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女子突然又轉了男聲道︰“不可能,那毒無人可解,怎會被你朋友解了?”
    西門官人這次沒有換女聲,直接道︰“我在來這里之前,也從來沒想過符篆可以這麼用,但是這里的符篆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所以,事實就是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意,不能因為我們沒有見過,就說不可能,你說呢?”
    黑衣女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不過還是心下疑惑道︰“元夢有什麼特征?”
    西門官人回憶道︰“膚白貌美,笑起來有兩個酒窩,人很恬靜,很有禮貌。對宋藍海很是上心。”
    黑衣女子神色緩和了一點,問道︰“宋藍海對元夢如何?”
    西門官人看她如此關切元夢,自然知道挑好的說,忙道︰“我們和宋藍海相識,就是因為宋藍海急于救元夢和他爹……”
    當下把之前發生的事,大致說了下。
    黑衣女子听到宋藍海為了救元夢,專門請人煉制還魂丹,听說元夢醒來後,宋藍海寸步不離,臉上也是露出的欣慰的笑容。
    最後听說西門官人是在來制符宗的路上,被炸下橋,又遇見雪崩才來到這里,又關切問道︰“元夢沒事吧?”
    西門官人苦著臉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當時爆炸來的太突然,我自顧不暇,真不清楚,不過她有宋藍海照顧,應該沒事。”
    黑衣女子眼楮眯了眯,接著道︰“誰敢在制符宗門口炸元夢?”
    說完,好像自己想通了什麼,又接著道︰“看來他還是害怕了啊。不過,也是元夢的磨難,經歷點挫折也不是壞事。”
    她想了一會兒,突然抬頭道︰“給你一刻鐘的時間,再去看看這陣法的玄妙,發現不了的話,就說明我們有緣沒份。快去吧,我也想安靜一會兒。”
    西門官人也听出了她話里的意思,如果發現了也許就是大機緣,而且什麼“有緣沒份”的,難道她想以身相許?
    西門官人當下可有點蛋疼了,自己還沒做好準備呢。
    嘿嘿,如果對方要對我霸王硬上弓,我是從呢?還是……
    還是假裝拒絕一下再從?
    不過還是先查看陣法吧。
    西門官人又把整個樓走了一遍,也沒什麼發現。
    但他覺得肯定還有什麼沒有發現的,回想起黑衣女子帶他走的順序。
    他又回到他剛進來的地方,從頭開始排查。
    不過映入眼簾的陣法,卻是比他當初剛來的時候有了不小的變化。
    之前符篆的底色變得更加清晰明亮,好像之前是被壓制的,現在解封了一樣。
    西門官人為了印證自己的想法,又跑了春夏秋冬四個陣腳,然後層層排查上去。
    直到第三層的時候,才發現符篆的底色依舊昏暗,像是之前他見的模樣。
    西門官人研究完那昏暗的符篆後,又把每一層的面積測量了一番,在草稿紙上勾勒出了整個建築的結構。
    這是一座塔。
    這座塔的塔基就是四個陣腳,塔身共九層,每層都有自己特有的符篆,發揮不同的功能。
    但是九層塔之間聯合起來,又是一個新的符篆陣法,新的功能。
    之前他沒有發現這些,一是沒有聯合起來,從整體上看這個符篆陣法,二是有什麼東西好像阻止了這個陣法的功效和各層之間符篆的聯合。
    此時結合起來看,以西門官人現在的陣法造詣確實有了新發現。
    這個塔本身就是一個大的陣法,陣法最厲害的不是第九層的靈力匯聚、儲存,能給人提供修煉靈力,能灌注修為。
    最厲害的是這里模擬了春夏秋冬四季變換和日月星辰運轉之力,自成一個體系,像一個小世界一樣。
    如果西門官人沒有猜錯的話,這里的時間因為日月星辰的運轉之力,要比外面過得快,就是里面可能十天了,外面只有一天。
    但是這個陣法在小範圍內,又有春夏秋冬的變換之力,對人體有很大的溫養作用。
    就是里面的人,身體機能的衰老將延緩不少。
    總體上就是,一個人在塔里的時間比在外面多了,能干的事情比外面多了,但是又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老得比外面快。
    西門官人手里的稿紙不知何時掉在了地上。
    他呆呆地在想,到底是誰有這逆天手段?
    這要是被外人知道了,還不打破頭來搶啊。
    “想明白了嗎?”黑衣女子戲謔聲音從西門官人的身後響了起來。
    西門官人轉身行禮,喃喃道︰“太匪夷所思了,前輩大手筆……”接著把他的發現告訴了黑衣女子。
    黑衣女子不以為意地笑道︰“什麼前輩不前輩的,莫名把我叫老了。不過你也倒是聰慧,真的看出了期間的門道。
    這九層符篆塔,也不是出自我手,是當初一個大能路過制符宗,逗留幾日,學習並創造了這九層符篆塔,我們也是驚為天人。”
    西門官人臉上的肌肉抖了抖,“逗留幾日”“學習並創造了”,意思是接觸符篆了幾日,就創造了這逆天塔,這都什麼妖孽……
    黑衣女子像是知道她心中所想,悠悠道︰“所以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不過是比普通人所處的井大點的青蛙罷了。”
    西門官人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不過他很快疑惑道︰“那為何這麼牛的塔,有一種被封印的感覺呢?”
    喜歡上門姐夫請大家收藏︰()上門姐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