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章五二三 拿起刀(3)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我是蓬蒿人 本章︰章五二三 拿起刀(3)

    <b></b>                  河北,莫州,唐興縣。

    李虎的早飯頗為豐勝,小米粥杏黃包外加雞蛋咸菜,都是半大的女兒親手所做。他的飯量一向很大,故而女兒做的也多,生怕他吃不飽。

    如此飯食要是放在幾年前,那是李虎不敢想的,彼時他雖然在鄉間有些俠名,身邊不乏狐朋狗友,實質仍是一介農夫,哪里比得上現在縣尉的身份尊貴?

    國戰期間投身義軍,在曹雲燁的隊伍里,于白洋澱、狐狸澱等地轉戰多時,李虎也算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漢子,有些軍功,戰後得到了官府封賞。

    他加入義軍時年紀已經不小,錯過了修煉的最好時候,如今只勉強有個御氣境初期的境界。但能在老家唐興縣做個九品縣尉,李虎已是分外知足。

    小米粥很多,饒是以李虎的飯量,也只能吃下小半盆,十一二歲的女兒就吃得更少,末了剩下一半,如今已是初夏,剩飯剩飯很難放到隔日。

    但李虎卻沒有說什麼,因為他很清楚,多出來的米粥本就不是留到明日的,等他出門去縣衙上差,女兒就會把米粥送給隔壁的王大娘家。

    那家只有兩個老人和一個跟女兒差不多大的小子,中間一輩人死在了國戰期間,加之王大爺病體纏身王大娘身子骨弱,一家人生活十分艱辛。

    朝廷雖然有賑災糧,但也不是白給,需要各家各戶出人出力,在官府的帶領下去修橋補路、挖溝建渠、修繕城池等等,做了工才有口糧發下。

    李虎已是官身,自然不缺吃穿,王大娘家就靠一個半大小子,能夠做多少活計?每每王大娘出去做工,幾天下來就會累倒,得來的口糧還趕不上湯藥錢。

    女兒心地善良,前些年跟著李虎在義軍中奔波沒少吃苦頭,很早就懂事,現在常常接濟對方,基本上每頓飯都會剩些下來送過去。

    看看半盆米粥,又看看頭發黃黃,臉頰消瘦,穿著陳舊布衣,一雙大眼楮清澈如水的女兒,李虎暗暗嘆息。

    如今世道艱難,他雖說是個有品級的縣尉,但在不貪贓枉法的情況下,也僅僅能擁有一家人的吃食,連個僕人都買不起,還不如那些門路廣的小吏富裕。

    家里的清掃、浣洗、廚房雜事,都是由女兒一力承擔。

    廚房的灶台不比她矮多少,灶前添火需要蹲下,翻炒飯菜需要上凳子,揉面得使出吃奶的勁,小手很難將菜刀握把握得穩固,在大水缸里舀水需要踮腳伸腰,葫蘆瓢里的水裝得多了就必須得用雙手

    動作稍微慢些,飯菜要麼就糊了鍋底要麼就燒紅了

    每回下差回來,看到對方來來回回忙碌,像是一只手忙腳亂的兔子,李虎就忍不住雙眼發紅。

    其實他下差回來再做飯,怎麼都是來得及的,不會很晚才吃飯,他也無數次讓女兒不要再做飯了,可架不住女兒勤勞,不想做個懶人。

    每次他一提起這些,對方就會揚起灰撲撲的小臉認真地說,等再過一段時間她長得高些了,就沒有那種種問題了。

    吃完早飯,想要收拾碗筷洗鍋刷灶的李虎,不出意外又被女兒推出門,讓他趕緊去衙門上差,區區小事不必堂堂縣尉大人操勞。

    走出沒幾步,李虎看到了隔壁王大娘家的半大小子,那是個虎頭虎腦的家伙,看起來很本份做事也麻利,就是身子瘦些,而且顯得不夠機靈。

    此時,對方正從巷子轉角的水井里,雙手提著一大桶水回來,胳膊上青筋突起,好似很吃力,但水桶平穩,幾乎沒有水灑出,看得出來也是一個干活的好手。

    見到李虎,半大小子禮貌而又不無畏懼的叫了聲伯父。沒有刻意板著臉,但無論鮮亮官服還是腰畔橫刀,都顯得威嚴十足的李虎,淡淡嗯了一聲。

    李虎自從做了縣尉,搬到這里來住,前後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但女兒跟這個半大小子卻好似已經十分親近。

    他好幾回巡視街巷路過附近,都看到兩人湊在一起,狀似親昵的不知道在說什麼,女兒還笑得十分開心——可惡,女兒在他面前都很少笑得那麼明亮!

