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鐵血戰魂

第645章 自噴井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鷹隼展翅 本章︰第645章 自噴井

    ,最快更新抗日之鐵血戰魂 !

    其實現在八路軍要做的工作,除了甦菲說的那些之外還有很多,比如說……

    加快技術兵種的培養。

    這個大家一直在努力,比如說山東八路軍裝甲兵訓練學校一口氣就招了五百多個車組。這麼多車組,坦克頓時就不夠用了,每個車組一天也只能練上個把小時,其他時候都是在听教官講課或者對著空氣操作。陝甘寧邊區則用四十輛謝里登坦克一口氣培訓兩百多個車組,用朱老總的話來說,總得多儲備一點人才,萬一有了戰損也好及時頂上去啊,人等裝備總比裝備等人強。

    至于航空兵……練得就更狠,幾十台模擬飛行器一天二十四小時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猜猜山東飛行員訓練基地一口氣招了多少飛行員?說出來嚇你一跳︰不是一兩百,而是整整一千五百多人!當然,絕大多數都只能玩玩模擬飛行器,上上理論課,只有第一批飛行學員經常有登機飛行的機會。不過,劉雷公那家伙簡直小氣到家,別說普卡拉攻擊機,就連初教機也舍不得讓人多飛,所以空軍飛行員上的教練機並不是薛劍強專門為他們準備的初教七,而是結實耐操的dc-3……這玩意是用藥品跟美國換的,便宜,就算飛壞了也不用太過心疼。高強度的訓練很容易出事,幾乎每天都有人受傷,但強度只增不減,為了能上天,那些從陸軍轉過來的飛行員都玩命了。

    此外還有傘兵。山東八路軍以少數被俘後經過教育加入八路軍的日軍傘兵為基礎搭起了訓練基地的框架,組建了全軍第一個傘兵營,這些傘兵的訓練更加亡命,十幾堂理論課和基礎訓練之後就直接上天,甭管多惡劣的天氣,只要飛機敢飛他們就敢跳,飛機不敢飛……那他們想跳都跳不了。現在甦聯把被俘的德軍傘兵也列入了交換之列,一批批的送過來交換藥品,這個傘兵營的編制急劇擴大,已經達到了傘兵團的規模,而且看樣子,最多明年六月就有望達到傘兵旅的規模了。

    相比之下,汽車兵的訓練是最輕松的,這年頭沒什麼交通法規,更沒有交警,只要不撞車不翻車不撞上人就沒事,所以汽車兵的培訓非常快,個把月就能教出一批,這效率,跟耗子下崽有一拼。考慮到有很多地方大卡車是去不了的,所以八路軍還組建了一支規模不小的三輪車運輸部隊,一水的八噸王。這個駕駛員培訓起來就更快了,基本上會騎自行車的人學個上兩天就全會了。相對而言,維修兵的培養就難一點,不過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這年頭中國人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咬牙磕就是了。

    還有就是修機場。這一戰山西八路軍徹底嘗到了有一支強有力的航空兵配合作戰的甜頭,據參謀部的估計,那區區幾十架作戰飛機在這場大戰中起到的作用不亞于二十個精銳步兵團!很多戰斗用步兵的話可能得死傷幾百人才能搞定,但航空兵幾枚重磅炸彈下去就全解決了,步兵只需要負責收尸就可以了。航空兵如此給力,而且將來航空兵的規模還將急劇擴大,不修機場就太傻了!所以現在整個華北乃至陝甘寧的根據地都掀起了一股修機場的狂潮,不僅要修可供普卡拉攻擊機和火鳳凰轟炸機起降的機場,還要修可供遠程轟炸機起降的,一條跑道就長達三四千米的那種。整個華北一口氣開建四五十個大大小小的機場,所修建的機場數量和起降能力遠遠超過了他們現階段所擁有的飛機那可憐巴巴的數量,著實讓日軍摸不著頭腦。

