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

第二一六章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終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飛翔的浪漫 本章︰第二一六章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終章)

    功名!

    這灰衣人來勢凶 ,趙旭身後就是蕭瑩,不能躲閃,他單手抽出太常劍往前疾刺,那人見寒光一片,知道此劍鋒利無比,身形像是折了一樣倒下,一腳對著趙旭踢來。

    趙旭左手疾抓,灰衣人 感左腳足踝上陡緊,猶如鐵箍一般箍住。他右足疾出,徑直踢向趙旭面部,這一腳勁力奇大,趙旭棄了他的左腳,手中太常劍揮手一格,這人的刀頓時被一斬為二。

    灰衣人大驚,嘴里不禁說了一聲“好劍”,將剩下的半截刀對著趙旭拋了過來,趙旭又用劍身 開,這人見不能取勝,往窗口跑去,趙旭說道“朋友不喝杯茶嗎?”倏然就到了這人身後,這人心中又是一驚,順手提起身畔茶幾對著趙旭扔了過去,趙旭一拳將一張木茶幾砸的粉碎,順手拎起桌腿對著他的後心扔了過去,這人急忙躲避,身子一旋,竟然將桌腿搶在手里,回身對著趙旭扔了過來。

    “好!”趙旭叫了一聲,不退反進,看準了桌腿的方向,揮劍  。

    這太常劍實在太過鋒利,幾乎就是無聲無息的將桌腿 開,劍勢不減,直直的往這人頭上砍了過去。

    這灰衣人躲無可躲,只有站在那里等死。不料趙旭的劍在這人頭頂 地收住了,劍芒閃爍,離這人頭顱不過半尺光景。

    兩人的動作都凌厲迅 ,這會停止打斗,趙旭看這灰衣人不過三十歲左右,身長八尺,面目清雋,問道“閣下何人?為何要刺殺我?”

    這人看看趙旭,又瞧瞧面上變色的蕭瑩,說道“原本以為認錯人了,如今看來,也沒有認錯。今天落在你手里,要殺要剮,悉听尊便。”

    這話奇怪,趙旭將太常劍收了,拱手說道“在下趙旭,未曾請教閣下高姓大名?”

    這人見趙旭將兵器收了,實感驚詫,再見他自報家門,心說糟糕,問道“你叫趙旭?”

    趙旭昂首挺胸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趙旭,趙旭就是我。”

    這人問道“那你認識李密不認識?”

    趙旭心里疑惑,說道“李密李兄,是瓦崗山的那位嗎?不知他妻子生了男孩還是女孩?王伯當王兄、韓四娃幾位朋友現在可好?”

    這人見趙旭一連串的說了這麼多,心里知道這人就是那個趙旭無疑,不過為什麼剛才這個女子叫他“大將軍?”

    趙旭見這人始終對自己很是戒備,給蕭瑩說準備一壺熱茶。蕭瑩知道兩人有話說,再者覺得那人不是趙旭的對手,就走了出去。趙旭抱拳說“朋友請了。”

    這人知道趙旭身手了得,見他坐下,干脆也隨身坐了,問“閣下就是李密和王伯當口中說的那個陝州趙旭?可是為什麼又是大將軍?”

    趙旭微笑道“我是趙旭,我也是大隋右衛大將軍,這兩者並不沖突。朋友必然是瓦崗山英雄,莫非以為在下是左衛大將軍宇文述,所以才要刺殺與我?”

    灰衣人見趙旭三言兩語將自己的心理說破,干脆的答道“是,我是瓦崗徐世績,只因為和宇文述作戰,瓦崗人戰敗,我們全都走散了,我到了東都,想伺機中宇文述報仇。適才無意中听到大將軍,以為宇文述在這里,沒想到遇到了你。”

    “李密妻子生了個男孩,王伯當和韓四娃都好,可惜其他兄弟……”徐世績說著,眼楮看著太常劍,問“你即然和李密王伯當幾個交好,我在他們那里屢次听說過你這人十分的夠朋友,怎麼能做了大隋的大官?豈不是和我等兄弟為敵?”

