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515.第515章 覺華島,吳三桂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雲下飛雪 本章︰515.第515章 覺華島,吳三桂

    515覺華島,吳三桂

    今天的章節奉,求求收藏訂閱了

    殺殺殺

    射擊

    砰砰砰

    耽羅島,一處足有佔地足有兩個足球場那麼大的校場,此時喊殺聲震天,刀盾兵,火槍兵都在這里進行訓練。小說

    李子霄剛剛抵達耽羅島之後,對島的白龍軍,城防軍將士,進行了檢閱。

    此時,耽羅島包括白龍軍水軍在內,足有兩萬七千余人,還有兩千人的倭奴,是隸屬于吉野和藤野率領的。

    大將軍,我軍將士在島的迅速一直沒有停下過,現在連這些城防軍將士,也足以稱得精兵了。

    李子霄走在前面,後面跟著羅超,周大柱,陸遠,洪生,趙子龍等一眾白龍軍將領,此時羅超對李子霄說道。

    恩,你們做的很不錯,馬要打大仗了,平日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將火槍手放開了打,這一次我帶來了三千支燧發槍,以及數萬彈藥,不用擔心火銃報廢了沒新的,彈藥會打沒的顧慮。

    李子霄對著旁邊幾名火槍營的將領,說道。

    大將軍,什麼時候殺到韃子的地盤去啊,將士們都等不及了。羅超在一旁笑眯眯的問道。

    是啊,大將軍。前天從老陸給劉重送補給回來,說劉重可是在遼南和尚可喜那奸賊打的熱鬧。

    我手下二郎們可急壞了,再要是繼續再這島待下去,老我也要憋出病來了。

    一旁的周大柱也是附和說道。

    看著手下將領一個個戰意盎然,李子霄也是哈哈一笑,說道︰你們急也沒用,時機不到,自然不能出兵。

    那大將軍,什麼時候時機才到啊有人問道。

    這都看不出來,大將軍是再等錦州那邊打起來呢,只有讓韃子和洪承疇的明軍主力爆發大戰,才是咱們出擊的最佳時機。

    李子霄沒說話,一旁的羅超主動說道。

    哈哈,羅超說的沒錯,只有讓皇太極和洪承疇在錦州進行決戰,才是咱們大顯身手的時候,放心吧,到時候仗有你們打的。

    這不過咱們可有言在先,別你們現在一個個叫嚷的厲害,到時候真的打起來,你們給老子掉鏈子。

    要真是那樣,老子可輕不了你們。

    到時候,誰要是掉鏈子,不用大將軍下令,他要是還有羞恥之心,自己抹脖子行了。

    對,到時候大將軍指到那兒,咱們打到哪兒。

    沒錯。

    一群白龍軍將領,听到李子霄故意的激將,一個個全都嗷嗷叫著。

    李子霄看著求戰心切的手下將領,微笑著點點頭,在心里道︰士氣高漲,軍心可用,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啊

