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俗人

第661章 秦懷良為何發笑?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子藍色 本章︰第661章 秦懷良為何發笑?

    秦瑯身著紫袍玉帶,做為政事堂宰相參與了這次宮廷擴大會議,听著那些學士們的評論,有些無聊的坐在那里。

    他知道皇帝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清楚政事堂早達成了一個默契,就是要阻止皇帝頭腦發熱去封禪。

    天子封禪,宰相們自然也是于我榮焉,可大家也清楚,現在的情況,還不夠這個資格,若是現在讓皇帝封禪,不說財政上要耗費大量錢財,而且這樣的封禪也只會讓後人恥笑。都是比較厲害的宰相,他們不會如李世民那樣身處局中頭腦發熱。

    “陛下,臣以為這應當是周文王之鼓,宣王刻詩。”原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現弘文館學士褚亮得出結論。

    他認為這上面的詩應當是寫周文王在岐州狩獵的事情。

    學士甦勖則認為這應當是寫西周宣王的,“世咸言筆跡存者,李斯最古,不知史籀之跡,近在面前。”雖然這些籀字一時難以辨認,但還是能勉強推測出一些意思,應當是寫狩獵之事。

    “衛公,你笑什麼?”

    大殿之上,鄭元突然朗聲道,引來眾人目光。

    原來,秦瑯坐在那里,居然在笑,關鍵是這笑容,明顯好像是嘲諷譏笑的樣子,本來秦瑯一人在那里笑,結果鄭元這一嗓子,所有人都望過來,秦瑯的樣子頓時人人都看到了。

    “懷良為何發笑?”

    李世民有些惱,本來今天這事,就是一出表演,是皇帝想借這機會,讓政事堂宰相們表態,甚至是支持封禪的,結果學士們在那里討論的很熱鬧,宰相們不發一言,偏偏現在秦瑯還笑,這笑容還是嘲笑的樣子,李世民不免覺得秦瑯這是在笑他。

    “陛下,臣•••••”秦瑯一抬頭,看到李世民那惱羞成怒的樣子,心中頓覺不好,若是讓李世民給誤會了,估計會很麻煩,畢竟以政事堂的態度,李世民這次想封禪幾乎不可能,萬一到時事情沒成,他都怪到自己頭上來就麻煩了。

    “臣只是剛好對這石鼓文有所得,于是欣喜而笑。”

    “你有所得而笑?”李世民依然表示懷疑,虞世南、褚亮、甦勖還有孔穎達、陸德明這些有名的大學士都沒弄明白,你弄明白了?

    秦瑯趕緊正色道,“聖人應當記得臣之前研究過甲骨文字,對上古文字很是下過一番功夫,雖然大篆是先秦時周朝文字,又是大篆中的異體字,可畢竟也是脫胎于金文,而金文也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加之臣先前也研究過傳世的那二百多個籀文,因此剛才仔細研究思索後,倒是好像認出一些來了。”

    鄭元一直在盯著秦瑯,兩人結過的梁子太多。

    “衛公莫不是開玩笑?”

    秦瑯當初曾花不少錢收購得許多帶字的龜殼獸骨,這事倒不是隱秘之事,秦瑯也曾斗酒詩百篇,得士子們送過一個詩仙之名,但畢竟年輕,鄭元就不信他還認得這籀字。

    “鄭公為何這態度,秦某向來好讀書,也喜歡收集古籍,這些年可是從民間重金收集購買到許多古書,加以抄錄和保護,因此略有些小研究收獲,不也是正常嗎?”

    “那請衛公告訴我們,這些石鼓文寫的是什麼?”鄭元進進緊逼。

    “那我就說說這塊石鼓上的詩文吧,我拋磚引玉,獻丑了,若有錯誤遺漏之處,也請鄭公刊正!”

    秦瑯來到一塊石鼓面前,還真是煞有作事的模樣。

    這下倒真是讓滿殿之人都十分期待起來。

    鄭元在那里不屑的冷笑,想看秦瑯如何圓場。

    “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阜。”

    秦瑯還真就指著石鼓上的籀文念了起來,四句一出,殿中安靜。

    “衛公莫不是胡亂念誦,哄騙我等?”鄭元依然不信秦瑯真懂,“若是如此,那可是欺君之罪!”

    “秦某豈敢欺君?虞公、褚公、甦公等諸位都是大家,我所說的,幾位大家幫忙考證一下就是了。”

    秦瑯敢這樣說,也是有本錢的。這籀文在唐以前,只有一二百個字留傳于世,其余的基本上被秦始皇焚毀禁止了,但在石鼓文出土後,後來又有不少籀文出世,唐宋元明清甚至近代,對這些籀文都有不少人進行深入的研究。

    到後世時,籀文已經不再神秘,畢竟連甲骨文都能破解許多出來,何況是周秦時的籀文,秦瑯以前是學過書法,而且學過很多年的。草法隸書魏碑篆書也都因此學過,小篆大篆都學過。

    甚至還專門學過籀文,而石鼓文是籀文中極重要的,當然也是學過的。

    因為石鼓文是大篆向小篆演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文字,向來被歷代書法家視為臨習篆書的重要範本,學書法的,一般都會臨習。

    “我們的車已堅固,我們的馬已齊備,我們的車多美好,我們的馬多肥美,你看這詩的開頭,寫的正是狩獵前的準備!”