    趙旭輕輕一笑,不答反問“請問徐兄早上吃了什麼?”

    徐世績不明就里,說“酒肉,如何?”

    趙旭又問“那中午呢?吃了什麼?”

    徐世績說道“燴餅和……”

    徐世績說了半截不吭聲了,趙旭見他反應很快,笑吟吟的說“徐兄不知將來有何打算?趙某不才,听聞徐兄為蓋世之才,如果徐兄能助我一臂之力,趙某幸甚!”

    趙旭問的奇巧,徐世績卻明白了無論一個人一天吃的什麼,總之吃飽就行,而李密這些人在瓦崗山造反,為的是推翻大隋政權,而趙旭在大隋做了大將軍,目的何嘗不是一樣,大家不過“吃”內容和方法不同罷了。

    徐世績是聰明人,自從上了瓦崗山之後,和大隋官兵打了好幾次,輸贏都有,深知大隋的將領也不是吃素的,這個趙旭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謀略和格局比李密不知高了多少,只是自己與他萍水相逢,要是貿然答應,豈不被他輕看?

    趙旭見徐世績在思索,也不催問,只說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生匆匆,不過百年光陰,做事自然要選擇快捷的直接的,如同庖丁解牛,刀快而手順,則事半功倍,否則徒勞無益。”

    “人人都想成功,無非時也命也。所謂勝敗寸許間,熱血拋河山,相約征途上,生涯盡幾回?”

    本來趙旭說的康慨激昂,後來話音里卻帶了無數的寂寞蕭瑟,徐世績听了心里感慨,問“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早些和李密翟讓等人聯系,里外合應,豈不事半功倍?”

    徐世績說的是趙旭在朝里和李密的瓦崗軍一起里應外合推翻大隋政權,趙旭說“此一時彼一時,有時候計劃沒有變化快,大丈夫處世,只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謀劃是應該有的,但更應該隨機應變,事從權宜。”

    徐世績沉吟了一下,說“既然趙家兄弟吐露心跡,對徐某如此坦誠,某自然知道擇木而棲這個道理,不過還要等見到李密王伯當這些人,將話說明白,這個請大將軍諒解。”

    趙旭原本踫到徐世績就是偶然,也沒有想過立即就能讓他跟著自己,于是笑著點頭“我與你今晚說的話,今後也會直接給李密王伯當他們說,不過徐兄能轉告也行。右衛大將軍府在哪里不難打听,徐兄如果考慮周全,我必掃榻相迎。”

    這時蕭瑩端著茶壺進來,趙旭親自為徐世績倒茶,兩人還沒有再說話, 听得遠處一片呼喊,夾雜著悲戚之聲,蕭瑩皺眉,快步打開窗戶,只見偏東方向燈火通明,哀聲陣陣,恍忽听到人聲說是太子薨了。

    太子楊昭死了?

    趙旭和蕭瑩對視一眼,起身對徐世績說“今日會晤,三生有幸,我時刻等著和徐兄再次秉燭夜談,促膝談心。”

    如果真的是太子死了,趙旭這個大將軍必然事務繁忙,徐世績拱手,也不做態,出門而去,趙旭將蕭瑩一抱,在她耳垂上輕輕一吻,低聲說“最近我不能來了,你要是有空,就去府上,咱們從長計議。”

    蕭瑩被趙旭親的全身酥軟,心里漣漪一片,有很多話還沒有和趙旭說,這下匆匆又要離別。看著他下了樓,心說太子死了,那麼接下來皇帝又要立誰為太子呢?

    趙旭急急的到了府里,一進門就听到稟報,說秦叔寶回來了。趙旭大喜,嘴里大聲叫道“秦兄在哪里?秦兄何在?叔寶哥哥!”