    還有就是石油。

    山西大戰在日軍兵敗如山倒之際戛然而止,一來固然有所有作戰目標均已達到,沒必要繼續打下去的原因,二來,也是因為油料儲備快見底了,再打下去的話,只怕還沒有殲滅第26、27師團,八路軍那些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的飛機、汽車、坦克就要趴窩了!老革命們在第一次品嘗到機械化作戰的甜頭的同時也嘗到了油料短缺的苦澀。山西這邊沒有油田,只能做來料加工,花大價錢引進生物柴油提煉設備,這套昂貴的設備可以將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乃至動物油脂轉化成可供車輛使用的生物柴油,原料充足的話一個月可以煉上千噸油呢。遺憾的是壓根就不會有充足的原料,這年代老百姓飯菜里一點油水都沒有,還要把油拿去變成柴油?那是不可能的。山西八路軍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連延長油田生產的帶自己千方百計提煉的,攢起了四千來噸燃料,結果短短兩個月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于是,戰後,那些用煤汽瓶灌滿柴油和炸藥當燃燒彈發射出去,將大批大批日軍燒成焦炭的指揮官被罵得狗血淋頭。

    所以閻老西拿到的計劃書里,建設煤化油工廠項目赫然排到了第一欄,不是建一個兩個,而是一口氣建五個!當然,產能都不大,這五個工廠順利投產的話,每天可以合成兩百噸汽油……

    閻老西眼前一黑……

    這就是所謂的產能不大嗎?

    此外,農業生產計劃里也加入了大力種植蓖麻這一項。蓖麻是出油率最高的油料作物,而且不挑地,在瘦田和坡地都能長得很好,所有必須大力鼓勵老百姓去種植,種得多的話補貼三百計小米!

    不過,煤化油和蓖麻油制造生物柴油這兩個項目今年都沒指望了,甚至明年煤化油工廠都不大指望得上,真正能指望的,也只有延長油田了。

    甦菲從總部出來後便和薛劍強一起上了飛往延安的飛天三蹦子。她在山西這邊的工作已經交接完畢,山東那邊老早就催著讓山西軍區把人還回去,不能再拖了。不過臨走前她想去看看延長油田,薛劍強自然滿足她。

    飛越黃河,延長油田赫然在望。

    這是中國第一個油田。早在兩千年前,這里就不時有石油從地底下噴出,被當地老百姓收集、利用。1907年,這里打出了中國第一口油井,中國的石油工業萌芽了。不過這個油田實在是糟糕,產量少,原油質量也差,各方勢力都不大看得上眼,甚至覺得它根本就不具備工業開采價值。後來紅軍長征,開闢了陝甘寧根據地,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延長油田也就成了重點項目,紅軍在這里打了很多油井,每年開采幾百噸石油,用土法提煉,制得的汽油、柴油、煤油、蠟片、槍油等等產品一部份自己用,大多數則賣給國民政府軍。

    不過現在延長油田可不是幾台老舊的磕頭機在那里磕了。甦菲一落地就看到,好幾台巨大的鑽采機正在轟隆隆的往地下鑽。這些設備同樣是八路軍五個月前向薛劍強采購的,采購很順利,就是運過來的時候很費事,沒有這麼大的運輸機能運它,只能拆解開來一件件的運到延安,再裝車送到油田,然後組裝起來再用,非常麻煩。不光是現代感十足的鑽采機,正規的煉油廠也建起來了、化工廠也建起來了,管道四通八達的,看著就激動。油田被打出了十幾口天然氣井,每天都有數萬立方米的天然氣被抽出來送入工廠,然後一半變成氮肥,一半變成炸藥。不遠處,幾道煙柱直沖雲宵,那是燃煤發電站的煙囪里噴出來的。這個發電站不僅為油田提供了充足的電力,還照亮了整個延安……呃,連部署在延安周邊的國民政府軍也要向他們買電用。

    甦菲激動萬分︰“真……真美啊!”

    薛劍強皺起眉頭︰“烏煙瘴氣的,哪里美了?”

    這是大實話,隨著石油、煤炭大量開采、使用,空氣質量確實不怎麼好。

    甦菲開心地說︰“我覺得這樣很美!這些巨大的鑽采機械很美,這些四通八達的輸油、輸氣管道很美,就連發電廠煙囪中高高噴起的白煙也很美!我希望有朝一日,這樣的畫面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

    薛劍強咕噥︰“這樣一來那空氣還能要嗎?”

