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章七八五 接陣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我是蓬蒿人 本章︰章七八五 接陣

    <b></b>                  其徐如林,其疾如風,侵略如火,這是猶如沙塵暴滾滾席卷而來的吳軍戰陣。

    靜若處子,穩如磐石,不動如山,這是好似數萬根釘子死死釘在地上的反抗軍大陣。

    如果吳軍是洶涌而來的濤浪,是八月十五錢塘江漲潮的海水,那麼反抗軍便是堅實的海岸線,是屹立無數年不曾後退的江堤。

    現在,潮水距離江堤海岸僅有一段距離,小小一段距離。

    吳軍帶來的可以碾壓一切踩碎一切的巨大壓迫感,已經再真實不過的降臨到了反抗軍前陣的每個將士心頭。

    他們到了紅色的標線前。

    頂著仿佛下一瞬就會灰飛煙滅的壓力,反抗軍前陣將領手中不知何時已經再度舉起的橫刀,面無表情地揮了下去

    “第一輪,齊射,放!”

    霎時間,他身後的軍陣中騰起一片烏雲!無數箭矢破空的咻咻咻聲,在剎那間融合在一起組成了蝗蟲過境般的巨大嗡鳴。

    烏雲升空到最高點時,整齊滑過一道完美弧線,向上的軌跡變成下壓,暴雨般飛射向隆隆奔來的吳軍戰陣!

    從趙寧的位置去看,箭雲起初和最後飛行迅疾,在中間則因為弧線和轉向速度較緩——迅捷與緩慢都是相對而言,整體而言仍是狂風暴雨般的勢態。

    叮叮當當的聲音接連響起,夾雜著利箭入肉的噗嗤聲,奔進的吳軍戰陣里有人倒下了,戰陣頓時多了些星星點點的空白。

    趙寧雙眼微眯。

    比起射倒吳軍,大部分箭矢被高舉過頂的盾牌擋下,剩下的大部分插在吳軍甲冑上,而那些吳軍將士仍在奔跑,顯然箭矢並未破甲亦或者破甲不深。

    一片箭雨造成的殺傷,比正常情況下要少很多。

    “吳軍甲冑竟然如此堅固?”常懷遠看出問題的根結所在。

    “東南富庶,吳軍兵甲好些不足為奇。”趙寧沒有多言。

    東南雖然富庶,但遠離京畿,且戰事少于北方與邊境,平常並沒有太多甲兵制造、儲存,齊朝時,主要的甲兵制造作坊在北方。

    國戰時期北方淪陷,淮南作為後方要保障前方大軍征戰,多了無數甲冑兵刃制造作坊。時至今日,淮南的財力已能順利轉化為軍力。

    一片又一片箭雲升空,一片又一片箭雨落下,奔進的吳軍戰陣中一個又一個戰士接連倒下。

    但其整體的如火攻勢並未受到阻礙。

    很快,吳軍奔到了反抗軍大戰前。

    反抗軍最前排的隊列,以大盾組成一排盾牆,中間有長矛蓄勢待發,嘶吼著殺過來的吳軍前隊,將身體藏在自己的盾牌後,頂著盾牌狠狠撞在反抗軍盾牆上!

    潮水終究迎上了堤壩,撞出了絢爛的水花。

    符兵被激發的亮光,真氣踫撞的爆炸,在盾牌相迎的那一條線上交替閃爍此起彼伏,沉悶的砰砰聲攝人心魄。

    奔進的吳軍盾手帶著沖鋒之勢,合身而進之下沖撞力不凡。

    哪怕面前是一頭牛站著,他們也可能給對方頂翻,縱然面前是一堵土牆矗立,他們也可能給對方撞塌。

    可他們遇到的是反抗軍盾陣。

    反抗軍將士雖然缺了奔進之勢,但盾牌後卻不是一個人在使力,戰士們左右相依前後相托,肩膀死死抵住盾牌,硬是擋下了對方這第一輪的猛烈沖撞!

    在頂住吳軍的第一輪沖擊後,反抗軍將士緩了口氣一起呼喝用力,想要趁著對方立足未穩之際,直接把對方給頂翻!

    侍衛親軍的戰士訓練有素戰法嚴謹,當然不會輕易給反抗軍戰士這個機會,將士們前後依托,同樣讓反抗軍的意圖沒能得逞。

    第一輪沖擊與反沖擊皆未成功的情況下,盾牆的較量陷入僵持。

    誰也不能前進一步,誰也不敢後撤一步,戰士們個個咬緊牙關,漲紅了臉脖頸青筋突出,低吼著死死頂住盾牌。

    反抗軍盾牆後的弓手在後退,其余將士在前補,吳軍盾牆後的戰士正不斷蓄積,進入到進攻位置,盾牆的僵持讓較量變得平靜。

    雙方都是訓練有素的戰士,戰士個個都是有血有肉之輩,沒誰會輕易把自己的身體置于兵刃之下,沒誰會把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

    接陣之時彼此的拼斗都很嚴密、保守,盾牌踫撞的動靜雖然大,但也盡是盾牌的踫撞而已。

    盾牌後的長矛手、長刀手彎腰弓背,死死盯著前方,等著對方露出破綻便上前廝殺。

    而在對方沒有破綻,雙方的盾牌踫撞沒有分出勝負時,無人會冒然向前哪怕分毫,把自己平白置于對方的長矛打擊範圍。

    但戰陣對弈又是凶狠猛烈的,不會像角抵那麼溫和,也不會如拔河那般平淡,不可能只是盾牌你進我退。

    進攻必然還有進攻的樣子,進攻天然就是為了擊碎防守、撕裂防線,將對方擊倒,殺進對方的戰陣中去。

    而對于防守方而言,到了這一刻,最好的防守同樣是進攻。

    一味嚴防退讓只會讓戰陣輸給對方,唯有擊殺對方絞碎敵人的攻勢,才能讓自己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盾牌的踫撞鮮少有分出勝負的,被撞翻身體被撞倒在地被撞得大幅後退,讓對方趁機攻進來的戰士很少。