    秦叔寶在前廳坐著等趙旭,听到趙旭老遠的就喊叫自己,聲音熱切,心里懵然感動,連忙答應著往外走,廳里其余的兩人對視一眼,心說怪不得秦叔寶如此推崇這個大將軍,听聲音就知道古道熱腸,不是一般的人。

    趙旭跑了過來,看到秦叔寶雖然依舊清瘦,但精神矍鑠,哪還有往日病懨懨的樣子,又看到跟著秦叔寶的還有兩個大漢,都是虎狼身材,宛如鐵塔,一看就是好漢,他先和秦叔寶雙臂緊緊相握,嘴上不住的說道“想煞我了!哥哥可好?怎麼才來!我這里都急瘋了——這兩位壯士是……”

    秦瓊也是真情流露,抓著趙旭的胳膊介紹道“這位是濟州東阿程咬金,這位是曹州濟陰單雄信,都是我的好朋友。”

    趙旭急忙的向程咬金和單雄信見禮“程大哥好,單大哥好。一路辛苦,請里面坐。”

    趙旭說著站在一邊,做了請的姿勢,單雄信和程咬金又是對視一眼,站著沒動,秦叔寶扯著趙旭又拉了一下單雄信,對程咬金說“都是自家兄弟,不要客氣,何須生分。”

    程咬金和單雄信這才跟著進去,趙旭一邊走著就讓人設宴,先讓人送來了酒,親自為秦叔寶三人斟滿了,敬道“今天和三位哥哥歡聚,本應當徹夜暢飲,但是愚弟現在要事在身,須得去一趟宮里。”

    說道這里,趙旭低聲道“太子死了,我要進宮一趟。”

    秦叔寶三人一驚,程咬金說道“既然如此,大將軍趕緊去忙。”

    趙旭正色道“程兄今後不必如此,你我皆以兄弟相稱,這里也沒有外人,哪里有什麼大將軍。”趙旭說著叫人給單雄信和程咬金安排兩處緊挨著秦叔寶的小院住宿,再派了女婢前去收拾,而後再敬三人幾杯,換了衣衫,匆匆的走了。

    此時酒宴已經上來,廳里也沒有別人,單雄信不由的對秦叔寶說“沒想到這位趙家兄弟如此年輕,但是氣度又是如此不凡,難得。”

    程咬金跟著說“我老程閱人無數,這個趙旭了不得的很。”

    單雄信嘖了一聲“你說的是個屁,等于沒說,人要是不行這會能做大將軍?原來听叔寶說這個趙旭少年英才,我還沒有覺得什麼,這會一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果然英雄。關鍵是身居高位,為人謙虛,我看,是個能共事的人。”

    秦叔寶說“謙虛只是一方面,主要是心胸開闊,而且對人實心實意,我說過那會與他初相識的時候,他就表現的爽朗熱忱,我與他萍水相逢,他就贈我盤纏,又請我喝酒,後來他又在我病中多加看護,此等人物,今世能有幾人?”

    程咬金嘻嘻一笑“關鍵是你秦老哥,誰見你都覺得你不是一般人,加上你那匹馬,娘的,世上還有誰家的馬整天要喝酒的?”

    單雄信听了作色,將手里的酒盅放下,程咬金笑“我又沒說你……”

    “你難道剛剛沒喝?”單雄信反詰程咬金,程咬金將酒盅端起,喝了一口,單雄信哈哈一笑,也喝了。秦叔寶知道他二人經常互謔,說道“趙家兄弟是一貫的如此,並不是刻意只對我秦某一人,他對李密、王伯當,以及瓦崗的那些兄弟,都是推誠置腹的,因此,我才決定去找你們兩位前來共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一步走錯則步步錯,全盤皆輸,大家兄弟,不說外話,就說是待價而沽也好,你看這會翟讓如何?李密他們這會又不知道在哪里……”

    單雄信忽然打斷說道“我想起來了!不行,我這會要出去……”

    程咬金問“怎麼?這里酒不好?”

