你總該知道,在這場戰爭中,本將之前跟你說的那些事,不是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了吧?”

    張玉登僵硬的轉過脖子,看見楊大將軍洞若觀火地站在一旁,神色木然毫無波瀾。

    張玉登張了好幾次嘴,聲音格外艱澀“大將軍請大將軍出手,挽救大軍危局,為吳國保住符離城!”

    楊大將軍沒有回頭“勝負早在這一刻之前就已決定,而今木已成舟本將又還能做什麼?

    “只可惜你懵懂無知,事前竟然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們面對的敵人不是以前那樣的敵人,我們身處的戰爭不是過往那樣的戰爭,容不得半分不仁不義。

    “貽害三軍至此,你實是吳國罪人。”

    張玉登有心辯解,卻半響說不出一個字,他心急如焚地看向戰場,眼見的是苦苦支撐的親兵營,手忙腳亂的侍衛親軍,以及已顯出潰敗之象的藩鎮軍。

    “大將軍難道你要見死不救?”

    張玉登苦苦哀求,“不過是一些刁民而已,因為人多才膽大,殺散他們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幾百顆人頭的事請大將軍出手!只要穩住城內,一切,一切仍是大有可為”

    楊大將軍哂笑一聲。

    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她已是懶得再跟張玉登廢話。

    她不再看張玉登哪怕一眼,踏步離開城樓。

    也離開了符離城。

    眼見楊大將軍離開,張玉登徹底慌了神,他左右瞥了一眼,但見侍衛親軍也開始潰退,終于是壓抑不住內心的惶恐,連忙奪門而出,想要追上楊大將軍的步伐逃出符離。

    他沒能成功。

    他剛剛離開城牆,便被人攔住去路。

    攔住他的,是大晉王極境高手,義成軍節度使耿安國。

    耿安國攔住他的方式簡單粗暴——劈刀就砍。

    張玉登驚慌應對,終究不敵耿安國,被斬于城池上空。

    臨了,他斷成兩截的尸體掉落城頭,跟符離城眾多吳軍一起,成為了之前那些戰死青壯的同伴。

    是日,反抗軍奪取符離城。

    趙寧走進城門的時候,符離萬人空巷,無數百姓夾道相迎。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勝利之後的喜悅,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濃烈向往,那是一種蓬勃的活力與不老朝氣。

    趙寧微笑回應百姓們“大晉萬年”“太子威武”“革新萬歲”之類的呼喊。

    其實要單純拿下符離城,本來不必等到今日,昨天青壯上城作戰的時候就是機會。只是趙寧要的不限于此。

    還是那句話,大晉在中原進行的這場戰事,不是簡單的攻城掠地群雄逐鹿,而是一場革新戰爭。

    他要的是百姓群起斗爭,自發反抗,融入到這場革新戰爭中,用自己的力量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培養與激發他們的反抗之心、革新之念。

    唯有用自身汗水與鮮血換來的東西,才會顯得格外珍貴,容不得任何存在的玷污褻瀆,並在往後的歲月中亦拼盡全力去守護它。

    這是革新長存的根基。

    經歷過昨日一戰,全城百姓才有了群起反抗之念,一品樓、長河船行帶著的那些革新力量一加引導,這就有了今日全城皆反的場面。

    昨日上城的那些青壯里面,實際上不乏心向吳軍的爪牙,他們在向反抗軍揮刀的時候,並不全是出于被迫。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那些人以為幫著吳軍作戰就能成為吳軍,換取身份躍遷。對這些人,反抗軍不吝重手剪除——不掃清污穢,哪得清白人間?

    而其中不願作為吳軍爪牙的青壯,包括一品樓、長河船行帶著的人,即便是被迫參戰,真到了反抗軍面前也不會下殺手。

    面對他們這樣連甲冑都沒有的戰力,全副武裝的反抗軍完全有能力不損他們性命,只是給予他們一定創傷,讓他們可以脫離戰場。

    “又一座城池成為了革新之城,可喜可賀。”

    跟在趙寧身旁的黃遠岱,摸著下額上的三五根胡須,看著那些經歷過苦難與絕望,也親自戰斗獲取了希望的百姓,滿臉欣慰的笑容。

    一座城是什麼城,取決于城里的人是什麼人。

    趙寧微微頷首,忽然笑了一聲“不知符離城的戰況傳到徐州,楊延廣會是什麼反應。”

    黃遠岱哈哈一笑“怕是會如坐針氈。”

    楊延廣會是什麼反應趙寧要日後才知道,當下他還有手頭的事得做,比如說指揮大軍繼續東進、南下,前往淮河渡口,奪取臨淮、淮陰兩城!

    徐州。

    楊延廣近來換下了王袍,穿上了甲冑,每日都要到城內外各處巡視。

    一方面的確是形勢艱難,諸事繁雜,他不得不親自過問各處的備戰情況;另一方面這當然是為了向吳軍上下傳達,他這個吳王與他們並肩奮戰、生死同在的訊息。

    一連三天沒合眼的楊延廣,眼下是焦頭爛額。

    自兗、沂回撤的將士到了徐州,只是過程並不順利,兗、沂一帶的反抗軍大舉出動,一路尾隨,不時襲擊。

    雖然這些反抗軍因為行動謹慎,不想給吳軍斷後部曲半路設伏的機會,行動規模小,給吳軍造成的傷亡不大,但卻著實帶給了吳軍莫大的心理壓迫力。

    吳軍退入徐州後,留了相當兵力進駐北部城池,阻擋反抗軍繼續南下。可這麼做的效果很有限,反抗軍完全沒有硬啃城池的打算,轉頭進入鄉村去發動百姓進行土地革新戰爭了。

    吳軍不敢貿然出城,免得被反抗軍在廣闊鄉村伏擊。

    到了徐州城的吳軍雖然充實了城防,但士氣低落軍心萎靡。只能自陷于一座座城池孤島的情況,讓所有人對城外的天地充滿恐懼,猶如在墳地里走夜路的行人,時刻擔憂自身處境。

    “臨淮、淮陰不容有失,符離城一定得守住,若是後方不保,我們便失去了在徐州一帶固守,等待河東戰局變化的基礎!

    “你們過去之後,無論如何都得穩住陣腳,不要給晉軍任何可趁之機!若是膽敢戰敗沙場,無論是誰,都得給本王提頭來見!

    “至于逼近徐州的晉軍,本王會親自率兵為你們看住,你們大可放心開拔,本王保證你們路上不會受到多大襲擾。”

    徐州城頭,楊延廣正在叮囑幾名即將率部南下,支援符離,充實臨淮、淮陰等地防御的將領,面容肅殺言辭凌厲,不怒自威。

    眾將皆是抱拳應諾。

    他們正準備帶著已經在城外集結完畢的部曲啟程,忽然看見南方天空有高手疾速飛來,不過是一個眨眼的功夫,對方就落在了城頭。

    是楊大將軍。

    “你不在符離坐鎮,回徐州城來干什麼?”楊延廣目光一沉,黑著臉出聲訓斥。

    “符離失守。”楊大將軍這四個字一出口,城頭頓時鴉雀無聲。

    包括楊延廣在內,所有人都像是被人當頭打了一記悶棍,呆愣當場。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一氏族》,方便以後閱讀第一氏族章九四七 勢如破竹(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一氏族章九四七 勢如破竹(3)並對第一氏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