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

第119章 北京9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伊凡愛吃糖 本章︰第119章 北京9

    而每張債券的成本大概在五毛左右,防偽程度大概和一元華夏幣差不多。一共印制了四千萬兩的債券,根據不同面值的債券差不多在一千萬張左右,不同面值不同的顏色。

    王鼎準備把大明朝廷給破虜堡十年的市賞一次性給借出來。

    另外為了售賣這些債券,王鼎還專門在朝陽門內臨時租了一個大型商鋪。

    結果尷尬的是,開張三天一張都沒賣出去。

    王鼎一問才知道,大明朝廷以前發行過一種東西叫“大明寶鈔”。就是大明朝的紙鈔幣。

    但是說實話老朱家,干的是真的不厚道。

    自元末混戰以來,整個華夏地區都面臨著貨幣緊缺的問題,無論是銅錢還是白銀,流通量都很小。

    人口銳減、商業凋敝,讓新建立的大明朝廷,財政上根本沒有太多結余。

    但明太祖朱元璋總不能虧待那些以前跟著自己干革命的老伙計。

    洪武八年以前,因為缺銅,所以明朝銅錢的年制造能力僅有二十萬兩白銀左右。

    如果將這些錢全部拿去養軍隊的話,一百萬人的軍隊,也就平均分到0.2兩白銀。

    按照當時的米價,這些錢根本就買不到一石米。

    既然缺錢應該咋辦?于是那個疑似穿越者的朱元璋選擇了發行紙幣。

    在洪武八年,大明帝國的內患基本結束後,明太祖朱元璋開動了牛動力的印鈔機,瘋狂造大明寶鈔。

    為什麼說朱元璋疑似穿越者呢,因為大明寶鈔是一種純粹的信用貨幣。一毛錢準備金都沒有,完全靠國家信用支撐。

    這種方式和西方傳統發行貨幣的方式完全不同,而是更接近于華夏幣的發行,純粹以國家信用為擔保。

    但是印刷紙幣太容易了,明太祖缺錢了就印一波。

    其中印制最狠的一次是洪武二十三年。

    那一年,朱元璋累計印了一千五百萬兩的紙幣,其中約九百萬兩拿去賞賜擊退元帝國殘余勢力的藍玉、郭英等人了。

    除了用紙幣當軍費外,朱元璋還拿紙幣來賑災。

    咱們前面說的洪武23年印了1500萬兩紙幣,其中600萬兩都被朱元璋拿去賑災了。

    但是這個大明寶鈔由于沒有金銀作為支撐,而且短時間內發行量又大,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貶值。

    在洪武八年時,朱元璋規定︰一貫鈔=一千文錢=一石米,但是到了洪武十八年,這個等式變成了五貫鈔=半兩白銀=一石米。

    同樣是一石米,才過了十年就漲了5倍,而且這還只是紙幣貶值的開始,從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到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貨幣更是貶值了兩千五百倍。

    這種規模的通貨膨脹,在華夏歷史上,只有某個平行世界的熊國葉總統才能與之一較高下。

    老朱家最不厚道的地方,就在于他幾乎不進行紙幣回籠。

    比如政府公布了黃金、白銀、銅錢的兌換比例,但是這個比例也只有在拿真金白銀兌換紙幣時才有效。

    換句話就是說,人們可以拿著黃金去政府換寶鈔來用,但是不能用寶鈔從政府換到黃金白銀。

    大明寶鈔的信譽就這樣被徹底霍霍干淨了。

    到了弘治1470年-1505年,明孝宗年號)年間,民間對于大明寶鈔的信任蕩然無存。

    再從另一個角度說一說成祖朱棣是怎麼打贏建文帝朱允沲抯�br />
    當年建文皇帝朱允𥪕筍w 螅 絛 菩寫竺鞅Τ  ぉ夜娑 竺鞅Τ  竺魑ㄒ環  醣搖?墑怯捎誆普笨諍艽螅 謔牆ㄎ牡劬筒煌S  竺鞅Τ = 〉腦蕉啵 竺鞅Τ 嶂翟嬌 br />
    戰爭開始之後,建文帝的財政更加緊張,于是就開始使用寶鈔發軍餉,發軍餉還是按照官方兌換比例發的。可想而知那些拿到軍餉的士兵的戰斗力了。

    而朱棣所在的北平由于還要和蒙元殘余勢力,韃靼人做生意。

    那些人可是不認大明寶鈔啊。所以朱棣手里是真的有真金白銀和銅錢的。

    所以在靖難之役中,拿著廢紙一樣的南軍士兵基本上一見北平軍拔腿就跑。

    而在北平軍這邊,則是按時以銅錢、白銀發放軍餉,此外朱棣還大肆用真金白銀去賄賂朱允𥪕脹謋n哪切└鹿佟br />
    而朱允沲拑妊Q乖詬欠 現健br />
    最後的結果自然就是紫禁城的一場大火。

    沒有錢,就甭談啥理想,理想也不能當飯吃。

    以紙幣對抗黃金、白銀,這場戰爭其實在經濟層面上早就已經分出了勝負。

    所以現在的大明老百姓根本不認任何紙的貨幣,紙的朝廷債券也不行。主要是不信任大明朝廷。

    實在沒有辦法的王鼎不得不在鋪子里新建了一個債市。

    聲明債券可以隨時按照面值進行兌換白銀。但是不到期不給利息。

    而且宣布這次大明發行債券,由夏王進行擔保,如果大明朝廷不付錢,那麼夏王將替他們討債。

    于是開始有好奇的民眾到銷售債券的鋪子購買了少量債券,然後到旁邊的債市賣掉,結果真的兌換了出了王鼎的九九銀條和銀元。

    這一下子北京城炸了。

    這個時代的銀子不但成色差,而且假銀很多,摻鉛,摻假銀鉑金)的數不勝數。

    可是只要到王鼎的債市兌換一次就能拿到純銀和銀幣。

    王鼎的銀條和銀幣成色好制造精良,一上市就讓人知道了什麼是好錢。

    特別是銀條的儲存和攜帶都比銀元寶要好的多。就說一下子節省了多少體積吧。關鍵王鼎的銀條都是一兩一根的重量非常標準,可以當砝碼了,而且十六根一斤)銀條會有一個印刷精美的專門的硬紙盒裝著。這樣無論攜帶還是使用儲存都比銀元寶要方便許多。

    首先由京城的勛貴們帶頭,開始通過購買債券的方式兌換銀條和銀元。

    然後羊群效應就開始了,大量的普通民眾也開始大量購買這些債券,不過大部分購買的都是一年期債券。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殖民大明》,方便以後閱讀殖民大明第119章 北京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殖民大明第119章 北京9並對殖民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