    單雄信手�了一下說“不是,我突然想起來,徐世績好像也到了洛陽,不如去叫來,大家伙一起,何愁大事不成?那豈不妙哉!”

    “我也去!”程咬金說著站了起來,秦叔寶說“那好,咱們一塊去,要是找到了,咱們回來繼續喝。”

    大隋太子楊昭真的死了。

    楊昭到了洛陽後,楊廣就想打發這個太子離開,楊昭只是乞求允許再留住一些時間,楊廣不同意,楊昭跪拜請求無數次,他身體本來就很胖,因此累的得病。楊廣看沒辦法,眼不見心不亂,自己出去巡游了,回來後卻發現楊昭的病重了,醫治無效,讓巫者給楊昭看,巫者說楊昭這樣是房陵王楊勇的鬼魂在作怪導致的,給楊昭做法了好幾天,但是沒有效果,拖到今夜逝去,時年二十三歲。

    這房陵王楊勇是文帝楊堅的大兒子,表字地伐,母為文獻皇後獨孤加羅,是楊廣的親大哥,在文帝楊堅去世後,被當時的太子楊廣矯詔賜死,追封的房陵王。

    楊昭的死被巫者說成和楊勇有關,楊廣的心里有些發毛,在宮里看什麼都疑神疑鬼,命人將殿里燈火蠟燭擺滿全部點燃,不剩一點的陰暗。趙旭進宮之後,見楊廣正在大發雷霆。楊廣一看到趙旭就說“趙旭,你說,太子的死活跟身邊的兵衛多少有關沒有?”

    趙旭不明就里,但听楊廣的意思,順著說道“必然沒有,太子是因病得恙,不是奸小所為。”

    “他娘的!你說的對,剛剛有人說太子那里的護衛太少了……朕那會讓你給他太子身邊多派千牛衛,這個總是有的吧?”

    趙旭明白楊廣在發什麼火了。楊廣自己得到皇位的方式有些不可說,因此總是警惕別人篡權,其中就包括害怕太子身邊的衛士過多了,會兵變圍攻自己,所以對楊昭非常防範。

    而自古以來太子造反的例子,最明顯的莫過于南朝宋文帝第三子劉劭。南宋三任帝劉義隆擔心皇族叛變會對太子不利,遂把太子宮衛隊兵力增加到一萬人,與羽林禁衛軍兵力相等,而太子劉劭卻利用衛隊叛變,將父親劉義隆給殺了。

    這會楊昭死了,楊廣害怕別人說自己一直在堤防著楊昭,因此才有此問。

    楊廣本來心神不寧,這會趙旭到了,他松了一口氣,坐下隨手翻了一個冊子,瞄了幾眼,嘴里罵道“什麼東西!”

    楊廣說著將冊子遠遠扔了過來,正巧落在趙旭腳邊,他撿起一看,原來是倭奴國的國王多利思比孤派使節到大隋進貢所攜帶的國書,這國書上說“日出處天子,寫信給日落處天子,身體平安……”

    趙旭心里說你娘的,你日出,給楊廣說他日落,楊廣不生氣才怪。趙旭拿著倭國國書到了楊廣身邊,楊廣說道“給鴻臚卿說一下,今後這種沒有禮貌的夷邦書信,不要再給朕轉呈了!”

    鴻臚卿是管理番邦事物的官員。趙旭答應一聲,楊廣又翻了一本冊子,瞧了幾眼,隨手扔到一邊,說“你替朕瞧瞧。”

    楊廣說著躺下,趙旭拿起一看,心里大驚。

    這奏折是峽州太守許劭呈寫的,內容是李淵派自己的開府散官李靖率軍前往夔州(重慶奉節)攻打蕭銑一伙叛賊,李靖帶兵抵達峽州後,受到蕭銑叛軍的阻截,很久不能前進。李淵對李靖的延退逗留大為憤怒,密令峽州太守許紹誅殺李靖,但是許紹愛惜李靖的才干,上疏請求寬恕。

    這份奏折里又說,李淵之所以要殺李靖,可能和上一次李靖密奏李淵有勾結突厥人的跡象有關,上次李靖就被李淵給關押了,後來被釋放,這次李淵是公報私仇。

    李淵!