    看樣子,我得去給遼東局勢加把火,讓洪承疇和皇太極在松山,錦州那邊快點大打起來。

    洪承疇此時讓明軍主力依舊駐扎在寧遠,不敢輕易出擊,更害怕與韃子決戰,這一戰略實際是錯誤的。

    而且,錦州松山到寧遠這一帶的狹長地形內,實際是不適合韃子騎兵展開的。

    可惜這個時候的洪承疇,實在是太謹慎了。

    八個總兵,十三萬多明軍精銳,四萬匹戰馬,寧遠距離錦州不過百余里地,他卻始終不敢過去。

    而且,李子霄還是知道,歷史洪承疇主要是被皇太極截斷了糧路,設置了伏兵,才將洪承疇擊敗的。

    李子霄怎麼也不理解,在這樣的狹窄地形,以洪承疇的能力,怎麼讓皇太極截斷糧道,還了埋伏。

    這簡直和洪承疇之前展現出的軍事能力,相差太遠,說到底還是此時洪承疇顧慮太多了。

    李子霄這一世,可不想看著洪承疇再次被皇太極,那麼容易的擊敗,算最後明軍依舊要敗。

    但至少,李子霄希望洪承疇能在松錦一帶,拖出韃子主力更多時間,給韃子造出更多傷亡。

    只有這樣,才能給白龍軍創造機會。

    所以,李子霄決定給親自去給洪承疇送一份大禮。

    陸遠,讓你的第一艦隊準備一下,後天我要親自去一趟覺華島,我要去給洪承疇送一份大禮,助他一臂之力。

    李子霄對陸遠說道。

    大將軍要去覺華島

    陸遠听了李子霄的話後一驚,但隨即有立即補充道︰是,屬下知道了,我會安排好。

    恩,另外讓輜重營準備一下,將我帶來的那一批紅夷大炮,以及改良的火銃,給你們帶,一起運到覺華島去。

    李子霄補充說道。

    是。陸遠應道。

    兩日後,李子霄乘坐陸遠率領的白龍軍水軍第一艦隊,帶那批火炮和火槍,前往覺華島。

    覺華島俗稱大海山,在唐宋時代稱桃花島,遼金時代稱覺華島,是遼東灣最大的島嶼,素有北方佛島之稱,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覺華島之美譽。

    覺華島早在唐代,已為開發,港口著名,其北邊海港,稱為口,已為島要港,出入海島咽喉。

    到了明朝,覺華島成為明軍的一個囤積糧料的基地。

    特別是到了明末,大明為了抵御關外的韃子,構建了關寧錦防線。

    孫承宗在主持遼東事務的時候,重點經營寧遠城的築城與戍守,同時也經營覺華島之囤糧與舟師。

    在廣寧失陷之後,大明的御守重在寧遠城,而關寧軍的糧儲,則重在覺華島。

    甚至于,大明還在覺華島,建立了一座囤糧城,用來存儲糧食,軍械,配合島的水師,與寧遠成掎角之勢。

    正是因為覺華島的重要性,讓它成為明軍與韃子的必據必爭之地。

    而且,那個時候韃子還是野豬皮努爾哈赤在位的時候。

    在天啟六年,努爾哈赤攻擊寧遠城不下之後,隨即開始進攻覺華島。

    因為覺華島是一座島嶼,距離岸邊足有二十多里地,海水成了保護覺華島的天然屏障。

    韃子是沒有水軍的,而他們最厲害的騎兵,也沒辦法越過海水,進攻覺華島。

    于是,努爾哈赤只能等到隆冬時節,等待寒冷的氣溫讓海水結冰,便可從岸邊履冰,直達島。

    島的大明守軍,為加強防御,沿島鑿開一道長達十五里的冰壕,以阻擋韃子騎兵的突入。

    可惜沒什麼卵用,最後韃子近萬騎兵,還是由冰攻了覺華島,從口登岸,攻入囤糧城北門,猛烈廝殺,沖進囤糧城。

    韃子騎兵一陣馳突亂殺,島水兵陣腳大亂,韃子騎兵放火焚燒城囤積糧料,濃煙蔽島,火光沖天。

    大明島官兵拼死抵抗,島諸將皆戰死,卻依舊挽回不了戰敗的下場。

    此戰,明軍損失慘重。

    覺華島的七千余名明軍和商民七千余人,全都被韃子殺戮。

    同時,島囤糧城里的糧料八萬余石和船兩千余艘,也都被韃子焚燒。

    覺華島主島作為明朝關外的後勤基地,算是徹底被韃子摧毀了。

    而戰後,根據大明的統計,韃子此戰戰死近三百名韃子騎兵,竟然被大明將領稱之為韃子損失慘重。

    不得不說,到了崇禎這個時候,韃子的精騎可以稱得是東亞陸地最強軍隊,也不為過。

    在野戰,幾十個韃子騎兵,追著幾千明軍殺的場景,真不是假的。

    主要也是這個時候的明軍士卒,良莠不齊,真正明軍精銳,至少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吳三桂手里的關寧鐵騎,是為數不多,敢和韃子騎兵正面硬剛的明軍。

    那一戰過後,覺華島的戰略位置大大下降,這些年來,明軍雖然依舊掌控著覺華島,並且重新在這里設置水師,甚至囤儲糧食和軍械。

    但依舊遠遠無法和當年覺華島的規模相,而且明軍也不敢再將全部糧食,都放在覺華島了。

    當年的覺華島一戰,只能說韃子贏得非常僥幸,要知道韃子想要越過二十多里長的冰面,攻覺華島,先不說難度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的時間也少的可憐,只要覺華島守軍敢主動出擊,將韃子阻擊在冰面稍微長一點時間。