    李虎看半大小子不怎麼順眼,有一種提防竊賊和野豬的心態,否則對待對方的態度不至于這般冷淡。他心里總是不自覺的評判這小子的各種不好。

    什麼不夠機靈,什麼不通詩書,什麼長得不太俊朗等等。

    走到巷子口的時候,李虎回頭一望,果然就看見女兒正把粥盆遞給半大小子,還從袖子里掏出了一個雞蛋,做賊般塞給對方,那模樣是既嬌憨又好笑。

    李虎悲從中來,禁不住暗嘆一聲。千防萬防還是防不住女兒“開門揖豬”,看來這兩孩子是真要走到一起了。

    雖然對半大小子不太滿意,認為對方不太配得上自己那麼懂事善良的女兒,女兒嫁給對方是明珠暗投,但既然女兒自己喜歡,李虎也不至于棒打鴛鴦。

    他邊走邊尋思“再過幾年孩子就大了,早晚得過門,該早些準備嫁妝,窮小子家徒四壁,不能讓女兒過去吃苦,嫁妝必須積攢得豐厚些。”

    想到這里,李虎只能期盼世道快些太平,這場饑荒盡快過去。百姓日子好過了城池重新繁華起來,他這個縣尉也才能跟著沾光,不會連俸祿都發不齊。

    國戰期間風雲變幻,李虎家破人亡,只保住了一個女兒,投身義軍多年征戰,也是數經生死,好不容易才活下來。現在有了官身,算是苦日子熬到頭。

    李虎分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不奢求什麼大富大貴,只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等把女兒風風光光嫁人,自己再續個弦生個兒子留個後,此生就算圓滿。

    到了衙門,李虎剛進班房解下橫刀,就被縣令叫了去了二堂。

    唐興縣是個中縣,正七品的縣令跟正九品的主簿,眼下都在二堂坐著,一副早就等候李虎的模樣,俱都面容肅穆。

    一看這陣勢,李虎心頭一沉,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李縣尉,本官昨日跟你說的事,你考慮得如何了?”縣令看似淡然的問。

    李虎稍作沉吟,態度堅決道“雲柳村的百姓之所以傷人,是因為種糧被何地主家所截,雖然造成了些麻煩,卻不是無端鬧事。

    “大人要下官以尋釁滋事的名頭去雲柳村抓人下獄,下官辦不到。”

    李虎自認為話已經說得很客氣,要知道,雲柳村百姓的種糧,可不是何地主家擅自截留的,若沒有官府背書,他哪有那個膽量?

    事實是何地主早就看中了雲柳村的良田,想要低價購買,奈何雲柳村的百姓不肯,縣令跟何家沾親帶故,還收了對方的賄賂,這便讓對方“截”了糧食。

    雲柳村的百姓到縣衙來詢問,縣令就把過錯推到何家頭上,于是百姓又去何家去討要公道,結果何家四門緊閉,並不給予答復。

    眼看就要誤了農時,雲柳村的百姓急火攻心,便強闖何家,打傷了對方的家奴,這就正中縣令與何家下懷,何家馬上派人到縣衙告狀,縣衙則下令拿人。

    只要把百姓都抓進牢獄,關上幾個月,對方的家人走投無路,就只能賣田換錢來縣衙贖人,何家跟縣令的計謀便可得逞!

    沒想到的是,雲柳村的人空前團結,竟然把縣衙的差役趕了出來,還一面結村自保,一面派人去州城告狀。

    這其實不會有多大效果,縣衙有御氣境修行者,雲柳村的百姓根本擋不住,他們派去州城告狀的人,也根本走不到州城。

    但雲柳村是李虎的老家,他不願看到鄉親受難,恰逢衙門的八品縣丞是個世家旁支子弟,向來跟寒門縣令不睦,二者一合計,便打算為雲柳村的討個公道。

    只是縣令態度強硬,兩人多番勸說無用。

    後來兩人決定扳倒縣令且有了分工,李虎在縣衙以道理勸說眾人、拖住縣令,而縣丞則幫助雲柳村的百姓去州城告狀——算算日子,州城也該有意見下來了。

    沒想到在這個節骨眼上,縣令竟然在昨日要求李虎去雲柳村抓人,還威脅他,如果他拒不听令則官身不保!