    李靖!

    趙旭心里狂跳,不說李淵,這個李靖可算是大大的如雷貫耳的人物……趙旭沉吟著,將許劭的奏折大意給楊廣說了“陛下,這李靖是四品的官,唐國公如此擅殺,是不是有些不合適?怎麼也得經過陛下的御批吧?”

    楊廣哼了一聲,趙旭趁機說“要不,將這個李靖叫到洛陽,看看這人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楊廣說道“李淵就仗著和朕是親戚,這就是僭越!李靖的事情你處理,你是大將軍,是天下武官的頭,考校手下是你的分內之事。對了,叫李淵也來,你替朕敲打他幾下,省得他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叫什麼。”

    趙旭心里大喜,急忙領命,這時一陣香風飄來,一個閉月羞花逞嬌呈美的美婦走了進來,不是蕭皇後又是誰?

    蕭皇後一見趙旭,臉上一紅,不過殿里燈火通明,也瞧不出來,趙旭看到蕭皇後宜喜宜嗔朱唇皓齒的模樣,心里蕩了蕩,全身都有些不得勁了,心說自己一見她就血脈狂悖,情不自禁,這真是冤孽!

    楊廣看了蕭皇後一眼沒吭聲,趙旭急忙的參見,蕭皇後不敢再看趙旭,對著楊廣說“陛下,太子那里……”

    “好了,朕知道了,你想去看他你就去,沒見朕這里忙?”蕭皇後听了眼眶一紅,楊廣覺得自己語氣有些沖,解釋道“朕不僅是太子的父親,也是一國之君,唉,哪都要操心,哪個地方不想周全都不行。朕也很傷心……你去吧。”

    蕭皇後听了暗然神傷,退了出去,楊廣 地抬腳,將面前的一個放畫軸的瓶子踢碎,嘴里說道“煩死了!傳旨,明天擺駕乘龍舟南下江都。”

    太子今天剛死,楊廣明天又要巡游?趙旭是真的不知道楊廣心里在想什麼了。楊廣看了趙旭一眼,說“這次你就不去了,你在東都,一是護佑太子下葬,二是二十七天後,就和長公主完婚,讓宇文述他們陪著朕就行了。”

    趙旭听了一愣,問“那皇後……”

    楊廣擺手說“她不想去就不去了。傳詔,擢宇文士及和宇文智及恢復原來的官職,右衛大將軍趙旭領十六禁軍府,鎮守東都。”

    這十六禁軍府分別為第一軍左翊衛、第二軍右翊衛、第三軍左武衛、第四軍右武衛、第五軍左候衛、第六軍右候衛、第七軍左騎衛(左驍衛)、第八軍左備身、第九軍右騎衛(右驍衛)、第十軍右備身、第十一軍左監門、第十二軍右監門、第十三軍左屯衛、第十四軍右屯衛、第十五軍左御衛、第十六軍右御衛,楊廣等于將洛陽軍權全部交給了自己的女婿趙旭。

    等楊廣無事,趙旭退了出來,去了太子那里,少不得一番忙碌,直到寅時才回到府里,一個囫圇覺都沒睡成,急急的又進宮,楊廣出行的龍輦已經準備好了,趙旭率軍護送楊廣上了龍船,一直沿河護送了十多里地,才返了回來。

    進到府內,趙旭累的眼楮都要睜不開了,嘴里接連打著哈欠,秦叔寶這時帶著幾個人進來,趙旭揉著眼楮一瞧,除了單雄信和程咬金之外,還有一個竟然是徐世績。

    徐世績見到趙旭,躬身施禮道“大將軍!”