    這時候,雙方的長矛手不斷將長矛從盾牌縫隙中探出,毒蛇吐信一般不斷前伸,意圖捅翻敵軍將士,刺傷對方的腳,讓對方無法維持盾牆。

    可雙方都是精銳之士,任何時候不會疏于保護自己,行動間攻守兼備,這就讓有瞅準破綻用長矛刺中對方的機會同樣很小。

    且因為雙方都是精銳——所謂精銳首先必然是軍備優良,故而戰士的戰靴同樣防御上佳,那是百煉鋼鐵不是布帛。

    戰局再度陷入短暫的僵持。

    這時候想要破局,需要的是真正的猛士。

    能夠身先士卒,擊破敵軍嚴密防御,帶領同袍突進向前者,無一不是真正的猛士。也只有猛士才能破陣殺敵!

    軍中最不缺的就是猛士。

    在將校們的喝令下,陷陣猛士從後上前,他們無不身材魁梧人高馬大,渾身披著密不透風的重甲,手中提著沉重的戰斧,僅是站在那里就如一座鋼鐵之塔,給人以濃烈的壓迫感。

    當他們奔進起來,那便是勢力千鈞。

    發一聲怒吼,陷陣猛士們踩著動人心魄的步伐,蠻牛一樣沖到了對方的盾牆前,手中戰斧高高舉起,以開山裂石之勢重重劈下!雙方盾手拼命較量到現在,既要維持盾牆不露出破綻,又得應付對方不時刺來的長矛,凶險中力氣精神皆是消耗巨大,已然不復全盛狀態,多少都有些疲憊勞累。

    在這種情況下,被無雙猛士全力一擊劈在盾牌上,豈是那麼容易經受得住的?

    膝蓋打彎的當即摔倒在地,盾牌傾倒,雙腿發軟的連連後退,中門大開,更有盾牌被戰斧直接劈開,裂為幾半的,甚至有盾牌手承受不住慘烈打擊,胸口發悶口吐鮮血,暈倒當場的。

    原本森嚴壁壘的盾牆,霎時間缺口處處。

    盾牌後精神緊繃,隨時準備突進和準備應對敵人突進的將士,無不大發一聲喊,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揮動手中兵刃迎向對方!

    第一批刺出的,是長矛。

    最先遭受打擊的,無疑是陷陣猛士們。

    陷陣猛士們身披重甲,長矛不能輕易穿破,造成的傷害微乎其微,只有因為盾牌的反震力,本身就身法不穩的陷陣猛士,被刺翻在地。

    但也僅僅是倒地而已。

    長矛刺向了陷陣猛士的戰士,在第二時間,便有很多被敵方的長矛刺中身體!

    長矛手身邊的同袍或者奔殺而出,猛虎般直沖對方的戰陣缺口,或者連忙掩護同伴,用便攜式小圓盾擋住敵人的兵刃。

    矛援盾,刀救矛。

    雙方霎時殺成一團。

    兩軍將士個個化身猛獸,獠牙畢露,利爪橫飛,咆哮著嘶吼著向前沖殺,從對方身上撕扯下一塊塊血肉,或者被對方捅翻在地當場砍倒。

    但更多的,卻是依仗各自甲冑可以抵擋對方刀槍攻擊的優良防御,屹立不倒,除了個別特殊情況,戰士們縱然挨上幾下也不會有嚴重傷勢,故而彼此拼斗在一處,殺得難解難分。

    趙寧觀察著兩軍戰陣相踫之處的戰斗,細細辯解雙方的長短之處。

    長短是相對的,譬如說晉軍兵甲本身並不差,但跟吳軍一比就落了下風,譬如說吳軍戰士的普遍修為足以橫行江南,卻在晉軍面前劣勢明顯。

    今日這場大戰,大抵是因為有趙寧、楊佳妮這兩個王極境後期的絕頂高手在場,普通王極境初期稍有不慎就會被他倆擊殺,雙方都沒有出動王極境高手在半空作戰。

    故而費縣上空雲稀日明天朗氣清。

    趙寧也可以專注于觀察戰場,評判兩軍的種種優劣,思考這場大戰持續下去的戰法戰術——楊佳妮同樣如此。

    大戰說是四五萬反抗軍對戰四萬余侍衛親軍,規模浩大,但其實眼下戰場上真正在拼殺的,其實只有兩軍戰陣相交的那一條線上的戰士。

    充其量不過小幾千人。

    且戰線上還有多段盾牆存在或者勉強存在,雙方處于僵持較量中,戰斗烈度很低,真正血腥搏命的將士並不多。

    就算是激烈拼殺的兩軍將士,因為戰法戰術得當,進退之中攻防兼備,同袍之間互相呼應,甲冑還很堅固,想殺死一個敵人並不容易,自己想死也不會那麼簡單。

    傷亡並不快也不大。

    一場數萬人參與的陣戰,一整天下來攏共傷亡數百人,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如果雙方勢均力敵戰局膠著,那這就是戰陣常態。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一氏族》,方便以後閱讀第一氏族章七八五 接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一氏族章七八五 接陣並對第一氏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