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師

第1796章 難以決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二毛君 本章︰第1796章 難以決策

    把科學院大學護理學院放在清江市成了決策層的第三個選擇,這件事不是某一個人拍板就行了的。

    話,談到這里就算是結束了,最終護理學院會辦在哪里,是今後一個時期討論,或者爭論的話題。

    劉牧樵和姜薇也只能講這麼多了。

    本來,請他們來是討論放在京城還是深城,而他們倆則提出一個新的選擇,反而增加了決策的難度。

    劉牧樵和姜薇不是決策者,但他們的建議權很大,護理界最厲害的兩個人都在安泰醫院。

    姜薇還是國際護理協會的會長。

    至于安泰醫院會不會成為本國醫院的領軍者,充滿了懷疑,幾乎所有的衛生界的老人一致認為,醫院是需要歷史沉澱的,新興的醫院上得快,敗得也快,這有無數的實例可以佐證。

    假如安泰醫院沒有劉牧樵呢?

    把一所醫院的希望寄托在一個人身上那是很危險的事。

    不過,反過來講,要是安泰醫院成了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這類醫院,反過來成就一所大學,這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設想。

    深城是國家門戶,邁一步就出境了,與國際接軌有無與倫比的便利。

    京城則有巨大的號召力,一國的首都,名字就是品牌。

    而清江市,未來有沒有可能成為醫療中心呢?

    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上次不是給了他們100億嗎?領導的意思不就是說打造醫療中心嗎?

    當然,理想與現實是有一定距離的,等安泰醫院全面超越協和等名牌醫院的時候,也許是50年後的事。也只有它全面超越這些大牌醫院,它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醫療中心。

    3、5年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個設想還是可以考慮。

    聊到第二個問題,國醫大師的事,劉牧樵介紹了4個人的情況,至于評定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不過國醫大師的評選主要看業績,學歷並不是最重要的,要不,傳承的醫生就沒有機會了。

    和院士的評比有很大不同。

    劉牧樵把二錢排在甦雅娟前面,因為甦雅娟的年齡過于年輕,才二十多歲,就評為國醫大師,這種可能性太小了。

    夕羽只能靠後,嚴格意義來講,她還是一個學生。

    離開部里,他們來到京城的家,彭珊遇到了一個難題。

    她不知道是準備一個房間,還是兩個房間,她對于劉牧樵與姜薇的關系了解得不多。

    不好問。

    姜薇在四合院轉了一圈。

    她很喜歡這個新家。

    “我就要這間房子。”她指著彭珊旁邊的一個小房間說。

    “你要這間?太小了,過去,是姨太太住的。”

    彭珊不得不提醒。

    她了解過這個四合院的歷史。這套房子是80年前重建的,最早是建于290年前,一名侯爺的別院,後來變成了一個商人的住宅,這位商人在這里發了大財,娶了3房姨太,這個四合院里住了兩位。再後來,則是一個外國人買下來了,最後一次是一個總部在南方的大老板在京城的住宅。

    姜薇笑著說“我管她姨太不姨太,住進這個四合院的人就是有福之人。這間房子雖然小,但通風最好了,我要了。”

    彭珊笑著說“那好,我這就幫你布置。”

    劉牧樵的房子則在她們兩個人的對面,在距離上屬于最遠的直線上,不要多說,誰都知道姜薇這樣選擇的目的。

    劉牧樵沒有在家里過夜,他預約了一台手術,協和醫院胰腺外科的一台亞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他很少在協和醫院做手術。

    劉牧樵每次進協和這張大門,都會有一種厚重的感覺,作為最早建立的西醫醫院之一,已經超過100年了,對建成後的國人來說,在醫學上多了一種選擇,多少人因此獲得健康、重生,無疑,他給國人帶來了很多的福氣。

    北協和,南湘雅,為我國醫學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劉牧樵的醫學溯源,應該更多的屬于南派湘雅系的,再溯源,則是霍普金斯醫院一脈相承的。當年顏福慶就是霍普金斯醫院的博士,湘雅醫院第一任院長胡美,也是霍普金斯醫院的醫生。

    不過,協和與湘雅算是兄弟醫院,湘雅創始人顏福慶後來就在協和醫院做了副院長,再從協和醫院出發,去了滬市,創建滬市醫學院,現在的滬市醫科大學。

    劉牧樵早已經是協和醫學院的教授,但是,他在這里還是第二次做手術,胰腺外科則是第一次。

    “劉牧樵教授,我們有個要求,今天這台手術,做教學手術。你不會有意見吧?”

    胰腺外科的主任是一個留美歸國的中年人,與孫濤是同一屆。

    協和醫院的胰腺外科一直是國內第一梯隊的學科,這里的醫生全部都有留洋經歷,美、德、法是最多的。

    所以說,協和始終與國際大醫院保持同一層次,理由很簡單,他們緊緊與最厲害的醫院捆綁在一起。

    互相派訪問學者是最有效的辦法。

    現在,協和醫院就有不少于150人的訪問學者,其中胰腺外科就有4人,他們都是頂尖級別的胰腺外科專家。

    他們雖然不是最權威的專家,但也是頂尖級的,或者說,是少壯派實力人物。

    少壯派與權威只差一個年齡。

    現在在協和胰腺外科的4名訪問學者,年齡都在40歲左右,手術難度都接近最高難度。

    胰、十二指腸、胃、部分空腸聯合切除是目前胰腺癌根治術最基本的術式,屬于多器官切除手術,還有多個空腔器官的吻合術,關鍵是有胰管的吻合。

    這些學者在這方面已經是高手了,只是,他們還不會做vilishi術式,他們能做簡易術。

    劉牧樵很爽快就答應了。

    教學醫院,做教學手術是最常見不過的事了。

    再說,劉牧樵做教學手術早已經習以為常,有沒有思想準備根本就沒有區別。

    不過,劉牧樵今天的手術搭檔是三個訪問學者,劉牧樵擔心他們配合不好,等問清楚了他們的水平在蔣薇薇之上時,他才放心。

    做教學手術,搭檔必須稱職,否則,就達不到教學目的。

    “我要和他們談談。”劉牧樵可不想在協和醫院這種醫學聖殿里鬧笑話。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全科醫師》,方便以後閱讀全科醫師第1796章 難以決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全科醫師第1796章 難以決策並對全科醫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