    明知縣令是在作惡,李虎又怎麼會去抓自己的鄉親?

    在北胡大軍殺來的時候,鄉親們遭受的苦難還不夠嗎?

    皇朝五年血戰,無數將士埋骨沙場,千辛萬苦才趕走了蠻子迎來太平,鄉親們好不容易看到了希望,怎能讓他們再遭受無妄之災?

    縣令似乎早就料到李虎會這般回答,當即冷笑一聲

    “本官之前還奇怪,區區一個雲柳村,一群大字不識的刁民,怎敢公然跟鄉紳、衙門做對,現在本官明白了,這都是有你這個縣尉與縣丞在背後撐腰!

    “李虎,事到如今,你還不知罪嗎?!”

    李虎悚然一驚,沒料到縣令會給他扣這麼大頂帽子,明明是對方魚肉鄉里,現在竟然倒打一耙,不由得怒火萬丈!

    他在國戰期間百戰拼殺,血性激烈,哪能忍得下這等冤枉屈辱?

    但他還是忍下了。

    不為別的,就為這來之不易的平穩生活,為了自家那懂事乖巧的女兒。

    他鐵青著臉辯解“大人明察,下官絕對沒做過這種事!”

    縣令嗤地一笑“死到臨頭還嘴硬,看來不嘗嘗大刑,你是不會知道律法規矩為何物!來人,將李虎拿下!”

    屏風後與大門外,立即沖出幾名修行者,一擁而上,不由分說拳腳相加,將李虎打翻在地,而後欺身而上,捆豬一樣用鐵鏈將他五花大綁!

    李虎嘴角溢血,感覺肋骨剛剛都被打斷了兩根,驚怒不已的盯著穩坐如泰山的縣令“大人如此作為,就不怕上官怪罪?”

    縣令施施然從椅子上站起,踱步來到李虎面前,用俯瞰螻蟻的目光看著他,不屑地道

    “本官知道,你跟縣丞有所圖謀,把雲柳村的人送去了州城。你以為這樣州府的上官就會幫你主持公道?真是貽笑大方!

    “本官在州城若是沒有人,豈會如此膽大妄為?

    “實話告訴你,州府的上官已經到了,卻不是幫來你的,而是以誣告上官與煽動百姓鬧事的罪名,將縣丞拿下了帶回州城審問!

    “至于你,區區一個九品芝麻官,又沒什麼出身背景,還敢跟本官叫板,真是不知死活,何勞州府的上官操勞?本縣大牢里的刑具,就足以讓你魂飛魄散!”

    一席話猶如當頭一盆冰水,將李虎澆了個透心涼。

    他不可置信地道“某家就算只是九品,也是朝廷命官,你,你竟敢對某家動用私刑,謀害某家性命?!”

    縣令哈哈大笑,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笑得彎下了腰,就連主簿都跟著笑出了眼淚。

    笑罷,縣令看傻子一樣看著李虎“本官怎麼會謀害你的性命?但如果你是在自願交代罪行後,畏罪自殺,本官又能有什麼辦法?”

    李虎渾身一顫,遍體生寒。

    他出身鄉野,少有俠名,沒少與人爭勇斗狠,投身義軍後數年征戰,手刃了不少北胡戰士與綠營軍賊徒,也曾從死人堆里被人刨出來,心志不可謂不堅。

    但此時,面對猖狂的縣令,他卻像是面對猛虎,由衷感到恐懼。

    對方好似比元神境的北胡千夫長都可怕,因為對方吃人不吐骨頭!

    李虎怨忿交加,在被押走的時候,掙扎著不甘地回頭嘶吼

    “我曾是白洋澱義軍將士,我曾為皇朝拼命殺敵,我曾手刃數十北胡蠻賊,我為國家立下鐵血戰功,你不能這樣對待我!”

    縣令卻已看都懶得看他,自顧自回到太師椅上,端起茶碗神色自若的品茗。

    “好茶。”放下茶碗的時候,縣令贊嘆一聲。

    主簿諂媚的笑道“這是今年新出的鐵觀音,從數千里之外的福州運來的,大人若是喜歡,下官這就給府上多送些。”

    縣令滿意地微微頷首。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第一氏族》,方便以後閱讀第一氏族章五二三 拿起刀(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第一氏族章五二三 拿起刀(3)並對第一氏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