    鄭元半信半疑,而甦勖等卻已經有些雙眼大睜。

    “君子�T,�T�T游。鹿速速,君子之求。角弓,弓以持。吾其特,其��。□□炱炱,即即侨。鹿,其�佼袎煍�菲悖 懟酢  淦洫\。”

    秦瑯把後面的也念完,一副公卿大夫狩獵的場面頓時形像的表現出來。

    公卿大夫去狩獵,隊伍浩蕩旗飄揚。鹿驚慌速奔跑,公卿大夫追逐忙。牛角裝飾好良弓,持弓待發不放松,我們驅趕群鹿首,鹿群踟躇向前沖。(群鹿奔跑)煙灰揚,進入獵圍無處藏。鹿倉皇把命逃,它們趑趄且彷徨。我們驅趕出肥鹿,腳步沉重行𠩐𠩐,開弓搭箭正命中。

    幾位書法大家趕緊讓內侍給他們取來紙筆,把秦瑯所念的抄錄下來,然後圍在那塊石鼓前,對著那一個個籀文比對。

    秦瑯沒誦讀前,他們覺得這些字全都神秘無比,可現在秦瑯念出來後,他們再去比對,便感覺好像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籀文雖是大篆異體字,可畢竟也是篆字,而且他們也都識得傳世的那二百多個篆字的,有些筆劃還是有一些規律的,畢竟籀字再不象形象事,可也是有規律可言的。

    這麼一對比,頓時覺得確實是這個意思,比如這木字的組成,比如這車字的組成等等。

    甦勖激動的直拍大腿,虞世南現場開始寫石鼓文籀字和小篆對比。

    “想不到小秦相公如此博學多識,請小秦相公為我們解說一下,其它九篇石鼓文,這上面記錄的是周朝何時之事?”孔德明問。

    “待我再細看看。”

    秦瑯微微一笑,故做深沉的上前,繞著十塊石鼓,左盯右看裝做研究了那些石鼓文半天,最後在一眾期待的目光中起身,向皇帝行禮。

    “陛下,臣初步判斷,這是秦頌。石鼓詩歌通過從秦之建立、立國、發展到創立帝業這一發展順序,對秦國有重大貢獻的先祖烈公以及始皇帝的事跡進行了歌頌。既歌古也頌今,用詩歌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秦人創業開拓的歷史畫卷!”

    “剛才臣念的那首石鼓詩歌,原本臣以為是描述狩獵的,先前虞公等也推測是周宣王或周文王狩獵的故事,但現在看來,那應當是描寫秦國某一位君王征戰開疆拓地的事跡歌頌。”

    “這首馬薦,應當是秦頌十詩里的第一篇,按秦國歷史,這應當講的就是秦祖非子牧馬建秦,復續嬴氏祀之事。而這篇應當是第二篇,講的應當是秦襄公封侯始國之事,而這一篇應當就是秦頌最後一篇,講的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致天下太平之事了。”

    秦瑯一篇篇石鼓詩念誦出來,那群學士們如痴如醉的奮筆疾書抄錄,有人在那里驗證秦瑯所說的秦頌之說。

    “鼓,天子,淨,平,寧,金,這些確實說明此鼓詩文內容,與統一六國,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鍾,金人十二的始皇帝史錄有關!”孔穎達驚喜的喊道。

    而孔德明也馬上指出另一首鼓詩里,“君子、涉、拃、舟、于水一方這些詞,在指示這首鼓詞內容與以兵七百人東獵,千里跋涉至拃渭之會的秦國第二代諸侯秦文公歷史事跡有關。

    他們就跟在猜謎語一樣,當秦瑯揭開了謎底後,他們再來對照,就發現好像處處都有提醒。

    鄭元見狀,面色難看,心里也相信秦瑯還真懂這些籀文了。

    “陛下,果真無上祥瑞啊。”鄭元心念一轉,馬上向皇帝高聲奏道,“秦地出秦鼓,錄秦頌,此正是上天降下祥瑞,頌秦王之德。”

    秦王之德,既是千年前那個秦國秦王,也是如今曾做過秦王的皇帝。

    “臣請陛下封禪泰山,以報諸神之功!”

    孔穎達激動的奏稱,“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巡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孔穎達這話一出,李世民面色通紅,如醉矣!

    拐來彎去,終于有人說出他一直想說的話了。

    “請陛下東巡,登泰山,立石,封禪,祭祀!”數名大臣緊隨其後,高聲奏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貞觀俗人》,方便以後閱讀貞觀俗人第661章 秦懷良為何發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貞觀俗人第661章 秦懷良為何發笑?並對貞觀俗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