    好吧,兩個人的分岐真不是一般的大。

    甦菲心情好,不跟他計較。她指向幾口看上去怪怪的鑽井︰“那是干嘛的?”

    薛劍強說︰“那是注水井。這油田的地壓實在太低了,打出的油井都是一點一點的往外滲油,產量非常低,不好搞,所以在打井之前先打注水井,往里面注水提高地壓,將油從含油層里逼出來,到時往下面一鑽,噗!石油就噴出來了。”

    甦菲眨眨眼楮︰“听起來很過癮。”

    薛劍強說︰“是挺過癮的。這幾口是新井,听說一個月前才開始注水的,沒啥看頭,至少還要過兩三個月才能開鑽,那幾口正在鑽的是已經完成了前期注水的,就看能不能出油了……走,我們過去看看。”

    有兩口即將鑽到千米深度的油井周圍,無數負責石油開采的工程技術人員都在不遠處緊張地注視著,眼也不眨。經過艱苦的研究、鑽探,大家一致認為這一塊是油氣資源富集區塊,在這里開采可收事半功倍的功率,所以大家改變了以前狂打井,每口井每天采收一百幾十斤石油,積少成多的策略,只是對現有的十幾口油井進行壓裂、深鑽,提高它們的產油量,維持每天三四十噸的產量,供整個邊區使用,不再打新井了,主要力氣都集中在這一塊,當核心工事來啃了。幾個月來他們在這里打數十口注水井作前期注水,提高油井的壓力,每天耗費的資源海里去了,可幾個月來一滴油都沒有產出,所有人都承受著壓力,所以對第一口井能否出油格外的緊張。

    鑽機以每天三百米的驚人速度往下鑽,大量泥漿源源不斷地注進去,以確保它正常運轉。所有人都緊張地注視著,等待著……甦菲和薛劍強分開眾人擠進去的時候,分明看到鑽井機仿佛失去了依托似的往上飄了一下,專家用堪比排炮轟擊的聲音狂吼︰“閃開!要出油了!”

    話音未落,就听到一聲悶響,一股漆黑的液體順著油管呼嘯著噴向天空,跟間歇泉似的,但高度是後者的數倍!這玩意兒在空中散開,化作一陣黑雨灑向人群,躲避不及的人馬上就被噴得比非洲黑叔還黑了。但沒有人會在意被噴到點什麼,人群看著那條黑色油龍,瞬間陷入狂歡之中,沖向暴雨般落下的石油任憑它噴在自己身上,擠不進去的就用手接著然後往自己臉上涂,所有人都在歡呼︰“出油了!出油了!是自噴井!”消防安全意識什麼的全都拋到了腦後,整個油田都變成了狂歡的海洋。

    也沒法不狂歡。以前他們打的油井都是靠磕頭機一點點的將油從地下抽出來,費事,而且產量少得可憐,現在打出一口自噴井,地底下的石油跟噴泉似的狂噴,一口井的產量頂以前幾十口,能不開心麼?都要笑瘋了好吧!

    緊接著,另一口油井也轟一聲,噴出了一條油龍,讓現場的氣氛達到了近乎癲狂的地步。

    甦菲也給噴了一臉,卻一點也不在意,還笑得非常開心,沖著那條張牙舞爪的油龍歡呼︰“噴吧!噴得多多的!噴得越多越好!”

    這是八路軍在山西大戰勝利後收獲的又一份捷報︰十一月八日,延長油田打出了兩口自噴井,每口首日產油都達到了驚人的三十噸,後來穩定在了每天十二和九噸噸,算是中國數一數二的高產油井了。

    此後幾日,又有好幾口油井噴出了油龍,最差的一口首日產油也達到了十一噸。

    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著這片古老的土地的人們獲得了上蒼的饋贈,黑色的金子從地底下源源不斷地噴涌而出,為他們的戰車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日之鐵血戰魂》,方便以後閱讀抗日之鐵血戰魂第645章 自噴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日之鐵血戰魂第645章 自噴井並對抗日之鐵血戰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