    趙旭心里如何不知,急忙還禮,說道徐家哥哥什麼時候來的?我這忙了一夜,竟然不知。”

    昨晚單雄信三個出去找徐世績,還真的被他們找到了,而徐世績沒好意思說自己將趙旭誤認為是宇文述,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敗在趙旭手下,對留一手的事情只字未提。

    這下五人見面,徐世績心說丑媳婦遲早見公婆,還不如坦蕩,今後好相處,于是給單雄信幾個說了昨晚的事情,秦叔寶幾人略微詫異,心里又將趙旭高看了一截。

    說了幾句閑話,程咬金問“如今皇帝去了江都,洛陽以大將軍馬首是瞻,不知有何打算?”

    趙旭听的明白,這幾個人急著讓自己反楊廣。這也難怪,自己起事了,他們才有用武之地,才能掙得一個前程,于是沉吟道“有些事,不能急。李密和王伯當幾位兄弟,不知道現在何處?”

    秦叔寶幾個都不是傻瓜,明白趙旭的意思是人手不夠,時機不成熟,于是紛紛說會前去尋找。趙旭見紅日初升,廳里光線明媚,大家都躊躇滿志,索性將話挑明“如今朝野之中,唯獨唐國公李淵手握重兵,其余都不足為慮。咱們須得好生籌謀,以絕後患。”

    單雄信兩眼一瞪“李淵?待我前去殺了他!在大將軍面前立個頭功。”

    趙旭笑道“哥哥不必如此,過以時日,李淵父子就會來東都,到時候,咱們將他們一網打盡,一勞永逸。”

    秦叔寶心說是,這趙旭雖然在幾人中年級最小,可是心機深沉,做事有章法,他既然都想到了李淵是心腹之患,那麼必然有了解決之道,自己到時候不過出力罷了。

    沒過幾日,徐世績幾個將從瓦崗山失散的李密王伯當等人也找到了,李密本來就有才干,這會見自己的故舊兄弟都圍繞在趙旭身邊,有秦叔寶、王伯當、單雄信、程咬金、徐世績,這些人無一不是英雄豪杰,再者覺得趙旭為人的確不錯,于是決意輔左趙旭。李密思索萬千,考慮周全後向趙旭諫言,在大婚之際,埋伏刀斧手,將李淵拿下。趙旭早有此意,當即應允。

    轉眼就到了和南陽公主婚慶的日子,這中間從江都傳來消息,左衛大將軍宇文述病死,此時在楊廣身邊親近的,仍舊是裴矩宇文化及幾個。趙旭忙的團團轉,突聞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已經到了洛陽,趕緊命人問詢李靖到了沒有,得知李靖也到了之後,連夜前去相會,誰知兩人一見面,竟然見過。

    原來李靖就是當時在解救李密的時候,那個不願意逃離監牢的男子。

    趙旭當下赦免李靖無罪,並對李靖噓寒問暖,關懷備至。李靖兩次被李淵迫害,早就激憤,這下見大將軍如此對自己,干脆的將李淵勾結突厥人的種種事實悉數告知給了趙旭,然趙旭表情恬澹,輕聲說道“這我都知道。”

    李靖迷惑,趙旭說“李淵,不足為慮,我此來,只為李兄安全。”

    李靖心里感動,當即抱拳“李靖,誓死追隨大將軍!”

    趙旭成婚當天,婚禮剛剛結束,有人急急送信,信中說道大隋皇帝楊廣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趙旭不動聲色,立即下令封鎖洛陽,而後秦叔寶單雄信等人將前來賀喜的李淵殺死,而僥幸逃脫的李世民出不了洛陽城,被追上去的王伯當一箭射死。趙旭令全程搜尋和李淵有關的人員,借著這個將不利于自己的官員全部剿除後,立即派李靖領兵捉拿李淵的余黨。

    不日後,李淵全家,包括長子李建成以及李素語皆被被擒拿,柴學敏跑到趙旭這里前來求情,趙旭應對道,按照律法,本來要將你全家也抓了,我已經十分為難,那你要我如何?