    韃子根本沒有機會,攻覺華島,甚至寒冷的氣候,是他們最大的殺手。

    要知道韃子只能選擇天亮之前,最冷的一段時間進攻。

    只有那時候的冰面,才能承載他們騎兵前進,可惜佔據天時地利的覺華島守軍,這都打不贏。

    李子霄只能說,明末後期大明的那些將領,真的是有些菜啊

    陸遠的第一艦隊帶著李子霄,用了一天的時間,趕到了覺華島。

    此時的覺華島,不過只有明軍一千余人,船只百余艘,發現突然出現在島外的這支龐大艦隊,也是將島守軍嚇了一大跳。

    好在,隨後他們看到這支艦隊,竟然懸掛著大明的旗幟,才讓他們松了一口氣。

    島的大明守軍,自然不可能抵擋李子霄的登陸了。

    這個時候,拒守島的明軍將領,只有一個小小的把總,見了李子霄只能乖乖跪拜。

    你們派人給寧遠城的洪大人傳消息,說鎮國將軍李子霄現在在覺華島,希望可以見他一面,順便給他帶來一批禮物。

    李子霄對著島那個明軍把總說道。

    很快,那個明軍把總把李子霄的話,傳到了寧遠城。

    第三天,岸來了三艘船。

    李大人,在下吳三桂,可是久聞李大人的威名啊

    李子霄看著這個登島的人,也有些意外,沒想到來的不是洪承疇,而是吳三桂。

    穿越到大明之前,吳三桂也算是李子霄較熟悉的,明末人物之一了,當然名聲可不怎麼好,大漢奸一個。

    此時的吳三桂,已經是寧遠團練總兵了,而李子霄也是南直隸總兵,兩人官職相等,所以吳三桂見到李子霄,兩人都無需行禮。

    此時,李子霄看著走到他跟前的吳三桂,仔細打量著。

    吳三桂長的還是很健壯威武的,鼻子很高,面白無須,眼楮很有神,正笑著和李子霄打招呼。

    原來是吳大人,李某也是仰慕已久啊,竟然幸得相見。李子霄笑著回應道。

    要知道,吳三桂能在二十七歲當寧遠團練總兵,並不全靠的是他舅父祖大壽和父親吳襄的關系。

    吳三桂本人也算是個很有謀略的將領,而且他還數次參與大明與韃子的戰斗,立下不少戰功。

    年輕時候的吳三桂,也算得是有勇有謀了。

    有一次,韃子大軍繞道蒙古入關,祖大壽應朝廷之命支援,在建昌與韃子相遇。

    當時吳三桂的父親吳襄,還是是遼東總兵,他親率騎兵出去偵察敵情,結果被韃子一支小股部隊包圍。

    當時祖大壽擔心前去救援,會被韃子趁機突入,不敢輕易出戰。

    這個時候,吳三桂不顧祖大壽的命令,只帶著幾十名家丁馳馬出擊,一馬當先橫槍躍馬,一路殺進了韃子的包圍圈。

    他殺入敵群之,接應吳襄又一路殺了出去。

    當時附近有三萬韃子,得知圍住了吳襄,大股韃子趕來,吳三桂帶著幾十騎,接應他父親吳襄一路血戰,突圍殺出。

    當時祖大壽率領的明軍數萬大軍,韃子主力相隔著不遠,出于雙方的忌憚,都沒敢冒然大舉出擊。

    結果讓吳三桂沖破了那支韃子小股騎兵的包圍,救回了他的父親。

    正是那一戰,吳三桂勇冠三軍,孝聞九邊,都說他純忠極孝,聰俊絕人,連崇禎都听說了他的忠孝之名。

    有了這名聲,加之吳三桂深厚的身份背景,還有武舉人身份,吳三桂仕途是一帆風順,二十七歲做到了總兵之位。

    先不說吳三桂後面會投降韃子,引韃子入關,但至少此時,他對大明還是較忠誠的。

    只不過,李子霄怪的是,為什麼來的不是洪承疇,而是吳三桂。

    或許是遼東戰局緊張,洪承疇走不開吧。李子霄在心里想道。

    接著,吳三桂的一番話,也證實了李子霄的猜測。

    哈哈,李大人,實在是抱歉,錦州前線戰事膠著,洪總督實在是走不開,只能勞煩在下過來見將軍了。

    吳三桂對待李子霄的態度,還是非常客氣的。

    同時,吳三桂在來之前,也對李子霄進行了詳細的調查。

    對于李子霄在短短三四年內,從一介土匪頭子,晉升到了鎮國將軍,總兵之位,感到不可思議。

    3636093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方便以後閱讀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515.第515章 覺華島,吳三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515.第515章 覺華島,吳三桂並對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