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秋進入戰國,改變的不僅僅是整個天下的格局,諸侯國的勢力對比。
他的變革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
從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到現在的數百年間,整個天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姜復說的非常有道理,就拿各國的戰爭來說,春秋時期,能有兩三萬人的大戰,就已經是能夠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了。可是進入戰國時代,兩三萬人的戰爭已經算是小戰了。動輒數十萬人的大戰成為常態。
就拿最近的五國伐秦之戰為例,先後參戰近四十萬人,三晉聯軍戰死達到八萬人,可見戰事之慘烈。
秦桐跟隨秦尚征戰多年,自然知曉其中的利害和變化。對于姜復的有些觀點他也沒辦法反駁。不過對于一個遵守了祖宗規矩幾十年的老人來說,對于改變總是有著天然的抗拒的。
“我承認你說的沒錯,可這和我們穿胡人的衣服有什麼關系,我們可以學習胡人的騎兵戰術,可以學習他們的騎兵,但不至于什麼都學吧!”
“是啊,是啊,秦副將說的有道理!”幾名校尉也支持秦桐的意見,紛紛表態。
姜復則說道︰“若真想求變,只變革表面是無法令我們強大的,就算能取得成效,那種成效也是不長久的。這從魏國成為戰國以來的第一強國就能得到教訓。”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率先在諸國之中強大起來。魏國任用李克進行變法,吳起,西門豹等人輔佐,僅僅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讓魏國成為戰國第一強國,也成為第一個率先強大起來的諸侯國。
只不過,強大強大如魏國,在李克去世之後,變法也就停止了。導致現在魏國已經被後來居上的秦國超越,不僅河西之地盡喪,就是河東之地也被秦國拿去大半。
“正是因為他們的變法,他們才能迅速崛起。也是因為他們的變法不徹底,變法之人不在其位,他們的變法便不能推行,最終也落得個變法失敗的下場。”
姜復的話在大廳里回蕩,東胡系的將領對中原諸國的歷史並不熟悉,但是燕國系的將領卻非常熟悉這段歷史。
都覺得姜復的話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秦桐良久沒有說話。
不過,對于姜復這個年輕人的話,秦桐依然很不服氣。只不過他的口才並不好,也沒辦法去反駁他。
秦開看著兩人,他也知道,改革是大勢所趨,但是深層次的改革現在還不是時候,他沒有強有力的後援支持,也沒有一個足夠大的舞台去做這件事。
所以,他笑道︰“好了,你們現在也別急著爭這件事,改還是不改,大改還是小改,目前還沒有到最佳的時機。或許再過上兩年,我們會看的更清楚。”
秦開的話一槌定音,將兩人的分歧暫時擱置。對于秦開來說,有時候有分歧也不是一件壞事情,畢竟,集思廣益,需要不同的意見。
秦開說道︰“不過,不管以後怎麼改,我盧龍的軍政變革卻是免不了的。”
眾人忙都俯首,說道︰“是!”
秦開說道︰“姜子,你下來之後按照我的意思先列一個章程,我來批閱。”
姜復忙說道︰“喏!”
秦開這才繼續問道︰“這次匈奴之行,除了這件事,匈奴大單于可還有別的話。”
姜復暗暗心驚,驚嘆于秦開的睿智,他沒想到,秦開對于匈奴大單于會算的這麼準。
忙說道︰“稟報主公,匈奴大單于希望我們能為他們開闢一條商道,用他們的馬匹牛羊來交換我們中原的珍寶。”
秦開笑道︰“這不是什麼難事,不過,匈奴人和我們毗鄰之地為上谷王轄區。而上谷王又是匈奴左賢王的親信,他一向是匈奴部落內的主戰派,這個決議恐怕沒那麼容易通過吧。”匈奴內部的勢力劃分基本上已經非常明確。左賢王掌控著絕大部分軍隊和民心,未來匈奴大單于百年之後,左賢王繼位也基本上沒有什麼異議。
姜復點點頭,說道︰“主公所言不錯。確實在議事會上,以左賢王為首的主戰派並不同意和我軍有商貿往來。”
秦開說道︰“哦,既然如此,那你是如何說服他們的。”
姜復有些慚愧的搖搖頭,說道︰“卑職雖有三寸不爛之舌,但也並未說服左賢王。而真正說服左賢王的是匈奴的大閼氏蘭氏!”
“大閼氏!”秦開默默的念了三個字。不由得心底深處微微一動,不過很快就被自己壓在更深處。
“不錯,當時雖然匈奴大單于有些意動,但是左賢王態度強硬,只能拖到下午繼續會談。在中午的時候,大閼氏和左賢王秘密會談,同時參加會談的還有右賢王。”
秦開說道︰“這不奇怪,右賢王本是蘭氏的族長,是匈奴五大姓氏之一,蘭氏能拿到這個右賢王的位子,也是因為匈奴大閼氏的緣故。”
姜復更加好奇,心里暗想,看來自己的主公和匈奴人關系不一般啊。雖然他在匈奴的時候也私下里問過,但匈奴眾將似乎對秦開這個名字很陌生。而當他提起燕蠻兒這個名字的時候,就連那些普通的牧民都不由得驚嘆。
姜復繼續說道︰“是。當時我在帳外等候,密談大概花了一個時辰,在下午的會上,左賢王居然一反常態,支持和我們建立聯系,並且提出在我們盧龍和他們上谷之地建立一個商品集散之地,集中交易某些重要的商品。”
秦開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說道︰“看來是匈奴大閼氏在其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啊。”
姜復說道︰“是的。”
“這不是難事,前面我們也說了,目前我們的常態就是和北境的東胡與匈奴保持良好的關系。盡管東胡人仍然會南下擄掠,但我們只需要防御即可。能將匈奴人拉在一起,對我們沒有壞處。再說了,我們也需要北地的牛羊馬匹等物,既然匈奴人能提供給我們,那我們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