    柴學敏不能應答,趙旭趁機對柴學敏軟語溫存,未經男女之事的柴學敏哪里見過這些羞人的手段,立即癱軟在趙旭的懷抱之中,只覺得李素語一家做事的確太過,確實是罪不可赦。

    處理完這些,常有和苗小一也來向趙旭復命,說獨孤延壽承遠師太跑到了王世充那里,苗小一請求趙旭允許在自己去找獨孤延壽解毒報仇,趙旭自然應允。只是追查蠱毒的事情原本是楊廣要求,如今楊廣已死,蠱毒的事情趙旭已經不怎麼在意了。

    王世充本是西域(新疆及中亞東部)人,本姓支,其父名支收,王世充小時候,他母親親改嫁王家,遂改姓王。王世充此人性情奸詐,口才流利,反應迅速,閱讀很多書籍,喜好兵法,熟悉法律判例。楊廣前幾次到江都,王世充都在一旁伺候,王世充善于觀察楊廣臉上的表情,遂作恰當的諂媚,投楊廣所好,精心的裝飾水池亭台,呈獻給楊廣珍貴的物品,因此,獲得楊廣的信賴,升遷很快,但趙旭哪里將他放在眼里,等李淵家族的事情解決完畢,他讓李靖帶人前去捉拿王世充,攻打弒君的宇文化及,不到幾個月的功夫,王世充和宇文化及這些造反的人就被屠戮殆盡。

    此時趙旭的權勢已經登峰造極,威望無人能比,某日,被李靖、秦瓊、李密、徐世績、王伯當、程咬金、單雄信這些人強行給披上黃色的龍袍,慫恿著做了皇帝。

    趙旭三番推辭,最後“無奈”登上了皇帝寶座,昭告天下,改國號為“唐”,世人曰大唐,從此開創了大唐盛世。

    這一日,忽有人來報,說有一故人來尋,趙旭命帶進宮里,才發現來的正是帕里黛。

    原來帕里黛從五代的確是到了大唐,但是一直在西域那里,一日不經意看到了高山上“趙旭在洛陽”的刻字,才一路尋了過來,但是先知又到了何處,卻無從得知。

    如此兩人穿越了三百年的光陰終于團聚,心中再無憾事。只是有一樣,趙旭和帕里黛經年累月之後,身邊的人都逐漸老去,可是他們兩個始終容顏永駐,一如初見時候,旁人只道兩人是上天卷顧,但兩人皆知,這是時空穿梭帶來的弊端了,但也無法解決,只能如此長生不老下去,直到地老天荒。

    許多年後,某一日趙旭乘著龍輦,擺駕到了老家陝州,面對著滔滔不盡一直流淌著的黃河之水,前塵舊事,歷歷如昨,不禁長嘆一聲,隨口說道“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時間就是一條長河,我們都是河里的擺渡人,如果我就這樣在河水里徜徉著,不知道三百年後,能不能和王若熙木蘭還有夏顯林燕歸農兩位兄長重逢?不過也不對,我這會在時間的‘前’面,他們在三百年後,這樣說的話,我應該先和父親母親見面才對,可是我踫見父母他們又是多大年紀?大郎又在哪里?嘿嘿,這真是一個千古難題,算了,等到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題外話------

    《功名》就到這里吧。

    趙旭在隋代之後,接下來是要穿越到現代的。

    但是現代部分稿件無法過關,只有就此停筆。

    向一直追讀的朋友們鄭重道歉!

    有太多的遺憾……

    有緣再會!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功名》,方便以後閱讀功名第二一六章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終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功名第二一六章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終章)並對功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